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專英語作為一門公共課程,其教學存在教學方法傳統、學生興趣低下等問題,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情景教學法是當前國內教育領域比較熱門的教學方法。本文選擇情景教學法作為教學改革的切入點,分析情景教學法在中專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價值,探討情景教學法在中專英語各板塊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希望可以為中專英語教學效果提升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中專英語;情景教學法;應用
作者簡介:朱帆帆,霞浦職業中專學校。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利用文字、圖片、音頻或具體場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完成語言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以情景為載體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或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應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中專院校作為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搖籃,應重視情景教學法與英語教學的結合,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一、情景教學法概述
情景教學法在中專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情景認知學習理論基礎之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讓·皮亞杰提出的學習理論,強調學習過程和認知結構的改變與周圍環境的作用有關。讓·皮亞杰認為學習過程不僅是新知識作用在舊經驗基礎上對舊經驗進行改變的過程,還是外界環境影響、推動人的認知改變的過程。建構主義強調教育應當在真實的情景中進行,學生應當在真實的情景中獲得經驗、完成實踐、進行溝通,讓學生主動完成對知識的吸收、理解,完成對知識技能體系的建構。情景認知學習理論的誕生與皮亞杰、維果茨基的理論有關,其認為人的認知對情景有依賴性,且能夠逐步適應情景的變化,反過來情景也在不斷對人的認知進行建構。情景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個體在情景中的實踐、個體與個體的合作、個體與群體的溝通都是學習的關鍵,認為脫離了真實情景的學習缺少現實意義。
二、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景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輔助教師采取多樣化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選擇經典的英文電影、英文動畫視頻輔助課堂教學,利用其中的人物關系、故事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英語課堂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
(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真實情景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豐富了英語教學資源。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利用真實情景引導學生發現英語知識與個人生活、專業工作之間的關系,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突出英語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比如,教師在中專英語課堂上結合學生所學專業,以及學生未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景,將英語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具體化。
(三)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寫作,只能得到單一能力的鍛煉和成長。而情景教學中,可遵循學以致用的原則發展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使英語學習不再停留在單一層面上。
三、情景教學法在中專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情景教學法用于詞匯教學
在中專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仍然占據著一席之地。學生只有扎實、靈活地掌握英語詞匯,才能真正聽懂對話內容、讀懂閱讀文本、寫出切題的習作。中專英語實際教學中,學生普遍對詞匯的學習興趣不高、記憶效率低下、扎實度和靈活度有限,影響了中專學生的英語學習和知識實踐應用效果。情景教學法能夠擺脫傳統死記硬背方式的弊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走進詞匯應用的真實對話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學生詞匯學習興趣的培養。比如,在“Health and fitness”的教學中,教師可創設學生常見的“醫院就診”情景,用生活化的情景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提高詞匯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因為哪些病癥去醫院就診過,醫生的詢問話術是怎樣的,自己是怎樣描述不舒服的感覺的,并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教師可結合學生的中文描述給出對應的英語單詞。比如,喉嚨痛的表達是“I have a sore throat”,其中throat作名詞表示喉嚨,作副詞表示沙啞的聲音,sore作名詞表示痛處,作形容詞表示酸痛的、氣惱的。如此一來,教師引導學生從自身的病癥表達情景引申出病癥所對應的英語表達語句,最終落實到對相應詞匯的學習,使詞匯教學不再單一,而是以情景化的方式進行。學生一看到或想到詞匯,頭腦中反映出的是詞匯應用的情景以及詞匯的含義,幫助學生更扎實、更靈活地掌握詞匯。從單獨詞匯還可延伸出相關聯的詞匯,比如從sore的形容詞用法可延伸出“her feet were sore after the walk”“My stomach is sore”等常見的病癥表達方式,在相同的情景中拓展學生的詞匯量和表達語句儲備。對于學生而言,情景教學法幫助學生從應用的角度學習英語詞匯,將詞匯學習與英語口頭、書面表達相結合,不僅可以提升詞匯的記憶強度,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
(二)情景教學法用于聽說教學
在中專英語聽說技能訓練中應用情景教學法,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與未來工作相關的真實情景,將專業學習與英語學習相結合,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第一,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情景。聽說訓練是中專英語課堂上的重要環節,教師應針對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未來的工作環境,將英語教學知識點融入其中,引導學生進行聽說技能訓練,促使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并領悟英語溝通技巧。雖然聽說課上常用的對話內容是教材所提供的固定語句,但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結合專業情景自由想象,幫助學生獲取自由發揮的空間,或引導學生結合對話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態度,充分發揮情景教學法的價值。比如,在“Shopping”這個單元Listening and Speaking板塊的教學中,教材對話內容包含ask for and give information when shopping相關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營銷導購推銷話術對對話內容進行優化、調整,豐富對話內容,拉近英語聽說教學與現實生活的關系。
第二,結合學生所學專業設置情景。英語是中專院校的公共課程,旅游、會計等專業的學生都需要進行英語課程的學習。有的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高,教師需結合學生專業設置情景,將學生未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景納入英語聽說訓練中,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減少學生對英語聽說訓練的排斥感。比如,在對旅游專業的學生進行英語聽說訓練時,教師可將“Shopping”這個單元Listening and Speaking板塊的對話情景調整為導游對本地特產進行推銷或對游客在當地shopping給出建議,將學生所學專業與英語聽說訓練素材進行結合,轉變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
第三,在情景中進行多元化教學評價。在中專英語聽說課堂上,教師可利用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在英語聽力、口語表達方面的不足,以評價促學習,提升英語聽說訓練的整體效果。教師評價是最常見的評價方式,教師結合學生的發音準確性、造句正確性、對話回應有效性等進行評價,這種有細節、有具體內容的評價有利于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中職學生也可以利用英語聽說App進行個性化評價。大部分英語聽說訓練類App不僅提供海量情景和學習資源,而且都具備采集音頻、自動評分、指出失分原因、提供針對性糾正的功能,能夠在情景中將聽說訓練的成果以量化評分的形式呈現,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聽說能力。
(三)情景教學法用于閱讀教學
閱讀是中專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數篇閱讀文本需要學生去理解、分析、解構。閱讀也是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文本、分析文本,學生可接觸到英語詞匯、語法,了解英語語篇作者的思想、情感。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比較死板、單一,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機械地閱讀文本,記憶單詞的含義、語法的使用方法、段落大意、文章中心思想。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低下,不利于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升。情景教學法在中專英語課堂上的應用,可改善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一,切分組合閱讀方法。首先,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讓每個小組負責語篇的一部分;然后,教師可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分析所負責的段落,之后由該小組的學生負責為其他小組學生講解段落中的重點詞匯、重點語句、段落主要含義、段落與文本主題之間的關系等,使學生承擔起“老師”的職責;最后,學生通過向其他小組進行講解,以及通過聆聽其他小組的講解,實現對閱讀文本的中心思想、主要表達情感傾向的掌握,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學生先站在教師的視角,以教學展示為目標完成對英語文本的閱讀和分析,后站在學生自己的視角,以整體了解閱讀文本、正確回答問題為目標聆聽其他小組同學的講解,“教”和“學”融合在一起,為學生營造了緊張的學習情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此類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情景中,學生對自己的英語文本閱讀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其他同學的分析表達能力,都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可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同學的長處,以評價為動力促進學生進步。
第二,課本劇表演閱讀方法。在以人物對話為主,或對話占比較大的文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以角色扮演、課本劇的方式來進行閱讀文本的分析和理解,促使學生為了表演好角色而積極分析角色的發言內容,促使學生在自主營造的情景中完成文本閱讀。以“Volunteer work”的教學為例,教師可結合閱讀文本創設志愿者應聘的情景,學生扮演應聘志愿者的一方和志愿者隊伍組織者,結合文本內容完成一場圍繞志愿者工作的對話。教師要求學生小組內排演時合理設計對話情景,擴大參與人數,可適當增加對話交流的內容和細節。有的小組將雙方對話擴展為一場多個面試官與多個應聘者之間的群體面試,有的小組將雙方對話從室內搬到志愿者工作的現場,讓對話雙方處于一邊開展工作一邊交流的情景中,對話內容也從面試交流轉向對曾經一場面試交流的回顧。教師放開對學生文本閱讀、角色扮演的限制后,學生展現出了非凡的思考和拓展能力。但比較可惜的是,學生在對話交流中過于關注對與volunteer work相關的單詞、語句進行遷移應用,忽視了時態變化,降低了角色扮演表演的實際效果。此類以角色為主的對話學習情景中,學生的英語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使英語文本閱讀不局限于教材固定對話之中,讓中專英語閱讀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四)情景教學法用于營造趣味課堂氛圍
在中專英語課堂上,教師可設計趣味任務,創設趣味活動情景,以不同于常規詞匯學習、聽說訓練、閱讀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應用英語知識,增強課堂活力,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比如,教師可在英語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英語小游戲,讓學生限時挑戰英語填詞游戲、組隊挑戰英語繞口令,使學生在游戲中拓展英語單詞的儲備量,使學生敢于在課堂上開口說英語;又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趣味英語配音活動,為學生提供經典的英語動畫場景、英語影視劇人物對話場景,鼓勵學生模仿人物角色的口吻、語氣、語調甚至方言,鼓勵學生以搞怪等方式進行配音,讓英語課堂變得有趣、歡樂,以輕松的情景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應用表達活動中來。
傳統的中專英語課堂氛圍通常比較嚴肅,大多數學生在開口說英語前往往斟酌再三,生怕錯誤回答引來教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課堂氛圍比較沉重。這樣的學習氛圍并不利于學生掌握一門語言。很多學生都被要求“要勇敢開口說英語”“不懂要及時問老師”,但實際上真正具備這種勇氣的學生還是少數。教師通過在課堂上創設輕松的情景,營造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能夠逐漸減輕學生的壓力,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有開口說英語的勇氣,讓學生在應用中逐步掌握英語知識。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在中專英語教學改革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專英語教師應正視情景教學法的價值,用好情景教學法,讓學生成為情景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切實在情景中與英語學習內容、與同學、與教師產生交互,提升中專英語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捷華.學融于景,語教于境:探析中職英語情景化教學[J].校園英語,2023(25):76-78.
[2]徐琳.“語”教于“境”:探析中職英語情景化教學[J].職業,2022(14):77-79.
[3]王開宇.情景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廣場,2022(20):126-129.
[4]王怡.寓教于景:淺談情景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課堂的應用[J].品位·經典,2021(14):166-169.
[5]袁泉.提高中專英語教學效率,從改變教學模式開始[J].文理導航(上旬),20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