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耗費了師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它成了英語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經過多年的高中教學,筆者發現詞匯的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學生和詞匯這三者之間并未建立動態循環的關系。因此筆者將從高中學生在詞匯習得和鞏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最后提出有效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有效措施
作者簡介:麻皎潔,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生。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學習詞匯不只是記憶詞的音、形、義,更重要的是在語篇中,通過聽、說、讀、看、寫等語言活動,理解和表達與各種主題相關的信息或觀點。高中階段的詞匯教學除了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更廣泛地運用已學詞匯外,重點是在語境中培養學生的詞塊意識,并通過廣泛閱讀,進一步擴大詞匯量,提高運用詞匯準確理解和確切表達意義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中學生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縱觀整個教學過程,筆者發現在詞匯的習得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教學雙方需要共同努力,在詞匯的習得與鞏固方面做出改變,為今后的語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筆者將從教與學兩個方面闡述。
(一)詞匯新授單一化
教師在單詞新授的過程中,只采用一種自己已經習慣的方法進行講解。比如:教師只依靠單詞表,按順序依次往下教。單詞缺乏重難點區分,而且也缺乏單詞的語境練習。在新課標中,已經明確對每一個課程類別(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的詞匯知識內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說每一個單詞都有相應的掌握要求,不能“一刀切”。教師只依靠PPT,每一個單詞在PPT中單獨呈現,包含有相應的詞性轉化以及分散的例句。這樣看似高效,但是整節課的內容龐雜分散,這些分散冗雜的例句缺乏一個整體的語境,脫離語境的單句并不利于學生對詞匯的內化,反而增加了學生的記憶負擔。教師一言堂的講授過程不但缺乏學生的互動,而且長此以往也會讓學生養成懶于思考的壞習慣,學生只會機械地抄寫PPT上面的單詞例句。到最后,學生確實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收獲感卻極低。漸漸的,學生對背單詞也喪失了信心。總之,以上新授模式都缺乏整體語境,單一化的教學不但達不到詞匯教學的預期效果,而且嚴重挫傷學生詞匯學習的積極性。“詞匯學習不是單純的詞語記憶,也不是獨立的詞語操練,而是結合具體主題,在特定語境下開展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
(二)習得機械化
學生自身在單詞的習得和運用中也存在一系列問題:一是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是瞬時性的,沒有真正花時間和精力去記憶單詞。也就是說學生能將單詞的形和義快速記住,用來應付教師每日的單詞聽寫。但是過后也會順勢忘掉,學生自己也不會有意識地進行復習;或者背完新單詞卻沒有時間復習就又開始背下一輪的單詞,已學的單詞沒有得到及時鞏固,時間長也就慢慢遺忘了。根據“遺忘曲線”可知,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二是學生對單詞的詞性轉化沒有給予相關重視。遷移到語法填空當中,遇到動詞變名詞或者名詞變形容詞等題時,學生就會失分。比如admit-admission。同時,在閱讀中單詞進行變形后學生也無法辨別出來;三是學生的語用能力較弱。很難在特定的語境中恰當使用單詞,對單詞的語義掌握不完全。在新單詞的習得過程中,學生只會一對一地從英文的形到中文的意,語義理解會出現局限甚至偏差。遷移到完形填空中,很多單詞的延伸意思學生無法做到舉一反三。比如backyard,學生只知道是“后院”的意思,而完形填空卻考到了in one's backyard(在自己生活或工作的地方附近);四是學生的語音知識缺乏系統學習。很多學生單詞發音不認識,啞巴英語。大多數學生只會拼寫不會發音。這樣記單詞無疑會增加記憶負擔,學生只能死記硬背。更重要的是,在聽力考試中,無法將自己所學的單詞進行識別,也影響了語言的交際能力。以上四個問題都可以反映出學生在單詞的習得過程中過于機械死板,無法融會貫通。
(三)考查形式僵化
目前,在平日的教學中教師主要以單詞或者詞組的聽寫為主,為了趕課時,單詞的復習也跟不上。這種單一的考查模式不但脫離了語境,而且學生沒有時間進行有效復習。到了考場,在特定的語境之下,學生平時所習得的單詞就沒有了用武之地。比如,由于缺乏語音知識,導致聽力聽不懂;詞性轉化缺乏積累引起了語法填空的大量失分;高中習得的好詞好句在作文中也寫不出來。
教師每日聽寫單詞,學生每日背誦單詞,日復一日。可是到了考場學生還是無法將所學的單詞有效地運用在答卷上。平日里背的單詞到了考場全還給了老師,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了可怕的錯誤觀念,即背單詞無用。慢慢的,學生從內心就開始抵觸背單詞,每天只是利用短暫記憶疲于應付教師聽寫,內心缺乏內驅力和學習熱情。
二、詞匯教學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教與學整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平時的教學心得和反思,從詞匯的習得運用以及鞏固的整個過程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出如下建議。
(一)詞匯習得
1.創設豐富的詞匯學習實踐活動。教師重視詞匯教學,課前布置好預習任務,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記憶單詞的形和義。上課的時候,教師根據課標要求進行詳略得當的講解,也就是學生的第二遍學習。在課堂上的第二遍學習,教師應組織生動的課堂活動,創設多種語境,讓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反復多次用心領悟單詞的用法。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2 “Healthy eating”教學時,筆者課前給每個英語學習小組布置了學習任務。同時,指導小組學生去積極創設與文本相關的情景。比如:其中有一組學生是這樣創設情境的:一位學生扮演主人公Yong Hui,一位學生扮演主人公Zhang Peng;另兩位學生分別扮演開飯店的老板,制作他們自己的健康飲食菜單,來招攬顧客;最后一名學生代表當前的中學生來講解他每一天的三餐以及營養搭配。這堂課上完效果極好。學生課前已經熟讀了文本,在第二天的課堂展示過程中通過角色扮演,多次使用了文本的核心詞匯,在潛移默化中習得單詞。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的教學方法,不但立足于生動的課堂活動,而且也將詞匯的學習融入活動當中。另外,教師課下也可以布置與語境相關的單詞實踐活動,比如利用已學單詞對文章進行概寫或者利用已學單詞進行話題相關的寫作活動,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詞匯學習。
2.注重單詞記憶方法的講解。除了新授過程中創設豐富的詞匯學習實踐活動外,教師也應該根據學情傳授一些單詞記憶的方法,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單詞的新授中,筆者總結了兩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根據音節來拼讀和記憶單詞;根據構詞法記憶單詞。一方面,培養學生“能讀就會寫”的能力。在記憶單詞的形和義之前,學生一定要先學會讀,學會正確發音,否則最后學到的也只能是“啞巴英語”,語言的交際能力會有所欠缺。在單詞的新授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單詞的音形義的結合,也就是說,單詞的音需要用嘴巴讀出來,形需要用手寫出來,與此同時,單詞的義需要在腦子里同時出現,三者結合,進行不斷的訓練。這就要求教師要極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五官去記憶單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筆者會利用早讀的時間給學生講解音標,同時讓學生跟著詞匯音頻重復朗讀。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音標的領悟能力也日漸提高。大概三節早讀的時間(每節早讀20分鐘),學生對音標就會有一個全面的掌握。之后再教下一個新單詞的時候,學生會自己先拼讀單詞,教師此時注意糾音,強調重音。在糾音的過程中,也是單詞音和形的再強化。多讀多寫多思考,單詞的習得過程才會更全面。另一方面,單詞前綴后綴的學習可以有效擴大學生的詞匯量以及加強學生對單詞詞性的認識。
3.擴大閱讀量,在閱讀中積累單詞。不可否認,課堂教學是學習的主陣地。但是,僅僅只靠課堂四十分鐘的教學來達到一定的詞匯量,顯然是非常困難的。由于教材容量大,教學任務相當重,教師不得不往前趕進度,結果大部分單詞與學生見過一兩次面后就很難再見,學生到最后記住會用的單詞少之又少。所以教師應當避免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只限于課本,導致學生課外閱讀量小,反之教師應當鼓勵并且指導學生:在假期可以根據興趣進行小說閱讀,英文電影或者歌曲的學習。要盡可能根據上下文猜出詞義,或根據構詞法判斷生詞的意思。因為詞匯是需要持續學習的,所以在語篇中掌握一定的猜詞能力是必須的,這也與高考閱讀理解中的詞義猜測題不謀而合。同時在語篇中培養學生查字典的習慣也相當重要。課下英語單詞的學習和積累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體現。筆者始終認為,字典是學生語言習得的終身老師。另外,教師要抓住每一次學生做過的閱讀試題。比如說每日的作業,晚練,月考題。教師及時幫助學生總結歸納重點詞匯及短語,第二天再進行聽寫補漏。既可以二次利用文本擴大詞匯量,也可以檢驗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
(二)詞匯的鞏固及運用
1.單詞新授時的聽寫要有層次的推進。比如,單詞的前期記憶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對學生的要求是單詞音、形、義的掌握。第二個階段,學生要對單詞進行更進一步的學習,即本單詞的不同詞性以及相應的詞塊。第三個階段,筆者會在句子中以首字母或者給中文的形式考查單詞。其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最后做到詞匯的內化。在這三個階段中,教師要狠抓每日單詞糾錯。因為單詞聽寫目的除了鞏固所學,更要幫助學生找到現階段的記憶漏洞。總之,這三個階段對詞匯的鞏固是有層次的推進,不但保證了單詞一定頻率的復現,更是讓學生對詞匯的學習由淺入深。
2.詞匯復習要有側重點。考前的詞匯復習,教師應該回歸教材之語境,靈活掌握重點詞匯,筆者認為重點詞匯首先是課本后面的黑體字,其次就是動詞和形容詞。具體的做法是復習每一個單元時,筆者會將含有單元重點單詞的課文原句摘錄出來,改寫為單句填空,讓學生會利用中文釋義或者單詞原形根據句意和句法填入單詞的正確形式。這種做法既能訓練學生的句法分析能力,又能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詞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種單句填空也與高考題型中的語法填空極度相似,達到了學考結合。
3.根據記憶規律科學指導。記憶規律表明,遺忘先快后慢。在新知識出現的同時還要及時復習,以便建立起新舊單詞聯系,建立詞匯庫。有以下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將新舊知識所連接:一是在講授新單詞的時候,可以把之前的有相近意思的舊單詞拿出來一起學習。不但可以激活學生腦子里儲存的舊單詞,而且也可以對新單詞的內化有更深層次的認知。以此來幫助學生在腦子里建立單詞網。比如說,用英文釋義進行詞匯教學。英文釋義法是用學生已學過的簡單熟悉的詞匯來解釋新的單詞,使學生利用自己原有的英語知識掌握新單詞的方法。二是教師要幫助學生合理分配復習時間,做到及時復習、經常復習。制訂詞匯復習計劃,培養學生持續學習能力。除了每日聽寫或默寫的檢查之外,應該開發更有趣味性的督促及檢查方式。比如對課文用已學過的單詞進行適當改寫。對單詞的考查,除了最基本的詞形、詞義和固定搭配之外,也可以利用單詞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的方式。
三、結語
英語詞匯的學習需要每日的積累,更需要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積極努力地在詞匯的新授以及鞏固過程中給學生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同時,日常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詞匯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養成高效學習詞匯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肖秀花.基于語境教學的高三英語詞匯復習策略[J].校園英語,2019(29):211.
[3]黃潤玉.依托教材,巧設語境,提高成效:高三英語詞匯復習方法的探討[J].教學考試,2019(3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