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單元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它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單元教學內容,明確主題,設計目標,布局任務,展開活動,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夠基于主題意義更有序地進行,讓教學目標更為具體和完善,使得學生能夠收獲知識,發展能力,提升素養,獲得更為全面的成長及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價值分析;路徑探究
作者簡介:張茜,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草場街小學。
小學英語教師實施大單元教學是推進新課改的重要途徑,也是展開科學教學的重要手段。新課標指出,教師要推動“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所以教師在展開大單元教學時,就要循教、學、評一致性的原則理念,宏觀布局大單元教學系統,微觀細化各個模塊,讓大單元教學活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到更好的落實,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及發展。
一、新課標下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的價值
(一)有利于整合教學內容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內容往往以課時、模塊為單位,缺乏聯系性、系統性。學生很難基于宏觀角度,完成對單元知識內容的系統建構與布局,阻礙了學生綜合性思維的發展。教師實施大單元教學,能有效改變這一現狀。它將整合單元教學內容,讓單元模塊內的各個知識點串聯在一起,相輔相成,相互滲透,驅動學生通過實踐探究的方式完成對單元內各項知識內容的深層解析,以此從宏觀層面出發系統建構單元知識體系。教師在實現大單元教學中,也實現了對單元教材的挖掘與二次整合,它更強調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完成對單元教學內容的系統布局,強調重難點,引領學生在真實、完整的大單元學習情境中完成對單元內容的多維解讀,以此也能讓學生明晰單元知識內容布局。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新課標倡導小學英語教學要指向核心素養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開展大單元教學,從整體出發,放眼于大單元教學內容,改變了以往教學局限于一個課時或一個知識點的局面,力求將大單元教學的優勢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出來,清晰、明確、具體且全面地掌握單元內容,優化單元教學設計,使得學生能夠在序列化的單元學習活動中完成對知識內容的解讀。學生將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他們將在不同的大單元學習活動中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逐層優化,完成多維探索,串聯遷移新舊知識,自主生成對知識的創新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意識。他們將學會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形成價值判斷,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能力轉化為素養,持續增強綜合學習效能。
(三)有利于實現深度學習
小學英語教師實施大單元教學能有效推動學生深度學習。深度學習相較于淺層學習而言,旨在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意義,主要教學內容以核心知識和學生的內驅動力為主,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層理解,也能將相關的知識形成一個體系,進行融會貫通,遷移應用。大單元教學強調教師根據單元知識提煉單元主題,而后根據主題合理布局教學活動,引領學生根據活動內容理解知識,自主鍛煉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還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從低階轉向高階,逐漸實現深度學習,使得學生真正實現了對知識的理解、內化、聯結、遷移、實踐,通過深度學習達成對單元主題意義相關知識點的解讀與建構,體現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的融合,實現有意義的學習。
二、新課標下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路徑
(一)提煉主題,設計大單元教學目標
大單元教學實施的前提是要提煉出契合單元內容的核心主題,根據核心主題設置核心任務,才能確保單元教學的系統性與整體性。所以教師要深層解讀教材,提煉大單元教學主題,聚焦主題設計大單元教學目標,讓主題與目標相輔相成、相互對應,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這對于學生展開高質量的大單元學習實踐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將全力推進他們完成高效高質的實踐探索。
以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一年級上冊Unit 4“Food”這一單元時,就要以統籌整合的視角分析單元內容。本單元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六種常見的食物rice、noodles、vegetables、fish、chicken、eggs以及與食物相關的英語表達。單元的第一課時是要讓學生聽、說、認讀食物詞匯,簡單提問并回答對某種食物的喜好;第二課時是要讓學生通過場景圖猜想、聆聽、驗證、練習、開展游戲、小組合作,能夠逐步聽懂、會說有關食物的英語表達;第三課時是讓學生綜合運用與食物相關的詞匯以及表達,在真實的語境英語表達;第四課時是要讓學生借助圖片和其他閱讀策略,聽懂小故事,并嘗試表演,拓展知識面。教師根據對單元課本教材的分析,提煉出大單元教學主題為“談論你最喜歡的食物”。而后教師可以聚焦學科核心素養,設定科學系統的大單元教學目標。具體如下:
1.語言能力:學生能夠在語境中學習與食物相關的詞匯,同時能夠運用相應的句型,描述自己想要的東西;
2.思維品質:學生能夠根據單詞的音、形、義學習詞匯,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相關的句型,進行多元表達;
3.學習能力:學生能夠在課堂交流中傾聽、思考,積極運用所學的語言展開表達和交流;
4.文化意識:學生能夠在學習與日常交流中感受英漢語言文化的異同。
如上,教師根據自己對教材內容的解讀,提煉了大單元教學主題,而后聚焦主題,設計了教學目標。這樣便能讓整個大單元教學的布局更為科學、系統、合理,富有導向性。
(二)多維串聯,創設大單元教學情境
情境是大單元教學的重要載體,豐富多元、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將支撐學生展開更高質量的大單元學習實踐。所以教師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契合單元主題,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內容的特點,創設真實豐富、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能夠在情境完成對知識的深層解讀、模仿體驗、合作交流,積極探索,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及運用,大大提升自身的課堂參與度。
比如,教師聚焦“談論你最喜歡的食物”這一教學主題,考慮到一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他們活潑好動,喜歡參與,直觀性思維占主導,所以他們對角色扮演類、合作表演類等趣味性的活動更感興趣。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就要遵循寓教于樂的原則,創設能調動學生內驅動力的教學情境,多提供給他們開口表達的機會,引領他們在表達中獲得滿足感,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與興趣。對此,教師可以聚焦大單元教學主題,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小明一家為了慶祝圣誕節,準備邀請同學們去他們家參加party。聚會上有各種各樣的食物,你想要吃何種食物呢?又將如何用英語表達呢?教師創設了這樣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能夠快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這一情境的引導下,完成聽說、表達、交流、創新等活動,在愉悅的學習體驗中實現單元學習目標。
總的說來,大單元教學情境的創設一定要真實且貼近生活,要與大單元教學主題息息相關,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驅動學生主動學習,完成多元化的實踐探究。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及素養,也能夠突破單元教學重難點,深化對單元基礎知識的理解,為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三)強調實踐,鋪設大單元教學活動
活動是大單元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它是學生完成多元實踐探索的重要支撐。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大多開展傳統單一化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基于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鋪設的大單元教學活動要注重創新與優化,彰顯“學生本位”,聚焦大單元教學情境,設計環環相扣、層次遞進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在課堂中學有所獲。對此,教師可以通過任務活動設計的形式,引領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多維實踐。
比如,教師聚焦“談論你最喜歡的食物”這一教學主題,循著單元知識線,為學生設計以下教學活動:
活動一: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張有關party的圖片,并提問學生:“這是小明一家為開party做的準備,里面有什么好吃的呢?”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結合圖片認讀rice、noodles、vegetables、fish、chicken、eggs等詞匯,而后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練習等。
活動二:教師引領各小組互相表達自己喜愛的食物,以“Do you like ...?”“Yes, I do. / No, I don't.”句式互相問答。而后組與組之間互相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活動三:教師使用微課視頻,為學生展示一段聚會中人們的對話,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配音朗讀。而后教師引領學生根據創設的party的情境,使用句型“I'm hungry. I want ...”展開交流。
活動四:教師讓學生打破組與組之間的界限,將桌子圍成一個大圓形。各小組先合作制作參與party的食物,在A4紙上寫下單詞rice、noodles、vegetables、fish、chicken、eggs。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角色扮演,先由兩到三個小組的學生扮演小明的家人,為參與party的客人提供服務,其他小組的學生則扮演參與party的人。而后教師引領學生綜合運用前面活動中習得的詞匯及表達句型完成多維互動。比如,進入小明家以后,客人看到了各種食物,說出每種食物的英文,而后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的食物或者詢問對方是否喜歡某一種食物。隨后客人可以向主人表達“I'm hungry. I want...”,而后主人提供相應的食物并說道“Here you are.”,同時客人還要回以感謝等。學生參與party的整個過程,教師可以使用手機錄制,記錄學生英語交流的精彩瞬間。
活動五:教師可以以“Buy food”為主題,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課后去超市購物或者陪伴父母購物,使用vlog記錄自己購物的過程(全程要用英語表述購買某種食物)。并在課后與家人或者小組伙伴表演Story time板塊的內容,依舊是以vlog的形式記錄。
(四)立體反饋,實施大單元教學評價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展開大單元教學時,應當保證教、學、評一體化。同時,教師還要明確以評價鞏固教學、以評價促進學習,讓評價起到驅動與引導作用。因而教師要改變以往陳舊的評價理念,要契合新課標的要求,開展科學合理的大單元教學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手段,推動大單元教學,充分發揮出以評定教、以評促學的作用。
一方面,教師要聚焦大單元教學目標,科學制定大單元教學評價標準,讓評價標準富有導向性,實現“教”與“評”的一致性。這樣也能夠全面反饋學生在大單元學習活動中的素養生成情況。比如,教師制定“Food”這一單元的評價標準時,就要聚焦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及文化意識等四個維度。這樣方能在大單元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全方位評估學生各項能力及素養的生成情況,分析大單元教學的實效性。
另一方面,教師在設計評價手段的時候,應該聚焦學生的學習活動,這樣才能夠做到“學”與“評”的前后一致。比如,教師在“Food”這一單元的教學中,聚焦大單元教學情境,設計了五個環環相扣的教學實踐活動。這些活動涵蓋了單元內的重點知識內容,同時也打破了課內外界限,讓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達成了對知識的綜合遷移,實現了英語課程學習的知行合一。在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表現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實現多主體評價,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同時還要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的有機結合。教師要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如學習態度、合作交流情況、綜合思考情況等進行評價,引領學生進行自評、互評。學生完成了各項活動之后,教師還要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生成的成果進行結果性評價。比如,學生在活動五中利用視頻錄制了自己課外實踐拓展等過程,這便是結果性評價的重要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這些視頻上傳至家校平臺,讓學生及家長共同參與評價,持續完善結果性評價模式。這樣一來,教師便達成了對學生學習成果的立體化反饋,充分發揮了教學評價的價值。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展開大單元教學,要以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引領學生展開高質量的實踐探索,達成對知識內容的深層解讀。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新課標下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的價值,隨后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原則,提煉教學主題,設定大單元教學目標;多維串聯,創設大單元教學情境;強調實踐,鋪設大單元教學活動;立體反饋,實施大單元教學評價,讓整個大單元教學科學合理,引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育及發展。
參考文獻:
[1]蘆希.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設計[J].文科愛好者,2023(5):101-103.
[2]吳玉珍.大概念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有效性設計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3(13):232-234.
[3]尉樹華.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6):91-93.
[4]周明輝.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3.
[5]羅珊珊.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研究[D].湖北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