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艷
摘要:“隨課微寫”教學法旨在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進行即時寫作,這種寫作練習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以及創新能力,增強課堂互動性,并為教師提供一條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途徑。文章圍繞“隨課微寫”的教學目的,設計“隨課微寫”教學任務,從課前準備、課堂實施兩方面入手,系統闡述“隨課微寫”的具體教學流程,以實現“隨課微寫”教學法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為拓展語文教學模式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隨課微寫;小學語文;即時寫作;寫作能力;思維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3-0097-04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主要以被動學習為主,缺乏主動思考以及表達的機會。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以及教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探索并應用新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隨課微寫”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受到廣泛關注,它強調在課堂上通過書寫的方式進行思考及表達,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利用微型寫作訓練代替傳統的寫作課,可以實現語文寫作練習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深層次融合,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隨課微寫”可以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逐漸形成寫作習慣,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討論和思考,從而提升學習效果。“隨課微寫”的教學目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寫作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需要長時間的練習。通過“隨課微寫”的方式,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特定的主題進行寫作,這有助于鍛煉他們的文章構思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第二,增強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它涉及閱讀、理解、分析、表達等多個方面。“隨課微寫”不僅能提升學生寫作水平,還能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第三,激發學生思維。“隨課微寫”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思考,能激發學生思維。學生試圖將自己的觀點和對某個問題的理解用文字表達出來時,必須進行深入思考[1]。第四,提供即時反饋。“隨課微寫”方便教學評估,教師可通過學生的寫作了解他們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從而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及時調整。第五,培養學生學科交叉能力。“隨課微寫”不僅可以應用于語文學科,還可以應用于其他學科。例如,在數學、科學等課程中,“隨課微寫”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相關概念,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學科交叉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隨課微寫”的教學價值,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選擇適當的題材
在設計“隨課微寫”任務時,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如日常生活趣事、動物、植物以及季節等。選擇這樣的題材,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還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寫作方向,讓學生能夠更流暢地進行表達。同時,此類題材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教師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題材,能讓學生輕松地投入到寫作中,寫出內容豐富的作文。
2.設計啟發性的問題
在布置習作任務時,教師不僅要設定明確的題目,還應該有意識地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以激發學生展開思考。教師可采用互動的方式,如“自由討論+舉手發言”等,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分享他們對題目的看法、相關經歷以及喜歡的細節等。學生在參與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會受到啟發,產生獨特的想法。這種互動過程不僅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還能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2]。通過討論交流,學生可以從彼此的觀點和經歷中獲得更多的靈感和啟示,從而拓寬自己的思考范圍。
3.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
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使得學生敢于表達。為此,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寫作輔助材料,如畫冊、圖片、卡片、繪本等,讓他們能夠有所依據地進行描述與創作,從而使寫作更具方向性與目的性。
4.積極引導寫作過程
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表達,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幫助學生組織寫作思路,構思寫作內容,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或寫作提綱。(2)引導學生運用簡單的句式和詞匯進行表達,逐步增加難度。(3)提醒學生注意語法以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鼓勵學生多用形象、生動的詞語描述景物、人物,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5.提供寫作范例及批改
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些優秀的寫作范例,幫助他們掌握寫作技巧。比如,教師可選擇一些優秀作文,點評其中的寫作技巧與特色,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和模仿欲望。在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要引導他們進行批改,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提升寫作水平[3]。
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教師可選擇與課文歷史故事情境相關的主題,如勇氣、智慧、團結等。選擇這樣的主題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參與度高、趣味性強的寫作話題,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在設定任務時,除了明確題目之外,教師還應設計引導性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與表達。這些問題可以鼓勵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細節,思考人物的情感變化,或提出類似于“你會怎么做”的問題,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設計引導性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深層次思維,使他們能夠更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并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到寫作中。例如,教師可提出“如果你是諸葛亮,你會怎么利用現有的資源”“你認為在面對困難時,團結合作的力量有多大”等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為其寫作提供明確的方向。此外,教師還可幫助學生構思,提醒他們合理組織語言,使用恰當的形容詞和動詞,提升表達的高度和豐富度。
1.引導學生進行寫作預熱
在寫作前進行適當的寫作預熱可以幫助學生進入寫作狀態,提高寫作效果。(1)寫關鍵詞。教師可要求學生寫一個與課堂內容相關的關鍵詞,并展開思考。這有助于學生構思文章的思路和要點,明確寫作目標。(2)運用思維導圖。教師可要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將與課堂內容相關的關鍵詞和觀點組織起來,幫助學生構建文章的邏輯結構,明確各個觀點之間的關聯和層次[4]。(3)進行表述。教師可提供一個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話題,讓學生進行表述,這樣可以讓他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并為寫作提供明確方向。通過寫作預熱,學生可以在寫作之前進行充分準備,增強寫作的連貫性和豐富性。
例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時,教師可帶領學生進行寫作預熱。(1)寫關鍵詞。要求學生寫下與課文《威尼斯的小艇》相關的一個關鍵詞,比如“小艇”“威尼斯”等,然后讓學生寫下與選定關鍵詞相關的一些想法、情感以及觀點,這有助于學生的構思。(2)運用思維導圖。要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與課文相關的關鍵詞和觀點進行組織,如可以“橋梁”“宮殿”“簇擁”為節點,展開與這些詞語相關的記憶和想法。(3)進行表述。教師可提出這樣一個話題:“課文用了三個比喻句,使我們眼前浮現出小艇的樣子。現在,請你模仿課文中的句型,描述桌子上的某種文具。”通過寫作預熱,學生可以在寫作之前進行充分的準備和思考,提高寫作質量。
2.時間限制和寫作要求
在“隨課微寫”過程中,進行適當的時間限制和寫作要求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和規范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和寫作技巧。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時間限制,要求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寫作任務,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速度,增強學生的緊迫感。另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寫作任務的具體要求,包括篇章結構、語法規范、用詞準確度等。進行時間限制和寫作要求,能讓學生明確寫作目標,提升學生寫作速度。(1)時間限制,可給學生設定一個合理的時間,如5分鐘或10分鐘,要求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寫作任務。(2)寫作要求。明確告訴學生寫作任務的要求,包括篇章結構、語法規范、用詞等。通過進行時間限制和寫作要求,學生能夠更有目標性地進行寫作,提高寫作技巧和規范性。
3.提供及時的反饋和指導
針對學生的“隨課微寫”作品,教師需要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1)展示和點評。教師要選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點評,指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并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進行多角度評價。(2)改進建議。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寫作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如提醒他們改進表達方式、擴展觀點等。提供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可以讓學生找到不足之處,在下次寫作中有所改進。
在學生完成微寫作之后,教師針對學生的“隨課微寫”作品,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能幫助他們提升寫作水平。一方面,教師可選擇幾個寫作表現較好的學生作品進行展示,稱贊他們用詞準確、描寫生動等閃光點,同時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如語法使用錯誤或篇章結構混亂等。另一方面,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寫作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如提醒他們注意數量詞用法、用更具體的形容詞來描寫等[5]。提供及時的反饋和指導,能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寫作中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1.字數限制
字數限制是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在適當的篇幅內,寫出清晰而詳盡的內容。對于語文寫作教學而言,字數可根據學生能力來設定。一般來說,200字~300字比較適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寫作。這種字數限制有助于學生準確選擇信息,避免羅列無關緊要的細節,著重呈現自己的主要觀點。
2.語言表達
在語言表達方面,教師應鼓勵學生使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并需要根據自己的年級以及語文能力水平,選擇合適的詞匯進行表達。例如,描述人物時可使用簡單的形容詞,如“高”“矮”“胖”“瘦”等;描述事物時可使用常見的詞匯,如“數”“花”“天空”等。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教師可為他們提供一些常用的詞語和表達方式,以擴展他們的詞匯量,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條理清晰
條理清晰是寫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學生需要通過有序的段落以及連貫的邏輯,構成自己的寫作思路。在“隨課微寫”過程中,教師可鼓勵學生用一個段落表達一個主題或觀點,并使用適當的過渡詞語將各個段落連接起來,比如可使用“首先”“其次”“最后”等過渡詞,構建清晰的寫作結構[6]。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在每個段落中使用主題句來概括該段落的主要內容,以增強文章的連貫性和邏輯性。
4.內容充實完整
要求寫作內容充實完整,意味著學生需要明確表達的主題和觀點,并提供相關的細節和例子來支撐自己的觀點[7]。教師可設計一些問題進行提示,讓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以豐富文章內容。例如,在寫作“我喜歡的小動物”這篇作文時,教師可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描述動物的外貌、特點、生活習性以及與之互動的經歷等,以豐富文章內容。
5.注重完成寫作任務后的檢查
在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應要求學生進行檢查,以幫助學生找到不足之處并進行改進,提高寫作質量[8]。同時,教師也可呈現一些常見的語法錯誤、標點符號錯誤的例子,引導學生在檢查中重點關注這些問題,并及時進行糾正。
例如,在教學《獵人海力布》一課時,教師可引入“隨課微寫”教學法,在確定寫作要求基礎上,圍繞課文內容進行如下安排。(1)字數限制。教師可引導學生關注主人公海力布的成長歷程,通過限制字數,學生需要在有限的篇幅內描繪出海力布從一個青澀少年逐漸成長為果敢獵人的過程。這不僅能促使學生去除冗雜的信息,還能促使學生選擇最能體現人物成長軌跡的情節和場景。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對課文進行深入分析,找到那些能夠體現人物性格變化的情節,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含義。(2)語言表達。對學生來說,掌握并運用描寫性詞匯,在表達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隨課微寫”過程中,教師需要提醒學生從課文中提取描寫語句,運用簡單而生動的詞匯來描述海力布的外貌和性格。這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深化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教師可建議他們運用諸如“勇敢”“堅持”等詞語,以描述海力布的品質。例如,學生可以用“勇敢的海力布毫不猶豫地冒險追逐獵物”來強調他的勇氣,或者用“堅持不懈的海力布克服了種種困難”來突顯他勇于堅持的精神。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進行描寫,以突出人物形象。(3)條理清晰。教師可引導學生以主要情節為基礎,將寫作內容劃分為不同的段落。這種寫作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將故事的關鍵事件有序地加以呈現,使寫出來的文章更加流暢和連貫。在教學《獵人海力布》這篇課文時,在“隨課微寫”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有條理地劃分段落,以更好地展示海力布的成長歷程和情感變化。(4)內容充實完整。教師可指導學生設計一個段落,描寫海力布第一次出門狩獵時的情形,讓學生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海力布緊張與興奮的心情,以及他與森林中的各種動物相處的情景。有學生寫道:“第一次出門狩獵,海力布既緊張又興奮,心情猶如翻滾的海浪,不知道會有什么樣的考驗等待著他。”下一個段落可聚焦海力布面對困難時的決心和堅持,描寫海力布在狩獵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他是如何勇敢面對的。有學生寫道:“當遇到一只兇猛的野獸時,海力布并沒有退縮,而是挺身而出,展現出他的堅毅和勇敢。”(5)完成寫作任務后的檢查。在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檢查,看是否正確使用了標點符號、是否正確運用了詞語等。
“隨課微寫”可以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逐漸形成寫作習慣,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討論和思考,從而提升學習效果。“隨課微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積極、互動、且具有創造性的學習環境。在“隨課微寫”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和寫作水平,還能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應用“隨課微寫”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常琳.從觀察生活到更好地生活———小學語文體驗性作業生活化設計研究[J].天津教育,2023(05):168-170.
[2]田敏,肖菊梅.小學語文教師教態節奏及其調控[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1(02):63-67.
[3]曾夢靈,韋文華.統編小學語文教材“閱讀鏈接”編排特點及教學建議[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2(10):15-19+24.
[4]龐善鳳.對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09):33-35.
[5]余玲艷,代建軍.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 2017(08):92-96.
[6]郭廣英.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合作能力[J].現代教育科學,2014(08):141.
[7]林惠芳.淺談小學語文和諧課堂的建構五要素[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05):13-14.
[8]盧梅蘭.小學語文以閱讀帶動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5(12):11-12.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icro Writing during Class"
Yang Zaiyan
(Chengguan No.1 Primary School, Guizhou Province, Jinping 5567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icro writing during class" aims to use classroom time to allow students to engage in real-time writing. This writing practice not only improves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but also cultivates their thinking habit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enhances classroom interactivity, and provides teachers with a way to 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The article revolves around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micro writing during class", designs the teaching task of "micro writing during class", starts from two aspects of pre class preparation and classroom implementation, and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on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ocess of "micro writing during clas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icro writing during class" teaching method and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expanding the Chinese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microwritingduringclass;primaryschoolchineselanguage;instantwriting;writing ability;thinkingha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