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初中英語課程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課堂參與度,已經成為當前教師需要研究探討并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以譯林版初中英語課本為例,對新課改下初中階段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英語教學的融合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農村教學;初中英語;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作者簡介:陸美玉,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橫林初級中學。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學生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而英語課程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已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初中教育階段在培養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以及提升學習能力等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落實新課程理念已經成了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但實際的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與研究。
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范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英語的運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人們對于英語的重視程度也在慢慢提高。在我國,英語一直是初中階段的重點學科,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英語教學中融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但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眾所周知,英語課本中包含大量材料,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到就業的重要性,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要求。這樣一來就會發現老舊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個人發展。現如今,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農村學生需要得到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指導
受到地域的限制,相較于城市學生來說,農村學生還沒有形成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在學生口中的表現為:不知道以后要從事什么行業,不知道今后應為某一職業付出怎樣的努力等。而這樣的現象就會讓大部分學生出現迷茫和沒有學習目標的情況。因此針對農村初中生有必要加強職業生涯教育,讓他們能夠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在內心初步形成職業預期,初中英語教師在日常講課過程中融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很有必要。
(二)英語學科包含豐富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素材
初中英語學科人文性較強,涉及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內容,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是在學習英語知識,更多的是了解知識背后的人文知識信息。初中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應立足于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得到同步發展。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策略
(一)在閱讀過程中融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現階段,農村初中生已經開始重視英語知識的積累,可以獨立答題,并且在做題的過程中能夠明確閱讀文章的主題,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情感上的熏陶。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精心挑選關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英文閱讀文本,進而更好地推動學生進行閱讀,在鍛煉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同時,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種子埋在學生心底。
比如,教師可以選擇Job這一閱讀繪本,其通過簡單的句子呈現出不同的職業,如“I am a doctor. I treat sick people. I am a nurse. I take care of patients. I am a fireman. I put out fire. I am a farmer. I grow food.”等。簡單易懂的文本內容,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還能夠加深對職業的了解。
(二)在英語表達中引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眾所周知,英語是一門工具性學科,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僅要學會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還要把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更要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語言表達,進而實現與他人交流的目標。這樣一來,教師就需要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積極創建促進學生語言表達的學習氛圍,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學會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英語表達這一契機巧妙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比如,在“Growing up”這一主題講授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談談自己對今后職業的規劃。學生的交流如下:
A: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
B: I want to be a teacher.
A: OK. What do you need to do in order to be a teacher?
B: I need to study hard and improve myself. It can be a long process.
在結束這段對話之后,學生A可以將所說的話整理下來:“I want to be a teacher in the future. Because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acquire konwledge.”。就這樣,在對話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初步明確自身今后想從事的職業,這個理想也將推動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此外,在這種英語表達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學生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職業生涯啟蒙教育。
(三)在班會和課后活動中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由于現階段農村地區的教學資源相對匱乏,所以單獨安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就較為困難。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班會的形式來增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學校可以對教師進行統一的培訓。首先,要提高教師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程度。其次,教師可以在班會強調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教師可以給學生普及當下行業發展的概況,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未來人生的選擇方向。
除此之外,學校和教師還可以安排一些與職業生涯規劃有關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中提高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比如,學校可以在校內舉辦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競賽活動,以此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未來的思考和探索,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別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來拓展自身的思維和眼界。
(四)在家庭教育中不斷強調對于不同人生選擇的體驗
家庭教育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現階段很多家長缺少對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認識。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應該停留在理論層面,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體驗和感受,而家長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長可以鼓勵孩子體驗不同的人生經歷,學生可以獲得良好的體驗。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家長會和日常交流的過程中,不斷給家長強調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于孩子的重要性,鼓勵家長讓孩子體驗不同的人生。除了進行鼓勵之外,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利用假期時間走訪親戚朋友家,體驗不同職業的氛圍。
(五)基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創新教學方式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培養應該貫穿教學的始終,不僅僅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鍛煉,還需要進行發散,并體現在課后作業中。現階段,教師需要創新教學理念,突破傳統的英語教學形式。教師要根據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同時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這樣一來,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和技巧。
教師可以創新教學形式,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把自己所了解的職業進行分類,以此更直觀地了解自身更適合哪一行業,讓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對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學習興趣。
(六)掌握學生興趣愛好,營造課堂氛圍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想要管理好他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英語教學融合的課堂上,教師需要掌握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讓每個學生都投入到課堂當中。根據課文的主題,可以讓學生進行抽簽來選擇自己要扮演的職位。這樣不僅僅提升了課堂趣味性,還讓一部分容易溜號、走神的學生專注于課堂學習。
比如,教師可以舉辦一場班級比賽,讓學生分別寫出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并上臺用英文分享自己的相關經歷或者自己選擇的原因。最后,由班級學生進行投票,選出誰最適合從事什么職業。這樣一來,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氛圍,學生也可以更加明確自身的定位,為今后的職業規劃做好鋪墊。
(七)挖掘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關的教學資源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更加突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相關內容,可以適當挖掘教材,建立起教材和職業生涯規劃的聯系,進而更好地突顯出英語學科的實用性,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初中英語教材的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包含了許多學生沒接觸過的領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引導學生更加準確地了解社會,讓學生能夠獨自面對未知世界。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運用多媒體,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有關職業的內容有更深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職業介紹的過程中,應該緊貼教學實際,不能隨意地拓展教學內容,讓學生產生疑惑心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意識。
(八)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職業探究意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立足于實際生活,為學生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進而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生活對于英語學科的指導性,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進一步了解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探索,讓學生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培養學生職業意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學科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口語水平。
比如,在講授“My school days”時,教師可以提出“How do you go to school? ”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模擬上學時的情景,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從而更好地總結各種職業。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借助“school life”這一主題,引導學生了解中西方學校的不同之處,讓學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向往,努力成為高素質人才。
(九)融入新型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就業意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學會適當提升學生的實踐感悟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進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和學習品質。除此之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建立英語教學和就業之間的聯系,多在課堂中滲透職業規劃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學生的就業率。教師應該提前設計好教學內容,在優化教學細節的同時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這樣才能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
比如,在進行正式授課之前,教師可以進行教學內容的導入,適當地優化教學方案,讓學生意識到就業的前提就是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慕課和微課等形式,讓學生從多角度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進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十)結合課內外活動,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職業體驗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重視日常的教學內容,還要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組織課內外活動,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進而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活動創設要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英語的實用性。
比如,在講到“Traveling”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外出旅行應該準備些什么物品。基于此,教師可以帶學生走出教室,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身邊的事物。除此之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述今后工作的意義和重要程度,讓學生理解家長工作的艱辛,進而堅定學生的求職信念。
三、結語
在我國,農村地區教育教學有待進一步發展,不僅需要政府、社會各界的幫助,更需要學校和教師共同思考和努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廣大教師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趙多祿.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及解決策略[J].教書育人,2020(11):18-19.
[2]雷軍林.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J].甘肅教育,2020(6):25.
[3]惠衛華.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評《明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及問題實證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8):136.
[4]李鳳河.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幾點體會[J].考試周刊,2015(4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