楊志強

摘要 林業苗圃種植地點的選擇是確保幼苗健康生長的前提,如果選擇不當就會對苗木的生長和后續養護管理產生很不利的影響。分析了林業苗圃種植地選擇的注意事項,包括經營條件、自然條件等,介紹了高床育苗、低床育苗、分壟式育苗與平式育苗等常見的育苗方式,列舉苗木選擇與運輸、林業育苗養護管理等林業育苗養護管理技術,并提出了加強林業育苗養護管理的途徑,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林業苗圃;種植地;養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S7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3)09–0055-03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人們對生活環境、園林綠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林業經濟的蓬勃發展。林業苗圃是林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中央提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潛力,有著較好的發展前景與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提高林業苗圃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保效益,林業種植工作者應重視做好苗圃種植地選擇工作,并在苗木的生長過程中加強各項養護管理工作,為苗木的良好生長奠定扎實的基礎,促進林業經濟的蓬勃發展。
1 林業苗圃種植地選擇注意事項
1.1 經營條件
林業苗圃種植的植物通常具有一定的觀賞性特點,一般以營利為目的種植。在種植過程中,相關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對經濟條件等因素的考察與管理,實現種植經濟效益的最大化[1]。苗圃的經營條件一般應符合以下要求:一方面,保證育苗地附近的交通條件良好,更好地將苗木運輸至種植地;另一方面,苗木生長對土地有一定的依賴性,苗木一旦長時間離開土地,無法補充養分,存活率會有明顯下降,因此要保證便利的條件為苗木的存活提供保障。
1.2 自然條件
自然條件能夠為植物的生長提供基本的保障,自然條件直接關系著苗木的存活率。在選擇種植地的過程中,相關工作者必須重視針對種植地的自然環境的調查,保證其符合苗木生長的要求。
1.2.1 土壤 在選擇林業苗圃的過程中,相關工作者必須重點考察當地的環境條件,保證苗圃選擇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為苗木的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土壤是苗木根系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依賴的載體。在開展苗圃選擇的過程中,相關工作者必須高度關注的土壤條件。一般而言,應選擇砂壤土作為苗木種植的主要材料,此種土壤疏松、顆粒間隙大、通氣性較好,實踐證明此種土壤的肥力、保水效果也十分優良,使用此類土壤種植苗木,能夠減少板結問題的出現,對苗木的生長十分有利。
1.2.2 水分 對苗圃種植地的選擇與利用,應考慮水分。在選擇苗圃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分析苗圃種植地周邊的灌溉條件。對于一些干旱程度較高的地區,應將灌溉條件視作開展苗圃選擇、設計的基礎,同時還應盡可能選擇一些水源充足、灌溉較為便利的區域,如可在湖泊、河流附近種植苗木。通常情況下,對于苗圃下方的地下水位,若苗圃中的土壤屬于沙坡土,地下水位1.5~2.0 mm比較適宜[2]。以樟樹種植為例,種植人員可選擇在春季的陰雨天種植樟樹,有利于提高樟樹的存活率,同時也能夠降低水資源運輸成本。
1.2.3 地形 不同苗木通常會對地形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對于大多數苗木而言,選擇在地勢較為平坦、坡度控制在3o以內為最佳。在北方地區,種植苗木最宜選擇在東南坡,因為東南坡受西北風吹拂的影響較小。在南方地區,宜選擇在東南坡、東北區域種植苗木,因為南方陽光輻射較強,通常會對幼苗的生長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1.2.4 病蟲害 病蟲害的發生情況會影響苗木的健康生長。在選擇種植地的過程中,有必要仔細調查當地發生病蟲害的實際情況,并根據當地病蟲害的種類選擇種植樹種,減少病蟲害對苗木的影響。
2 常見育苗方式
在苗圃育苗階段中,種植人員可選擇做床育苗法、大田育苗法。作床育苗法一般應結合當地的地勢特點,選擇“苗床”,針對苗木做好栽種管理;大田育苗法一般應使用與農作物類似的方式培育苗木,主要方法有分壟式育苗、平式育苗。表1列舉的是常見的育苗方式的劣勢與優勢。
3 林業育苗養護管理技術
3.1 苗木的選擇與運輸
在選擇林苗時,種植人員應仔細觀察林苗的質量,將其中含有病蟲害的苗木剔除干凈。需要注意的是,必須選擇與當地的環境條件相適應的苗木,保障苗木栽培的順利開展[3]。在運輸階段,種植人員應仔細檢查運輸車輛的環境條件,確保車輛內部干凈、通風良好,并且不會對苗木造成傷害。裝車過程需要技術人員的引導,保證苗木的擺放合理,避免在運輸途中由于顛簸和震動而對苗木造成損害。對于長途運輸,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跟車,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保障苗木的安全到達目的地。此外,如果運輸時間較長,采取噴水增濕等措施,確保苗木的根系不會因干燥而受損。除了以上注意事項,種植人員還應盡量遵循就近原則購買苗木,以縮短運輸距離和時間,從而降低運輸成本,降低苗木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損傷的風險,提高苗木的存活率。
3.2 林業育苗管理
第一,灌溉管理。為促進苗木的成活,種植人員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如儲藏種子、平整地塊、消毒土壤、合理施肥、處理苗床、合理灌溉等,為苗木的健康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育苗階段,種植人員應仔細結合苗木的生長特性與苗圃的具體條件,調整好具體的灌溉量、灌溉頻率。為優化苗木的長勢,種植人員可在播種前對苗床實施底水澆灌,確保灌溉能夠對苗木的生長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確保能夠得到理想的出苗率。在幼苗出苗后,種植人員應結合苗木在各生長階段中的生長狀態,以及當地氣候、土壤的具體條件,合理安排灌溉管理工作。處于生長早期的苗木對水分的要求極高,應控制好土壤表面的濕度增加;在苗木快速生長后,適當澆灌量;在苗木生長進入后期,降低澆灌頻率。種植人員可在早晨、傍晚的時間段內對苗木實施灌溉,避免因水分太多而導致土壤結塊嚴重,影響苗木的呼吸作用。
第二,松土、除草管理。在栽培管理階段中,種植人員應仔細觀察土壤是否出現板結的情況,在幼苗破土的時間段內減少松土措施,以免對幼苗的生長造成影響。幼苗出土后,應盡快進行松土并除去苗圃內的雜草,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一般在陰雨天氣開展此項工
作[4]。完成除草工作的方式主要有物理方式和化學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學藥劑完成除草工作時,應仔細觀察藥劑的成分,保證藥劑的安全性,避免對幼苗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傷害。
第三,施肥管理。在苗木播種階段內,應在苗圃內施予一定的底肥,并針對種子做好處理,促進其發芽。在幼苗長出后,種植人員需要針對苗圃做好施肥管理工作,依照幼苗的生長情況使用具體的追肥措施。在苗木進入生長期后,結合苗圃的實際條件控制施肥時間、施肥頻率,施肥量,保證苗木獲得足夠的養分。以樟樹為例,若種植人員觀察到樟樹的樹葉發黃應盡快進行扶壯。可先對葉面進行施肥,在溫度低的時間段內或陰雨天氣下,為苗木播撒肥料,在為苗木的根部施肥時,應將腐爛的根莖剔除干凈,避免其對其他根莖的生長造成影響。
第四,病蟲害防治管理。針對病蟲害防治工作,可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不同手段,種植人員應根據病蟲害的種類、發生程度和影響范圍,選擇防治手段,加強對病蟲害的監測和識別,實現從源頭到終端的全方位控制,堅持科學防治、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避免濫用農藥和不合理的防治措施。
第五,間苗管理。通常情況下,在幼苗長出葉子后,種植人員可每隔30 d對地塊進行1次的松土除草處理,之后做好間苗工作,清除田間長勢較弱的幼苗。種植人員應依照15萬~18萬株/667 m2的密度控制留苗數量。
4 加強林業育苗養護管理的措施
4.1 樹立正確的育苗理念
林業育苗理念是林業工程建設發展重要基礎。正確的育苗理念對育苗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良好的指導作用,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育苗人員的工作意識、工作態度。林業管理部門應加強對育苗工作者的重視,通過采取多種措施,如開展部門內部文化建設等形式,向育苗工作者傳授最新的科學知識和先進的育苗理念,使其樹立正確的育苗理念,正確解讀自己在育苗工作中承擔的職責,助力苗木的生長[5]。
首先,正確的育苗理念意味著認識到苗木是森林的未來。苗木的健康決定了森林的質量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因此,育苗工作者需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保持工作熱情和責任感,為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其次,正確的育苗理念強調科學和技術的應用。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林業育苗工作也要與時俱進。育苗工作者需要了解并運用最新的科學方法和技術,提高苗木的質量和產量,包括育苗過程中的溫度、濕度、光照控制,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方面。通過不斷學習和應用科學知識,育苗工作者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確保苗木生長環境良好。
最后,正確的育苗理念要強調可持續性和生態友好性。育苗工作不只是為了眼前的利益,更要考慮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在苗木生產和養護中,育苗工作要注重節約資源、減少浪費,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應用有機農業和綠色種植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注重土壤保護和水源管理。
4.2 強化人力資源管理,提高種植人員專業素質
首先,嚴格把控種植人員選聘關。在選聘環節,相關部門應當安排專業素質水平高、工作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擔任管理組長,對新入團隊的種植人員進行專業素質方面的考評,具體的考評內容包括種植人員是否敬業愛崗;是否針對育苗工作有一定的思想覺悟;是否能夠深層次理解林業建設;是否能夠掌握各種苗圃養護的技術方法;是否能夠科學、合理地完成苗圃養護的各項操作等。對于團隊內長期在崗的人員要做好專業素質考察工作,使其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對于一些年齡稍大、接受新事物較為緩慢的人員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其積極學習各種先進的育苗管理理念、技術。
其次,相關部門應重視構建激勵機制、獎懲制度的構建,調動種植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引導種植人員科學、合理地完成各項操作。對于團隊內表現優異的人員,有條件的單位可多組織其到訪國外進修或定期地參加相關學術交流活動,了解最新科研成果,通過這種方式促進育苗技術的長期發展。同時,加強與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合作,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也是有效的激勵手段之一。
最后,加強對種植人員的培訓。相關部門可以從育苗理念、育苗技術等角度入手,定期為種植人員提供科學的培訓課程。同時,相關部門還可以通過使用科學、合理的宣傳教育手段,引導種植人員加強對各種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學習與應用,提高自身技術能力和專業素質,從而逐步構建起專業素質高、技術能力強的種植團隊,保證苗圃養護工作真正達到林業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4.3 建立健全育苗管理制度
育苗工作的開展質量與林業苗木的生長狀況息息相關。首先,相關部門需要編制詳細的育苗管理規范和流程文件,包括苗木的選育、播種、育苗、養護、病蟲害防控、灌溉、施肥等方面的詳細指導。規范和流程文件應該明確各個環節的操作步驟、時間表、質量標準以及相關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其次,建立制度后,必須明確各級部門和各個崗位在育苗管理中的權責,涵蓋政府管理部門、苗圃負責人、育苗技術人員、養護工人等層級,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同時,相關部門需要建立監督機制,包括定期檢查和評估苗圃的運營情況。可以組建內部或外部審計團隊,對苗圃的管理情況進行定期審查和評估。最后,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電子化的育苗管理系統,以便更好地跟蹤和管理苗圃的運營情況,包括記錄苗木的生長數據、養護措施、病蟲害防控情況等,以優化管理決策。
5 結束語
在開展苗木種植的過程中,苗木的生長質量通常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相關工作者應根據當地的環境條件,科學、合理地選擇林業苗圃種植地,針對處于生長期的苗木做好養護工作,為苗木的生長營造更加適宜的條件。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育苗技術人員綜合能力的培養,建立健全育苗管理制度,保證林業育苗的質量,推動林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喬丹秋.淺析林業苗圃種植地的選擇及養護管理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63(13):215.
[2] 張超.林業苗圃管理中的問題與解決方案分析[J].花卉,2019,35(10):249.
[3] 楊新潔.新常態下園林苗圃的發展方向[J].花卉,2018,34(6):10-11.
[4] 周振朋.林業苗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7): 98-99.
[5] 王克瀚,于雷.簡述楊樹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園藝與種苗,2017,37(3):38 -40.
Research on Selec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easures of Planting Areas in Forestry Nurseries
Yang Zhi-qiang (Guamagou State-owned Forest Farm, Liupanshan Forestry Bureau, Guyuan City,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Liupanshan, Ningxia 756501)
Abstract The selection of planting sites in forestry nurseries was a prerequisite for ensur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seedlings. If selected incorrectly, it will have a very adverse impact on the growth and subseque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seedlings. Analyzed the considerations for selecting planting sites in forestry nurseries, includ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natural conditions, etc; Introduced common seedling raising methods such as high bed seedling raising, low bed seedling raising, split ridge seedling raising, and flat seedling raising, and listed forestry seedling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such as seedling se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nd forestry seedling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And proposed ways to strengthen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forestry seedling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relevant workers.
Key words Forestry nursery; Planting l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