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裁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法,對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為了提高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本文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體裁教學法的應用進行了研究。本文闡述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體裁分析理論和體裁教學法的內容,剖析了體裁教學法和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之間的關聯,分析了如何將體裁教學法應用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并結合教學實例,分析了體裁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力圖為廣大大學英語教師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體裁教學法;大學英語;閱讀;體裁分析理論
作者簡介:賈宇潔(1995-),女,山西忻州人,山西農業大學,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口譯與交替傳譯。
大學階段是學生進一步強化英語運用能力的關鍵階段,但目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有待提升,不少教師依舊使用傳統教學模式,對英語語篇的綜合把控和分析不足,且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不足,在英語交際場合無法游刃有余地展示和表達自己。初高中階段的學生將應試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目標,但大學階段的學生沒有中考、高考等升學壓力,大學生群體必須立足實際需求,綜合提升英語運用能力。在此背景下,體裁教學法為大學英語教學尤其是閱讀教學提供了一種很好的思路。該教學方法是指將體裁及體裁分析理論運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旨在讓學生了解特定體裁的社會功能和交際目的,了解其體裁結構和認知模式,使其能夠更好地理解特定體裁的語篇。近年來,體裁教學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不少大學英語教師認識到體裁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將體裁教學法引入大學英語閱讀課堂,以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從而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一、體裁分析理論和體裁教學法概述
體裁分析理論的觀點涉及語言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多個學科。體裁分析理論的主要觀點如下:體裁是一種可辨認的交際事件,它不是一般交際事件,而是一種內部結構特征鮮明、高度約定俗成的交際事件。每個體裁都有自身獨有的特征,通過這些鮮明的特征,外界可獲取體裁的框架和信息。雖然體裁有其傳統的約束和制約性,但通過體裁仍可表達個性化的意圖和特征。也就是說,體裁分析理論主張共性與個性相結合。體裁教學法主張用體裁剖析的方式對閱讀語篇進行分解和剖析,從表層剖析逐漸向深層剖析轉化,深入地理解和剖析語篇,揭示語篇結構的特征和形成原因,試圖去理解語篇產生的背景和文化特征。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體裁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語篇,掌握語篇的宏觀結構,并能通過剖析語篇,深入了解語篇所蘊含的社會背景、文化功能,從而對語言篇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使學生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能夠在交際過程中熟練運用英語進行溝通,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運用英語勇敢地表達和展示自己。
二、體裁教學法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適配度分析
教學方法必須與教學內容相適應。體裁教學法是一種較為新穎的語言學習方法,其與大學階段英語閱讀教學具有較高的適配度。研究表明,體裁教學法對于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具有較好的作用,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從大學生的英語基礎來看,大學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掌握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大學英語閱讀學習的重點是從整體上把握英語語篇,而不是詞匯、語法等知識的學習。體裁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英語語篇的宏觀結構,強化學生對英語體裁的認知度,幫助他們提高英語閱讀和運用能力。
其次,從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目標來看,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應該從考高分轉移到實際運用,大學生應該學會用英語交際,為就業打好基礎。全球化背景下,各個行業需要更多具備良好英語交流和運用能力的人才,大學生一方面要學好本專業內的英文表達,為以后從事相關行業打好基礎,另一方面要具備日常英語交流能力,確保能夠應對全球化和國際化的社會發展背景,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再者,從大學英語閱讀學習的特征來看,閱讀需要學生從整體上宏觀把握語篇,洞悉閱讀文章背后的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從而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因此,體裁教學法對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對于不同語言和不同文化的鑒賞能力。體裁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角度和思路。
三、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體裁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對英語閱讀文章體裁進行分類,引導學生了解不同體裁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大學英語閱讀涉及的文體進行分類,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描寫文、議論文和科技文等五種類型,并將每種體裁的特點進行簡單總結和說明。如記敘文一般描述一件事或幾件事的過程,文章第一部分會對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等進行交代,第二部分往往按照時間順序記述事件發展過程,第三部分通常會交代事件的結果或作者對此事件的看法。而議論文則通常先拋出一個觀點,圍繞該觀點或核心事件進行闡述和說明。在總結體裁特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理解,而不能將這些知識全盤硬塞給學生。教師要規劃好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目標。在初期階段,教師要帶領學生對不同體裁的文章進行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體裁進行思考,閱讀后嘗試對同一體裁的文章進行總結。接下來教師再統一對不同體裁文章的特點進行總結,讓學生初步學會閱讀和體會英語語篇的內涵和成文結構,讓學生對體裁有初步概念,并帶著這個概念投入英語閱讀學習中。體裁教學法注重遞進式引入,慢慢將體裁的概念和內涵滲透和貫徹到學習中。
(二)深入剖析語篇結構,從宏觀角度把握語篇
體裁教學法注重從宏觀角度剖析語篇,讓學生了解文章結構,把握文章的整體架構特征。教師要針對上述五類文章提供典型的例文,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語篇結構和語言特征,教師給出圖式,讓學生了解圖式和不同的交際目的。例如,教師在講解說明文這一體裁時,教師要提供典型的說明文供學生閱讀,并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解構。說明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點明要說明的內容或觀點,第二部分詳加說明,第三部分對上文進行總結。分析完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及時總結體裁知識,也可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讓學生在讀后運用體裁知識嘗試著模仿寫作說明文,從而實現從更深層次把握和分析文章結構。體裁教學法雖然強調從宏觀層面把握語篇,但也不能忽視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因為閱讀的基礎就是詞匯和語法等基礎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閱讀文章中的一些重點詞匯和典型例句畫出來,讓學生重點學習。
(三)了解文化背景,深挖語段背后的交際功能和社會目的
國內缺乏英語語言交流和學習環境,因此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尤其是在英語交際方面,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了解文化背景對于語言學習十分重要。閱讀文章是展示和學習外國文化的載體,一些詞匯、表達方式和語段都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學生通過學習這些閱讀文章,可以了解到文章的文化背景和語段的交際功能,進而從更深層次體會到英語語言的魅力。學生了解各種閱讀文章的體裁后,教師要結合閱讀材料,對閱讀材料中蘊含的文化因素進行分析和說明,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的語言文化因素,從而體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特征,并了解不同體裁下不同用語的交際功能和社會目的。不同文化和不同語言體系之間存在差別,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學習和思考這些文化差異,學會在不同場景下用英語熟練地表達和交流,從而實現語言的良好運用,并實現自己的社會交際目的,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四)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切實提升學生溝通水平
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增強其溝通技巧和交流能力,因此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必須強化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教師在課堂中應用體裁教學法,可根據不同體裁,組織學生觀看不同場合的英語交流視頻,讓學生體會和學習不同交際場合下的交流模式。學習后,教師還可組織學生在課堂上模擬不同交流場景,如將學生分組,每個組選取特定的話題,提前組織交流語言,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教師和其他學生打分并點評其表現,提出改進意見。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除了在課堂上組織不同場景英語交流活動以外,教師還可在大學校園內組織英語口語模擬大賽、演講大賽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賽,并為學生提供賽前訓練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口語交流能力,鼓勵學生努力提升自身英語水平,增強他們的英語學習自信心。大學教育不應該只局限于課堂,而應該貫穿于豐富多彩的大學校園活動中,因此教師要結合大學生的課時和學習特征,協助學校開展系列英語競賽活動,幫助學生通過參加比賽來提升英語溝通交流能力。學生在英語口語交流和表達過程中,很多表述方式不規范,不少學生在表達過程中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師要向學生傳授英語溝通交流技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五)課堂教學案例分析——以說明文體裁教學為例
首先,教師要做好體裁教學法課程安排。如英語閱讀文章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描寫文、議論文和科技文五種體裁類型,根據英語課程安排,每個體裁教學三個課時。以說明文教學為例。第一課時,教師要結合大學英語教材,充分講解說明文的特征,并帶領學生解讀說明文,如“Why I teach”一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明說明的主題和觀點,即為什么要做一名教師;第二部分詳細論述想成為一名教師的原因。第三部分則總結成為一名教師的感受。教師帶領學生逐段閱讀全文,并對文章進行解構,讓學生學會讀說明文,學會寫說明文,掌握說明文的閱讀和寫作技巧。同時教師要對文章中一些核心詞匯和語句表達方式進行講解,讓學生學習和掌握這些內容。
教師要組織學生模擬教材中的說明文,進行說明文的模仿和改寫。例如,教師依托“Why I teach”一文,讓學生交流討論自己未來打算從事的職業,并模擬“Why I teach”一文,組織語言,寫一篇說明文,表述自己為什么想從事該職業。模擬寫作完成后,教師可選取幾篇優秀說明文讓學生閱讀,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技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猜測驗證,讓學生學會在閱讀材料中快速找到核心句子和論據,從而實現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不同體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應用場景,而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和表達規范,因此教師可在文章講解的過程中穿插文化背景和表達方式的教學,使學生對語言有更深入的認識。
教師在課堂上開展交際活動,為學生打造不同的情境,讓學生融入情境中進行不同情境下的模擬交際。如教師扮演記者,對班級學生進行隨機采訪,學生講述自己以后想從事什么職業,并與記者交流自己對于該職業的認識以及自己為什么想從事該職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各個模塊是互通的,教師可以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閱讀后仿照閱讀文章的結構和語言特點進行仿寫。在仿寫過程中,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語段結構,明白語段中每個核心句的作用,從而提升閱讀能力,實現閱讀和寫作的相互促進。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體裁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能夠讓學生從整體的角度對語篇進行分析,從宏觀上把握閱讀文章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英語基礎,從學生整體學習情況和教學目標出發,認真研究教學策略,把控教學細節,將體裁教學法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相結合,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群. 體裁教學法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行動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21.
[2]陳曉紅.體裁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7):165-166.
[3]李香梅. 體裁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行動研究[D].延邊大學,2022.
[4]趙啟君.體裁教學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