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變革,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顯。近年來,課程游戲化理念的提出、自主游戲的開展、安吉游戲的推廣等,使幼兒游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主題建構游戲作為大班幼兒游戲的一種形式,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及動手操作能力,為新時代的幼兒教育指明了方向,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基于此,文章主要探究了幼兒園大班主題建構游戲的組織與指導策略。
關鍵詞:大班幼兒;主題建構;教育理念
建構游戲是指幼兒利用各種建筑和結構材料開展建筑構造的活動。隨著建構游戲的普及,其同質化現象越發嚴重,材料濫用、結構簡化、形式單一等問題逐漸凸顯。教師需要創新建構游戲的形式和內容,發揮建構游戲的作用,以保持建構游戲的活力,從而幫助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有效開展幼兒主題建構游戲的意義
有效開展幼兒建構游戲對幼兒的發展非常重要。建構游戲可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幫助幼兒建立社交關系。幼兒教育應關注幼兒在社會、科學、語言、藝術、健康等領域的發展。其中社會領域的發展涉及幼兒對人際關系的正確認識,這就要求幼兒掌握正確的人際交往方式,能夠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合作關系。建構游戲是一種幼兒可以獨自參與,也可以與其他幼兒合作參與的游戲。然而,當前幼兒的建構游戲存在著合作行為較少、合作意識不強等問題,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細心觀察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行為,適時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幼兒,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引導幼兒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促進幼兒社交能力的發展。
建構游戲還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索意識,幼兒可自主選擇游戲材料來建構物體或形狀。游戲開始時,幼兒可以搭建物體,然后對其進行改造。然而,隨著變換次數的增加,幼兒可能會逐漸感到厭倦,并將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從而使自主探索的過程終止。因此,建構游戲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或沒有進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增加材料或改變搭建方式等,進而繼續參加建構游戲,促使幼兒自主探索意識的發展。
二、有效開展幼兒建構游戲的策略
(一)通過引導學習,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在開展幼兒建構游戲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建構內容,即幼兒對自我認識的預設,對生活情境和不同生活對象的再現。由于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在組織幼兒參與建構游戲活動時,教師要采用引導學習的方式,讓幼兒學會觀察周圍的生活。教師應通過引導式學習,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周圍環境的各種人和事。幼兒應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習各種知識,實踐建設性的游戲。
例如,在進行“城市交通安全”這一內容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引導幼兒學習相關交通安全知識:
首先,教師可以讓幼兒一起觀看有關城市交通安全設施的教學視頻,引導幼兒觀察和思考:城市交通的安全設施包括哪些,這些交通安全設施的主要作用有哪些,讓幼兒在視頻和圖片中聯想生活中看到的交通安全設施。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幼兒會有機地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更好地學習和理解。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主題建構游戲——“用生活中的材料搭建城市交通裝置”,讓幼兒在搭建游戲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活動內容;還可以引導幼兒說一說搭建好的交通裝置的作用。這種引導式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幼兒可以對交通安全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好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思考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認知情況有的放矢,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
(二)通過教授搭建技巧,培養幼兒創新思維
在建構游戲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幼兒傳授建構技能,讓幼兒學習和掌握建構的方法,從而更好地實施高效建構,使搭建方式能夠進一步拓展幼兒的思維,讓幼兒手腦并用地學習和思考。
例如,在“建筑城堡”這一內容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教授幼兒塔建技巧:首先,應搭建建筑物的主體部分,即搭建城堡主體,再分別塔建梭堡、堡內街道、軍營、居民區。教師可告知幼兒通過這樣的先主體塔建、再進行附屬物搭建的方式,能夠主次分明地進行塔建。這有利于幼兒有序地進行塔建布置。
其次,教師可再提供給幼兒一些搭建物,讓幼兒自行思考如何搭建,如教師可進行啟發式提問:“在城堡內搭建軍營時,小朋友們應如何進行塔建?”當有幼兒將四個軍營搭建在城堡四座城門的一座城門附近時,教師可提問幼兒:“如果搭建四座軍營,再布置一座城門,當外敵入侵時,遠距離調動士兵去迎戰,是否來得及呢?這樣的軍事防守布置最終會導致什么后果?”幼兒經過自行思考,調整了搭建軍營的方向,他們將四座軍營依次布置到四座城門附近,以做到近距離的防守與支援。
幼兒思考“就近支援”,能夠拓展思維能力,更好地學習與掌握所學知識。教師這樣教授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塔建技巧,能夠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不斷地鍛煉、發展學習思維。
(三)引導幼兒利用多種搭建方式有效地進行實踐學習
在開展幼兒搭建游戲時,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大量的輔助材料,讓幼兒自己決定如何搭建不同風格的建筑;當幼兒搭建出一種風格的建筑時,教師可以拍照,然后讓幼兒利用不同風格的搭建方法進行搭建。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輔助材料,這樣不僅能充分滿足幼兒不同的搭建需求,還能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例如,“熊的一家”的建構游戲主要是讓幼兒建造一座小熊別墅,并布置室內的陳設和家具。在擺放家具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根據實際生活經驗擺放家具。在擺放家具時,幼兒可以設計場景,以不同的方式擺放家具,這充分體現了建構游戲的適宜性和有效性。通過嘗試不同的搭建方式,幼兒可以有效地學習。當幼兒搭建完每棟別墅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逐一介紹自己的設計理念,是用什么方法搭建的,采用了什么建筑風格。因為展示自己的建筑作品也是幼兒互動學習的好方法。
教師還可以安排幼兒互相評價彼此的建筑作品。在這個評價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互動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也就是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學習其他幼兒的知識和技能。這樣不僅可以擴展幼兒的知識領域,還可以讓幼兒更深入、全面地學習。幼兒之間也能夠做到相互啟發、相互鼓勵。教師的點評要關注幼兒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啟發幼兒思考:“我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這樣在接下來的游戲活動中,幼兒就可以重點關注這些問題,并不斷地進行改進與完善。
(四)融入生活元素,促進建構游戲的開展
在建構游戲中融入生活元素,能夠有效促進建構游戲的開展。幼兒的活動范圍主要是家庭和幼兒園。有些家長認為幼兒總愛“搗亂”,如喜歡拿著筷子敲桌子、玩面粉、在墻上涂鴉等。實際上,這些行為是幼兒滿足好奇心、探索世界的自然表現。做這些事情是幼兒的天性,這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生活中,幼兒會從周圍的事物或現象中得到啟發,并利用這些事物或現象進行探索,從而獲得學習經驗、發展認知能力。因此生活元素是幼兒獲得經驗和靈感的重要來源,能促進幼兒不同能力的發展。將生活元素與建構游戲相結合,可以滿足幼兒對知識和探索的渴求,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開發幼兒的潛能,有效促進幼兒建構游戲的開展。
例如,教師可以為幼兒投放生活化的建構材料,如造型為柱子、窗戶、柵欄、門等的塑料模型,或生活用品,如桌子、椅子等。建構游戲材料的材質應主要是塑膠和木質。塑膠材料輕便,方便取用和搭建,但搭建不牢固,因此適用于平鋪或疊放;木質材料稍重,但搭建的成品比較穩固,因此適用于壘高或拼接。此外,建構游戲材料在顏色、形狀和大小上,也應多樣化,如樓房等建筑物的建構需要不同形狀的積木,以創造出不同建筑物的外形。教師提供生活化的建構材料,能夠促使幼兒在開展建構游戲時聯系生活經驗,激發創作靈感,從而促進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提升。幼兒可以根據不同的材料建構各種形式的作品,從而提高建構技能。
(五)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保障游戲有效開展
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僅影響幼兒的游戲體驗,而且直接關系到游戲情境的創設和游戲效果。因此,教師的專業水平決定了主題建構游戲是否能夠有效開展。一方面,教師需要通過專業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對主題建構游戲的認識和掌握能力,保證游戲開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具備觀察和指導幼兒參與游戲的能力,保證游戲真正貼近幼兒的需要和發展。此外,教師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與合作能力,為幼兒主題建構游戲的開展提供支持。教師要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求,保證主題建構游戲的有效性。
(六)鼓勵幼兒自主確定游戲主題
建構游戲的主體是幼兒。建構游戲不僅是簡單的積木搭建活動,更是提升幼兒創造力的過程。受性格、認知能力、游戲經驗和生活經歷等因素的影響,幼兒的游戲能力存在差異,因此在游戲中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有的幼兒能很快確定自己想要搭建的主題,并有條不紊地完成所需物品的搭建;而有的幼兒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確定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幼兒游戲能力的差異,并在參與建構游戲前尊重這些差異。如果教師過早介入游戲,直接為幼兒設定游戲主題,幼兒可能會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僅注意教師的指令,對教師產生依賴,不利于幼兒獨立探索能力的提升。
教師應鼓勵幼兒自主確定游戲主題,同時給予幼兒足夠的探索和嘗試的時間、空間,讓幼兒自由地探索和創造。這樣,幼兒不僅能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創造力和想象力,還能獲得愉快的體驗,積累更多的游戲經驗。
例如,在選擇積木作為游戲材料后,有些幼兒可能會很快進行拼接、平鋪、堆疊等形式多樣的搭建活動。盡管這在教師眼中似乎缺乏明確的主題,但教師需要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間,不要過多干預幼兒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繼續探索并嘗試堆得更高、更穩。當積木倒塌時,幼兒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但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幼兒將這種負面情緒轉化為積極的學習體驗,幼兒將會從中獲得更多。
(七)給予幼兒充分展示和交流的機會
建構游戲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些幼兒會一直沉浸在建構游戲中不愿結束,當教師要求他們收起游戲用具時,幼兒的情緒會變得不穩定。這可能是由于教師沒有及時對建構游戲進行總結和評價,導致幼兒沒有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還有一些幼兒喜歡在游戲結束后,與其他幼兒一起分析自己的經驗,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與他人的作品進行比較。這是因為幼兒有分享和表達自己的意愿,有被他人肯定和評價的意愿,也有評價他人作品的意愿。因此在開展建構游戲時,教師應注重給幼兒充分展示和分享的機會。通過展示和分享,幼兒可以與其他幼兒分享游戲的快樂和體驗,發展自己的能力,學會欣賞他人的長處和優點,更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能力,從而樹立自信心,促進自身身心健康的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搭建城堡”。在這一建構游戲中,有的幼兒能獨立完成建構,搭建了一座小城堡;有些幼兒則與其他幼兒合作,建造了一座大城堡。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向其他幼兒展示自己的建構作品、分享游戲過程,并相互學習。在展示和交流的過程中,幼兒之間可以形成互相交流、分享作品的良好氛圍。教師應該給予每個幼兒充分的展示和交流機會,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游戲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幼兒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大班幼兒的建構游戲中應用多樣化的游戲學習策略,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思維發展,使幼兒能夠更加高效地學習各種知識、技能。
參考文獻:
[1] 李霞. 大班建構游戲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行動研究[D]. 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23.
[2] 董燕. 基于大班幼兒建構活動中非建構行為的觀察探究[J]. 知識文庫,2021(20):43-45.
[3] 張梅. 主題積木建構游戲下大班幼兒深度學習的教師指導策略[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29):62-64.
[4] 楊雨. 建構游戲中大班幼兒的合作行為特點和影響因素[J].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1,37(10):7-12.
[5] 胡南. 建構游戲中大班幼兒合作行為的研究[D]. 南寧:南寧師范大學,2023.
[6] 歐陽娟,張蒞蓓,黃玉. 建構游戲視域下大班幼兒合作行為特點、問題及提升對策研究[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3,26(01):70-76.
(責任編輯: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