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珍


【摘要】數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計算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課程,教師需要給予充分重視.在深度學習的大背景下,教師應借助對大單元教學策略的合理運用,對數學知識進行單元整合,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扎實掌握知識、切實提高能力.基于此,文章簡述了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的重要性,并從統籌單元內容、設置單元目標、規劃課時內容、細化課時目標、組織實踐練習、設計單元評價六個方面入手,探究如何開展大單元教學.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
引 言
深度學習是指突破對知識的淺層認知,抓住知識間的關聯,進而對知識的橫向與縱向進行整體把握的一種學習方式.而大單元教學的核心思想是對單元知識做統籌、整合,使零散的知識內容更具有系統性、結構性,這契合深度學習的思想.故而,教師在深度學習背景下開展大單元教學活動,既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深度學習意識,又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一、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的重要性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過去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傳授知識采取的是灌輸式講解的形式,這種講授形式能夠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知曉知識的全貌,但由于小學生的思維尚處在發展階段,無法對大量的知識做出有效的理解.同時,大量知識的堆壓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降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故而,為了改變上述情形,教師需要重視對大單元教學模式的運用,對知識進行合理統籌,讓學生在適量的課程內容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對知識進行綜合理解與實際運用.
(二)培養學生的結構思維能力
大單元教學模型具有系統性、結構性的特點,這是培養學生結構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應用大單元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單元知識進行統籌規劃、合理設計,這就要求教師從單元層面到具體教學層面的內容都應具有結構性、整體性.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在學習中逐漸建立并強化自身的結構思維能力.
(三)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形式
在當下的數學課堂上,知識的講授是以學生為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重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基于此,教師便需要優化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其積極思考、積極探索,從而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的策略
(一)統籌單元內容
在設計大單元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單元主題為主,統籌單元知識內容,使單元知識的架構更為清晰、明確.同時,在統籌單元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應適當提及與本單元知識相關的其他單元或年級的內容,以此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從而做到對本單元知識的整體掌握.
以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2022年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因數和倍數”為例(本文中均以此單元內容為案例).在本單元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完成“因數和倍數的認識”“2,5,3的倍數”“質數和合數”三部分內容的講解.基于此,首先,教師應研讀教材,對教材中的內容做到清晰梳理,從而提煉相應的知識點,做到對單元內容的整體規劃.在教材中,P5~8的內容是“因數和倍數”及其相關練習題目,其中涵蓋的知識點有因數的含義、倍數的含義、找因數的方法等;P9~13則是關于“2,5,3的倍數”的知識點以及相關的練習題目,其中涵蓋的知識內容包括2,5,3的倍數的特征及其判斷方法、奇數、偶數等;P14~17是關于“質數和合數”的知識內容以及相關的練習題目,其中涵蓋的知識點有“質數的概念”“合數的概念”“判斷質數與合數的方法”“100以內的質數”等.通過上述過程的梳理,教師便可以清晰地知曉本單元需要講解的知識內容,以及學生在完成知識學習后,應具備怎樣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便可以進行后續大單元教學內容的安排設計.
(二)設置單元目標
在完成單元內容的統籌梳理后,教師便應設置單元學習目標,即通過對本單元知識的學習,學生應對知識理解到怎樣的程度、能否對知識做到熟練應用、是否具備獨立思考及自主學習的能力等.基于此,教師應根據單元講解的知識內容,合理設置單元學習目標,為學生明確單元學習方向,從而提升學生的大單元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因數和倍數”時,教師可以設置三個大的單元學習目標,分別為“引導學生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數學基礎概念,且清晰掌握各個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引導學生嘗試自主探究2,5,3的倍數的特征”“在課堂學習中,逐漸建立數學抽象思維能力”.在上述三個大的單元學習目標中,數學基礎概念、2,5,3的倍數的特征、質數和奇數的區別是其中的重點與難點,教師需要重點講解,學生也需要重點學習與探究.在開展教學實踐時,上述大單元學習目標是學生在完成整個單元學習后應掌握的內容與應具備的能力.同時,在分析大單元學習目標時,教師發現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要在教學中適當調整教學手段,使知識呈現得更為形象,以此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與理解,促進大單元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
(三)規劃課時內容
有了明確的大單元學習計劃,教師便可以規劃具體的課時教學內容,對講授的單元知識作出科學、合理的設計.在教學中,課時內容的設計,既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需要對課時教學內容作出科學、合理的設計.
根據第二單元“因數和倍數”中的內容可知,本單元的知識內容一共分為三部分,即三個大的知識點,即“因數和倍數的認識”“2,5,3的倍數”“質數和合數”,但是,教師不能按照三個課時完成內容的講解,這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按照一般課時計劃的設置,需涵蓋“基礎知識講解”與“實踐練習”兩部分內容,所以教師應根據每一部分中具體涵蓋的知識點數量,將其分為基礎知識講解與實踐練習兩個課時的內容.基于此,本單元的課時計劃可作如下安排:第一,講解“因數和倍數的認識”時,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講解基礎知識,包括引導學生認識因數和倍數的含義、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掌握找到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等;第二課時的內容則是講解教材對應的課后練習題目,使學生鞏固所學.第二,講解“2,5,3的倍數”時,應分為三個課時,第一課時講授2,5的倍數的相關知識內容;第二課時講授3的倍數的相關知識;第三課時則是以課后練習題為主的實踐練習課程.第三,講解“質數和合數”時,同樣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講授質數和合數的基本概念知識、判斷方法等內容,第二課時也是以實踐練習為主.這樣,學生在學習本單元的知識時,其思維經歷了“基礎認知—實踐練習—深化理解”的過程,這對學生實現深度學習、扎實掌握單元知識有重要意義.
(四)細化課時目標
在完成課時內容的規劃后,教師需要對每個課時的具體課時目標進行細化設計,這是學生掌握具體知識內容的指引.相較于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的設計需要細化到每個知識點,這樣,學生才能知曉在一門課程中應掌握哪些具體的知識點,而這也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落腳點.
根據前文中對第二單元“因數和倍數”的課時設計,教師需要對其進行課時目標的細化,確保每個知識點都能以具體學習目標的形式出現.具體而言,教師可以作如下設計:

(五)組織實踐練習
在完成課時目標設計后,教師便需要按照課時計劃的安排開展大單元教學活動,組織學生探索知識、實踐知識,實現對知識的高效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手段的運用,以確保學生能夠主動探索知識.對此,教師可以采用創設情境、問題引導、合作學習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手段,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例如,在教學“因數和倍數的認識”第一課時時,教師便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知識的呈現與講解.首先,教師可以展示一系列的算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并對其進行分類,如12÷2=6,8÷3=2……2,30÷6=5,19÷7=2……5,9÷5=1.8,26÷8=3.25,20÷10=2,等等.在思考中,學生可以和同學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結果.根據學生給出的思考結果可知,上述算式中有的可以整除,有的不能整除,據此教師便可以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并引導學生找到上述算式中的因數、倍數,如2是12的因數,12是2的倍數;6是30的因數,30是6的倍數.同時,教師需要讓學生注意到教材中的內容,即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所使用的數字是不包括0的自然數.這樣,學生對因數和倍數的概念以及應注意的事項便有了一定的認知.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合作探究任務,如“探究乘法算式中的因數和本次講解的因數是同一個因數嗎”?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如從性質、對象、特點等層面進行區別,便可以知曉二者的不同.此外,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以此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深度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等數學綜合能力.
(六)設計單元評價
在大單元教學中,單元教學評價不僅是教學的最后一環,也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需要綜合運用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實現從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兩個方面推動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進步.
具體而言,過程性評價需應用在日常教學中,主要以鼓勵性的評價語言為主,重點在于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學習問題;而結果性評價需應用在一個課時結束后,或者是大單元整體教學結束后,旨在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這樣,學生可以準確知曉哪一個知識點未做到牢固掌握,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鞏固復習.
結 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應重視對大單元教學模式的運用,細化培養學生的各項數學能力,如思維能力、探究能力、計算能力等,進而使學生實現數學綜合實力的提升.基于此,在進行教學實踐時,教師應合理設置大單元教學策略,切實分配好教學環節,以確保大單元教學的效果,讓學生獲得真培養,實現真進步.
【參考文獻】
[1]蒲欣宏.“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與大單元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2022(40):7-9.
[2]陸宗祥.深度學習理論下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策略的探討[J].天津教育,2022(31):80-82.
[3]崔迎春.深度學習理論下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策略:以《圓柱與圓錐》為例[J].試題與研究,2021(6):25-26.
[4]李超.深度學習下小學數學大單元主題教學的研究[J].智力,2020(2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