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心煒
摘要:高職院校對跨境電商的高質量發展缺少系統化、國際化的培養體系,文章對高職院校跨境電商雙語教學進行可行性分析,基于高職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的高質量人才培養模式,創建高職院校雙語教學跨境電商專業運營體系,并以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載體,設計適用于高職院校的跨境電商雙語項目化教學、雙語教學方式、校企評價機制、崗位職業對接標準,為高職院校復合型人才培養提供思路與指導。
關鍵詞:高職教育;跨境電商;雙語教學
隨著國際交流不斷增多,跨國企業對人才語言溝通能力有了較高的要求。《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文件中提出,著重培養高質量國際化人才,這為高職教育的雙語教學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外,有學者提出的“滲透式雙語教學”增加了英語語言表達比例,使各學科融合更加緊密。同時,教師通過雙語教學不僅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國際化的高質量學生。對外貿易是優化資源配置的有效途徑,跨境電商在對外貿易發展中起到助推作用。因此,將雙語教學引入跨境電商專業,已成為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潮流和新業態。有學者對跨境電商專業所需的跨境電商雙語平臺、實訓基地、考證特色及課程要點進行了總結。然而,雙語教學融入學科教學還未普及,單一的雙語教師團隊、雙語教材、雙語平臺不足以支撐課程資源建設。為此,筆者開展基于雙語教學的跨境電商專業教學模式探究。
一、跨境電商專業雙語教學基礎
(一)完備的校內校外設施
在學校層面,校內提供的實踐平臺包括省級“互聯網+”商貿實驗室、模擬沙盤實訓室、模擬談判平臺等設施;在校外層面,西太湖服務業學院、協同育人平臺等都提供了商務實訓平臺和跨境電商基地。
(二)明確的培養方案
以“互聯網+創新”的思維驅動國際商務人才培養,基于雙語教學的跨境電商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跨境電商專業理論知識,具備跨境電商的營銷策劃、店鋪運營等能力,從事跨境電商平臺運營和數據分析、國際貿易業務、跨境客戶服務等崗位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跨境電商專業主要面向跨境電商類別企業,提供跨境電商活動策劃、市場推廣、網絡營銷等工作。
(三)優質的教師資源和生源
以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跨境電商專業教學隊伍共有25名教師,專任教師占比72%。在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教師1人,碩士學位教師17人,“雙師型”教師17人。不僅如此,兼職教師均具有豐富的處理國際商務相關業務的能力。另外,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面向江蘇、浙江等省(自治區、直轄市)招收優質專科生。
二、跨境電商專業雙語教學模式
(一)項目化教學
項目化教學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學生對接工作單位,實現技能、技術的全面提高。為此,筆者提出了基于實操軟件進行教學,企業崗位對接課程項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跨境電商專業證書植入教學;職業技能大賽,跨境電商專業技師考核引導教學和專業課程體系,課程資源輔助教學的“崗課賽證”融通,“做、教、學、考”一體化教學模式。
雙元導師,即“學校+企業導師”合作指導學生完成跨境平臺的交易流程,跨境電商實訓軟件和教學資源庫為項目化教學提供學習平臺,將課程資源重組,每個項目整合多個知識點和技能點,從學習能力、應用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培養學生的課程認同感、企業榮譽感和職業責任感。同時,跨境電商企業提供跨境電商崗位選擇,學生可以根據在校參加的跨境電商考證證書和相關比賽認證,在選擇崗位時展示該有的競爭力。
(二)雙語教學
雙語教學,即在學科教學的基礎上適度增加英語表達的比例,而非單純的語言教學。跨境電商的雙語教學是基于跨境電商概述、平臺賬號注冊、選品與價格核算等教學內容,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打造“專業+英語”型教學團隊
雙語教學有助于推動高職院校雙語教學的發展,需要優化雙語教學師資結構,提高專業技能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高職院校可以選派優質資深教師出國深造、訪學、工作,實現學科標準化和國際主流化的交融。
在實施雙語教學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要聘請行業經驗豐富、專業能力突出的兼職教師,這既符合高職院校雙語教學的需要,又能為培養高質量國際化人才打下基礎。
2.運用多媒體教具
高職院校缺乏匹配跨境電商雙語教學的統一教材。一方面,雙語教材的選取要保證信息傳遞的政治性和科學性,選取審批嚴格的原版外文教材,精篩是否出現敏感詞匯;另一方面,雙語教材的選取要考慮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接受能力。原版外文教材的難度較大,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所以筆者提出基于合作辦學、院校合作等方式,共同編寫難易程度適中、實用性強的雙語教材。除了教材選用之外,演示文稿、說課視頻、教學資源庫等也能提供課程便利,是增加課堂趣味性的重要手段。
此外,在項目化教學和平臺資源應用的交叉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用英文提問、溝通和總結。這不僅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國際化的高質量學生。
(三)多維度評價體系
跨境電商專業側重學生專業知識能力的測評,筆者提出采用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評,根據評價主體形成“學校、企業、學生”三方評價機制,根據課程標準細化“知識、能力、素養”三個方面。
第一,邀請企業負責人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企業在教學質量監控和管理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基于電商平臺的雙導師評價模式也增加了課程的專業性和開放性。第二,建立“學校、企業、學生”三方評價機制,能夠考驗個人能力和團隊配合,也能從企業的產品銷量和客戶的直接反饋,體現客戶滿意程度和真實社會需求。第三,校企共同開發符合企業崗位特征的專業雙語課程,調動了企業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專業學生對接企業所需崗位的有效性,校企每一次雙語授課和項目合作都盡量減少學生語言和專業兩個方面的斷層。
三、教學模式設計
筆者以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闡述其建立的跨境電商專業的雙語教學模式,包括項目化教學、雙語教學。
(一)項目化教學
校企合作擬提供的崗位有跨境電子商務師、B2B客戶開發員、外貿業務員、外銷運營專員、國際商務跟單員等,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因崗建課、崗課融通。如建立賽項,包括OCALE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如結合證書,包括全國跨境電商水平測試、“1+X”跨境電商B2B數據運營級別認證、澳大利亞TAFF證書等。
例如,在速賣通平臺進行產品運營的過程中,相關公司需要對產品進行市場定位和市場分析,根據產品銷售數據和客戶靜(動)態數據,實時更新產品信息,調整選品和發布內容,運用Photoshop和Premiere Pro等軟件對產品進行包裝和宣傳,重置產品的關鍵詞和描述信息,契合各國家、地區客戶的習慣和喜好,上架需求產品。結合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平臺銷量最具競爭優勢的產品類目,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該公司合作進行跨境電商實操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依據騎行類目等成熟產品的銷售模式和銷售路徑,對接外銷運營員、B2B客戶開發員等具體崗位,將露營類目,如露營家具、露營帳篷等具體產品作為考核目標,依托店鋪開通和管理、產品選品和推廣訂單管理等板塊連接具體項目。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負責人對學生在平臺的銷售表現進行評估。
(二)雙語教學
針對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跨境電商專業課程建設,筆者提出使用“互聯網+教育”雙語教材,配套微課視頻和雙語文字材料等策略。
1.雙語教學團隊建設
跨境電商專業除了要引進具有西方學習背景的優秀教師,還要同步引進具有專業背景的外籍教師進行英文授課。“海歸”教師的英語能力符合雙語教學要求,又熟悉中國教育模式,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雙語教學,可以強化跨境電商專業知識教學。而外籍教師不僅能教授專業知識,還會運用先進的教育和文化理念,使得國際化雙語教學趨于常態化。
雙語教學可以采用集中備課的模式,在統一的指導思想下授課,課程既有內在聯系,又相對獨立。雙語教師可以自主研發教材,依托跨境電商專業課程整理語言表達內容,還可以開設雙語課程,制訂課程標準。
2.雙語多媒體教具建設
跨境電商雙語教學的實施需采用最新的《跨境電商實務英語》《跨境電子商務》等文本教材和雙語演示文稿互動課件;搭建雙語教學資源庫,包括平臺選擇、數據分析、客戶溝通等;健全中國大學MOOC、職教云、學習通等平臺,提供跨境電商專業相關的教學案例、說課視頻等教學資源。
雙語教師資源、多媒體教具與學生課堂表現相輔相成。優質的雙語教師可以依托跨境電商專業課程特定的情境進行雙語表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整合網絡化教學技術和信息化教學手段,整合線上線下共享的教學資源、專家座談內容、國內外跨境電商發展講話等,可以完善專業課程理論和實踐內容。根據國際國內跨境電商行業的主要平臺和主流產品,B2B、B2C跨境電商銷售動態,不同國家、地區對跨境電商平臺產品的需求和產品使用的習慣等,教師融合雙語教學,可以幫助跨境電商專業的學生了解跨境電商相關新聞熱點、基礎知識和實用技能。
筆者聚焦高職院校跨境電商雙語教學專業建設的迫切需求,分析了該專業雙語教學需具備的基礎,建立了相關的教學模式,并應用于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設計了該學院與企業合作的跨境電商項目化教學方案,“專業+英語”型雙語教學團隊建設方式,在線平臺、微課視頻等雙語多媒體教具整合方法,以及“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多維度評價機制,為高職院校發展跨境電商雙語教學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孟彥君.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雙語教學實踐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9).
[2]朱愛文,閆偉,劉海霞,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高職教育雙語教學課程體系構建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2).
[3]劉焰余,鄧春梅.對高職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幾點“冷”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6).
[4]劉珍,賴宇.跨境電商實務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經濟市場,2022(7).
[5]胡霞.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背景下的雙語教學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9(52).
[6]郁鄧.高職院校實施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及策略[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7).
基金項目:2022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數字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沉浸式美育教育實踐路徑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2022SJYB1358。
(作者單位: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