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式,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素養。在教育領域,基于主題意義的教學是一種受到廣泛應用的教學理念,它強調將教學內容與特定的主題相關聯,以促進學生理解和應用能力的提升。本文依托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對主題意義引領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主題意義;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實例
作者簡介:倪麗姝,順昌縣第二中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教學的改革,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閱讀作為英語學科的核心技能之一,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主題意義引領對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增強他們的語言技能,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文化意識以及提升情感和價值觀水平。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主題意義引領的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英語閱讀教學服務。
一、基于主題意義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要點
(一)選擇合適主題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選擇合適的主題是至關重要的。主題應該是有趣的、具有啟發性的,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主題還應該與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和興趣愛好相符合,以確保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獲得足夠的認知和情感上的滿足。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主題,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思考和表達。
(二)引入背景知識
在閱讀前,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引入相關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和內涵。背景知識可以包括作者介紹、文化背景、歷史事件等,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進行展示。背景知識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儲備,提高閱讀理解的準確性和速度。
(三)培養預測能力
在英語閱讀中,預測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文章的標題、主題、情節等進行預測,以培養他們的預測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深度。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的標題和開頭段落進行預測,猜測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保持注意力,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
(四)注重細節閱讀
在閱讀教學中,細節閱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注重文章的細節,通過細節理解文章的主題和作者的意圖。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文章中的關鍵句子和段落,分析其語言特征和修辭手法,挖掘文章的深層含義。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與細節閱讀相關的問題和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速度。
(五)增加詞匯量
詞匯量是閱讀理解的重要基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該注重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幫助學生增加詞匯量:首先,教授詞匯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專門的詞匯課,引導學生學習詞匯的拼讀規則、詞根詞綴、近義詞和反義詞等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和理解詞匯。其次,提供語境。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提供語境,幫助學生理解詞匯的含義和用法。例如,在閱讀中遇到一個新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對其詞義進行猜測,并在讀后進行講解和舉例。第三,鼓勵自主閱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通過閱讀大量的英文文章,增加詞匯的出現頻率,從而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
二、主題意義引領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實例
(一)激活背景認知的主題導入
基于主題意義的教學,首要原則是主題相關性。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與特定主題相關聯,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通過與生活、社會實踐緊密相連的主題,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需要確保教學內容盡可能反映真實的社會生活和實踐,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實地考察、調研等方式直接接觸現實世界,幫助他們形成對現實世界的客觀認識。情境創設是主題意義引領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場景,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及其實際應用。情境創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還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5“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活動逐步建構對于語言和語言學習的認知。閱讀文章“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講述的是漢字的演變歷史,展現了漢字書寫體系的功能及其對于中華文化延續的重要意義。漢字的起源、發展和變遷等背景知識將幫助學生理解漢字書寫體系的復雜性及其在中華文化延續中的重要性。
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教師提出問題:“你們知道漢字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嗎?”“你們知道漢字在歷史上有哪些變化嗎?”“漢字與其他語言有什么不同?”這些問題旨在引發學生對漢字書寫體系的興趣和好奇心。其次,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這篇文章涉及的漢字發展歷史知識,引導學生了解漢字文化。之后,培養學生的預測能力。可開展知識競賽,題目有“Can you recognize these Chinese characters?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aguwen and the the modern characters we use today?”“What might this text talk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on the book?”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建立對甲骨文的初步認知,進一步激活背景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采用讀思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的部分內容,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漢字書寫體系的理解。
(二)構建深層認知的主題深入
在英語學習中,閱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語言輸入的主要來源,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關鍵途徑。通過閱讀,學生能夠深入了解英語文化的內涵和價值觀。閱讀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涉及詞匯識別、語法分析、語境理解和推理判斷等多個環節。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構建深層次認知的主題深入,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和策略,幫助他們積累語言知識,提高閱讀速度和準確性。同時,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去感受英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門語言。準確理解作者的意圖是閱讀理解的核心。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從文本中提煉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意圖,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對作者意圖的分析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英語文化中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批判性思維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批判性思維,學生能夠發現文本中的漏洞和不足之處,更全面地了解文章的觀點和背景。同時,批判性思維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分析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課堂討論、問題式教學等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例如,在開展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1 “Teenage life”中“Compare school life in different places”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開展頭腦風暴,思考和分享他們對不同地方學校生活的想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比較中外學生生活的差異,給出大致方向,培養學生的預測能力。教師可提出問題“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chool life in other countries? What would you tell a teenager from another country about school life in China? ”,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邀請小組代表分享討論成果,引導全班學生對不同的觀點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對不同的學校生活進行比較和分析,進一步提煉出各自的優缺點,引導學生理性看待中外文化差異。其次,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以下問題“1.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Adam is? Why? Do you face the same challenges as Adam? What other challenge are you facing?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m? What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dam's school life and your school life? ”,引導學生,積極面對高中生活的挑戰并嘗試找到解決方法。
(三)實現學生表達的主題升華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主題意義的引領非常重要,它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閱讀材料,同時也能促進他們的語言表達和主題升華。小組討論是促進學生語言表達和主題升華的好方法。在討論中,學生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能從同學的見解中獲益。教師可以參與討論,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學生可根據閱讀材料進行寫作,比如寫一篇短篇小說、詩歌或者評論,從而促進他們的語言表達和主題升華。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寫作中發揮創新精神,并盡可能使用在閱讀中學到的詞匯和句型。教師對學生的表達和作品給予反饋和建設性批評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教師的反饋和批評,學生可以了解自己在表達和主題升華方面的不足,并進行改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同時也要發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確保學生能夠在正確的方向上進行表達和主題升華。除此之外,基于主題意義的教學強調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活動。教師需要設計各種與主題相關的實踐活動,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使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此外,實踐活動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3“Sports and fitness”的教學中,立足于“人與社會”主題語境,探討體育人物、體育與健康、體育精神等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閱讀文本屬于雜志文本。結構清晰,由標題(title)、摘要(summary)或引領段(lead paragraph)和正文(body)組成。正文分兩部分,描述了Lang Ping與Michael Jordan兩位體壇傳奇人物的事跡,文章開頭用排比結構“As a..., As a..., ...”以增強感染力。對于郎平的描述,注重其團隊合作精神與迎難而上的寶貴品質;對于邁克爾·喬丹注重不畏失敗、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投身公益事業的熱情。學生對這兩位傳奇人物的學習,不僅要學習其體育精神,更應學習其品質,從而體現主題閱讀的意義所在。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教師不妨針對閱讀內容設置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活動一:首先說明你選擇“郎平”與“邁克爾·喬丹”的緣由,選出自己心中的體育傳奇人物。活動二:選出除兩者外的另一位“Living Legends of Sports”,并簡要說明理由。各小組派代表表達觀點,并運用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這一話題具備現實意義,賦予教學主體更多現實色彩。教師讓學生以本文的格式為參考,寫一篇短文詳細介紹自己心中的“Living Legends of Sports”。對此,學生各抒己見,有助于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等核心素養的綜合發展。教師對于學生短文應給予有效反饋,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學習主動性。
三、結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理解文本內容,掌握語言知識,同時還需要通過深入思考和分析,培養思維能力,拓展文化意識,提升情感和價值觀。在主題意義引領下,教師應注重背景認知、深層次認知與提高學生能力的主題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注重對閱讀主題的把握,在此基礎上,掌握閱讀文章中的詞匯和語法,提高預測技能,培養文化意識、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掌握閱讀文章的基本技巧,進一步提高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鵬飛,卓金玲.主題意義引領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探究[J].廣西教育,2021(34):82-84,127.
[2]查君蕾.主題意義引領的高中英語拓展閱讀板塊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3(1):81-85.
[3]劉星.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生思維品質培養實踐研究:高中英語文本閱讀教學例談[J].高中生學習,2019(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