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悅 白祥



摘要 旅游發展績效評估是旅游發展研究中的關鍵問題之一,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已經成為許多地方旅游業發展面臨的迫切問題。為了評估上寺村鄉村旅游發展水平,應用AHP法、熵值法從5個維度共38個指標體系出發,構建了鄉村旅游發展績效評估指標體系,以烏魯木齊縣上寺村為研究對象進行綜合評價,確定上寺村鄉村旅游評估體系權重。結果發現: 上寺村鄉村旅游發展經濟成效最為明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上寺村鄉村旅游發展績效提升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鄉村旅游;層次分析法;熵值法;績效評估;上寺村
中圖分類號 F590.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06-0140-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6.031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valua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Based on AHP and Entropy Method—Take Shangsi Village, Urumqi County as an Example
GUO Yue, BAI Xia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
Abstract Tourism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promoting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urgent issue facing tourism development in many place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tourism in Shangsi Village, this paper uses AHP method and entropy value method to construct a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a total of 38 index systems in 5 dimensions, takes Shangsi Village in Urumqi Coun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determines the weight of rural tourism evaluation system in Shangsi Vill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Shangsi Village had the most obvious results. On this basi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ngsi Villag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tourism;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Entropy method;Performance evaluation;Shangsi Village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1]。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和安全管理,推動與沿線配套設施、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重點村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央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鄉村旅游的發展,國家先后提出的多個政策給予農村發展極大的扶持力度,同時加速了鄉村旅游的發展。楊洪等[2]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以武陵山片區為例進行實證評估,得到武陵山各片區的旅游發展績效評估的績效等級。楊應明等[3]應用熵值法對盤縣妥樂村進行綜合評價并得出建議。蔣煥洲等[4]運用AHP與改進的熵值法,以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為研究對象構建了民族地區旅游扶貧績效評估體系。
綜上所述,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建立了不同的鄉村旅游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用不同的方法對鄉村旅游進行綜合評價,但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壯大,要想以鄉村旅游與鄉村發展為出發點檢驗上寺村鄉村旅游發展的質量與效益,迫切需要一套鄉村旅游發展績效評估體系,從而為上寺村的發展提供建議與策略,更好地探索鄉村旅游的發展規律,探討出適合省情、國情的鄉村旅游發展路徑。
1 研究地區概況
上寺村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縣永豐鎮216國道37 km處,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距首府烏魯木齊南郊30 km。地形屬于天山北麓前山沖積平原,與烏魯木齊河相鄰,地理位置優越,是集山、水、泉、峽于一身的靈秀之地,村落以田園風光為主。耕地面積327.4 hm2,草場面積266.7 hm2,位于國家二級水源地保護區。上寺村森林面積42.4 hm2,森林覆蓋率4.90%,有野生脊椎動物13種,生態環境較為良好,自然條件適宜。
2019年,上寺村致力打造集生態農業、鄉村旅游、休閑度假、農業增效、環境改善于一體的“花兒·上寺”田園綜合體項目。新疆公布2020年休閑農業精品農莊(園)名單,42個農莊(園)入選[5],“花兒·上寺”項目是烏魯木齊市9個入選單位之一。2021年9月,上寺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 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為了方便分析與評估,在文獻閱讀和專家咨詢的基礎上,按照科學性、規范性、系統性等原則,結合烏魯木齊縣上寺村鄉村旅游發展的特點,初步構建鄉村旅游發展績效評估的指標體系總體框架,由經濟績效[6-8]、生態績效[9-11]、文化績效[12-14]、社會績效[15-16]和整體感知績效[17-20]5個維度38個具體指標組成[21],見表1。
3 評估指標權重確定
評估體系各指標權重的確定是定量衡量鄉村旅游發展效果的關鍵環節,該研究進行評估體系各指標權重的確定時綜合采用了層次分析法與熵值法[22]。層次分析法(AHP)是將與決策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熵值法則根據各指標所含信息的有序程度確定權重,其步驟如下:
3.1 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
3.1.1 建立判斷矩陣。
設hj為層次分析法權重值,邀請相關領域專家采用1-9標度法,分別對各層次指標用1~9的9個數(及其倒數)作為評價元索,標度各功能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大小,形成判斷矩陣。aij的取值根據1-9比例標度法重要性標度表進行(表2)。
3.1.2 指標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
計算指標權重的常用方法分為和積法和方根法,該研究采取和積法來進行計算。
(1)計算每個指標因素的特征向量Wi。
Wi=1nnj=1aijnk=1akj(1)
式中:Wi為第i個等級的特征向量;n為階數;aij是第i個等級第j個指標的數值;i=1,2,…,n;j=1,2,…,k。
(2)計算判斷矩陣A的最大特征根λmax。
λmax=ni=1[Aω]inωi(2)
式中:λmax是最大特征根;A為原始判斷矩陣;ω為特征向量。
(3)計算一致性指標CI。
CI=λmax-nn-1(3)
式中,CI為一致性指標,CI值越大則表示判斷矩陣構建越合理。
(4)計算一致性比率CR。
CR=CIRI(4)
式中:CR為一致性比率;RI是一個平均的隨機一致性指數。當CR在0.1以下時,它可以通過一致性測試,即判斷矩陣構建合理。
其次針對回收的15份專家評分表數據,利用層次分析法yaahp軟件計算出各指標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表3),最后整理出上寺村鄉村旅游發展績效評估體系層次分析法權重表,具體內容如表4所示。
3.2 熵值法確定權重
3.2.1 數據標準化處理。
為使不同領域、范圍的指標之間可以相互比較,在此選用Min-Max歸一化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當評價指標為正向指標時,標準化公式如下:
yij=xij-min(xj)max(xj)-min(xj)+0.000 01(5)
式中:yij為標準化后第i個樣本的第j個指標的數值;xij為原始數據第i個樣本的第j個指標的數值;max(xj)為樣本數據的最大值;min(xj)為樣本數據的最小值。yij的取值范圍為0~1,yij越趨于0,表示越不滿意,yij越趨于1,則表示越滿意。
當評價指標為負向指標時,標準化公式如下:
yij=max(xj)-xijmax(xj)-min(xj)+0.000 01(6)
3.2.2 權重計算。
(1)計算第j項指標下第i個指標值所占比重,
Pij=yijni=1yij,i=1,2,…,n;j=1,2,…,m(7)
(2)計算第j項指標的熵值:
ej=-1ln(n)ni=1Pijln(Pij),j=1,2,…,m(8)
式中:ej為第j項指數的熵值;若Pij=0,則令Pijln(Pij)=0。
(3)計算各項指標的差異系數dj:
dj=1-ej,j=1,2,…,m(9)
式中,dj為第j個指標的差異系數,dj的數值越大,那么該指標則更為重要。
(4)計算各項指標權重vj:
vj=djmj=1dj,j=1,2,…,m(10)
根據上寺村鄉村旅游發展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收集來的數據,將其作為原始面板數據并按照上述熵值法步驟計算各級評價指標熵值和權重。最終計算出上寺村鄉村旅游發展績效評估體系熵值法權重(表5)。
3.3 層次分析法與熵值法組合權重的確定
為了消除主觀因素導致的權重不準確的現象,運用主客觀相結合的方法,利用主觀的層次分析法以及客觀性較強的熵值法計算權重。設wj為組合權重值,組合權重wj是由層次分析法求得的主觀權重hj與熵值法求得的客觀權重vj共同計算而得出的評價體系各指標的權重值(表6)。
組合權重計算公式為:
Wj=hj+vjmi(hj+vj)(11)
進一步推導公式為:
Wj=hj+vj2(12)
式中,Wj為組合權重,hj為層次分析法求得的主觀權重,vj為熵值法求得的客觀權重。
4 結論與分析
通過研究測算數據,結果發現: 上寺村鄉村旅游發展經濟績效組合權重為 0.391 2,生態績效組合權重為0.171 0,文化績效組合權重為0.156 7,社會績效組合權重為0.180 2,整體感知績效組合權重為0.100 9。說明在上寺村鄉村旅游實施過程中,成效最明顯的是經濟績效,其次為社會績效、生態績效,文化績效較好,整體感知績效較差。從層次分析法與熵值法的綜合權重可以看出,上寺村鄉村旅游發展績效評估體系指標權重排在前5位的是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低收入戶比重、鄉村旅游產業產值占總產值比重、村民恩格爾系數、產業融合程度。
總體來看,上寺村鄉村旅游發展成效較為明顯,但是在后續發展上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上寺村是一個小村莊,經濟模式單一,經濟發展緩慢,文化素質不高,只有依托當地旅游開發才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才能富裕。上寺村發展鄉村旅游對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完善了就業結構,解決了就業問題,使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生計方式的多元化拓寬了居民的收入途徑,村民職業由以前的務農為主轉向現在的務農加旅游業兼營。
參考文獻
[1]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2023年1月2日)[EB/OL].(2023-02-13)[2023-02-14].http://www.lswz.gov.cn/html/xinwen/2023-02/13/content_273655.shtml.
[2] 楊洪,徐小飛.基于云模型的旅游發展績效評估:以武陵山片區為例[J].經濟地理,2018,38(2):220-224.
[3] 楊應明,張慧愿,杜云,等.基于熵值法的鄉村旅游評價:以盤縣妥樂村為例[J].鄉村科技,2019(26):37-39.
[4] 蔣煥洲,潘祖科,陳江華,等.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旅游扶貧績效評估體系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20,48(13):1-7.
[5] 呼圖壁縣農業農村局.關于公布2021年新疆休閑農業精品農莊(園)名單的通知:新農產函〔2021〕717號[EB/OL].(2021-08-26)[2021-11-20].http://nynct.xinjiang.gov.cn/nynct/gsgg/202108/f49395428c724e7fbe? 21c947249a9b16shtml.
[6] 李文龍,侯鵬珅,林海英,等.草原牧區鄉村社區參與旅游的績效評價及影響機理[J].生態經濟,2022,38(11):154-160.
[7] 甘婷婷.基于多源數據與物元分析的旅游目的地績效評價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20.
[8] 蔡碧凡,孟明浩,陳貴松.鄉村旅游地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及應用[J].旅游論壇,2009,2(5):709-715.
[9] 石鑫.海南島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旅游生態耦合度測度與評價[J].中國商論,2021(20):40-42.
[10] 何帥,段曉偉,郝林華,等.面向管理的海洋修復工程生態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環境管理,2021,13(2):47-54.
[11] 楊瑛娟,呂靜嫻,趙翡翡.商洛市山區旅游扶貧生態績效實證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21,60(2):180-183.
[12] 張玉倩.基于循證實踐的銅仁鄉村地區旅游扶貧效果評價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20.
[13] 張朋.基于景觀績效評價的威海華夏城文化旅游生態景觀提升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1.
[14] 武克軍,郭劍英.西南山地民族地區旅游扶貧文化績效評估指標構建[J].價值工程,2019,38(22):29-32.
[15] 向延平.基于WTP法的旅游扶貧社會績效評價研究:以德夯苗寨為例[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1,29(1):71-73.
[16] 郭俊芳.旅游企業社會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旅游研究,2009,1(3):44-47.
[17] 謝震.武漢市城郊六區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評價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1.
[18] 林欣欣,陳覺.公平感知視角下鄉村旅游聯合經營的關系治理機制對績效的影響研究:以浙江省象山縣茅洋鄉為例[J].旅游研究,2021,13(5):72-87.
[19] 陳勝男.基于居民感知視角的旅游扶貧績效研究:以永春縣—都鎮為例[D].泉州:華僑大學,2020.
[20] 彭書麗.基于村民感知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貧績效評價研究:以墨戎苗寨為例[D].吉首:吉首大學,2019.
[21] 田好好.永順縣鄉村旅游示范點發展成效評估[D].吉首:吉首大學,2021.
[22] 宋亞偉,張沛.鄉村民俗文化旅游地開發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及模型構建[J].建筑與文化,2018(10):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