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系統性護理干預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質量及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醫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系統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認知功能及患者依從性改善情況。結果 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認知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系統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認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阿爾茨海默病;系統性護理干預;生活質量;認知功能;自我護理能力
阿爾茨海默癥(AD)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為認知功能的逐漸喪失和行為能力的退化,最終導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嚴重下降[1]。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AD的發病率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已成為嚴重威脅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2]。
當前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和綜合干預。藥物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癥狀,同時還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以保證療效。系統性護理干預是一種基于多學科合作的全面干預策略,旨在通過個體化的護理計劃全面改善患者認知功能、行為癥狀及其生活質量[3~4]。這種護理模式不僅關注患者的疾病管理,還注重提高其整體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本研究旨在探討系統性護理干預對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生活質量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納入標準:符合阿爾茨海默病診斷標準[5];病情穩定;患者及家屬均知曉研究目的、過程并同意參與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視聽力、語言功能及肢體活動均存在嚴重障礙;合并惡性腫瘤;中途因個人原因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介紹阿爾茨海默癥的基本知識、病情管理和預防措施;遵醫囑指導患者用藥,監測藥物不良反應,確保藥物療效;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狀態和行為舉止,及時處理異常情況,加強風險防范,確保患者安全。
1.2.2 觀察組實施系統性護理干預
(1)情感支持: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交流,溝通過程中使用溫和的語氣和適中的語速,確保患者能夠理解。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心理狀態實施心理疏導,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減輕其孤獨感。
(2)記憶功能訓練:通過剪紙、繪畫等活動訓練患者記憶和執行能力。這些自主活動可促進患者積極思考,發揮主觀能動性,配合肢體運動提升肢體協調能力。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參與剪紙和繪畫活動,通過手眼協調和創意表達增強其記憶力和注意力。此外,護理人員還需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鼓勵家屬參與訓練活動,與患者講述淺顯易懂、語速緩慢的故事,便于患者理解和跟隨,鍛煉其思維和記憶力。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可讓患者復述故事內容,進一步鍛煉其語言能力。同時,護理人員可以制作家屬照片或姓名卡片讓患者進行辨認和記憶,通過反復訓練增強其記憶力,還可準備一些卡片,口述卡片中的對象,讓患者記憶并辨認,通過反復訓練強化記憶效果。
(3)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制定定時表,幫助患者形成條件反射,養成規律作息。通過抓握訓練(如用餐具進行抓握練習),幫助患者逐步恢復手部功能;行走訓練(如太極拳),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和步態穩定性。自主完成為主,護理人員只需進行監督;若患者無法完成,護理人員則反復演示和指導,直至患者能夠獨立操作。訓練過程中可播放輕音樂使患者放松心情,積極與患者溝通,增強其語言交流能力。
(4)安全護理: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行動能力,定期評估其跌倒風險。對行動不便或平衡能力差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協助其進行日常活動,提供適當的輔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等。進行行走訓練或其他康復活動時,護理人員應陪同在旁,確保患者不會因動作不穩而跌倒。注意保持地面清潔,避免放置障礙物。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GQOL-74評估,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等維度,每個維度均為100分,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2)比較兩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估,包括護理概念、責任意識、自我護理技能及健康知識水平等維度,滿分為172分,評分越高則自我護理能力越強。(3)比較兩組認知功能: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估,總分30分,評分越高則認知功能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自我護理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 兩組認知功能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Mo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臨床研究指出,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早期和中期階段給予有效護理干預,可從多方面提高其生活質量,延緩認知功能進一步惡化,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互動能力。
系統護理干預是一種基于綜合性和結構化的護理模式,通過整合以往的護理經驗形成一套操作簡便且具有高度針對性的護理路徑[6]。與傳統護理方法相比,系統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具體情況的深入分析,結合護理人員專業經驗,為其提供全面且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認知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如下: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由于認知功能的退化和生活環境的變化,常常感到孤獨和抑郁[7~8]。系統性護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與患者積極交流,注意使用溫和的語氣以及適中的語速,可有效幫助其理解和接受疾病;同時,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緩解其孤獨感。家屬的積極參與和陪伴,在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增強其社會聯系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這些措施共同作用,可滿足患者愛與歸屬感的需求,從而提高其整體生活質量。此外,通過結合剪紙、繪畫等活動可系統地訓練患者記憶力和執行能力。這些活動不僅能激發患者主動思考,還可通過手眼協調和創意表達,增強其記憶力和注意力。護理人員與家屬合作,通過講故事和互動,使患者在輕松的氛圍中,不斷鍛煉思維和語言能力。反復記憶和辨認訓練可逐步提高患者認知能力。此外,系統性護理干預強調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通過抓握訓練和行走訓練提高其肢體協調性和平衡能力,訓練過程中可配合使用輕音樂和溫和的溝通方式,使其放松身心,以良好的機體狀態進行訓練,提高自主訓練效果。
綜上所述,系統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認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春菊,房金玲,王清錦.基于敘事故事理論家庭支持護理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2022,35(2):488-490.
[2]趙輝,孫亞平,丁雪英,等.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前行呼吸訓練干預對輕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心理壓力及檢查質效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3,31(7):989-993.
[3]徐靜.綜合康復護理對阿爾茲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響[J].醫學信息,2023,36(4):150-152.
[4]軒慧娜.心理護理聯合親情護理在阿爾茲海默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2022,32(5):97-98.
[5]王會,樊鳳蓮,張偉.敘事護理對阿爾茲海默病患者智力狀態及生活能力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1,32(12):1525-1527.
[6]王匯炘,張麗君.系統性護理干預應用于阿爾茨海默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23,39(28):125-127.
[7]胡京京.“五感療法”在阿爾茨海默病老年人小組活動中的運用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21.
[8]劉丹峰.基于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在阿爾茨海默癥患者中的應用及對患者抑郁、認知功能的影響[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9,29(2):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