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視角,探討了圍繞主題意義開展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具體對策。本文針對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教學整體目標,分別從認知能力發展、情感態度發展、技能強化提升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并針對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提出了以學生為本、合二為一、寓教于樂以及系統性和整體性的教學原則要求,總結了以教材內容進行主題分析、聯系實際生活創設教學情境、拓展相關話題閱讀訓練以及利用多模態文本推進英語實踐等教學對策。
關鍵詞:主題意義;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作者簡介:余芳,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第一實驗學校。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基礎語言能力,對于學生終身英語學習以及英語核心素養發展都會產生直接影響。在我國素質教育持續推進的背景下,部分教師尚未全面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依舊存在著教學內容碎片化、學習技能分散化等問題,教師并未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整體化單元教學內容整合和設計,使英語語言的美感、整體性遭到破壞,英語知識學習出現了分散化、碎片化情況,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以主題意義為基礎的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不僅符合目前素質教育理念,而且也為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調整和創新初中英語教學奠定了基礎條件。故此,本文通過研究分析主題意義下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為優化和調整初中英語教學提供參考。
一、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一)認知能力發展
主題意義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是以整體教學水平提升和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為主,學生以系統化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學習方法為前提,并體會其中多元化的學習元素,以此推動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教師需要在單元教學方案設計中將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核心內容,為學生確立單元知識學習的主要方向,保障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全面提升。此外,教師為了提高教學目標的全面性,需要全方位分析學生的英語基礎,提高教學目標設計的科學性。認知能力發展目標作為整個主題意義下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的核心部分,能夠幫助學生在掌握基礎的單詞和語法等知識的前提下,為英語知識的遷移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根據單元主題制定有關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目標,保障學生可以在建立和完善基礎知識體系的同時,通過多種知識的靈活應用,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二)情感態度發展
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情感態度發展目標是幫助學生以單元主題和學習內容為出發點,在體會其中思想道德元素的前提下,促進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始終堅持情感態度的正向發展方向,可以基于單元的整體教學目標,將情感態度發展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向,推動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發展,幫助學生體會教材內容的中心思想。情感態度發展目標的設計能夠幫助教師基于單元的整體教學內容,保障學生在體會其中思想情感的前提下,融入個人的實際生活,確保學生的價值觀念能夠實現積極正向的發展的目標。比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的“Keeping healthy”單元教學中,內容是以健康生活為主,教師可以通過教材對話、情境創設等方式,引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樹立健康的生活意識,幫助學生形成熱愛生活、熱愛鍛煉的情感態度。
(三)技能強化提升
主題意義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在確定主題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立足于技能發展的層面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持續發展。教師可以在單元整體教學工作中綜合考慮教學內容和環節方面的差異,為學生設計層次化的能力發展目標,確保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夠提高個人英語水平,幫助學生在掌握科學學習方法的前提下,提高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單元的整體教學目標為學生設立聽、說、讀、寫4個方面的能力發展目標。教師需要在技能提升強化目標設置的過程中,以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為出發點,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Amazing science”這一單元時,因為該單元的內容是以科技發展為主,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設置科技發展的時間軸線,隨后進行分支處理,將其劃分為inventor、inventing time、place,以過去、現在、未來為發展走勢,讓學生在了解教材內容的同時,了解說明文的行文結構、內容編排等,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確保學生能夠在聽力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其思維能力,并通過文章閱讀以及對話交流,配合完善的單元整體教學方案,保障學生能夠在基礎知識學習、應用的過程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語言表達和英語溝通能力。
二、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基本原則
一是以學生為本。基于主題的初中英語單元教學本就是一種關注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發揮以及深度學習的現代化教學模式,教師需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這一教學原則。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以完善的單元學習主題、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規劃為出發點,通過合理創設教學情境來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探索,獨立思考以及合作探討,從而通過確保學生能夠創造性學習的同時,跟隨教師的指引自行解決各種問題。通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推動學生英語語言學習能力以及個性化發展。
二是合二為一。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英語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發展與學生的系統學習、綜合學習有著密切聯系。主題意義下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要求教師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發展需求,利用單元主題串聯英語知識的不同模塊、生活以及語言文化等多個方面,保障學生能夠在學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從宏觀層面系統化把握英語知識脈絡并通過基礎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實現英語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提升發展的目標。
三是寓教于樂。英語作為外來語言,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需要教師在遵循寓教于樂原則要求的前提下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我國新課標中規定的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大語境作為出發點,在明確單元整體教學工作主體意義的前提下,基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真實的英語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對英語文化產生感性認知,從而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四是系統性和整體性原則。初中英語課程的各組成元素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教師需要以多個教學元素作為出發點,通過學習活動的循序漸進,保障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能夠實現持續發展。學生能夠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依托教材單元內不同類型文章承載的語言基礎知識和文化元素進行學習和探討,推動學生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以及學習策略方面的綜合發展。教師必須要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分析,從而根據主題的變化,針對知識結構進行重組,全方位展現課程目標的工具性、人文性以及整體性特征,組建全新的單元教學結構。同時,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需要立足學生的角度,形成完善的單元教學目標,指向單元教學工作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學生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教師要以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教學進度為出發點,合理細化單元整體教學目標,通過學生自身知識的探索以及應用,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三、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一)基于教材內容進行主題分析
初中英語教材單元彼此之間的系統性和連貫性較為隱性,故此在主題意義下的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對單元內容進行系統化的分析,以此建立精準的單元主題教學目標,為學生搭建彼此關聯的教學內容體系,保障學生能夠對單元主題整體意義形成全方位的認知,在體會教材主題語境的前提下,為后續的知識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需要以教材中的單元內容和環節梳理為基礎,將宏觀教學目標分解成多個子話題,提高不同子話題之間的邏輯性和關聯性,確保學生的思維能夠在層次化問題的刺激下逐漸發散。
比如,教師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Keeping healthy”這一單元時,該單元是以生活方式為話題,教師需要將單元主題設置為健身愛好,通過單元主題整合為學生設置包括對話、調查報告以及調查問卷在內的學習內容,保證學生能夠在單元主題的影響下掌握單元整體知識的脈絡,主動進行遷移應用。教師針對單元教學設置對話內容,讓學生討論課后自己參與的各項活動,針對健身方式這一主題進行交流,為知識學習奠定基礎。隨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于個人的體育鍛煉行為偏好進行總結,找出學生的興趣愛好所在,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再次展開對話交流,對日常三餐的飲食規律進行歸納和總結,發掘日常生活中健康的飲食習慣。調查問卷則是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完成個人生活作息的調查問卷,客觀反思自身生活方式和態度。教師在把握整篇文章教學內容的前提下,設計出健康生活方式和積極生活態度這一教學主題,是從單元文本中抽象提煉出來的,學生能夠在分析具體情境問題的同時,推動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聯系實際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學生自小成長在漢語語言的交流環境下,在英語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該項語言的實用性感知不夠全面,對于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和應用必然會產生明顯影響。故此,教師在進行以主題意義為基礎的單元整體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確保學生能夠深化對英語語言的應用理解,促進其語言知識思維和文化素養的發展。
比如,教師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Food festival”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根據中西方飲食文化和傳統節日的差異創設相應的語境,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對于中國人春節全家團聚以及西方人感恩節食吃火雞的情景進行模擬,并通過角色扮演進行對話互動,確保學生能夠在貼近真實生活的語境中,體會對比中西方飲食文化和節日文化之間的差異,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識,還有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以多模態文本推進英語實踐
基于主題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需要教師始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教學主題為學生設計對應的實踐教學活動,確保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能夠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和提升。教師可以將多種類型的閱讀文本素材融入其中,并整合教材知識點和技術信息,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并在教師的指引下,從容地表達個人的真實想法,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和交流能力。
比如,教師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Our school lif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將學校介紹作為該單元的教學話題,并設置實踐活動。首先,教師可以將自己拍攝的學校照片向學生展示,并與學生進行英語交流,可以提出“How do you know your school?”“Would you like to introduce your school to your friends?”等問題。在這兩個問題的初步指引下,教師可以利用學習任務的方法保障教學環節得以有效落實,先讓學生通過默讀來掌握文本大意和行文脈絡,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描述自己理想的學校生活。這種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的發展。學生為了將自己的設想形象化展示出來,需要深入閱讀文本內容,在提煉教材文本信息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個人的設計,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閱讀場景構建和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確保學生在參與英語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四、結語
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閱讀實踐活動中,借此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為了保障主題意義下的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能夠達成,需要以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為出發點,并提煉相應的單元教學主題。教師還需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配合多模態文本的融合以及相應的語言知識輸出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意識到英語基礎知識和實踐生活之間的聯系,鼓勵學生利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參與英語實踐活動,從而實現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妍.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研究[J].名師在線,2023(2):58-60.
[2]張亞平.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2(44):23-24.
[3]賈妍蘭,曹澎.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探究:“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的教學設計案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9):59-63.
[4]耿蕓.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探析[J].新課程導學,2022(2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