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教材、新課標、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要精心構思教學設計,打破“啞巴式”英語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開展單元教學,明確學生學習目標,引導他們開展針對性學習;微課創設沉浸式閱讀情境,培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全面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挖掘教材中德育元素,浸潤學生心靈,提升拓展教學質量。
關鍵詞:“三新”政策;小學英語;拓展教學
作者簡介:杜泳佳(1985.10-),女,貴州金沙人,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沙土鎮第三小學,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三新”包括了新課改、新教材和新課標,從三個維度明確了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目標,督促教師全面貫徹《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全面推進單元教學和信息化教學,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開展拓展教學,一方面要把英語教學和德育教育有機結合,端正學生對中外文化的態度,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廣信息化教學、深度閱讀教學,豐富小學生英語知識儲備,提升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實現英語課堂教與學的雙贏。
一、“三新”背景下小學英語拓展教學改革原則
(一)全面貫徹立德樹人教育理念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體現了核心素養的引領作用,以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這和新課改、新教材的育人理念是一致的。小學英語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德育素材,例如傳統節日、禮儀文化等元素,避免學生盲目崇洋媚外,踐行教書育人使命。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學生英語學習習慣培養,鼓勵學生積極練習英語口語,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督促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二)積極推廣信息化教學模式
新課改進一步推動了信息化教學發展,微課、交互式電子白板和線上教學逐步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構建智慧課堂成為小學英語教師的新目標。首先,英語教師要積極學習微課制作、電子白板操作,打造集視聽說于一體的教學情境,營造原汁原味的英語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積極錄制教學視頻,并把視頻分享到家長交流群,便于家長指導孩子英語學習,滿足其課下學習需求,加快小學英語智慧課堂建設步伐。
(三)落實以生為本教育理念
“三新”進一步凸顯了以生為本理念的重要性,督促教師進一步把課堂主導權交還給學生,讓教師立足小學生英語基礎、學習興趣來開展教學,滿足不同水平層次學生學習需求,把教學延伸到課外,進一步落實以生為本理念。例如英語教師可以嘗試運用繪本開展教學,利用精美的插圖激發學生想象力,運用朗朗上口的英語童謠開展口語教學,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小學英語聽說讀寫教學質量,讓以生為本理念扎根小學英語課堂。
二、“三新”背景下小學英語拓展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落實英語核心素養
“三新”背景下,英語核心素養重要性愈發凸顯出來,不僅成為課堂教學核心目標,還成為小學英語考試熱門命題目標,這進一步促使英語教師要聚焦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拓展教學可以涵蓋英語四大核心素養,綜合鍛煉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把核心素養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日常教學中,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課堂發言積極性,體會英漢語言文化差異,進一步加快核心素養培養步伐。
(二)有利于促進課內外教學銜接
“三新”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抓好課堂教學,還要關注學生課下輔導,例如課外拓展性閱讀指導、課后服務指導以及課后作業設計等,找到課內外教學銜接最佳路徑,實現課內外教學的“無縫銜接”,從而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水平。此外,教師還要積極組織英語課外綜合實踐,例如英語課本劇表演、英語誦讀比賽等活動,解決學生語言運用中的難題,幫助他們克服語言障礙,提升其英語學習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新課改、新課標和新教材加快了小學英語教學改革步伐,促使英語教師學習單元教學、智慧教學和立德樹人等教育理念,進一步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把優質互聯網教育資源融入教學中,進一步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提升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同時,教師還應創新教學設計理念,把微課、思維導圖融入教學設計中,進一步提升備課質量,做好課前、課中和課后環節銜接,讓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有一個質的飛躍。
三、“三新”背景下小學英語拓展教學策略
(一)精心構思教學設計,解決語言運用難題
小學英語教師要立足“三新”背景,聚焦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把微課和思維導圖融入教學設計中,讓教學設計圖文并茂、動靜結合。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1“Hello!”時,可以針對Part A、Part B和Part C三個模塊構思教學設計,明確各個環節教學重點。首先,Part A部分以口語交際訓練為主,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中增加微課,創設師生問好情境,導入“What's your name? Hello! Hi! I'm ... /What is the boy's name?”等句型,讓學生跟讀,讓他們在情境中了解這些句型的漢語意思,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其次,Part B部分教學設計主要以情境對話為主,羅列出英語自我介紹、互相問好的相關句型,把英語和漢語一一對照,讓學生在情境中掌握本課時重點句型。例如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游戲,引導同桌之間、前后桌之間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扮演老師、同學、新同學等角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英語運用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在Part C Story time部分設計閱讀問題鏈,引導學生復習本節課bag、pen、book、ruler、pencil等單詞,并要求學生重復Zip和Zoom的對話,并鼓勵他們編寫新對話,提升其語言運用能力。
(二)立足單元教學主題,夯實學生英語基礎
英語教師要積極開展單元教學,圍繞單元重難點開展教學,同時開發課外素材,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性學習,進一步豐富學生英語知識儲備。例如,教師在講解“We love animals”這一單元時,可以圍繞英文字母書寫習慣、英語故事開展教學,精心設計單元教學方案,細化聽說讀寫模塊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點進行,夯實他們的英語基礎。首先,教師可以圍繞本單元動物相關單詞開展教學,規范學生英文字母J、K、L、M和N的大小寫,讓他們掌握這幾個英文字母四線三格規范書寫技巧,為后續單詞書寫教學奠定良好基礎。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設計趣味單詞拼寫游戲,準備幾個字母,讓學生利用這些字母拼出不同單詞,例如look、juice、nose等單詞,豐富學生的單詞儲備。其次,教師可以準備小動物頭飾,引導學生模仿動物之間Follow的故事,幫助他們理解故事內容、復述故事情節,掌握rabbit和carrot單詞,重復“Follow me, I have a carrot.”,讓學生扮演各種小動物,把口語交際、閱讀教學銜接起來,進一步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三)微課創設閱讀情境,滲透英語核心素養
小學生英語詞匯量比較少,在閱讀中難免遇到障礙,英語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創設閱讀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推理、學習新單詞,加深他們對新單詞的理解,幫助他們讀懂課文,循序漸進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在講解“My family”這一單元課文時,可以運用微課展現一家人溫馨相處的畫面,運用畫面介紹家庭成員相關單詞grandmother、sister、brother、short、tall等,讓學生在情境中了解關于外貌的形容詞,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具體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微課畫面猜測小熊媽媽的職業,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猜測陌生單詞漢語意思,并掌握感嘆句表達方式。例如學生可以根據教材插圖和課文上下文,推理actress的漢語意思是女演員,小熊的媽媽是一位漂亮的女演員,它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住,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介紹自己的家人,鼓勵他們介紹家庭成員職業、外貌,進一步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例如有的學生介紹了自己的媽媽是一位護士,長得瘦瘦的,爸爸是一位司機,長得胖胖的,爺爺喜歡散步,把英語學習延伸到生活中。微課可以把核心素養融入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推理新單詞、課文段落大意,進一步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四)融入立德樹人理念,陶冶學生道德素養
小學英語教師要全面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運用美德浸潤學生心靈,提升英語課育人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At the zoo”這一單元時,可以滲透環保教育和動物保護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號召學生保護環境,保護小動物。首先,教師可以播放動物園視頻,介紹老虎、獅子、大象和大熊貓等動物生活視頻,讓學生了解每種動物的生存環境,以及人類活動對動物的影響,讓他們意識到動物需要人類的保護,激發他們的情感共鳴。有的學生認為動物園不應該進行動物表演,而是讓動物快樂生活;有的學生認為人類要愛護自己的寵物,不能隨便遺棄寵物,寵物也是人類的朋友和家人。其次,教師可以在課文閱讀中滲透環保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很多動物都生活在大森林中,很多動物都是以青草、樹葉為食物,號召學生保護環境,愛護植物和小動物。再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繪制思維導圖或手抄報,鼓勵學生運用繪畫、英語單詞、英語句型闡述人與動物、大自然的關系,進一步滲透德育教育,實現教與學的雙贏。
四、拓展教學實施前后的狀況比較和分析
(一)拓展教學實施前
我校英語教學成績一直以來比較良好,但在沒有大力開展拓展教學前,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不足。同時,學校英語教師較少,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教學的效果。在前期調研中,很多學生都覺得英語學習枯燥,有一定的“厭學”情緒。為此,教研組結合學校的英語教學實際情況,立足英語教學現狀開展持續性教研與分析,最終確立了“拓展教學”主題式教研。
在拓展教學實施過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扎實開展教研活動。第二,與幫扶本校的專家共同開展教研活動。第三,引導教師“賽課”“評課”。第四,積極構建英語教學資源庫。建立自己的資源庫,教研團隊分類上傳(課程拓展資源、優秀課例、教學案例、學生作品等)。
(二)拓展教學實施后
拓展實施之后,我校的英語教學成績得到了明顯提升,學生以及教師的成長也極為明顯,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學成績方面。英語學科學年統考全縣同級同類學校,三、四、五、六年級全縣前三名共12個名次,我校于2018年獲9個,2019年11個,2021年8個,所有班級有五分之四獲前列。
其次,學生成長方面。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明顯改觀,在拓展教學實施后的跟蹤調查中可以得知,每堂英語課中,學生都異常活躍,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教師的引領下,本校學生還參加了2019年“雙師課堂”短劇表演活動,榮獲三等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創造了許多新鮮、有趣的英語類作品,如創編對話、歌謠、繞口令、英語小繪本、英語手抄報等。此外,從核心素養角度來看,學生遇到英語問題時,不再是畏首畏尾,而是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思考能力、鉆研能力、合作能力,懂得通過自身思考以及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去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活力、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都得到了明顯提升。
最后,教師成長方面。我校教師開啟了自身的課題研究之路,重點結合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問題(核心素養、新課標落實等)積極開展實踐嘗試、研究創新。在教學中不再以技能教學為主,而是更加重視圍繞“核心素養”教育,打造現代化的生本課堂、素質講堂,重視在傳統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此外,由于我校致力打造“英語教學資源庫”,因此在教學實踐和教研過程中,我校英語教師的整體信息化水平、專業化能力和職業素養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五、結語
小學英語教師要全面落實新課標,積極開展拓展教學,精心構思教學設計,解決學生語言運用難題,優化備課質量,精心制作微課,營造沉浸式閱讀氛圍,優化語篇教學,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度閱讀,鼓勵他們搜集課外相關詞匯和短語,豐富他們的英譯知識儲備,積極開展大單元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滲透核心素養,提升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把德育教育和英語教育完美融合,構建協同育人新模式,全面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杭燕楠.基于新課標理念的小學英語復習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設計,2022(30):16-18.
[2]王芳.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轉變[J].中學生英語,2022(38):81-82.
[3]高明明.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英語高質量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2(36):98-101.
[4]劉鄴羲.新教材背景下小學英語的有效教學[J].教育,2020(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