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英語教師在提高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同時,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助力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以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為基礎,分析了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施現狀,從結合專業特色及職業核心素養、結合時政執點及家國情懷、結合地方優秀文化、結合英語第二課堂、結合在線教育資源等五個方面,探究了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改進途徑,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研究
作者簡介:韋程飛(1984-),女,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英語教學;(通信作者)楊亞仿(1984-),男,廣西中醫藥大學,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信息系統研發、校園網管理。
大學英語課程作為大學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不僅需要注重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更需要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本文以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以下簡稱廣西幼專)的大學英語課程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開展課程思政教學,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研究綜述
課程思政的核心是立德樹人。大學英語課程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在教學中可結合學生所學專業,通過隱形教學和顯性教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高職師范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可采用話題教學模式,構建英語知識體系和思想認知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職業道德意識。
地方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可融入地方文化與課外活動,實現課程思政途徑多元化,還需重視能力等級考試,讓考試與思政教育并駕齊驅。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問題,如忽視學情分析、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脫節等。王嚴治提出,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主題及教師個人能力、興趣挖掘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建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框架。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語言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二、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施現狀與不足
廣西幼專實施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過程中,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助力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結合學校特色、學生職業核心素養要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自信心及自我認同感。但是廣西幼專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在理論與實踐融合、學生互動和討論、考核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具體如下:
第一,未結合專業實踐。一些大學英語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較少開展實踐活動,學生難以將理論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第二,缺乏互動和討論。有些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學生缺乏參與和表達的機會,課堂氛圍沉悶,缺乏學生間的互動和思想交流,限制了學生思考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第三,考核方式單一。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考核方式主要為筆試和口試,少有其他形式的評估,如項目研究、小組討論等。這可能導致學生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得不到充分培養。
三、改進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原則
(一)善于挖掘思政元素
大學英語課堂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課堂。廣西幼專作為地方院校,教師應結合學院特色、地方特色優勢及學生個人發展需要,挖掘學生身邊的思政元素,通過英語語言在大學英語課堂向學生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讓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可利用廣西紅色資源開展思政教育,使學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注入中國文化元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廣西幼專的英語教師在大學英語課堂有機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英文內容。比如,在講授飲食文化時,既介紹中國筷子文化,又引導學生翻譯《弟子規》中的“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從而傳播中國文化。在授課過程中,教材內容結合中國文化,學生既完成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又了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構建多元化考核評價機制
課程思政效果的評估不能單靠期末終結性考核,應構建多元化考核評價機制,注重過程性評價。如通過信息化教學方式,使學生自己能夠“看到”自己每次參與課堂活動的情況,讓學生充分感知個人的進步,體會到成長的喜悅。
四、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進途徑
(一)結合專業特色及職業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廣西幼專屬于幼師院校,是培養幼兒教育人才的重要陣地,所以要重視對學生思政素養及職業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遵循學?!皳肀⌒『ⅲ瑖也庞写笪磥怼钡霓k學理念,謹遵“慈幼為源,立人為本”的校訓,緊密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的核心素養要求和學生知識水平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激勵學生開展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課堂及課后活動,使學生鞏固專業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及小組合作能力,以隱性方式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例如,在以飲食為主題的“Nobody has pizza for breakfast”這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已了解幼兒園五大領域中各部分教育目標的情況下,教師結合健康領域建議設定了教學目標,即根據“為幼兒提供營養豐富、健康的飲食”的建議,設定“按時進餐,保證吃好早餐”的目標;根據“生活習慣的生活能力中如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建議,設定“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的目標等。
這個單元的教學以“家長接待日時介紹幼兒園一周食譜”為主線,以愛崗敬業為目標,按照閱讀、寫作、聽說三個部分先后進行教學。閱讀文章為“English breakfast”,要求學生在閱讀理解活動結束后掌握早餐的名稱,同時能夠了解兒童膳食標準,并按標準制作一份簡單的幼兒園一周食譜;寫作部分要求學生能夠用英語介紹食譜,以幼師的身份用所學知識把自己設計的食譜介紹給“家長”,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堅定幼兒教師的職業方向;聽說部分要求學生了解有益于幼兒健康的食物,學會如何使用英語介紹食譜并用相關的英語表達進行交流,讓學生更自信、更大膽,更有團隊意識,更熱愛所學專業。
(二)結合時政熱點及家國情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教師應結合時政熱點,精選符合教材主題活動的英文材料讓學生進行閱讀,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例如,在學習“Fun facts on british weather”時,教師結合西方媒體歪曲中國的新聞報道,讓學生討論單詞fact的意義。討論“各國天氣”時,結合2017年某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讓學生思考站在國際舞臺上應該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學生反應熱烈,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此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的討論,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加強學生對廣西發展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四個自信”
教師在教學中可適當融入東盟博覽會元素,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的發展,真切感受到廣西的現代化進程。
例如,在講授 “Do you live around here?”這個單元時,可以“魅力東盟,最美廣西”為主題,聽說部分要求學生掌握有關問路和指路的常用表達,結合交通工具或出行方式,學習用英文指引方向,拓寬學生的視野。閱讀理解部分要求學生使用英文介紹“東盟國際博覽會期間在南寧出行的最佳方式”,學生了解中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后,會更加珍視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寫作部分以鄉村振興計劃為鋪墊,結合寫作模板和句型,用英文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小鎮。學生在感受家鄉日新月異變化的過程中,切身體會到國家的發展所帶來的幸福安康的生活,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四)結合英語第二課堂,促使學生了解時事新聞
第一,鼓勵有能力的學生參加英語等級考試。這樣既可以提高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英語能力水平,更能引導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國內外時事新聞。學生在準備等級考試過程中,教師會提醒他們關注國內新聞,鼓勵學生多閱讀中國日報、BBC等的英語報道,引導學生在閱讀時辯證看待中外新聞內容,激發學生維護國家利益的熱情和愛國情感。
第二,鼓勵學生參加英語類競賽。如學生在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英語口語比賽的過程中,搜集準備與競賽主題相關的資料,會有意識地學習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政教育效果得以體現。
第三,鼓勵學生參加國際交流活動。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學生可接觸到大量國外友人,應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向國際友人介紹中國利國利民的方針政策,講好中國故事。
(五)結合在線教學學源,開展線上和線下交互式課程思政教學,實現多元、個性化的教與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進行線上、線下交互式教學是教育教學發展的新趨勢。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是外研社推出的在線教學平臺,是廣西幼專大學英語課程使用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利用U校園各個任務欄,教師可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作業和測試完成情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長。通過教師設置的綜合成績冊,學生“看見”自己的綜合成績,關注自己的學習成長,其應用過程如下:
課前,在U校園平臺的“教程學習設定”欄勾選出指定學習內容,在“補充資源管理”上傳課外學習音頻和視頻。在“作業與測試”欄發布課前學習任務,并在QQ學習群推送課前學習任務清單。在“教程學習情況”中查看班級學習詳情及學生個人學習詳情,了解學生查看教學內容情況,提前調整線下教學內容。
課中,教師基于教學內容,利用生生互答、師生互答的方式,重點解決學生在課前提出的問題,在討論及問答中進行課程思政內容的滲透。
課后,發布課程思政內容的反思作業,并及時檢查反饋學生作業情況。
利用線上和線下交互式教學,教師根據學情調整課程思政內容,學生可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規定的內容。這樣既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又能讓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
五、結語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入,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和手段,使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中掌握更多知識,獲得思想和情感的啟迪和熏陶,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蔡基剛.課程思政與立德樹人內涵探索:以大學英語課程為例[J].外語研究,2021(3):52-57,112.
[2]黃冰,曹仕燕.師范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途徑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5):58-59,64.
[3]王仲毅.地方高校大學英語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21(7):80-83.
[4]張凱,段嫵迪,辛海燕.課程思政研究綜述[J].職業技術,2021(4):1-6.
[5]王嚴治.后現代課程觀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