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本身涵蓋了形式、色彩、構圖、技巧等多個方面,而項目式學習則重視問題的探討、解決過程及策略的運用。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可為學生構建一個系統且完整的學習體系,更為系統地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也能夠在實踐中體驗和運用這些知識,使知識與實踐完美結合。本文對小學美術教學中項目式學習的有效開展路徑進行深入探討,期望揭示其內在邏輯與操作策略,制訂出具有可行性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小學;美術;項目式學習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導向的教育方法,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框架,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合作與探索,已在多個學科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尤為旺盛,對色彩、形狀、線條和結構等視覺元素有著極高的敏感度。在這一關鍵時期,如何將美術教學與項目式學習有機融合,具有深遠的學術和實踐價值。但要實現這樣的教學模式,需要深入探究其內在機制、方法論及實踐策略,還要結合美術教學的特點,為學生構建一個多維度、立體的學習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其更加主動地進行美術創作。
一、項目式學習與小學美術教學的結合點
(一)美術教學的目標與項目式學習的契合性
項目式學習與小學美術教學的結合源于兩者的教學理念和目標的高度契合。項目式學習的核心在于問題的探索和解決,而美術創作本身就是一個尋找答案的過程,是對某一主題或情境的藝術性解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思考如何選擇合適的材料、技術和風格,如何安排構圖,如何表達主題等,這些都與項目式學習中的問題解決策略高度相似。同時,項目式學習注重學生的實踐和操作,而美術教學正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學生需要親手操作,實際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將其轉化為具體的藝術形式,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過程,與項目式學習的實踐導向理念高度契合。項目式學習鼓勵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而在美術創作中,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樣重要。學生之間可以通過互相討論、批評和指導,共同完善作品,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項目式學習與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機結合,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加豐富、立體的學習空間,使其在項目實踐中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更有效地挖掘其藝術潛能,培養藝術創造力。
(二)小學生認知特點與項目式學習的相容性
讓·皮亞杰是認知發展領域的知名學者,在他所劃分的幾個認知發展階段中,小學生正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開始從直觀思維轉向邏輯思維,這種邏輯主要思維的萌芽是建立在對具體事物的觀察和操作上,這表明學生在理解和處理概念和問題時,仍然需要依賴具體的參照物或實際操作。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基于真實情境和實際操作的學習方法,與此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高度相容,要求學生在真實或仿真的環境中,通過實際探索和實踐,解決具體的問題或完成特定的任務。而美術作為一種主要依賴視覺和觸覺的學科,其教學內容和方式與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有著天然的契合。在美術創作中,學生需要直接操作材料,觀察色彩、形狀、線條和結構的變化,這種直觀和具體的學習經驗有助于學生建立穩固的知識結構。與此同時,項目式學習還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這與小學生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相吻合。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看,項目式學習與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的這種相容性,證明了項目式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適用性和有效性,也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指導原則,即在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和需求,以確保學習的有效性和深度。
(三)美術教學的內容與項目式學習的互動性
美術是一種涉及創造力、表達和審美的學科,天然帶有高度的互動性和實踐性,這種特性使其與項目式學習的核心理念有著顯著的契合點。項目式學習注重實踐、探索與主動參與,強調通過真實情境的深度學習,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獲得知識,而美術教學內容中的技巧、技法和審美原則,均需在實踐中得以應用和體驗。項目式學習的核心是對真實場景的模擬或重現,使學生有機會在一個近似真實的環境中學習和應用知識。而美術作為一種表達和交流的工具,本身就是對現實和想象的再現。美術教學中的各種元素,如色彩、形狀、線條和結構,都可以與項目式學習的任務和目標相結合。此外,美術教學和項目式學習都強調過程而非結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調整、修正和完善,這種迭代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深入思考,持續地與所學內容進行互動,從而獲得更深入的學習體驗。在結構上,美術教學的內容和項目式學習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框架進行組織,幫助學生系統地學習和應用所學知識,框架的靈活性也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自主性和創新空間。
二、小學美術項目式學習的有效開展路徑
(一)創意觸發:激發學生藝術創作靈感
在藝術海洋中,創意被視為推動浪潮的核心動力,為藝術家提供了無窮的可能性。創意觸發不是一個孤立過程,而是與學生的認知、情感和社會經驗緊密相連。在小學階段,學生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欲望,教師可以通過巧妙地設計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地將這種好奇心轉化為藝術創作的動力。然而,創意觸發并不意味著任意性或無序性,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創意探索的同時,也需要幫助其建立清晰的創作方向和目標。
以人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第10課 我是汽車設計師”為例,汽車作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自然而然成為學生所熟悉和喜愛的對象。讓學生設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汽車,不僅要求學生有自己的審美判斷,還需要學生對汽車的形態、顏色、功能等元素有深入的理解。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可以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知識巧妙地融入藝術創作。例如,學生可能對家中的汽車、在街上看到的汽車或是電影中出現的特定汽車有深刻的印象,或許是第一次被允許靠近車輛,感受它的金屬質地和流線的外形。在街頭,可能曾被某款獨特的汽車所吸引,汽車獨有的顏色、外形或是其獨特的設計風格,成為學生心中對汽車的初始印象。這些與汽車相關的情感和記憶,都是學生積累的寶貴創意資源。教師敏銳地捕捉并挖掘這些資源,將其納入教學過程。通過組織一系列與汽車設計相關的活動,如素描、水彩、立體制作等,教師幫助學生將這些情感和記憶轉化為具體的藝術形式。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對這些情感和記憶進行深入地反思和分析。例如,“是什么讓某款汽車在他們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外形、顏色,還是與其相關的某個情境或情感?”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進一步探索汽車設計中的各種元素,如線條、形狀、比例、材料等,以及這些元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一輛汽車。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的設計元素和技術,如汽車外觀設計成流線型的重要性、顏色與情感的關聯、材料選擇與環境的關系等,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審視藝術與設計,深入設計和技術的本質。
(二)實踐導向:鏈接生活與藝術的橋梁
在小學美術項目式學習中,以實踐為導向旨在將生活與藝術無縫連接,讓學生體驗到藝術不是孤立的、靜態的表現形式,而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有機整體。美術教學強調學生對生活環境的觀察和感知,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敏感度,使其具有捕捉這些細微之處并轉化為藝術表達的能力。同時,鼓勵學生走出教室,進入真實的生活場景中進行創作,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和風格。
以人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下冊“設計文化衫”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環境進行觀察,捕捉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間或與自己文化背景相關的元素,可以是一種色彩、一個形狀,或是某種特定的圖案,指導學生思考如何將這些觀察到的元素融合、轉化為文化衫的設計元素。學生回想與衣物有關的記憶和體驗,如節日、活動或特定場合中所穿的特殊服飾,或是因為某種情感與某件衣物產生的深厚聯系。在分享環節,學生可以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故事和情感,為接下來的設計活動積累靈感。教師可以介紹不同文化、地域背景下的典型衣物元素與特色。學生可以從中選取某種元素,將其與自己的個人經驗和情感相結合,創作出既有文化特色,又具有個人情感的文化衫設計稿。
(三)文化融合:探索藝術與傳統的連接
探索藝術與傳統的連接旨在為學生鋪設一座橋梁,使其得以跨越時空,洞悉不同文化中的藝術審美,進而在創作中靈活運用。文化融合并不是簡單的文化疊加,而是需要在保留各自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尋找共通點,創造出全新的、具有共通性的藝術語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宏觀角度審視各種文化,鼓勵其在創作中嘗試融合不同文化的元素,創造出既具有國際性,又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
教授人教版美術五年級上冊“美麗的紋樣”時,在課程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引入各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經典紋樣,如中國的云紋、蜀繡、非洲的部落圖騰等。在展示這些紋樣的同時,教師簡短介紹其背后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接著,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紋樣,嘗試用畫筆在紙上再現。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深入體驗紋樣背后的情感和意境,而不只是表面的模仿。例如,中國傳統云紋蘊含著祥和、流動與自然之美,非洲部落圖騰則代表的力量、信仰和集體意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嘗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創作出全新的紋樣,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擺脫傳統的束縛,尋找與自己生活和情感的連接點。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創作中不斷反思,挖掘紋樣背后的深層意義。為了使學生的創作更加生動和具體,教師可以提供各種材料,如彩色的紙、綢緞、珠子等,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材質和技術,為學生的作品增添更多的質感和立體感。學生可通過這種學習方式體驗藝術的魅力,挖掘自己的創作潛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創作者。
三、結束語
美術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創新能力,而項目式學習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索,從初始的主題選擇、實際操作到評估機制的設計,每一步都精心規劃,確保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得到全面的成長。在具體應用中,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調整、完善,確保其與學生的需求和發展相匹配,為學生創造一個更開放、自由和多元的美術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黃祎.項目式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師,2023(16):81-83.
[2]景曉薇.探究小學美術教學中項目式學習的有效開展路徑[A]/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工作委員會.創新教育實踐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五)[C].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工作委員會,2022:345-347.
[3]儲丹丹.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小學美術教學實踐創新[J].智力,2021(33):7-9.
[4]張慶雅.多媒體視域下項目式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4):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