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教學方法不斷演變和優化。由此,高中英語教學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幫助學生鞏固基礎、培養語言能力、激發英語學習興趣,是英語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因此,教師開始尋求新的教學方法和工具。思維導圖作為可視化的知識組織工具,能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習興趣和效果,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工具。本文簡述了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針對性提出應用策略,以期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崔麗琴(1978-),女,江蘇南通人,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高中英語一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高中英語學科教學。
思維導圖最初由英國教育家托尼·博贊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托尼·博贊認為傳統的筆記方法(線性筆記)并不利于大腦的自然工作方式,而思維導圖能夠模擬人腦的聯想記憶功能。思維導圖以中心主題或問題為核心,從中心點發散出各類子主題或子問題,子主題或子問題又可以進一步分解成更具體的內容。整個結構像一棵樹,從樹干到樹枝,再到小枝,形成層次清晰、邏輯明確的圖形。思維導圖適用于多種場景,無論是系統地組織知識、增強學習記憶、項目管理梳理、頭腦風暴,還是決策過程中分析問題和評估選項,其直觀的圖形化方式能夠快速展現信息的全貌和內在聯系,同時其結構化的特點也能增強人們對信息的記憶和理解,為使用者提供了靈活方式來處理和組織信息。
一、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教師方面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不可小覷,特別是考慮到高中英語知識點數量多且復雜,通過思維導圖,教師可以高效地呈現英語教材中的主要概念和原理,建構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在這種情境下,思維導圖不僅能對知識點進行系統梳理,而且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更具有直觀性,提高了教學效率。此外,思維導圖還為教師提供了實時監測學生思維動態的途徑。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思維導圖上的反饋,靈活調整教學策略,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這種針對性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而且能提高英語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此外,思維導圖還能促進英語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實現教學相長。當前,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新課改的核心要素之一。利用思維導圖,教師能夠有效地搜集、整理和評估教學資源,梳理和補充與英語教學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從而深入探究與改進教學方法,掌握更深層次的知識。思維導圖還為英語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開辟了新的渠道,因其具有直觀化和系統化等特點,教師能夠在思維導圖平臺上高效交換信息,共同學習,借鑒彼此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有利于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為英語教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學生方面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點,還要對語言進行實際應用,尤其是在缺乏真實語境的學習環境下,學習難度加大,例如,學生面對一些較為抽象和復雜的語言知識時,很容易感到枯燥,影響學習積極性。然而,思維導圖作為創新的知識組織和呈現方式,為英語學習提供了新的視角,其多樣形式、豐富結構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相較于傳統的文字教學,思維導圖的直觀性和系統性使得知識的組織結構更為清晰,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捕捉到關鍵信息。由于思維導圖是以圖形方式呈現知識點,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也更為明顯,能為學生揭示英語知識的內在邏輯,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還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推動其進一步探索深層次的知識。此外,思維導圖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方式。相比于傳統的純文字學習,這種圖形化的知識展示形式更易于記憶,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可以在思維導圖中快速定位學習重點和難點,進行針對性的復習和拓展。同時,還為學生間的互動學習創造了條件,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進而激發集體學習熱情。
(三)師生互動
教育的核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在于師生、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高效的教學不應該是單方面的教師講授,更應該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以促進對知識深層次的學習和理解。遺憾的是,傳統教學方法過于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導致學生的學習參與度降低,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在此背景下,思維導圖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為促進師生互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構建思維導圖,這一過程不僅促使他們深入思考,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此外,通過制作思維導圖,學生可以明確自己的學習難點和疑惑,為后續的師生交流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思維導圖鼓勵學生之間展開合作與交流,當學生對某個知識點有不同理解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討論和繪制思維導圖,實現知識共建共享,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再者,思維導圖為教師提供了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態的窗口。通過觀察學生的思維導圖,教師可以更為準確地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理解深度,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思維導圖在備課環節中的應用
高中英語教學中,備課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基礎環節,還是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深入、細致且富有策略性的備課,能為課堂教學提供堅實的支撐。通過深度研讀教材并深刻把握其設計意圖,教師可以明確課程的中心主題。在此環節,思維導圖可以作為一個視覺工具,幫助教師在全面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提煉和突出教學要點。通過明確的視覺表示,教師可以快速確定教學重難點,從而為后續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隨后,在整體構思教學框架的階段,思維導圖的結構性和系統性可以幫助教師從宏觀角度審視整個教學過程,將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學科核心素養等要素進行邏輯組織,確保教學內容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幫助教師從宏觀到微觀,逐步深化備課的深度。接下來,思維導圖的分支式結構鼓勵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細化和拓展,這代表教師不僅要設計教學內容,還要思考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確保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教學和深入理解知識。特別是課堂中的具體活動和任務設計,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教師清晰地展現各個環節的邏輯關系和內容重點,搭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備課過程不應是一次性的,而應該是一個反復、迭代的過程。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初次備課的結果進行再次審視和細化,確保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持續優化教學設計,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和針對性。
(二)思維導圖在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英語教學的三大核心要素為語音、詞匯和語法,構成了英語學習的基石。其中,詞匯是基礎,也是關鍵。英語語言學家威爾金斯在其著作《語言教學中的語言學》中強調,在傳達信息的過程中,缺乏適當的詞匯或語法都將導致交流失敗。考慮到新課標對高中生的詞匯量作出明確要求,如何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效率和效果成為一線英語教師亟需解決的問題。學生在詞匯學習時會遭遇多種困難,如詞匯量的不足、記憶的挑戰性、學習方法的不恰當性以及詞匯應用能力的不足,因此需要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在此背景下,思維導圖展現了其在詞匯教學中的巨大優勢。
首先,思維導圖提供了結構化的方式來組織和呈現詞匯信息,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詞匯間的關聯性,按照特定的原則或規律進行詞匯記憶。例如,通過思維導圖將同義詞、反義詞或某一主題下的相關詞匯組合在一起,學生能夠更容易地記憶詞匯。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基于自身對詞匯的理解繪制個性化的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深層學習,鼓勵其創造性思考。通過定期使用這些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和默寫,學生可以更系統地鞏固所學詞匯知識。另外,思維導圖還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結構化的框架,幫助學生組織學習計劃,設定目標并追蹤進展,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自主性。
(三)思維導圖在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語法與詞匯并重,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具有獨特性,如抽象性、生成性、遞歸性和系統性。語法決定了單詞和表達之間的連接,為學生提供了閱讀和理解英語句子和文本的基礎,對于學生寫作技能的提升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然而,學生在語法學習中存在一系列問題,例如采取機械記憶的方法,忽視了語法結構背后的邏輯和規律,在應用語法時存在困惑和失誤等。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常常偏重于語法規則的講解,而忽視了對語法知識實際應用和探索,學生可能覺得語法學習單調,從而缺乏興趣。這些挑戰的存在凸顯了思維導圖在語法教學中的重要價值。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將復雜的語法結構和規則可視化,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授賓語從句時,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清晰地呈現賓語從句的各個組成要素,如引導詞、語序和時態,有助于學生發現語法規律。
(四)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閱讀不僅要求學生對文本的表層信息進行解讀,而且考查學生對文本深層邏輯關系的洞察與掌握。如何幫助學生高效閱讀理解,進而提高其閱讀能力,成為一線英語教師長期探索的課題。閱讀材料,無論是記敘文、議論文還是說明文,都遵循某種固有的結構和邏輯。學生若能掌握這些結構和邏輯,能更容易讀懂文本。在此背景下,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捕捉文本的主題、子主題、關鍵點和支撐細節,進而建構清晰的文本結構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使學生對文本的整體結構有一個大致的認知。通過這樣的視覺輔助工具,學生可以迅速確定文本的主題和關鍵觀點。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導圖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各個段落之間的關系。再者,面對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展示每種文本類型的特點和結構。例如,議論文以提出論點為開頭,接著提供支持該論點的論據,最后總結或提出對策。而記敘文則可能按照時間順序展開,詳細描述事件的經過。通過為學生呈現這些文本結構,學生可以預測文本的內容。此外,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掌握了思維導圖的運用技巧后,可以自行對本文結構進行分析,總結關鍵信息,并進行深度解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五)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中非常關鍵,但由于種種原因,許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思維缺乏條理性以及缺乏相關的寫作素材。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寫作不僅僅是表達,更多的是對于一個主題或觀點的深入探討、展開。通過使用思維導圖,學生可以迅速建立寫作框架,構思文章的開頭、正文、結尾以及每個段落的主要內容,簡化寫作流程,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寫作方向。思維導圖也可以用于搜集和整理與寫作主題相關的素材。學生面對新的寫作任務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列出所有與該主題相關的詞匯、短語、表達方式、例子、論據等,為自己的寫作提供豐富的“武器庫”。此外,這樣的搜集和整理過程也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寫作主題的理解、思考。再者,思維導圖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也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可視化地呈現文章的結構和關鍵要點,學生可以理清文章的邏輯線索和結構布局。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展示作文的開頭和結尾如何呼應,或如何在正文中逐步展開論述。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章組織能力,而且還能掌握有效的寫作技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引導學生系統地建構英語知識體系,梳理英語學科的邏輯框架。此外,通過合作學習和高效的復習策略,學生的知識理解和閱讀洞察力得到了顯著提高。而最為重要的是,這種方法不僅提升了英語課堂教學效果,還創新了英語教學模式,有助于打造高質量的高中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侯昌麗,嚴麗琴.巧用思維導圖提高課堂效率: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3(25):142-144.
[2]陳娟.“三新”背景下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23(29):73-75.
[3]陳惠芳.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23(27):79-81.
[4]鄭德敏.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語法復習課上的應用對策研究:以名詞性從句復習課為例[J].考試周刊,2023(26):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