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圓是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領域里學生要求掌握的最后一個平面圖形,也是教學的唯一個曲線圖形,教材從生活中常見的圓的實物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并探索其特征。小學五年級學生已有一些對圓的直觀認識,本設計導入教學時從學生喜歡的套圈游戲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后面理解“圓——一周同長也”進行鋪墊。
【關鍵詞】圓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游戲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工具畫圓,能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知道什么是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經歷操作、觀察、實驗等活動,掌握圓的特征和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直徑和半徑之間的關系。
(2)在經歷操作、觀察、實驗的過程中,體會圓的特征的同時,加深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的思考,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凸顯數學學科的價值。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學會用圓規畫圓,圓的各部分的名稱,圓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活動中感受圓的有關特征。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一些同學正在玩套圈游戲,如果你是裁判,你覺得哪種方式公平,為什么?
生:第二種公平。因為每個人距離都一樣,第一種站在頂點的同學比站在邊上的同學遠。
師:那你覺得站在圓上的同學是公平的,是吧?
生:是。
師:看來圓蘊藏著一些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今天就讓我們認識圓、研究圓。(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評析】從學生感興趣的套圈游戲導入,以游戲公平性發問,讓學生初步感知圓的一中同長的特性,激發了學生學習圓、探究圓的興趣,為后面探索圓的特征打下基礎。
二、主動探索、發展思維
(一)圓與其他多邊形的異同
師:圓和我們認識的三角形、長方形等多邊形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呢?
生:它們都是平的。
其他同學補充:它們都是平面圖形。
生:圓沒有頂點,沒有角。
師:還有誰補充。
生:其他平面圖形的邊是直的,圓的邊是彎的。
師:我們看多邊形的邊是直的什么?
生:線段。
師:而圓的邊是什么線?
生:曲線。
師:是的,圓是曲線圍成的圖形。板書:曲線圖形。
【評析】通過與其他多邊形的對比,學生認識了圓和多邊形都是由“線”圍成的平面圖形,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多邊形是由線段圍成的,認識到圓與多邊形有本質的區別,圓不屬于多邊形。
(二)活動一:畫圓,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1.任意畫圓
師:圓是由曲線圍成的,怎么畫圓呢?請你想辦法在作業紙上畫一個圓。
教師巡視,把用不同方法畫圓的學生做上標記。
師:請做上標記的同學帶上畫圓工具和圓向我們展示你們是怎么畫的。
生:我是圓形水彩筆蓋沿著一圈描出來的。
生:我是小手指固定,拇指拿著鉛筆轉一圈,像這樣畫了一個圓。
生:我是用圓規畫的圓。
生:我用量角器,先畫圓的一半,再畫出另一半。
師:同學們用了這么多方法,你們想知道體育老師是怎么畫圓的嗎?
視頻出示體育教師畫圓的方法。
師:美術老師又是怎么畫圓的呢,我們看一下。
視頻出示美術老師畫圓的方法。
師:美術老師畫圓的方法呀和古人畫圓的方法有點相似?!吨荀滤憬洝酚羞@樣的記載:圓出于方,意思是說圓是由正方形不斷切割而成的。
其實,場景不同,畫圓的方式也不同,但我們會選擇最適合的方法畫。
【評析】通過任意畫圓,進一步感知圓是由曲線圍成的,不能用直尺的邊畫,而是利用圓形物體畫。展示體育老師和美術老師畫圓的視頻,感受不同場合畫圓方法的不同,并在教學中滲透數學史。
2.用圓規畫圓
在數學課堂上,我們想畫一個標準規范的圓,你們覺得用什么畫呢?(圓規)
請在作業紙上用圓規畫一個圓。
師:覺得自己畫得好的,將作業紙舉給老師看看。
師:現在誰來總結一些,如何畫好一個圓?
生:先用圓規尖固定,再把圓規打開,距離不變,再旋轉一周。
教師板書畫圓的方法:定點、定長、旋轉一周。
師:剛剛圓規固定的點在哪里,這一點叫什么?
生:中心。
師:這一點叫圓心,用字母o表示,板書圓心。
師:圓規兩腳的距離在哪里?誰來幫老師畫出來?
指明學生畫半徑。
師:像這樣一個端點在圓心;另一個端點在圓上的線段叫作半徑,半徑一半用字母r表示。
圓里還有一條特殊的線段(教師邊板書邊畫),通過圓心,一個端點在圓上,另一個端點也在圓上,這樣的線段叫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
請同學們在你們畫的圓上找出圓心、半徑和直徑,并用字母標出來。
師:我們來看看,定點是什么?定長呢?
生:定點就是圓心,定長就是半徑和直徑。
師:認識了圓心、半徑和直徑,下面老師考考你們。判斷:下面哪條線段是半徑,哪條線段是直徑?
生:OC是半徑,AB是直徑。
師:還有嗎?
生:OA和OB也是半徑。
師:OD為什么不是半徑?
生:它有一個端點不在圓上。
師:MF為什么不是直徑?
生:它沒有通過圓心。
師:怎么改變MF把它變成直徑?
生:平移MF,讓它通過圓心,并且兩端延長至圓上。
【評析】第二次畫圓時要求用圓規,學生初步感知點到定點的距離是定長。學生通過交流畫圓的感受,了解畫圓時要注意的事項,掌握畫圓方法,體會到定點是圓心,定長是半徑,從而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3.畫指定大小的圓
師:我們初步認識了圓,現在我們再畫一個圓。
要求:女生d=4厘米,男生r=4厘米。
教師巡視,找學生畫的圓進行展示。
師:為什么畫的圓都是4厘米,但是大小不一樣呢?
生:一個畫的圓半徑4厘米,一個畫的圓直徑4厘米。
師:那圓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生:半徑、直徑。
教師板書:半徑、直徑。
【評析】這個環節是讓學生按照指定要求畫圓,但是畫的圓有異同。通過提問都是4,為什么畫的圓大小不同,讓學生認識到圓的大小和半徑或直徑有關。
(三)活動二:探究圓的特征
師:初步認識了圓,接下來,該研究圓的特征了。
請看活動要求,教師讀研究要求:
(1)將圓紙片,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看圓有哪些特征;
(2)把你的發現和小組同學交流。
匯報時,先說說自己的發現,再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和評價。
師:好,時間到,匯報前聽清楚要求,先說發現,再說你是怎么操作發現的。
生:我發現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我是通過對折發現的。
師:老師發現你對折的半徑條數是有限的,你怎么得到無數條的結論了?
生:老師,可以這樣對折,先對折兩次打開,再對折兩次打開,像這樣對折無數次。
生:老師我發現直徑也是無數條,它也可以采用對折被無數次發現。
師:對于這兩個結論,你們還有什么補充的嗎?
生:老師,我是通過畫一畫發現圓有無數條半徑和直徑。我畫的雖然是有限條,但是如果我一直畫下去,線又足夠細,可以畫出無數條半徑。
師:你們還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圓里的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我是采用測量的方法,我先任意畫了幾條半徑和直徑,發現半徑都是5厘米,直徑都是10厘米。
師:還有通過學用測量的方法量出圓的直徑和半徑嗎?
生:我的圓的半徑是6厘米,直徑是12厘米。
生:我通過幾位同學測量的數據發現,圓的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直徑是半徑的兩倍。
師:你們都同意嗎?
生:老師,不對,必須是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才有這樣的關系。
【評析】探究圓的特點這個活動過程,教師放手讓學生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給足學生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猜想、實驗、推理等活動過程,從而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的提升,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最后通過匯報,把自主學習的知識和其他同學分享,其他同學補充評價,可以了解學生自主學生的情況,完善圓的特征,促進評價的多元化。
三、探究圓的歷史
師:今天我們共同走進了圓的世界,研究了圓的許多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認識了圓心、半徑和直徑。
生:圓心決定了圓的位置,半徑決定了圓的大小。
生:圓是軸對稱圖形,它有無數條對稱軸。
生:圓半徑有無數條,直徑有無數條。在同一圓里,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師:其實古人對圓也有研究,他們是這樣描述圓的,圓,一中同長也。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生:一個圓心,半徑都相等。
師:短短6個字就概括了圓的特征,也涵蓋了圓的本質。最后我們在對圓的欣賞中結束本課。
出示動畫:生活中的圓賞析。
【評析】墨子的“一中同長也”概括了本節課圓的本質特征,學生加深了對圓的認識和理解,最后在對生活中的圓的欣賞中結束了本課,給予學生美的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