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日益深化,這不僅要求語文教師變革教學方法,也要求小學生變革語文學習方式,以此為小學生語文能力與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基于此,文章簡單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小學生語文學習方式存在的問題及小學生變革語文學習方式的意義,圍繞信息化背景下小學生如何變革語文學習方式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小學語文;學習方式
作者簡介:顧雅雯(1993—),女,江蘇省張家港市德積小學。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開始探索應用信息技術改革與創新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式,且已經取得了相應的成就,為變革小學生語文學習方式提供了條件。結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要求,教師要重視應用信息技術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變革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
一、信息化背景下小學生語文學習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主動學習意識較弱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其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主動學習意識較弱。雖然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督與管理,但若學生在課后缺乏主動學習和自我約束,他們的知識拓展和應用能力發展水平依然難以提高。對此,教師要意識到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與主動學習能力,為其綜合發展與核心素養培養奠定基礎。
(二)缺乏創新創造學習能力
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傳統的灌輸式語文教學模式被摒棄,信息化技術與素質教育理念相融合,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模式創新提供了新的方向。但一些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存在創新創造學習能力較弱的現象。如部分學生將考試重點作為自己學習語文的方向,在應試目標影響下,其語文學習思路與想法被束縛,進而影響創新創造和思維的發展。對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要創新豐富語文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活躍小學生的創新創造思維,進而為小學生發展創新創造學習能力提供幫助[1]。
二、信息化背景對小學生變革語文學習方式的意義
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影響著其語文學習的質量。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且好奇心較強,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將語文知識與視頻、動畫相融合,創設信息化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掌握運用信息技術變革語文學習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熱情。
同時,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構建和諧輕松的語文學習氛圍,豐富課堂內容和形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當中,以此促使學生轉變以往被動學習的狀態,形成學習語文知識與語文技能的動力,進而變革語文學習方式,實現個性發展。
三、信息化背景下小學生變革語文學習方式的策略
(一)運用信息化教學設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設備,合理設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供助力。學生是小學語文課堂的主體,利用信息化教學設備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增強學生變革學習方式的內在動力。
比如,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設備展示“老屋”這一形象,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家鄉是否還有老屋。學生在此過程中會自發想象老屋的形狀、顏色,重拾關于老屋的記憶。這一方法能夠突破傳統語文教學的時空限制,使學生感受到語文的美好,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自主學習方法。
(二)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資源日漸豐富,這為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的轉變提供了契機。如今,學生能夠通過圖片、動畫等信息化教學資源,學習語文知識,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比如,在《小蝸牛》的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為學生播放《蝸牛和黃鸝鳥》這一歌曲作為教學導入,同時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向學生展示蝸牛的圖片,使學生簡單了解蝸牛的特點。隨后教師可以播放相關朗讀視頻,對學生加以引導,激發學生的朗讀潛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造能力。
又如,在《烏鴉喝水》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收集有關烏鴉喝水多種辦法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在課堂上利用信息化教學設備進行展示,引導學生思考烏鴉用什么辦法可以最快喝到最多的水。教師還可以提前準備相關工具,并組織學生開展烏鴉喝水的實踐活動,給予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學生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幫助下,能夠提高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思考能力[2]。
再如,在教學《海上日出》一課寫作手法的過程中,為幫助學生了解擬人修辭手法的應用效果與應用方法,教師可以先利用微課視頻展現文中所描寫的畫面,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思考如何應用文字描寫此類動態景色,再結合課文中的具體語句,讓學生掌握具體寫作手法。
(三)運用信息化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想象與感受
在小學語文課堂當中,運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當中提升想象能力與情感能力。小學生的想象能力,是指小學生在腦海當中對客觀現象進行再創造的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信息化教學情境,通過構建形象生動的客觀表象,或是利用圖片、視頻、音樂等進行氛圍渲染和情感烘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引導學生對客觀表象進行深入思考,全身心投入學習。在情境中,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主動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索,從而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內容,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
比如,在教學《項鏈》時,教師可以結合海邊景色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想象故事發生的具體情境,激發學生情感。這不僅有利于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也有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
又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游覽美麗的西沙群島”的教學情境,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你喜歡這樣的西沙群島嗎?為什么?信息化教學情境與教師的引導,能夠使學生對教學情境中的形象產生思考,主動嘗試回答教師的問題。在此過程當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得到了提升,同時,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思維下能夠深入探索與思考語文知識內容,深化情感感受[3]。
(四)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提升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開展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能力,也能提升小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一方面,借助信息技術實現科學分組。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要重視該學習模式的應用要點。其中,分組情況不僅會對小組學習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也影響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差異與語文學習的個性化特點進行分類,從而保證分組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實現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在收集學生的基礎信息的同時,為學生建立語文學習檔案,通過分析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語文課堂教學知識難度以及學生的學習特征,對小組合作的質量進行控制,以此實現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高效開展。
另一方面,合理規劃小組合作學習過程。學生是語文課堂的主體,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合理設計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在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由表達能力與問題意識。比如在“拼圖說話”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拼圖資源,如課內的桂林山水圖片、課外的秀麗風景圖片或小動物圖片等,并將圖片整合成教學資源庫,為學生的“拼圖說話”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教師在展示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并給予每一位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這一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想象能力,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語言建構能力,以此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五)運用綜合性學習策略,鍛煉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在應用綜合性學習策略開展教學時,教師要確定綜合性學習主題,以此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教學活動的配合度。應用信息化技術開展綜合性教學,能夠在為學生構建全新的語文課堂的同時,幫助學生為提升自主思考能力奠定基礎[4]。
比如,在學習《傳統節日》這一內容時,教師要先確定“中國傳統節日”的綜合性學習主題,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前收集有關傳統節日的視頻資料,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使學生快速進入語文學習狀態,并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對傳統節日的節日習俗、節日食物等進行了解與思考,在自主思考中尋找問題的答案,以此推動學生學會自主思考的語文學習方式。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交流互動的方式開展綜合性學習。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完成語文綜合性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貓》《母雞》《白鵝》三篇課文,對此,教師可以將認識動物作為綜合性學習主題。在小組合作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首先提出“請你試著從這三篇課文中總結小動物的外貌特點、叫聲特點以及生活習性特點”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開展小組合作的過程當中,學生能夠在交流與互動中完成問題的解答,也能了解到自身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不足與優勢。通過小組合作模式開展綜合性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當中提升合作意識,使學生感受到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不斷變革學習方式。
結語
在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下,教育教學活動的信息化特征逐漸顯現出來。因此,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當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重視對小學生語文學習方式的引導,并引導小學生將語文學習方式與信息技術相融合,使小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性與樂趣,在提升小學生探究語文知識的主動性的過程當中,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鄭赫.信息化2.0下小學語文有效學習方式研究[J].黑河教育,2021(12):81-82.
謝寶虹.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研究[J].求知導刊,2022(3):98-100.
胡娟.小學語文“問題引領式”自主學習方式的研究[J].新智慧,2020(8):63.
袁紅霞.深度學習背景下的小學生語文有效學習方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20(1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