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花 李龍昊
摘 要: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建設精品課程可以促進技工院校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和教學改革,提升教師職業能力,推進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本文從招貼設計精品課程的基本情況、課程建設內容、課程實踐成效以及對精品課程建設的幾點建議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技工院校;招貼設計;精品課程;建設;實踐
課 題: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中等職業教育優質精品課程、2023年湖南省職業教育“楚怡”教學名師項目、2021年度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在線教學平臺的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ZJZB2021071)的研究成果。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和《關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意見》提出,要深化技工院校改革,促進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課程建設是技工院校教學改革的突破口,但目前對技工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相對較少。筆者通過主持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定成績,在此加以總結,并與同行分享,希望能為技工院校的精品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招貼設計是技工院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過教學,學生能掌握招貼設計的基本理論、設計方法和創作技巧等知識,提升相應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交流能力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課程團隊建設
教學團隊的師資水平和能力是課程團隊建設的前提,與人才培養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組建團隊要考慮教師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等。筆者所在學校招貼設計精品課程團隊共有5名成員,其中高級講師1人、講師2人、助理講師1人和企業專家1人,分別承擔了課程負責人、主講教師、助理教師、技術人員工作職責。在整個課程建設和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重新細化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案,開展教學實踐,各自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重構課程內容
本課程教學內容分為7個單元模塊,即認識招貼設計、招貼設計的工作流程、招貼設計的構成要素、招貼設計的創意、公益招貼設計、文化招貼設計、商業招貼設計。筆者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引入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場需要的項目,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把招貼設計細化為10個真實的工作任務,分別是:中國傳統文化招貼設計、“我有當家菜”湘菜廚藝大賽招貼設計、環保主題招貼設計、“潮出我的城”國潮海報招貼設計、流感防控主題招貼設計、建黨一百周年招貼設計、“湖南印象”招貼設計、學校技能節招貼設計、麥緣公司“母親節感恩活動”招貼設計和“尚美”化妝品店面開業招貼設計。
(三)豐富教學模式
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依托超星網絡教學平臺,采用招貼設計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分為3個階段。
課前自學階段:教師在超星網絡教學平臺發布任務點,學生按照任務點完成學習任務。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對基礎知識形成一定認識,并完成基礎練習。如果有疑問可以在超星網絡教學平臺中提出,為課堂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課中教學階段:這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中心環節,教師依據課前學生自主學習的相應情況,對重難點進行分析講解,并通過頭腦風暴、線上討論、問卷調查、搶答、選人等環節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課后提升階段:通過章節測驗考核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豐富學習資源。教師批改課后作業,完成線上答疑,并做好教學反思,收集好招貼設計作品布置展覽,促進宣傳和交流。
2. 一體化教學模式
采用“以學生為中心,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教師以項目任務為載體開展教學,學生按照明確任務、制訂計劃、確定方案、實施任務、展示任務、評價總結六步驟,擔任項目總監、設計師、美工、設計助理、文案等崗位角色,進行線下理論與實踐操作學習,實現做中學,學中做,培養了實際應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賽教融合教學模式
為調動學生學習招貼設計的積極性,筆者組織開展了 “潮出我的城”“匠心筑夢 啟航新程”的招貼設計比賽及優秀作品展覽。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設計出了表現湖湘文化特色的招貼作品,提高了實踐操作水平,厚植了家國情懷。通過專業課與技能比賽緊密結合,形成賽教融合的教學模式。
(四)課程思政建設
教師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在授課時注重展示優秀招貼設計作品來傳播正能量。比如,通過展示非遺文化的招貼設計作品,讓學生深刻感受祖國的強大,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時在學生中開展思政主題的項目任務實踐,在提升招貼設計應用技能的同時也受到潤物細無聲的思政教育。學生在設計招貼作品的過程中,不斷受到教育,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五)課程資源建設
依托超星網絡教學平臺,開發了課程介紹、課程標準、教案、PPT課件、微課視頻、公開課視頻、實訓指導、章節測試、作業庫、題庫、試卷庫等,這樣的課程既有動態資料,又有文字素材支撐,形成了立體化教學資源庫。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六)校本教材建設
教材是開展教學的前提,與課程建設有著緊密的聯系,現階段,招貼設計課程的教材基本上是根據學科的知識體系編寫的,只適合傳統的教學模式。筆者所在學校和企業共同開發了具有工學結合特色的項目化校本教材招貼設計以及活頁式教材招貼設計實訓指導書,教材內容不再以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為基礎,而以實際項目的完成過程為載體,能夠很好地與課程標準相匹配,所涵蓋的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原則,注重操作方法的介紹,既是教材也是工作手冊。通過對學生的招貼設計作品進行匯總,滿足學生對未來崗位的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七)課程實訓環境
為了使實訓場地滿足課程需要,筆者所在學校配備了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訓室、工作室、美術作品展廳等。學生可以在實訓場地進行掃描、設計、打印等,力爭實訓環境與工作崗位環境一致,實現教學與實踐的“零距離”。同時,開展校企合作,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企業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學生可以到定點企業實習。
(八)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評價與總結評價相結合,從而更加客觀公正地對學生進行考評。課程成績由線上綜合成績、期末測試和項目實踐組成。其中線上綜合成績主要來自超星網絡教學平臺中的簽到、觀看視頻、討論答疑、章節測驗等,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期末測試是教師在超星網絡教學平臺抽取試卷庫中的試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問答題等,考評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項目實踐作業的評價把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和企業參評結合起來,評價內容包括學習態度、創意能力、合作能力、作品質量等,讓學生清楚自己在專業技能方面努力的方向。
(一)學生對本門課程滿意度較高
招貼設計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完成以后,筆者在2018、2019、2020級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中開展教學實踐。經過課程評價反饋,學生認為課程資源豐富、教學方法多樣,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實踐操作性強,教學效果好,具有推廣價值。
(二)促進教師業務能力和教研能力提升
近三年,筆者所在學校招貼設計精品課程團隊成員參加了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的培訓,把培訓中學到的先進技術、教學方法運用到課程教學中,在教研和業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1人榮獲全國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二等獎,2人榮獲省級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一、二等獎,完成相關市級課題1項,省級相關課題立項1個,6篇論文榮獲省級獎項,4篇論文在省級期刊上發表,校企合作開發的項目化校本教材已投入教學使用。
通過這幾年參與招貼設計精品課程的實踐,筆者對將參與精品課程建設的教師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在研究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應多開展討論、溝通理念、統一目標;二是組織團隊成員開展校本教材開發研究與課題研究,搭建專業教師成長交流平臺;三是與本專業的各精品課程進行有機結合,共同研究,持續發展。
筆者所在學校招貼設計課程教學團隊將繼續探索精品課程的建設,不斷豐富課程教學資源,更新教學內容,重視課程思政,優化評價體系,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課程建設要做到精益求精,積極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流,真正做到資源共享,以此發揮精品課程的最佳效果,為技工院校的精品課程建設提供范例。
[1] 王勇段,榮泉,王正鑫. 關于技工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J].職業,2020(15).
[2]常冰梅,趙虹,王玉瑤,等. 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在線精品課程[J].生命的化學,2020(11).
(作者單位:湖南省商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