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需要以立德樹人作為根本教學目標,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進一步發展,充分貫徹落實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理念。作為小學英語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教師需要提高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為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本文將淺析小學英語核心素養課堂構建策略,以期為一線教師提供有效建議。
關鍵詞:育人;小學英語;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任美華,江蘇省南通市韜奮小學。
小學英語核心素養課堂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有效實踐,在提升英語核心素養的同時,培養語言應用意識。因此,教師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需要及時創新教學理念,應用多樣的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一、核心素養對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價值
(一)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
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培養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在具有良好思維能力的基礎之上,學生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更快、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進而使教學質量達到理想程度。在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的過程中,良好的思維品質有利于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構建知識框架。因此,教師需要提高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效果息息相關。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足,教師的教學效果很難達到理想水平。具備良好學習能力的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同時也能為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不僅能夠使學生具有清晰的思維、高效的理解能力,也能在無形之中拉近師生關系。因此,教師需要提升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讓學生在課堂中提高學習能力,從而構建高效英語課堂。
(三)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種素養。但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學生表達能力培養的重視不足,導致學生只掌握了基礎知識,卻無法“說”出來。核心素養的有效提高,離不開學生表達能力的增強。
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提升,能夠讓學生形成相對應的語感,提升學習效率,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英語思維。在這一基礎上,教師開展英語教學的難度降低,教學效果獲得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為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英語核心素養課堂構建策略
(一)設置教學目標:以生為依據,奠定課堂之“基”
教師作為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引導者,為了構建靈動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再逐漸過渡到英語課堂中,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認知體系。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4“My family”的教學為例,本節課以“My family”為主題,教師圍繞“介紹家人”而展開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掌握表示家庭成員的單詞以及相關句型,學會用所學句型來介紹自己的家人,使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家庭,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由于小學生年齡的特殊性,往往直觀的事物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本節課教學開始前,可以為學生制作PPT,在制作PPT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PPT中包含本節課的重點詞匯family、father、mother、grandpa、grandma、sister、brother、me 以及重點句型“This is...”。
2.標示出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讓學生能夠用本節課所學知識來介紹自己的家人。
Can you tell me who the boy in the picture is?
Can you tell me who the girl in the picture is?
學生借助預習PPT初步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減少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簡單內容所花費的時間,可以看出更多的時間來回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Now you're Mike. Can you introduce your family? ”。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以從Mike的角度來認識他的家庭成員,為課堂詞匯學習奠定基礎。讓學生在課前積累知識,學生在課堂中與教師進行交流的積極性將會提升,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創設合作情境:以任務為依據,營造教學之“氛”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情境中開展小組合作,能夠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學習心得,借鑒他人的想法,取長補短,為自身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5“Our new home”的教學為例,教師依據學生的學情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
師:Boys and girls, what's your home like? Let's talk about it to everyone! Su Hai and Su Yang's family have moved to a new home. Let's take a look at what their new home looks like?
教師為學生創設出生動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教師以這一開放性問題充分活躍課堂氛圍。接下來,教師就可以此為基礎創設合作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任務:
1. Students in each group carefully read the text content, fo-cusing on memorizing and communicating the vocabulary of this lesson.
2. Group content: Design a simple introduction language for each family
3. Prepare for group competition activities.
為了提升學生在情境中的學習體驗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自己的家,用英語向學生簡要介紹每個屋內擺放的家具,講述家具的來源,降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畏難心理,提高學生的代入感。
當教師完成介紹后,可鼓勵學生開展小組合作,針對教師布置的任務展開交流。當學生完成小組任務后,教師可向學生展示具體的比賽內容:
在多媒體屏幕上會展示不同的家具,各小組需要以“搶答”的方式說出家具對應的英文,并快速說出這一家具在家庭中的擺放位置,進行簡單介紹。
在本次比賽中搶答次數最多并且準確的小組獲得勝利,可以得到一定的物質獎勵。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同時也充分挖掘了個人潛能,提高了英語核心素養。小組合作活動結束后,教師需要引導小組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習效果。
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單詞和句型展開探究:
This is my home.
We have ... in our home.
We have ... in the living room.
We have ... in the kitchen.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后,教師可讓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分享本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收獲。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教師也能了解學生的學習反饋,為下一次教學活動的設計和開展奠定基礎。
(三)發揮引導作用:教師進行引導,提升教學之“效”
陶行知曾說:“新教師不重在教,重在引導學生怎樣去學。”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英語課堂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表達能力作為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語言表達機會,將知識和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在發揮教師引導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8“How are you?”的教學為例:
師: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are sick? What does it feel like when you recover from your illness? During this period, did your friends or teachers call you to inquire?
提出問題后,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可針對問題進行討論,有效活躍課堂氛圍。當學生發表想法和觀點后,教師與學生可共同表演教材中的內容。本次的表演內容包含Yang Ling和Miss Li兩個主要角色。學生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加入爸爸媽媽等其他角色。在確定角色后,學生需要認真分析教材中的對話內容,再把握對話內容的基礎上,還可加入更多的表演細節。
學生準備好后,可在教師為學生提供的舞臺上進行排練,排練效果較為理想的學生,還可與教師共同完成對話。
S: Hello, Miss Li, my name is Yang Ling
T: Hello, Yang Ling. May I help you?
S: Miss Li, I can't go to school today.
T: What's wrong with you.
S: I have a slight headache and a cold.
T: I'm sorry to hear it, Yang Ling, take care of yourself.
(學生表演文本內容)
表演結束后,教師要與學生共同進行反思,針對表演內容文本進行點評,并提出有效改進建議。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能幫助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牢固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內容。
(四)設置多維評價:以差異為依據,升華教學之“光”
由于小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分層評價。學生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核心素養中的重點關注內容,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構建小學英語教學課堂,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將其分為不同層次,設置不同的標準進行相應的評價。評價涉及課堂提問表現情況、課堂練習實際情況以及課后作業完成情況。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4“Hobbies”的教學為例,在基礎知識講授完成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展開分層練習,依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分層評價,具體設計如下:
分層練習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練習過后都能獲得進步。同時,教師評價也體現出了分層原則。
針對學困生,教師的評價需要以鼓勵為主,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針對中等生,教師的評價話語多為鞭策性的,為學生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針對學優生,教師可以采用競爭性的評價話語,使學生不斷提高對自我的要求,超越自我。
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分層評價時,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學習建議,充分體現了“生本”理念,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在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前,教師要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使學生進行高效預習,奠定學習基礎;課中,教師需要利用小組合作、創設情境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后,教師則需要幫助學生回顧課堂學習內容,通過分層評價、分層練習等方式鞏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小學階段是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的關鍵階段,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杜智華,沈雯.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探討[J].學苑教育,2023(11):29-31.
[2]袁慧.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踐策略[J].小學生(上旬刊),2023(3):79-81.
[3]徐聶鑫.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評價機制的有效整合[J].學苑教育,2022(36):67-68,71.
[4]王曉婷.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多元化評價之我見[J].小學生(下旬刊),2022(9):88-90.
[5]王美樺.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教學情境創設現狀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22.
[6]李玲娜.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