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籃球都備受大眾喜愛,中國的籃球更是國人關注的焦點之一,相較于國際的NBA來說,國內的CBA目前更被大家所期待,但事實是,從姚明、王治郅、易建聯等老一輩球員退役后,中國籃球事業開始出現滑落狀況,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姚明提出擴大以青少年為根據的籃球人口,發展中國籃球。在此背景之下,城市小學已經逐步開展了籃球相關教學,廣大農村小學校也在積極響應。但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城市小學與農村小學之間存在一定差距,這種差距在體育課方面極為明顯。為此“以賽促練”的教學模式也應運而生,鑒于此,本文立足于“以賽促練”模式的內涵,分析實施“以賽促練”模式在農村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問題,并提出“以賽促練”模式在農村小學籃球教學中的實施措施,以期為相關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以賽促練;農村小學;籃球教學
一、引言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教育觀念也在不斷進步,但受多種因素影響,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現象依然存在,尤其是農村小學和城市小學差距依舊較大,這些差距不僅體現在教學設施上還體現在教學方式等多方面,而籃球教學就是其中較為明顯的代表[1]?;@球一直都受青少年的喜愛,且打籃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成長,但由于農村小學的教學設施及教學方式等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其籃球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為此,“以賽促練”的籃球教學模式就成為農村小學籃球教學的重要方式。
二、“以賽促練”模式的內涵
“以賽促練”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比賽的方式促進學生練習,讓學生積極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通過比賽,讓學生積極參與,通過比賽的方式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發現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的不足,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與總結,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體育教師將這種模式應用到籃球教學上,通過“以賽促練”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籃球技巧及知識有進一步的掌握,提高農村小學生對籃球的認知度與了解度,幫助學生愛上籃球,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實施“以賽促練”模式在農村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農村小學教師在籃球教學中運用“以賽促練”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教師通過設置比賽讓學生能夠在籃球運動中感受到競爭的樂趣和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對籃球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可以更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籃球練習中,同時,可幫助其掌握籃球知識與技巧,提高他們的體育能力,促進全面發展[3]。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農村小學教師在籃球教學中運用“以賽促練”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籃球是一項需要團隊配合的體育運動,教師通過設置團隊比賽項目,讓學生可以在比賽中學習到如何與隊友合作、分工協作、互相幫助等團隊合作的技巧和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4]。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水平
農村小學教師在籃球教學中運用“以賽促練”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水平。教師通過比賽項目的設置,可以讓學生在比賽中實踐自己所學的籃球知識與技巧,通過實操讓學生更加理解籃球的意義,從而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水平及體育運動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競爭意識
農村小學教師在籃球教學中運用“以賽促練”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競爭意識。學生通過參與籃球比賽可以切身體驗到比賽的緊張和競爭,從而增強自己的競爭意識。同時,學生通過比賽,可以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并為其進行努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5]。
四、“以賽促練”模式在農村小學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場地設施不完善
籃球需要在專業的場地進行練習,但就目前而言,許多農村小學的籃球場地大多都是水泥地,其籃球架和籃球都是按成年人的規格配置的,對小學生來說進行籃球練習有一定困難。此外,學校中的相關籃球器材的數量也很少,這對教師開展籃球教學十分不利。
(二)對籃球訓練不夠重視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與實施,素質教育已經逐漸深入人心,教師已經開始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農村的小學教學中,有部分教師雖然也開始對體育方面有所注重,但他們還只停留在讓學生參加體育課,讓學生學習籃球知識,但卻沒有重視學生對籃球的訓練,忽視了籃球訓練、籃球比賽對提升學生體育素養,促進全面發展的作用。
(三)教學方式陳舊
教學方式陳舊是影響“以賽促練”的籃球教學模式在農村小學籃球教學中實施的重要原因。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部分農村小學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籃球教學,其主要的以教導成人籃球的方式來教導小學生,讓學生了解和知道籃球知識,卻忽略了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與需求。傳統的籃球教學模式多以“灌輸式”為主,教師負責將所有知識全部講解出來,完全不在意學生是否聽進去及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此外,教師還忽視了學生運動感的形成也發展,只會一味的自己講,自己演示,忽略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實施“以賽促練”的新型籃球教學模式具有較大的阻礙,也不利于學生體育素養的提高和全面發展[6]。
(四)學生籃球水平參差不齊
學生的籃球水平也是影響“以賽促練”的籃球教學模式在農村小學籃球教學中實施的原因。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學生的眼界也隨之得到開闊,他們不再像從前一樣被禁錮在大山中,他們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了解外面的精彩,而籃球就是其中之一。有的學生對籃球興趣濃厚,想要在籃球課上好好學習籃球知識,掌握籃球的相關技巧,使籃球成為自己的一項課外技能,而有的學生則對籃球完全提不起興趣,在籃球課上就是單純的學習一下,簡單了解。這種觀念上的差距,就使學生的籃球水平參差不齊,相差較多,不利于教師實施“以賽促練”的籃球教學模式,也不利于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
(五)教育觀念陳舊
新課改要求實施素質教育,重視學生全面發展,改變傳統應試教育的教育觀念。但就目前而言,傳統的教育觀念仍“框住”了一大批人。有部分教師始終認為,體育課根本不重要,籃球更是不值一提,學生學習籃球就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多做幾套試題,提高一些成績,尤其是在期中考試或者期末考試前期,體育課更是被所謂的主科老師所占用;有部分家長認為,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學習,籃球打的再好也不如學習成績好,打籃球不能“當飯吃”,因此,他們對學生學習籃球持反對意見。
五、“以賽促練”模式在農村小學籃球教學中的實施措施
(一)完善籃球教學場地和設施
籃球場地和設施的不完善是影響教師在農村小學籃球教學中開展“以賽促練”籃球教學模式的重要阻礙。因此,學校及有關部門需要從整體出發,根據現階段農村小學籃球場地建設及相關設施的數量進行調整,幫助學校及時完善籃球運動場地,增加籃球相關設施[7],幫助教師開展“以賽促練”的籃球教學。例如:學??梢愿鶕W校目前籃球教學場地及設施狀況進行及時更新,將籃球架等按照小學生的身高標準進行配備,此外配備多種籃球及計時器等相關籃球訓練設備,幫助教師可以順利開展籃球教學。
(二)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也對教師在農村小學籃球教學中開展“以賽促練”籃球教學模式有重要影響。教師要緊跟新課改的要求,落實素質教育的教育目標,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體育不重要,籃球沒有用,打籃球會影響學習”等陳舊的觀念,要意識到體育運動、籃球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增強學生體質,還可以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更好的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還要認識到初考還要籃球考試。同樣,家長也需要改變傳統的只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教育方式,要將孩子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幫助孩子全面發展。例如:學??梢远ㄆ陂_展“籃球的益處”等相關內容講座,讓教師和家長都積極參與其中,通過講座的形式更新教師及家長的教育觀念,改變他們對籃球的“偏見”,從而促進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實施“以賽促練”的教學方式。
(三)提高學生籃球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想要在籃球教學中實施“以賽促練”的教學方式,就需要讓學生對籃球感興趣,增加學生對籃球的喜愛度。因此,體育教師需要提高農村小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從而促進“以賽促練”籃球教育模式的實施。
例如:通過本次縣籃球賽調動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平時加強傳球、運球、投籃訓練,傳授籃球比賽戰略戰術。體育教師可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籃球技能學習,組織學生開展班內、年段“籃球賽”,將學生分為兩組,由基礎較好的同學帶領基礎較差的同學進行比賽,在規定時間內,得分高的一組獲勝,并頒發相應的獎品,由教師作為裁判,進行吹哨、計分及評判學生是否出現犯規等。教師通過籃球賽,一方面可以讓農村的學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籃球的相關知識,提高對籃球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比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籃球上的不足,從而進行練習,提高自己的籃球技能,推動教師“以賽促練”的籃球教學方式。
(四)教師更新教學方式
教師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成果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思路,利用新的教學方式進行籃球教學,促進“以賽促練”籃球教學模式的實施,體育教師可以根據農村小學生身體素質較好的特點進行相應的教學方式的改變。例如:體育教師在教授“走步”違例的籃球知識時,可以先讓學生發表自己對“走步”的看法,并根據學生的想法進行相應的解釋,新的籃球規則有所改變,三步跨0-1-2上籃,因此,教師在講解后,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練習,看誰可以在拿到球后“不走路”,通過組內比賽監督的方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走步”的相關知識,進而對自己的籃球技巧進行練習,提升自己的體育素養,從而推進教師“以賽促練”籃球教學模式的實施。
(五)現職體育教師進修學習
教師是影響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關鍵人員。近年來農村學校師資不足的問題正在逐步得到緩解,但其教師配置依舊處于不合理的狀態,尤其是體育教師的配置,更是無法和城市學校相比。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農村小學教學中,體育教師大多都是其他教師跨學科進行教學的,這就使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能力大幅度受限,且也不利于學生對籃球知識的吸收與掌握。同時,由于農村學校的條件受限,所以外聘專業籃球教練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學校可以組織相關的進修活動,讓現有的體育教師進行進修學習,提升自己的體育素養與專業知識,更好的對學生籃球知識進行教導,從而促進“以賽促練”籃球教育模式的實施[8]。例如:學校可以和城市學校進行溝通配合,讓城市學校專業的體育教師來本校進行“體育與籃球”的相關知識講座與培訓,讓本校教師進行相應的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的體育教學能力和籃球知識素養,以便更好的教導學生。
(六)控制比賽頻率
教師利用籃球課上學生之間的比賽來實施“以賽促練”的籃球教學模式是有效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控制比賽的頻率,不需要頻繁的組織比賽。小學生的籃球課是以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籃球知識與技能的,學生之間的比賽僅僅是教師促進學生練習的一種教學方法而已。如果教師每次籃球課都組織學生之間進行比賽,那么就會占用大量的知識傳授時間及學生獨自練習的時間,與最初“以賽促練”的教學目標就有一定程度的相悖了,不利于學生練習籃球技能,提升籃球素養。例如:教師可以在籃球課上觀察學生對籃球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本次籃球課進行籃球知識與技巧的講解,同時讓學生自己進行練習,并宣布下節課進行相應的比賽,讓學生提前知道下節課需要比賽的事情,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激勵他們本次課認真、努力的進行籃球練習,從而提升他們的體育素養,推薦教師“以賽促練”的籃球教學模式的實施。
(七)教師及時進行總結
教師的課后總結在教學過程中也十分重要。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籃球課后要進行及時的總結,針對籃球知識的教授、籃球比賽的形式等進行總結,發現并改正其中的不足,從而推進“以賽促練”教學模式的實施。例如:教師在教授“罰球”的相關知識時,其讓學生分為男、女組進行比賽,積分多的一組獲勝。教師在課后就需要對整個比賽進行總結,如,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學生了解和掌握了“罰球”的相關知識,但卻忽略了男女生力量的差異及對它們的籃球基礎,在下次教學時,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和籃球技能,推進“以賽促練”教學模式的實施。
六、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完善籃球場地與設施,教師及時更新教育觀念與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體育專業能力等,對教師在農村小學籃球教學中實施“以賽促練”的教學方式十分有利。此外,體育教師實施“以賽促練”的籃球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對籃球知識的了解與掌握,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落實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歐陽燕良.快樂為本素養為上——在農村小學籃球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J].知識文庫,2018(07):78-79.
[2]王延倫.淺談農村小學的籃球教學現狀和對策[J].科技信息,2013(06):367.
[3]彭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農村小學低年級“小籃球”投籃教學實踐體會[J].體育教學,2010,30(04):29.
[4]張晶晶.“以賽促練”模式對提高小學籃球教學的效果[J].新體育,2023(16):76-78.
[5]張青.“技能、體能、運用”視角下“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以小學籃球教學為例[J].體育教學,2020,40(05):56-58.
[6]許沛華.小籃球大世界——“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體育風尚,2020(01):117+119.
[7]蘇曉鋒.“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內蒙古教育,2019(08):87-89.
[8]劉萍,車明霞.豐富內容賽練結合提質增效[J].中國學校體育,2021,40(0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