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一輪教改的持續深化,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涌現。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中低段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可以為學生創設更多真實的情境,能直接將學生帶入英語語言環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技能、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基于此,文章討論了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中低段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能力,促進學生的英語素養發展。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英語教學;中低段;應用
作者簡介:范菊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青少年宮。
小學中低段英語教學是為學生日后學習發展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此時的英語教學成果,直接決定了學生未來的英語能力發展情況。為此,教師必須創新原有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小學中低段英語教學質量,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優秀人才的需求,讓學生成長為更適應于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情境生動、形象、直觀的特征,更符合中低段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發展規律,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并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能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探討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中低段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策略是有必要的。
一、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價值
(一)提升學習效率
中低段小學生年齡小,思維活躍性強,更喜歡一些感官上的刺激給自己帶來的特殊體驗。另外,中低段小學生能夠保持注意力集中的高效學習時間較短,還很分散,若沒有能持續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便很難一直跟隨著教師的腳步完成學習。此時,教師便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法,將知識、技能以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呈現在課堂,利用這類符合小學生興趣取向的事物,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夠以具象化的表現形式,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印象,以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二)激發學習興趣
中低段小學生的行為多以興趣驅使。如果學生能夠對英語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那么在課堂學習時,他們便會表現出極高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在興趣的驅動下快速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并實現自主學習,有助于日后的發展。情境教學法可以讓英語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可有效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各種豐富多彩的圖片、視頻等情境素材,能夠讓英語課堂更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也能夠創設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培養思維與創造力
中低段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大多為形象思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完成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換。這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多樣性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情境教學法可以在英語課堂中創設出相對真實的有效情境,學生可以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尋找問題并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這有益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精神,也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發育,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教育目標。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中低段英語教學中的主要應用方向
(一)英語詞匯教學
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勢必要從掌握詞匯開始,所以在小學中低段的英語課堂中,詞匯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詞匯,將各類詞匯組成完整的句子,才能學會英語這門語言。詞匯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理解大段的英語語言。可以說,句型、語篇、閱讀及寫作等后續所有的英語學習,都離不開基礎詞匯。在新一輪教改持續深化的過程中,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標準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小學中低段英語詞匯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正確詞匯的發音、明確詞匯的意思、掌握詞匯的用法,還需要讓學生了解英語文化,對英語語言有整體的認知,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此時,教師要考慮到中低段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及其認知發展特征,利用教學情境,讓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理解詞匯,以此強化學生的認知思維。同時,多樣性的教學情境還能夠有效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又可以創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原本單一、枯燥的,以背誦為主的詞匯教學模式,讓英語課堂更加有趣。
(二)英語對話教學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生在了解各種詞匯英語語言意思的基礎上,還需要會讀、會說。在過去的應試教育思想下,我國大部分英語教學忽略了“說”的教育,導致許多人對英語的理解僅限于書面語言,如使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或閱讀英語文本,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口語能力弱。而新時代的教育,要求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的基礎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英語學科素養,所以,教師要在英語課堂中設計對話教學,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對話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法,可以創設出相對真實的語言環境,給學生搭建一個可以應用英語、說英語的平臺,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使用英語與他人對話交流,從而不再害怕英語,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綜合應用能力。
(三)英語語音教學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最核心的屬性之一便是有聲性。對語音的學習與掌握是英語學科教育的基礎工作,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前提。中低段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第二語言的黃金時期,此時開展語音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快接受英語、了解英語。傳統的英語語音教學形式相對單一,大部分以教師范讀、學生訪讀為主。在反復多次的機械性練習及死記硬背下,學生方能掌握語音知識。這種課堂枯燥、乏味,不具趣味性,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使用情境教學法,可以將在本段語音中出現的各種單詞編串成一段完整的故事,讓學生在故事背景中表演、學習,在聽故事、學講故事、表演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漸發現并掌握英語的發聲規律,從而獲得語言能力的提升。
(四)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是掌握一門語言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閱讀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體現出學生目前的英語水平。在閱讀期間,學生可以學習大量的知識,能拓寬視野,也能應用課堂所學的單詞或語法知識,鞏固學習成果。總的來說,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將情境教學法與閱讀教學有機融合,可以改變傳統閱讀課堂過于單調、低沉的氛圍,能夠利用直觀、具象化的情境,給學生帶來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教師要認真分析語篇信息,提煉出語篇信息的主題,并整合課內外的有效教育資源,巧妙地設置出符合本次語篇閱讀的教學情境,并圍繞情境設計新穎、有趣的教學活動,便可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中低段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生活情境,感知生活英語
生活即教育,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勢必要與學生的生活關聯起來,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理解英語知識。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讓學生掌握正確使用英語知識的方法,將其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或與其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因此,英語教學必須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育情境,利用多樣性且充滿生活化的教育素材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并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與探索激情,既能讓學生學會知識,又能讓學生學會這類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方法。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4 “My family”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輪流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像是父母的名字、年齡、工作,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嘗試使用英語敘述一些自己和父母在生活中發生的趣事,在學生遇到不會說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的話語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幫助。
(二)創設游戲情境,激活學習興趣
游戲情境符合中低段小學生的行為規律、興趣取向。大部分中低段小學生正處于愛玩、愛鬧的時期。此時,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中設計各式各樣的趣味性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并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更符合小學生的行為規律,還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以游戲為主要教學模式的英語課堂,能改變傳統英語課堂沉悶的氛圍,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獲得成長,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有競賽性質的小組比拼游戲,培養學生的團體協作意識、集體榮譽感及良性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6 “What time is it? ”的教學中,教師要先完成本課的基礎教學,確保學生掌握了詢問時間及敘述時間的方法。之后在本課的鞏固、課堂檢驗環節中,教師可以引入我國的民間傳統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教師先為學生們講述游戲的具體規則,之后與學生一同玩游戲,由學生輪流扮演“老狼”,且游戲全程,學生都要以英語交流,出現錯誤的學生需要接受“懲罰”。
(三)創設表演情境,豐富課堂體驗
表演情境即以本課的核心教育內容,為學生創設適宜的英語語言應用環境,教師可以讓學生帶入角色,在情境中表演,給學生提供展示個人語言應用能力的最佳平臺。表演情境下的英語語境自然、流暢,對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極有幫助。中低段小學生的表演欲望較為強烈,合理的表演情境,能夠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也可以給學生帶來更新穎、有趣的學習體驗。在創設表演情境時,教師必須要為學生樹立規則,指明表演中應注意到的事項,讓學生使用本課所學的知識完成表演。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原有故事情節內容的基礎上大膽創造、改編,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還能夠讓表演活動更加精彩,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8 “Happy New Year! ”的教學中,教師完成教學后,可以在課堂中創設對應的表演情境:“同學們現在要分成兩組,每組代表一個大家庭,大家都是這兩個大家族中的成員,在過年期間,你們兩家都想要舉辦一個家庭晚宴,現在同學們要挨個來領取自己的角色,了解自己在這場晚宴中,應當完成的任務,隨后一起來完成表演。注意哦,兩組同學是不同的家族,你們最終呈現出來的晚宴是要進行評比的哦!”教師將晚宴中負責包餃子、主持、表演節目等各種角色都寫在卡紙上,讓學生抽簽,之后,兩組學生需要分別排練并設計晚宴的流程。整個表演活動要全程以英語完成,學生在自主設計晚宴流程、排演劇本的過程中,還可以向教師請教或查閱字典,學習自己還尚未掌握的單詞,確保整個晚宴流程嚴謹、邏輯清晰。
(四)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維
問題情境也是教師教學過程中常會創設的情境之一。教師要圍繞課堂教育內容,設計各式各樣的,可用于啟發學生思維的問題,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知識積累及本課的學習內容,探究這些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在問題情境下,教師結合語言講解或語言引導,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本課的問題情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小組中自主探究,達到鍛煉學生思維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問題情境中的問題應具備典型性、趣味性、啟發性。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7 “On the farm”的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本課的核心教育目標,設計出相應的問題情境。本課語篇信息以介紹農場中的事物為主,所以,教師先詢問學生是否了解農場,讓學生想象在農場中都應該有哪些動物、哪些植物呢?通過問答,讓學生回顧此前學過的與動物植物相關的單詞,還能夠創設出活躍的課堂氛圍。隨著課程的逐漸深入,教師再結合語篇信息中的內容,向學生提問,并順勢引出“What are these/those?”“They're...”“Are these those... ?”等句式的教學。
四、結語
小學中低段英語課堂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旨在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英語、享受英語,情境教學法可以改變英語課堂的固定模式,在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中,英語課堂會更加立體、生動,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別樣的學習體驗,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英語知識;創設游戲情境、表演情境等充滿趣味的課堂情境,打造歡快的英語課堂氛圍;創設具有啟發性特征的問題情境,促進學生的英語思維發展,既能實現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又能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麗文.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讀寫算,2022(29):52-54.
[2]李曉環,朱文潔.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2(28):12,14.
[3]程淑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情境教學法的有效路徑[J].小學生(中旬刊),2022(8):67-69.
[4]蔣學梅.淺析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中低段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校園英語,2022(5):94-96.
[5]徐唱.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中段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