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求標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被賦予了更多教學功能,并且在信息技術及其應用飛速發(fā)展的形勢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地位逐漸提升,其教學優(yōu)化工作的重要性日漸凸顯,而項目式學習在其中尤為關鍵。文章以此為背景,探究項目式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途徑,為相關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項目學習;教學探究
高中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在原有信息技術知識儲備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相關技能,擴充知識儲備的重要課程,其在教育發(fā)展影響下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愈發(fā)重視,項目式學習由此進入教師教學視野,其在實際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途徑,也成為相關教師當下重點關注的問題。
1? 項目學習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價值
項目學習法側重以特定的項目主題為開展內容,以學生為核心,以教師為引導組織者,學生在項目探究框架指導下,應用課程知識內容完成項目探究任務,強化其實踐操作能力。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過于偏重課程知識講解,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培養(yǎng)不足仍是制約其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問題,而項目式學習的合理應用,可幫助學生在明確的項目主題指導下,合理應用課程所學知識完成特定的實踐任務,進而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知識應用水平,真正將課程知識內容轉化為自身認知理解內容。因此,項目學習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不僅承擔著改變傳統(tǒng)教學機制的教學職責,還為學生深度學習課程知識內容提供一定參考。
2? 項目學習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
2.1? 學習目標模糊
基于項目學習法自身作用機制,在確定項目主題的基礎上,將課程教學目標轉化為具體的項目探究目標,是決定其教學成效的關鍵。而項目學習法作為新興的教學手段,其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仍受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學觀念與應試教育影響,導致項目式學習中的各項探究目標與課程教學目標之間的關聯(lián)性不足。受此影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難以借助項目式學習構建項目探究過程與課程知識內容的聯(lián)系,削弱了項目式學習法的實際效用。
2.2? 學習機制相對單一
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仍存在由教師絕對主導學習內容,學生被動完成學習任務的現(xiàn)象,這一教學機制對項目式學習的影響較大,容易令學生在項目探究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機械式學習的情況,與項目式學習的教學預期不符。同時,單一的學習機制也不利于教師維護學生在項目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影響其學習積極性與課堂參與度。
2.3? 項目評價尚待完善
在項目式學習中,項目評價是學生及時對項目探究學習情況進行精準定位,明確自身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內容,但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評價內容與形式相對單一、評價內容全面性不足、各項目評價內容之間缺乏關聯(lián)等問題仍然存在,不利于學生及時通過項目總結工作,鞏固項目探究學習基礎。
3? 項目學習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3.1? 結合生活實際,構建項目情境
為幫助學生深入思考課程知識的應用途徑與意義,從宏觀層面審視項目學習內容,教師應在應用項目式學習法開展教學活動前,結合項目主體內容與學生自身認知水平,為學生提供與項目貼合的情境內容,促使學生在情境中對項目探究背景進行思考分析,構建課程知識與生活實際或相關領域的聯(lián)系,進而為項目學習奠定基礎。例如,針對認識大數(shù)據(jù)知識板塊內容,教師可將網絡購物或醫(yī)療診斷等實體情境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體現(xiàn)展示給學生,促使其結合自身認知與生活經驗,從情境中的技術應用角度出發(fā),思考大數(shù)據(jù)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面臨的具體要求,進而以此為基礎,從宏觀技術層面更新自身信息技術認知結構,令其從知識層面學習升遷至技術應用發(fā)展層面學習[ 1 ]。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令學生結合自身在項目情境中的思考內容,以“Python在網絡商城構建中的應用”為項目主題,以小組為單位對相關資料信息進行整合歸納,針對Python在網絡購物領域中的數(shù)據(jù)采集應用發(fā)展進行合理構想,并從現(xiàn)有的技術知識出發(fā),提出相對具體的應用提案,進而為教師引導其利用教學資源文件開展項目學習活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相較于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教學形式,情境構建與項目學習法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可幫助信息技術認知水平較低的學生快速彌補大數(shù)據(jù)技術認知的空白,便于其及時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知識思考該技術內容本質,提升項目學習法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可促使學生借助情境內容明確項目探究目的,并參考情境中的大數(shù)據(jù)技術應用情況,合理制定項目方案,提升項目學習的有序性與精確性,進而強化其課程學習效果。
3.2? 明確教學方向,合理設定項目主題
項目主題是項目學習法的核心,也是學生明確項目學習探究目的的關鍵。為確保項目式學習法與學生自身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契合,教師應結合學科素養(yǎng)內容、課程教學內容、學生認知水平等因素,確定項目主題,并注意項目主題與學生認知發(fā)展的契合性以及項目主題的可操作性,避免其與學生實際學習需求脫節(jié),導致項目學習內容與課程學習內容偏離[ 1 ]。教師應綜合分析高中信息技術知識內容,構建其與學生現(xiàn)有認知結構的聯(lián)系。例如,針對人工智能知識板塊內容,人工智能的本質及其在信息處理中的應用是該課時內容教學重點,為此教師可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智能信息處理內容出發(fā),設定項目“人工智能客服的設計應用”,進而基于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認知水平,將項目主題細化,如“人工智能客服知識庫模塊設計”“程序邏輯結構設計”“問題分析網絡設計”“標點符號是否有誤”等多個項目主題,以此為學生提供靈活的項目研究選擇,使其可結合教材資源與網絡平臺中的相關資源,通過項目小組分工選擇與自身信息技術認知貼近的項目主題進行研究。與以往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一刀切”式項目主題內容相比,精細化的項目主題更有利于學生從具體的模式識別技術出發(fā),獲取相關資料信息,并在精準主題的指導下高效調查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情況,綜合提升項目學習效率。同時,該項目主題設定也便于教師實現(xiàn)個性化項目教學,即在宏觀主題方向確定的情況下,令學生自行選擇子項主題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以此提升項目學習法的全面性。
3.3? 結合知識遞進順序,合理設置項目梯度
基于項目學習法自身機制,循序漸進的項目學習過程更有利于學生吸收轉化項目探究內容。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以及課程知識遞進順序,合理設置項目梯度,便于學生通過逐步解決問題完成項目探究任務,強提升項目學習的合理性與有序性。尤其針對部分項目學習要求較高,耗費課時較多的知識內容,教師應從項目范例、項目問題體系、項目學習建議以及流程等方面入手,為學生提供完整的項目學習框架,并結合實際情況設置課時任務,以此指導學生完成整個項目[ 2 ]。
例如,在信息系統(tǒng)軟件及其作用知識板塊教學中,為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課程內容,針對搭建網絡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項目學習內容,教師可在確定主題“信息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的基礎上,構建各科教學目標和任務標準對項目探究任務的對應聯(lián)系,并提供相應資源和工具,比如第一課時要求各項目學習小組分析網絡訂票系統(tǒng)及其組成,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分工,確立項目探究框架。第二課時要求小組能夠針對網絡訂票系統(tǒng)應用,分析其系統(tǒng)功能模塊(輸入、處理、儲存、控制和輸出),進而結合設計需求收集相關資料信息,明確本組的系統(tǒng)設計構建框架以及需要的信息技術內容等,參照部分現(xiàn)有網絡學習管理系統(tǒng)完善設計內容。第三課時要求小組從系統(tǒng)運行應用情況出發(fā),整合之前收集的資料信息,研究計算機和移動終端在信息系統(tǒng)中的工作原理,明確各移動終端與系統(tǒng)涉及的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溝通交流,由其他小組與教師共同進行評價,從系統(tǒng)應用與功能角度分享設計觀念或信息技術知識應用感想,以及項目學習中產生的相關經驗等。將項目任務分解細化為子項任務,配置相應課時任務要求,可提升項目學習的有序性,便于學生借助教師提供的資源與工具,在精細化項目框架指導下完成自主學習,進而通過攻克各項目節(jié)點問題,逐步達成相關知識學習目標,以及技能應用目標[ 3 ]。
3.4? 多方位審視學習成果,完善項目評價內容
在新課程逐步推進落實影響下,針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應利用項目學習法自身的綜合性與多樣性,促使學生從學科素養(yǎng)出發(fā),建立正確的課程學習認知體系,以此強化項目學習法應用效果,實現(xiàn)教學優(yōu)化。為此,教師應結合學生自身信息技術知識儲備與學習水平,針對項目式學習設定多樣性評價內容或形式。在制定評價內容時,應以項目探究成果或目標階段性成果、各項目標成果的完成基準以及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能力發(fā)展等元素作為評價內容核心[ 4 ]。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借助信息技術教學自身優(yōu)勢,利用信息網絡平臺,完善項目式學習評價體系,促使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掌握評價內容,并為師生評價、生生互評、過程評價等評價內容提供切入點。例如,以Moodle、Claro- Line等為代表的教學軟件,可幫助教師通過實時記錄項目學習過程,并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動態(tài)追蹤,并及時分享各小組項目探究成果,便于師生完成項目評價。同時,為確保項目評價的合理性,教師應結合課程學習要求與學生自身學習發(fā)展情況,為各項目節(jié)點制定統(tǒng)一評價標準,實現(xiàn)評價對項目學習的全覆蓋,以此幫助學生借助標準進行自我定位,強化課程教學效果。同時,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可將各階段項目學習成果數(shù)字化,進而建立相應檔案信息,以此記錄學生項目學習發(fā)展情況,并結合評價內容形成寶貴的項目學習法應用經驗,以此不斷提升項目學習管理水平,促使學生在更具時效性與精準性的教學評價內容指導下進行自我調整,順利完成項目任務。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趨勢,為促使學生綜合提升自身知識應用能力以及課程學習認知水平,教師應重視項目式學習在課程教學中的作用,并結合項目教學機制、課程教學目標、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等,完善項目學習體系,促使學生在多重教學影響下順利完成項目探究任務,鞏固探究學習成果,為其未來學習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潔.高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才智,2020(27):159-160.
[2] 魏培李.高中信息技術項目式教學互動策略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15):183,185.
[3] 孫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高中信息技術項目學習初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34):114-115.
[4] 趙恒斌,米珍美,高攀.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研究與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7):32-35,81.
三明市基礎教育科學研究2023年度課題(三明市“名師名校長培養(yǎng)對象”專項課題:高中信息技術在PBL中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ZXKTM-23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