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剛
摘要:初中生物識圖題是生物學學習中的重要內容,也是考試中常見的題型之一,因此學生需要對該題型給予一定的重視,并掌握相應的解題方法.文章據此歸納了識圖題的解題流程,并以初中生物常見的幾種識圖題型為例,對解題過程進行了詳解,以幫助學生破解識圖題的難點,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綜合素養.
關鍵詞:識圖;解題策略;初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3)32-0137-03
初中生物識圖題是指在生物考試中,要求學生根據給定的圖形,進行相關知識的識圖和解題[1].這類題目在近年來的考試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學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解題技巧和策略,以便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準確地解答這類題目.
1 識圖題解題流程
對于識圖題,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生物知識基礎和圖像解讀能力[2].首先,學生需要熟悉常見的生物圖像,如細胞結構、生物循環等.其次,學生需要了解不同圖像的含義和相關知識點,例如,通過觀察細胞結構圖,可以判斷細胞類型和功能,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該類題的破題步驟包括閱讀題目和題干、仔細觀察和分析圖像、利用先驗知識和常識推測答案,最后根據題目要求選擇正確的答案或填寫正確的信息[3].在閱讀題目和題干時,學生需要理解問題的要求和背景,明確解決的目標.在觀察和分析圖像時,學生需要注意細節和關鍵信息,理解圖像中的生物現象或結構.利用先驗知識和常識推測答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已學的生物概念和術語,進行合理地推理和推測.最后,根據題目要求選擇正確的答案或填寫正確的信息,完成解題過程.
2 題型特點
在初中生物課堂上,常見的生物識圖題包括觀察圖、示意圖、解剖圖等.每種題型都有其特點和要求,需要學生熟悉并掌握.
2.1 觀察圖
觀察圖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圖像中的生物現象或結構來回答問題.
例1某小組為“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選用鯽魚為研究對象進行探究.圖1是鯽魚的身體結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⑤能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測定方位
B. 鯽魚游泳時,③④⑥⑦⑧起協調作用
C.②下的鰓腔內有鰓,鰓是其呼吸器官
D. 鯽魚身體呈流線型,①光滑、無黏液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閱讀題目和題干,可知要首先能夠判斷出各數字代表的魚的結構.接著通過觀察和分析圖像,依據每個數字所指的位置,結合所學習的知識,可以判斷出①是鱗片,②是鰓蓋,③是胸鰭,④是腹鰭,⑤是側線,⑥是臀鰭,⑦是尾鰭,⑧是背鰭.在確定各部分的結構之后,進行答案的正誤判斷.A選項,⑤是側線,魚類要通過側線,來感知水壓的大小、水流的方向和速度、水中物體的位置等變化,A正確;B選項,鯽魚游泳時,要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③胸鰭、④腹鰭、⑥臀鰭、⑦尾鰭和⑧背鰭的協調作用完成游泳運動,B正確;C選項,②是鰓蓋,其鰓腔內有鰓,魚是用鰓呼吸的,C正確;D選項,為減少水中運動時的阻力,鯽魚的身體呈流線型.但①是鱗片,鱗片的表面有滑滑的黏液,所以D錯誤.答案為D.
小結在觀察圖中,關鍵在于學生要能夠結合所學信息,如生物的組成結構、生物的身體特征等信息.
2.2 示意圖
示意圖則通過簡化或圖形化的方式展示生物過程或關系.
例2某中學計劃開展豐富且有特色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校園中健康生活.圖2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圖中的a、b、c和e分別代表著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請據圖回答:
(1)食物消化后,營養物質通過a作用進入血液,最終到達組織細胞被氧化分解,從而為運動提供.
(2)b過程中,肺泡中的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與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運輸到組織細胞.
(3)學生運動后,會出汗導致身體內水分的流失,所以及時補充水分十分重要.圖2中和皮膚都是排泄尿素、無機鹽和水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經過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和腎小囊壁的作用,以及腎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兩個生理過程.
(4)人體運動時,在系統和系統的調節下,各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協調,共同完成生命活動.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示意圖的理解能力.首先閱讀題目和題干,可知要首先能夠判斷出各字母代表的生理過程.接著通過觀察和分析圖像,聯系反應過程前后經由的器官,結合所學習的知識,可以判斷出圖中a過程是吸收過程,b過程指的是肺泡與血液的氣體擴散,組織細胞與血液物質交換為c過程,尿液的形成是e.然后開始題目的求解.(1)食物消化后,其營養物質要通過a的吸收作用,進入到人體的血液中,最終至人體的組織細胞.在組織細胞中,有機物會被分解為CO2和H2O,該過程中,存儲在其中的能量會被釋放出來,為運動提供能量.(2)b過程是肺泡與血液的氣體擴散過程,在該過程中,因為氣體濃度的差異,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會進入肺泡,而肺泡中的氧氣則進入血液.氧氣進入血液后,會和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將氧氣運輸到人體的組織細胞.(3)人體的代謝途徑有三類,分別是皮膚汗液中排出的水、無機鹽、尿素;呼吸系統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以及泌尿系統排出的水、無機鹽和尿素.根據圖2可知,腎臟和皮膚均是排泄尿素、無機鹽和水的器官.尿液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濾過以及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漿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形成原尿.然后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4)運動時,需要神經系統和內分泌腺系統分泌的激素共同調節,人體才能協調運動.
小結在示意圖中,關鍵點在于學生能夠根據圖中的信息,確定圖中展示的生物過程.
2.3 遺傳圖
遺傳圖是一種圖表,用于描述基因的遺傳方式和基因型的分布[4].學生要根據該圖,來分析和預測在交配中特定基因型的后代的概率.
例3白化病是一種由常染色體上基因引起的遺傳病.某家族白化病的遺傳圖譜如圖3所示(A:顯性基因;a:隱性基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隱性基因
B.3號和4號的基因組成都是Aa
C.7號攜帶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二
D.9號不可能攜帶致病基因
解析A選項白化病屬于家族遺傳性疾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常發生于近親結婚的人群中,正確;B選項,從題干可以看出3號和4號膚色正常的夫婦生出了8號患白化病的孩子,說明夫婦雙方除含有一個控制正常膚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個控制白化病的隱性基因,這對基因的遺傳圖解如圖4所示,因此,3號和4號的基因組成都是Aa,正確;C選項,根據題干可知7號膚色正常,由圖4可知,7號攜帶致病基因Aa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二,正確;D選項,1號和2號膚色正常的夫婦生出了5號患白化病的孩子,3號和4號膚色正常的夫婦生出了8號患白化病的孩子,說明夫婦雙方除含有一個控制正常膚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個控制白化病的隱性基因,因此,6號和7號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攜帶致病基因Aa,故9號作為6號和7號的后代可能攜帶致病基因,錯誤.故選D.
小結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根據遺傳圖譜,結合基因的顯性與隱性,從而推測出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
初中生物識圖題通常考查的是學生對生物特征的思考以及推理能力,在解題過程中,要注重細節的觀察[5].學生需要善于分析圖形中的各個要素,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并將其與相關的生物概念進行對應和運用.通過這種綜合思考和推理,學生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識圖題,從而提高解題的準確性和深度.除觀察和推理能力,解答初中生物識圖題還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學生需要能夠清晰地描述圖形中的生物特征,準確地運用生物學術語進行解釋,以及合理地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推理過程[6].因此,平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寫作水平,使他們能夠在解題過程中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此外,平時還要指導學生多進行生物實物的觀察和實驗,提高對生物特征的熟悉程度,有助于在考試中更準確地識別和判斷[7].
參考文獻:
[1] 高紅霞.初中生物識圖題的解題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21(8):90-92.
[2] 幸奠權.初中生物非選擇題的主要類型及解題技巧[J].中學生物學,2017,33(3):52-56.
[3] 戴寒芳.芻議初中生物學識圖題的解題策略[J].考試周刊,2020(92):121-122.
[4] 張家勝. 由“圖”破“題”:談初中生物識圖題型的解題策略[J]. 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4(1):63-63.
[5] 顏有娟. 生物學中不同類型知識對初中生讀圖能力影響的調查[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1.
[6] 楊澤華.初中生物識圖技能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1(33):76-77.
[7] 李冬輝.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生物識圖能力:初中生物教學中識圖能力的培養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21(11):53-54.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