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民
【摘? ?要】學校美育工作的成敗,取決于美術教師團隊建設和素養培訓成效的好壞。高質量的美術教育呼喚高質量的師資隊伍。針對美術教師培訓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可通過理性思辨,厘清藝術聯盟和“自適性成長”的邏輯關系,組建育美聯盟、啟美聯盟、思美聯盟和創美聯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藝術輔導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藝術創作能力,培養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關鍵詞】小學美術;自適性成長;教師專業素養;藝術聯盟
高質量的藝術教育是時代的訴求。2020年出臺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了美育師資隊伍建設的要求。對于教師而言,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美術素養和教育情懷,才能更好地推行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育。學校美育工作的成敗,取決于美術教師團隊建設和素養培訓成效的好壞。高質量的美術教育呼喚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問卷調查表明,美術教師培訓工作存在著較多問題:指令性研修缺乏個性,教師的參與興趣不大;創新性教學缺乏動力,教師的實踐鍛煉不足;教學思辨缺乏活力,教師的科研意識薄弱;職業發展表現不佳,教師的學習能力有限。
針對以上問題,依據美術教師成長的特殊性,借鑒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觀點,筆者提出“自適性成長”的美術教師培訓理念。“自適性成長”,即美術教師的素養結構、成長節奏、發展過程須根據他們的需求和天性來確定,同時要借助學習平臺,創設特定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使其產生覺悟,實現自我成長。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指的是經過系統的師范教育,并在長期的美術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促進自身專業發展和學生健康成長的必備品質和能力,包括課堂教學、藝術輔導、教育科研、藝術創作等。要實現每種素養的高質量、均衡發展對教師來說較為困難。為了突破以往培訓的困境,可借助藝術聯盟平臺,推動教師自主研修,促進教師專業化隊伍的培養。
一、美術教師專業素養“自適性成長”的理性思辨
教師的職業發展是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外因和內因的共同作用下,教師的職業發展將會變得高效、可持續。對于美術教師而言,只有具備自己的學科特長和專業優勢,才能站穩講臺,成長為優秀的教師?!白赃m性成長”過程是教師從稚嫩走向成熟的過程,也是推動學生發展的過程,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一)明晰美術教師“自適性成長”的內涵
“自適性成長”的內涵包括教師專業素養結構的個性化、專業素養成長節奏的階段性、專業素養成長過程的自由性。其中,教師專業素養結構的個性化指的是不同教師在課堂教學、藝術輔導、教育科研、藝術創作四個方面的素養各有側重。專業素養成長節奏的階段性要求教師須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專業素養成長過程的自由性指的是不同教師的發展時機、發展方向、職業高度等具有自由性。因此,美術教師“自適性成長”是在特定的學習環境和場域中,順應自身的需求和天性推進的階段性成長。
(二)架構支持美術教師“自適性成長”的聯盟
“自適性成長”需要依托藝術聯盟的成長平臺。以教師的素養內容為依據,對應的四類藝術聯盟分別為:育美聯盟、啟美聯盟、思美聯盟、創美聯盟。這四類藝術聯盟重點培育教師的四類專業素養——課堂教學、藝術輔導、教育科研、藝術創作。四類藝術聯盟整合后成為教師自主研修的天然平臺,具有明確的組織形式,即以區域名師為盟主,以二至四個區域骨干教師為導師,以若干教師為聯盟成員。盟主負責整體策劃工作,導師協助日常指導工作。四類藝術聯盟有加盟和管理機制,能夠保障研修活動的有效開展。四類藝術聯盟活動都以教師的專業成長為主題。思維活躍、行動務實、能力夯實、成長持續是教師“自適性成長”的目標。四類藝術聯盟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三)確立聯盟活動與素養發展的邏輯關聯
四類藝術聯盟的研修內容多樣,組織機制靈活,聯盟文化獨特,為教師素養的發展提供了合適的平臺。輕松而高效的學習型組織使教師的自由和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使教師的內驅力得到了完全的激發,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用靈活且有深度和廣度的學習型組織支持發展
學習型組織是教師根據自身需求組成的學習共同體,具有研修內容相近、同伴互助性強等特征,能使教師的自選研修更有深度、廣度?;趯W科特性,藝術聯盟研修不同于指令性培訓和普通小組的自發式研修與任務式研修。它是教師根據自身需要進行的研修,能夠讓教師在放松的狀態下獲得提升。不同形態、功能的藝術聯盟能滿足教師的個性需求,使教師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達到精準研修的目標。
2.讓審美與創作的自由天性得到充分尊重
藝術的重要特點是審美和創新,具有自由的天性。美術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強調自由和創造,“自適性成長”能使他們走得更遠。
3.讓自我成長的內驅力得到充分釋放
最好的發展源于自我驅動,藝術聯盟為教師創設了必要的學習環境,能夠激發教師的學習動力。同時,藝術聯盟的優秀文化和學習氛圍會使教師受到感染和激勵。在這些因素的推動下,全能型名師或特長型教師的培養成為可能。
二、美術教師專業素養“自適性成長”的路徑
四類藝術聯盟各有側重,活動的內容、目標、方式也各有不同。教師可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素養基礎有選擇地參加四類藝術聯盟,實現素養的提升。
(一)通過育美聯盟,聚焦課程標準,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美術課堂是開展美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育美聯盟關注課堂教學,主要包括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的研究,指向美術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育美聯盟包括學校教研組、區域協作組、區域名師工作坊等不同形態的自主研修群,幫助教師選擇一個興趣點進行深入研究,引導教師把握教學深度和廣度。教師的課堂教學特色各不相同,課堂駕馭水平亦有差異。因此,育美聯盟“自適性成長”以不同的方式組織研修。
1.卷入式研課
卷入式研課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師進行,由一名教師進行備課和上課,其他成員參與磨課,包括磨教材、磨學法、磨評價等。磨教材要求教師自主確定研究主題,制訂實施計劃,收集和積累各類學習資料。磨學法要求教師厘清教學理念和學習邏輯,利用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創新學習策略。磨評價突出以素養為目標,包括評價工具的制定、“學—教—評”一致性的落地等。研討的形式可以是“個人研、多人研、互助研”等,也可以采用同課異構、反思性聽課、多輪研課等方式,讓全體成員卷入其中,共同攻克教學中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 共振式云課
為了突破活動時間、地點的限制,可錄制教學微視頻進行線上研討。微視頻包含教學過程中的某類主題性教學片段,使研討聚焦核心問題,使活動更便捷高效。每位成員全程參與,在線發言,對部分觀點進行深入研討。
3. 引領式構課
聯盟成員在名師的引領下,吃透教材,聽懂課堂。他們學習名師的教學范例,模仿名師的教學方法,不斷打開思路,開闊視野。在名師的引領下,聯盟成員深入解讀課標與教材的關系,領悟教材的邏輯關系,體會不同的教學風格。引領式構課能夠幫助聯盟成員明晰目標和任務,學會反思,提高業務水平。
(二)通過啟美聯盟,圍繞課改核心,提升教師的藝術輔導能力
啟美聯盟以啟發引導為主,旨在培養教師輔導學生進行藝術創作的能力。
1.整合藝術門類
少兒藝術輔導的形式很多,按藝術材料的特點,可以將輔導的品種分為少兒版畫、少兒國畫、少兒粉畫、少兒線描、少兒綜藝、少兒立體造型六大類。啟美聯盟依據一個品種成立一個輔導群,形成六個少兒作品輔導群。輔導經驗豐富且有教學特色的教師擔任群主,向其他成員分享國內外少兒藝術指導的經驗,主要措施包括收集研究優秀兒童的藝術作品、查找優秀的輔導案例、積累少兒藝術輔導理論、探索少兒藝術輔導的新材料和新技法等事項。
2.挖掘特色資源
特色資源的挖掘是少兒藝術指導成功的關鍵。啟美聯盟通過項目化學習的方式,挖掘每個地方的特色資源,嘗試從新的視角探索地方風景之美、人文之美,如開發當地資源進行課題申報等。
3.共享美育活動
美術教育是個體終身教育的一部分。啟美聯盟向聯盟成員及其學生提供了共享美育空間,使更多學生有機會感受美和體驗美。如:共享參賽信息,包括各級各類少兒藝術比賽信息;共享活動方案,包括校園書畫展、校園藝術節方案等。共享美育活動有利于促進區域美育的共同發展。
(三)通過思美聯盟,激發教研意識,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思美聯盟是研究教育科研的藝術聯盟,能夠提升教師的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美術的科研能力指的是以教學能力為基礎,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持續不斷的思考和提煉。思辨性貫穿科研的全過程。思美聯盟由老、中、青三個年齡層的教師組成,不同教師之間建立結對幫扶模式,立足課堂實踐,進行教學研究,包括尋找科研點,進行論證、研究,等等。在思美聯盟,教師可根據自身特長,發揮研究特色。
1.導研單助思
教育科研是對復雜多變的課堂教學進行規律性提煉總結的過程。導研單是良好的教育科研工具,它能幫助教師優化論文選點和寫作提綱,主要包括亮點、立意、主要策略等。導研單以表格的形式呈現,教師用關鍵詞、思維框架圖、提綱概要等表達科研想法。思美聯盟里的導師依據導研單對教師進行針對性點評,提高教師研究的效率。
2.問題式辯課
問題式辯課能讓所有教師都卷入思辨過程,讓研究更有指向性。課堂的問題具有多種形式,有的關于課堂內容,有的指向課堂形式,有的討論課堂方法,有的思考課堂資源,等等。例如,執教《圖書館一角》時,教師帶著問題進行辯課式研討。在場教師一起思考“如何引導學生從不同視角進行創新構圖?”“如何抓住主次、詳略、疏密三個關鍵詞進行有效引導?”“畫面如何突出視覺張力?”“如何體現豐滿的情感?”等問題,并進行辯課式研討,解決教學疑惑,拓展研修深度。
3.茶館式交流
茶館式交流能讓研討氛圍更輕松、自由,使教師產生更多的靈感。交流的話題可以是研究選點、撰寫方法、論文格式等。從找準研究選點到具體撰寫是一個抽絲剝繭的過程,通過茶館式交流,教師能夠實現快速成長。
4.打卡式閱讀
閱讀是研修的重要方式。思美聯盟開設了線上打卡群,為教師制訂閱讀計劃。閱讀形式可以是同主題閱讀、自由閱讀、推薦式閱讀等。讀書打卡是閱讀的推手,鞭策教師不斷閱讀專業理論,豐厚教研素養。
(四)通過創美聯盟,營造創作氛圍,發展教師的藝術創作能力
創美聯盟是由愛好創作的教師組成的藝術聯盟,主要研究審美和創作。藝術創作是美術教師的重要素養,目的是為教學服務。通過藝術創作,教師對美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職業幸福感也會得到增強。創美聯盟通過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讓志同道合的教師交流藝術創作,推進藝術研究,提升藝術修養。創美聯盟尊重每個教師的專業方向、創作基礎和藝術悟性,為他們提供了自由發展的空間。
1.約定式創作
約定式創作指的是教師每月完成精品創作,通過任務驅動提升專業素養。青年教師每月都要完成一定量的創作任務,老教師自愿參加,按需創作。在創美聯盟中,教師通過自主創作、同伴互助等形式提高審美能力和創作水平。此外,創美聯盟還為教師訂閱藝術雜志、報紙,幫助其提高藝術鑒賞力。
2.沙龍式研討
創美聯盟定期組織線上、線下沙龍,讓美術教師把近期的作品發到線上,進行線上探討,或把作品帶到現場,與同行進行交流。藝術沙龍話題可以圍繞創作的內容、方法以及作品的風格、內涵等展開。教師在寬松的環境下思考創作,交流創作思想。
3.聯結式提升
藝術創作的過程是漫長而孤獨的。創美聯盟通過榜樣激勵效應,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推動成員共同進步。聯結式提升可以系列性創作培訓、集體采風、團隊觀展等形式推進,也可以組織參展的形式推進。從分享征稿信息到參展動員,再到作品創作和集中送件,美術教師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互相扶持,共同進步。
“自適性成長”尊重美術教師的個性和發展規律。在藝術聯盟平臺的支持下,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了提升,美術教師專業化隊伍得到了培養。
參考文獻:
[1]成尚榮.名師基質[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周述貴.論核心素養背景下美術教師專業素養的內涵及特征[J].教師,2019(25):92-94.
[3]尹少淳.尹少淳談美術教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4]珀金斯.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M].楊彥捷,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5]周春花.美術教育的文化轉向[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6]杜威.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M].姜文閔,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