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梅琳
摘? 要:在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斷推進下,初中階段語文學科的教學要求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到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改革多種要求,為學生打造出更為優質的學習和成長空間,讓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學習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成為亟待完成的任務。基于此,文章將對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展開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互動教學模式;師生關系
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有效構建互動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快速地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的學習中,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則能夠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獨到的見解,這對學生當下的學習以及未來的發展而言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未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有效構建的重要基石,更是優質的語文學科教學成果呈現的關鍵所在,但在實際調查中卻發現,目前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構建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經過分析與整合,以下為目前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
其一,教師對師生之間關系的構建重視度不夠,存在刻板化的思想認識,與學生的距離感較強,進而導致學生在遇到問題后不敢向教師尋求幫助,致使學生無法充分地理解知識內容,而教師也無法及時發現這一問題,形成了惡性循環,不利于優質的語文學科教學效果的呈現。
其二,部分教師認識到了與學生溝通的重要性,但卻并未掌握科學合理的溝通方法,并且在與學生交流時將自己放在了高于學生的位置上,導致師生溝通出現不平等的問題,不僅無法有效地解決當下語文學科教學中遇到的阻礙,還會形成新的負面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初中語文學科教學進程的推進和教學任務的完成。
其三,教師在與學生的日常交流過程中會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以此督促學生及時做出改變,避免錯誤問題對學生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但在落實這一工作時,部分教師忽視了學生當下的實際成長情況和心理狀態,使用了較為強硬和嚴厲的語氣,導致學生對教師產生了負面的認識,對與教師的日常交流產生抵觸心理,這不僅阻礙了教師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還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受到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二)教學模式未與時俱進
教育和社會發展之間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呈現出動態化的變化過程,也就是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也應當及時做出改變,才能夠滿足社會對新時代人才的需求,以此推動社會的蓬勃發展,同時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但在對初中語文學科教學情況的調查分析中發現,其在與時代發展保持同步性上還存在多種問題,部分教師并未依照當前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對學生實施教育培養,因循守舊地采取傳統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對新時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進而導致語文課堂教學逐步落后于時代的發展,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了較大的束縛,與教師的課堂互動意愿不足,學習效率和質量偏低。
二、初中語文應用互動教學模式的價值
(一)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正確的交流是教育的起點,在正確應用互動教學模式下,初中語文學科教學將會發生良性的變化,對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有極大的幫助。首先,在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下,教師和學生都將會站在屬于自己的位置上,通過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方式推動語文課堂教學進程,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探索和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這對學生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和挑戰,能夠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以及最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取得巨大的收獲,是學生充分理解語文學科知識,并掌握科學化的學習方法的關鍵所在。
并且,在教師和學生都處于正確的位置后,師生之間交流不平等的問題也將會得到解決,教師和學生對彼此都能夠擁有更為正確的認識,這對教師推進語文學科教學進程,以及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都有極大的幫助。最后,在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下,學生將會主動與教師在課堂中進行互動,以此形成的良好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其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習興趣。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社會對新時代人才的要求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復合型人才逐漸成為社會各界的焦點所在,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也隨之成為初中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對此,互動教學模式在語文學科中的有效構建具有針對性的作用,其能夠設置清晰且明確的綜合能力訓練目標。通過互動化教學的方式有效調動學生多種機能和思維,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實現全面化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實現了對學生的全面化鍛煉,是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構建的重要支持力量,由此可見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的價值。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措施
(一)更新語文學科教學思想理念
教育是為社會輸出更多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學科教育工作者應當自覺地肩負起自身的使命和責任,加強對互動教學模式的分析和研究,認識到互動教學模式對學生當下的學習和成長的幫助,及時更新自身的思想和理念,引進更多的新型教學素材,不斷地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科學化的教育指導,讓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以此完成新時期的教育改革任務。同時,這還可以讓學生在其中獲得全新的學習體驗,逐步改變對教師以及語文學科的固有認識,為學生樂學善學的思想態度的有效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科課堂學習氛圍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沒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其課堂很難讓學生融入其中自主學習。互動教學法更為注重的教學核心就是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一個整體,學生也能夠將自己的想法積極地與教師溝通,學生的學習會更為自主,課堂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會更為高效,學生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和思維方法去理解知識內容,進而使得班級氛圍更加融洽,課堂教學質量也得以保障。
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構建互動教學模式時應當對此重視起來,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和研究,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出更多的趣味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較為輕松和愉悅的環境下學習語文知識,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
例如,在學習《愚公移山》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舞臺話劇表演的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所要扮演的角色,進行自主交流和排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可以在彼此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獨到的見解,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講臺前表演,以此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在所有學生小組都完成表演后,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彼此點評,并給出改進的建議,使學生可以在成為被點評者的同時扮演點評者的角色,讓學生可以更為客觀地看待他人的意見,實現彼此之間的有效互動,對文章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最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回答以下問題,如:“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什么?”“傳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等,讓學生不理解的地方能夠清晰地呈現,指導學生進行錯誤改進,使學生可以實現對這一課知識的充分理解和內化,突出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性。
(三)巧設課堂提問,實現科學化教育引導
提問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其起到了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啟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思維靈活性等作用,對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要想讓提問發揮最大化的作用價值,教師需注意提問的方式,并優化提問的內容,構建出良好的互動教學模式,以此實現對學生的科學化教育引導。
首先,教師應當注意控制提問的難度,在帶給學生一定的挑戰的同時,避免為學生帶來過大的學習壓力,實現提問的有效性。其次,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接受問題的難度上各有不同,所以教師還需落實分層教學理念,以此保證教師課堂互動的有效性,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提問環節得到有效的教育指導,取得最大化的收獲。
例如,在學習《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題目,并回答以下問題:“通過題目你能獲得哪些信息?”這能激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好奇心,引發學生之間的展開討論,營造出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在學生對題目的剖析結束后,教師設計以下不同難度的問題,如“文章中的關鍵詞語有哪些?都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文章中人物有哪些特征?請簡單分析。”“文章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哪一項美德?”等,依據層次劃分向不同的學生提問,使學生可以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量。教師在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對應的問題時,要采取引導為主的方式與學生討論,逐步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解答方向,學生在加深對語文知識的記憶的同時,能夠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以此實現互動教學模式構建的有效性。
(四)增強師生的互動意識和情感交流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缺乏與學生開展互動的意識,學生與教師之間沒有交流和溝通,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硬性灌輸給學生語文知識,學生在學習中也無法建立與教師之間的情感聯系。互動式教學課堂需要教師提高自身與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的意識,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更加信任教師,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一課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自己對家鄉冬天的了解和記憶與學生溝通,教師以朋友的方式分享自己對家鄉的情感,這增加了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此外,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分享自己對不同城市的冬天景色的認知,學生與教師之間會建立共同話題,學生與教師之間也會有更深的情感溝通和交流,進而學生在學習中更為積極主動,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五)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過于被動,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低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難以激發,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水平的提升。對此,教師要靈活運用互動式教學課堂,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有自主的思考和學習過程。另外,教師還要以學生的喜好創設課堂情境游戲,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的進行情境表演,學生自主選擇角色并組成表演小組,每個小組都可以根據自身對課文人物的理解而自行編排情境進行舞臺表演,小組之間競賽,以展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也會更為積極。情境表演中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學生對課文故事的寓意也有充分的了解,課堂學習氛圍會更加良好,學生之間也能夠互相合作,樹立團隊意識,進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保障,互動式教學課堂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持續進步,初中語文學科教育得到了嶄新的發展機會,但同時也面臨更大的挑戰。教育工作者應對此高度重視,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地進行互動教學模式的優化構建,為學生打造出更為優質的學習和成長環境,讓學生在其中得到理想化的教育指導,取得最大限度的進步,使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學科中的構建可以得到更多的認可。
參考文獻:
[1]高雪. 淺談初中語文互動教學的開展方法[J]. 中國校外教育,2019(12):112.
[2]蔡瀛. 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71.
[3]嚴周平. 關于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初探[J]. 考試周刊,2021(42):41-42.
[4]陳從芳. 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文學教育:下,2019(12):88-89.
(責任編輯: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