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摘要】通過分析海南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幼兒小型器械操的意義,探討了融入的具體實踐路徑,呼吁幼兒教師有意識地在小型器械操中加入海南本土音樂文化元素,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和視野。
【關鍵詞】本土文化;幼兒園小型器械操;教育價值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多樣性的日益凸顯,單一的早操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孩子們全面發展的需求。基于此,應將海南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幼兒園小型器械操中,為孩子們提供新穎而豐富的教育資源。海南作為熱帶海島,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地域文化,如儋州調聲、黎族打柴舞、瓊劇、海南民歌、椰子殼、斗笠、鈴鐺等文化元素。將這些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器械操活動中,不僅可以激發孩子們對海南文化的興趣,還能夠加強他們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同感。本文將探討海南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幼兒園小型器械操的教育意義以及具體的實施路徑。
一、海南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幼兒園小型器械操的教育意義
幼兒參與融入海南本土音樂文化的小型器械操活動,可以促進幼兒的身體發展。舞蹈動作的練習可以鍛煉幼兒的肌肉協調性、平衡感和靈活性。一方面演奏樂器需要運用手指、手臂等肢體部位,培養幼兒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換言之,海南本土音樂文化具有濃郁的情感表達和獨特的審美特點。幼兒通過參與早操中的海南本土音樂活動,可以培養情感表達能力,學會用音樂和舞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通過感知和欣賞海南本土音樂的特色和韻律,幼兒的感知力和音樂認知能力也能得到發展。此外,小型器械操中的海南本土音樂活動為幼兒提供了社交互動的機會。在合唱、合奏和舞蹈韻律表演中,幼兒需要與其他同伴協調配合,學會傾聽、合作和相互支持,有助于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增強他們與他人互動和合作的能力。
將海南本土音樂文化融入小型器械操活動中還有助于提升幼兒的文化認同。幼兒通過參與海南本土音樂的活動,了解黎族打柴舞、儋州調聲等海南民歌傳統文化的特點和背景,深入體驗海南本土音樂文化的魅力,幫助幼兒建立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和自豪感,同時樹立幼兒對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態度。
同時,小型器械操活動還可與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相結合,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幼兒通過欣賞和模仿美妙的音樂和優美的動作,感受到美的存在和表達方式,培養了他們對藝術的興趣和熱愛,利于促進幼兒綜合素質提升和個性發展。
綜上所述,幼兒園小型器械操中融入海南本土文化元素具有豐富的教育意義。它不僅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發展,培養幼兒紀律性、自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還增強注意力、集中力和讓幼兒保持良好的情緒態度。
二、融入海南本土文化的小型器械操設計路徑
1.研究海南本土音樂文化,了解其特點和背景
教師應收集與海南本土音樂文化相關的文獻和資料,包括黎族打柴舞、儋州調聲等海南民歌以及椰子殼、斗笠、鈴鐺樂器等方面的書籍、論文和研究報告。通過閱讀和研究這些資料了解海南本土音樂的歷史、發展、演奏方式、曲目特點等方面的知識。其次,積極與海南本土音樂文化領域的專家、藝術家和傳承人的交流。通過觀看瓊劇演出、參加音樂節、民間藝術展覽等活動,讓幼兒與專家、藝術家面對面交流,聆聽他們對海南本土音樂的見解。不僅如此,教師還可親自到海南本土音樂文化的發源地、表演場所進行實地考察和觀摩。例如,到海南歌舞劇團、瓊劇劇團、民歌演出場所或樂器制作工坊進行參觀,參加黎族“三月三”節慶活動,儋州調聲巡演活動,親自觀察他們的表演、民歌歌手的演唱、樂器制作的過程等,深入了解海南本土音樂文化的實際運作和傳承方式。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積極參與海南本土音樂文化的體驗活動中去。如參加民歌或樂器的培訓班、工作坊,親自學習和體驗唱腔、舞蹈動作,學習海南民歌的演唱技巧,甚至親手制作椰子殼樂器等,通過親身參與深入感受海南本土音樂文化的魅力和獨特之處。
2.選擇合適的音樂和樂器,確保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發展幼兒空間知覺和實踐知覺
選擇合適的音樂和樂器,確保適合幼兒參與和表演,這是將海南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幼兒園小型器械操的關鍵步驟。根據幼兒的年齡和發展水平,選擇適合他們學習的音樂和樂器。年幼的幼兒可能缺乏對海南黎族民歌等復雜音樂形式的理解和表演能力,因此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易學的海南民歌曲目以及簡單的樂器演奏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小型器械操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應該保持活潑愉快的氛圍,選取旋律優美、節奏明快的海南本土音樂,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增加他們的參與度。對于樂器演奏環節,可以選擇一些簡化的形式,讓幼兒能夠輕松參與和表演,可以用椰子殼、斗笠、鈴鐺設計簡單的敲擊或搖晃動作,讓幼兒能夠快速上手,并通過與音樂節奏的配合,營造出活潑的氛圍。除了音樂和樂器,可以考慮引入一些視覺元素來增強幼兒的參與感和表演效果,如準備一些與海南本土文化相關的道具、服飾,讓幼兒在小型器械操中使用和展示。視覺元素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加他們對海南本土文化的體驗和認知。選擇音樂和樂器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幼兒參與和發揮創意,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曲目或動作,并在器械操中展示個人特色演繹,激發幼兒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同時增加他們對海南本土文化的情感投入。
3.科學設計動作和舞蹈,注重幼兒身體發展和動作能力提升
根據幼兒的年齡和發展水平,設計適合他們身體能力和動作掌握程度的動作和舞蹈。年幼的幼兒可能需要簡單、重復性較高的動作,而較大的幼兒可以嘗試多組動作及高級舞蹈形式和更為復雜的隊形隊列。器械操中需要確保設計的動作和舞蹈具有良好的基礎動作和姿勢,以促進幼兒身體的全面發展。跳躍、轉身、伸展、蹲下等基本動作可以作為器械操活動中的基礎元素,并逐漸結合海南本土音樂文化的特點進行擴展。在設計動作和舞蹈時應考慮動作的連貫性和流暢性,使幼兒能夠順利過渡和完成各個動作,避免設計過于復雜或過快的動作序列,以確保幼兒能夠理解和跟隨動作的節奏和順序。不僅如此,在設計動作和舞蹈時適度增加具有海南本土文化元素的標志性動作,如瓊劇的經典動作、海南民歌的舞蹈特色動作等。通過融入海南本土文化元素,讓幼兒更深入地感受和體驗海南的獨特文化魅力。此外,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創造性演繹,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讓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在器械操中加入一些個人風格和變化。這樣能夠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表演能力,同時增加他們對海南本土文化傳承與發揚的情感投入。
4.學習和演奏小型器械,培養幼兒演奏興趣和參與感
學習和演奏小型器械,培養幼兒對樂器的興趣和參與感,是將海南本土文化融入幼兒園器械操的重要環節。一方面需要為幼兒提供樂器演奏的基礎指導,引導他們了解樂器的構造和演奏方式,并教授基本的演奏技巧和節拍知識。通過簡單的示范和指導,讓幼兒能夠快速上手,體驗樂器演奏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師可在器械操活動中創設樂器演奏的機會和場景,如安排幼兒輪流演奏樂器,讓他們親自參與到音樂的體會和欣賞中。根據音樂的節奏和動作的需要,教師還要合理安排樂器演奏的時機和方式,增加器械操活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不容忽視的是,除了基本的演奏技巧,還需要鼓勵幼兒進行自主探索和創意表達,給予他們一定的自由度,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象進行簡單的即興演奏或創作。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幼兒進行合奏或合唱,讓他們感受樂器與音樂的和諧共生,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
海南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幼兒園小型器械操的教育路徑的探索,為我們展示了一種富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方式,使得海南本土音樂文化的特點和魅力在器械操中得以展現,通過選擇合適的音樂和樂器,設計動作和舞蹈,以及學習和演奏樂器,幼兒得以深入體驗海南獨特的音樂文化,不僅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還培養了他們的情感表達能力、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希望在未來的教育中,我們能夠更加注重本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讓幼兒在歡樂的器械操活動中感受到海南文化的魅力,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石玲玲.民族經典音樂在幼兒園早操應用中的實踐策略[J].早期教育,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