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經過7年多的高起點建設與發展,雄安新區取得了顯著成就,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眾多央企和高校相繼遷入。這座被黨和國家寄予厚望的“未來之城”的持續發展,需要采取相應的舉措來支撐。該文聚焦于積極申辦與承辦大型體育賽事這一策略,系統梳理了雄安新區務實推進的理論與現實邏輯,分析了當前存在的薄弱環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升申辦與主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統籌謀劃能力、深度融入北京體育賽事體系共辦賽事,以及舉辦數字體育賽事等建議。
【關鍵詞】 雄安新區" 體育賽事" 未來之城" 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 G89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813(2024)36-0088-04
Strategic Research on Empower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Xiongan New Area with Sports Events
LI Zhicheng1" FENG Feng1" GUAN Yanbin2
1.School of Histor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100048 China;2.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After more than seven years of high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Xiong'an New Area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 infrastructure continues to improve, and a large number of central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moved in.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is \"future city\" that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have high hopes for need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uppor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trategy of actively bidding for and hosting major sports events,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ogic of the pragmatic advancement of Xiong'an New Area, analyzes the current weak links. On this basis,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enhance the overall planning ability for bidding for and hosting major sports events, deeply integrate into the Beijing sports event system to co-host events, and host digital sports events.
[Keywords] Xiongan New Area; Sports events; Future cit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現代體育賽事,尤其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體育賽事,蘊含著巨大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成為影響各地發展的重要因素。多年來,雄安新區通過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成,尋求新產業賦能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舉辦體育賽事不僅能夠帶動經濟發展,而且對地區社會文化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喬治·維加雷洛在《體育神話是如何練成的》中指出:每一項體育成績都會成為一條新聞,每一場體育賽事以及冠軍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會成為報道的焦點[1]。積極探索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有助于增強遷入企業、高校等機構人才的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進而打造具有獨特文化魅力的“未來之城”。
1" 雄安新區積極申辦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內在邏輯
承辦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以及國際國內專業大型體育賽事,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眾多城市的發展軌跡與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緊密相連,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3年杭州亞運會以及墨爾本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等。有學者在研究紐約城市體育發展時發現,賽事產業與傳媒業、文娛業和服務業等多業態雙向交互、聯動賦能,是紐約體育城市演化和發展的重要特征[2]。雄安新區應積極申辦承辦大型體育賽事,以助力其高標準高質量發展。
1.1" 大型體育賽事是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
歷史經驗表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通常能顯著提升城市的競爭力和形象。從北京奧運會、冬奧會,到廣州亞運會、杭州亞運會,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文旅產業發展和形象塑造的促進作用顯著。此外,舉辦大型專業性體育賽事也對城市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如墨爾本、圣保羅、上海通過舉辦F1大獎賽,顯著提升了城市的全球競爭力。
申辦大型體育賽事是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的有力舉措。2023年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雄安新區考察,并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他強調,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并舉。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進一步明確了雄安新區的發展方向,強調要善作善成,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為落實這一要求,積極申辦承辦各類大型體育賽事,是一項切實可行的舉措。
1.2" 大型體育賽事能有效提升雄安新區知名度
申辦承辦大型體育賽事能夠顯著提升雄安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增進民眾對新區發展成果的了解。申辦、籌備和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是一項持續較長時間的工作,期間能夠為雄安新區發展持續引流,宣傳新區的建設發展成果。大型賽事活動期間,來自世界各地和全國各地的人們前來參賽、觀賽和游覽,深入體驗雄安的建設成果,這不僅能夠有效消除質疑聲音,還能極大地提升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1.3" 雄安新區已初步具備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場館設施條件
經過近6年的持續大規模建設,雄安新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包括容城市民體育運動中心、雄安郊野公園在內的高質量體育場館設施。隨著雄安體育中心的落成,雄安新區的體育基礎設施體系將躍升至全新高度,為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提供完備的場館及配套服務。
2018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容城市民體育運動中心,是雄安新區設立后的首座綜合性體育場館。該中心坐落于容城縣容仁路北側、白洋淀大道西側,占地面積37.8畝,其中綜合體育館建筑面積約為11 800 ㎡,內含1個多功能體育館和1個游泳館。多功能體育館設有2 000個座位,已積累一定的地方賽事舉辦經驗。
雄安郊野公園位于雄安新區的北部,其總面積達26 800畝,被譽為新區北部的“綠色門戶”。公園具備良好的馬拉松、自行車等賽事舉辦條件。其中,張家口園內設有室內籃球館、游泳館、室外足球場和網球場等設施,總面積近30 000 ㎡。
作為新區標志性建筑之一的雄安體育中心,其主體工程已完成施工,預計近期將投入運營。雄安體育中心由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3個主體建筑及附屬建筑和配套室外工程組成,總占地面積約35 hm2,總建筑面積為185 124 ㎡(其中地上建筑面積78 034 ㎡,地下建筑面積107 090 ㎡)。項目投入使用后,將包括一座可容納3萬人的綜合體育場、一座可容納1萬人的體育館以及一座可容納2 000人的游泳館。未來,該體育中心不僅能夠承辦國際單項賽事與國內綜合賽事,還將成為展示雄安新區體育事業發展成就的重要平臺,為申辦承辦各類大型體育賽事提供堅實的硬件基礎。
1.4" 雄安馬拉松等賽事的舉辦為雄安新區積累了大型體育賽事的承辦經驗
自雄安新區成立以來,已成功舉辦多項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體育賽事,包括新區級、河北省級以及京津冀地區的賽事,積累了寶貴的辦賽經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賽事包括雄安馬拉松賽和環白洋淀國際自行車賽。雄安馬拉松作為新區規模最大的全民健身賽事,自2017年起已成功舉辦四屆。2023年雄安半程馬拉松吸引了來自京津冀地區的4 200余名選手參賽。
2" 雄安新區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不利因素剖析
申辦主辦各類大型體育賽事是雄安新區未來發展的重要布局舉措之一。上述內容簡要分析了其內在邏輯,但雄安新區在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方面仍存在若干薄弱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地方政府及機構相關經驗不足。申辦承辦大型體育賽事對政府的服務、組織、管理、運作等多方面能力構成了挑戰。由于雄安新區成立時間較短,在這方面的經驗積累尚顯不足。
第二,大型體育賽事專業人才匱乏。從申辦到承辦大型體育賽事,需要大量專業人才的支持。目前,雄安新區在這類人才方面存在明顯缺口。
第三,專業配套設施設備和服務機構相對欠缺。申辦承辦大型體育賽事需要高水平的住宿、餐飲、交通、醫療等設施的支撐。雄安新區當前的酒店、賓館、運輸企業等規模和服務水平仍有待提升。特別是在2020—2022年期間,受新冠疫情影響,新區酒店、賓館、運輸企業等文旅產業遭遇嚴重沖擊。為此,2023年2月,河北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黨政辦公室印發了《關于當前穩定經濟發展的重點政策措施》,推出了一系列扶持高水平酒店、度假區和文旅企業的舉措。在政策扶持的基礎上,新區文旅產業需更加注重提升服務的專業性和吸引力,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
3" 雄安新區以賽促建、積極提升舉辦大型體育賽事能力的建議
雄安新區應積極彌補短板,深入挖掘并發揮自身優勢,采取更加靈活有效的措施申辦與承辦大型體育賽事,通過賽事促進建設,提升自身形象,實現高標準高質量發展。
3.1" 提升申辦與主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統籌謀劃能力
雄安新區在申辦與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時,需進行統籌謀劃,并積極爭取國家、河北省、北京市及天津市政府部門以及體育類專業協會與團體機構的大力支持。相關國家部委及京津冀三地黨政部門可有針對性地安排或支持雄安新區承辦不同類型的大型體育賽事,涵蓋省級專項賽事、京津冀專項賽事、國家級專項賽事,以及大型綜合性省級、國家級乃至國際體育賽事。在爭取政策傾斜的同時,雄安新區應不斷提升謀劃申辦與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規模與等級,力爭在短時間內具備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各項能力。
雄安新區應充分利用其毗鄰北京的優勢,有效利用雙奧之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體育遺產,包括在辦賽理念的延續、場館設施的使用、賽事服務與保障經驗的傳承”[3]等方面,借助辦奧人才,按照奧運標準,提供奧運服務,精心打造自身的賽事品牌。
從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角度出發,新區應高標準統籌規劃建設遷入高校的體育場館。對于已明確在雄安建設校區的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科技大學和北京林業大學四所高校,新區與高校應提前做好統籌規劃,提升體育場館的專業水平,充分考慮聯合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可能性,從開放性、互補性的角度謀劃建設高質量體育場館及配套設施。
同時,應積極與北京體育大學等體育學科實力強勁的高等院校、專業體育學會協會及研究機構開展合作,為承辦大型體育賽事引進、儲備并持續培養所需人才。
3.2" 深度融入北京體育賽事系統,共辦賽事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是當前國家層面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加快和促進京津冀體育產業一體化發展,對于促進京津冀體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京津冀體育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4]。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留下的豐厚體育遺產,為賦能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提供了寶貴資源[5]。雄安新區可實施京津冀聯合申辦與承辦大型國際國內體育賽事的舉措,在賽事舉辦模式上借鑒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相關經驗。充分發揮白洋淀的水資源優勢,積極推動聯合舉辦皮劃艇、槳板、龍舟等戶外水上項目或鐵人三項等水陸結合賽事項目。
雄安新區應充分利用京雄鐵路與公路的便捷交通優勢,承辦北京大型體育賽事的分會場。2022年北京冬奧會極大帶動了張家口市的發展,這得益于京張鐵路提供的便捷條件。雄安新區不僅有京雄高鐵,還有高速公路,承辦北京大型體育賽事分會場和分賽場的優勢十分顯著。北京作為世界首座“雙奧之城”,在申辦與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資源和人才儲備。雄安新區可積極融入北京的大型體育賽事體系,申辦部分賽事。北京現擁有的大型體育賽事品牌,如中國網球公開賽,可將外圍賽、選拔賽選定在雄安新區的體育場館。隨著辦賽經驗的積累和人才儲備的成熟,雄安新區可逐漸轉變為正賽和決賽的舉辦地。京津冀地區體育資源總量豐富且各具特色、優勢互補,交通路網便捷發達,為三地的體育合作提供了重要條件[6]。
3.3" 深耕現有體育專項賽事,拓展新興品牌
經過多年發展,雄安新區已初步打造了一批體育賽事品牌,如雄安馬拉松、環白洋淀國際自行車賽等。雄安新區應進一步擴大并升級現有體育賽事品牌,致力于將其打造為國內領先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馬拉松、自行車專項賽事品牌活動。主要升級舉措可從策劃與投資兩方面展開。
在策劃方面,引入高水平國際頂級體育賽事策劃人才和企業,從賽事發展策略、賽制改革及賽事宣傳推廣等角度進行全面升級,打造特色鮮明、觀賞性強、參與度高的賽事品牌。在賽事投資方面,基于前期基礎設施投入,參考國際著名賽事舉辦地的經驗,持續加強政府投入的同時,引入企業和個人等多元化投資,為賽事升級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雄安新區應充分利用高學歷年輕人聚集的優勢,積極舉辦新興體育專業賽事,為承辦該類型大型專項賽事奠定堅實基礎。作為新興的“未來之城”,雄安新區已初步顯現出高學歷、高技術水平年輕人聚集的特征。基于這一特征,可探索舉辦電競、飛盤等新興體育項目賽事活動,并積極申辦和承辦國際級、國家級的新興體育賽事項目。這不僅能吸引和留住高學歷、高技術人才群體,還能為雄安新區發展新的業態積累經驗。
3.4" 抓住國際體育發展潮流,積極舉辦數字體育賽事
雄安新區緊跟數字體育賽事浪潮,致力于成為區域乃至全國的專業賽事舉辦地。數字體育賽事主要包括電子競技賽事與虛擬體育賽事[7]。《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等國家戰略性文件均強調大力發展數字體育,推動體育事業的數字化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數字體育迅猛發展,具體表現為相關賽事的不斷舉辦,如2023年杭州亞運會將電競列為正式比賽項目,2025年即將舉行世界首次奧林匹克電競賽事。雄安新區作為國家戰略發展的新區,引入世界體育賽事的新潮流賽事,與其發展定位高度契合。以下從政策、人才、國際合作、技術升級等角度進行分析。
首先,新區相關部門可研究出臺扶持政策,為數字體育賽事的舉辦創造有利條件。政策內容主要包括適度簡化或降低舉辦數字體育賽事的審批環節和難度,提升賽事舉辦的便利性。同時,積極研究出臺支持政策,從稅收減免、資金扶持、場地建設等方面降低賽事舉辦成本,提高賽事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其次,加大數字體育人才引進力度,鼓勵遷入高校進行專業人才培養。在人才引入過程中,雄安新區應突出強化數字體育人才專項,為賽事舉辦創造人才優勢。隨著大批科技理工院校的遷入,新區應積極聯系屬地高校,加大對數字體育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為數字體育賽事提供持續的人才支撐。
再次,主動加強與奧林匹克電競賽事等機構的合作,搶占數字體育賽事的先機。新區相關部門或機構應積極尋求與國際體育組織、其他國家和地區在數字體育領域的合作機會。鑒于2025年沙特將舉辦奧林匹克電競賽事,相應的地區或全國范圍內的選拔賽等均在緊密籌備中,雄安新區應積極與相關機構聯系,突出自身在技術、人才、設備、場地等方面的優勢,爭取承辦相關賽事。此外,積極與騰訊、網易等國際電競游戲企業合作,引進國際先進的賽事運營模式和技術手段,積累并探索數字體育賽事的舉辦經驗。
最后,新區應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強化技術升級,不斷推動數字體育賽事的技術創新。數字體育賽事是國際體育發展的重要潮流,是數字經濟與體育賽事融合的產物。從人工智能到虛擬現實,從體育轉播到體育營銷,科技正在重塑體育的組織方式和表達形式,也深刻影響著體育的發展理念和內涵[8]。雄安新區在建設中應用了大量新技術設備,具有舉辦大型數字體育賽事的基礎設施資源。舉辦大型數字體育賽事需要新區緊跟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發展潮流,不斷提升賽事的觀賞性和互動性,打造沉浸式的觀賽體驗,將數字體育賽事的舉辦與建設青年人向往的“未來之城”緊密結合。
4" 結語
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對雄安新區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雄安新區應借助京津冀一體化國家戰略優勢,傳承“雙奧”遺產,在鞏固提升已有的馬拉松賽事品牌基礎上,積極申辦大型體育賽事,探索新型數字體育賽事。
參考文獻
[1] 喬治·維加雷洛.體育神話是如何練成的[M].喬咪加,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5.
[2] 馬新陽,王成,茹曉陽.賽事產業聯動賦能紐約體育城市發展經驗及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24(9):88-95.
[3] 王海燕,王潤斌.北京2022年冬奧會遺產實現傳承路徑的多維闡釋:基點·過程·趨向[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4,36(1):43-56.
[4] 陳曉丹.雄安新區建設背景下京津冀體育產業一體化發展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4):38-44.
[5] 閆偉華,孫葆麗.北京2022年冬奧會體育遺產賦能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4,39(3):273-279.
[6] 韓晴.京津冀區域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9.
[7] 黎鎮鵬,任波.數字體育賽事:概念內涵、實踐樣態與發展路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4,58(6):57-64.
[8] 陳琳.體育科技:崛起中的創新力量——評《體育科技浪潮》[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1,44(12):197-200.
基金項目: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重點項目(項目名稱:“雙奧之城”遺產傳承利用研究,項目編號:22LLJTB040);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首都師范大學研究基地實踐項目(項目名稱: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的實踐路徑研究,項目編號:SJ2024009);電競奧運會舉辦對我國數智體育發展的影響趨勢研究(2410001)。
作者簡介:李志成(1984—),男,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文化、電競文化、文化遺產傳承。
中文作者簡介:馮峰(1981—),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文化。
中文作者簡介:關彥斌(1989—),男,碩士,研究方向為體育文化、電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