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東鋒 張清平 郎瑩 邱新民


摘要 探討了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實施背景和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學理念下,如何將思政元素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從而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新路徑。園林苗圃學是研究園林苗木的培育理論和生產應用技術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從園林苗圃學課程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園林苗圃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舉例和園林苗圃學課程思政教學思考3個方面展開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 OBE;園林苗圃學;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 S-01;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06-0274-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6.06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Garden Nursery Science Under OBE Concept
XIE Dong-feng,ZHANG Qing-ping,LANG Ying et 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Linyi University,Linyi,Shandong 276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 morality and cultivate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Guidelin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Course and the concept of OBE teaching.Garden Nursery Science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to study the cultivation theory and produc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garden seedlings.This paper carries out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 the course of Garden Nursery Science: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teaching content,practical examp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thinking ab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urriculum.
Key words OBE;Garden Nursery Science;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這對專業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教育部在2020年5 月印發了關于《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2],明確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學科和專業全面推進,并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核心,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道德修養、法治意識、文化素養等重點優化思政內容,提升任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能力,系統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勞動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切實提升立德樹人的成效??梢?,課程思政是以課程為基本載體,充分發現和挖掘專業課程中蘊含的德育元素,將德育元素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達到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從而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育理念。課程思政能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的思維意識,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進而有利于引導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3-6],已成為高校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1981年由美國學者Spady率先提出的以成果產出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成為教學改革的主流理念[7]。在OBE教育模式中,教師應先預測學習成果,學生學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遠比怎樣學習和什么時候學習更重要,也就是說教學的出發點不是教師想要教什么,而是達成最終學習成果需要教什么[8]。園林專業具有實踐性強、知識面廣的特性[9],園林苗圃學就是研究園林苗木培育理論和生產應用技術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園林樹木種子生產、園林苗木培育、園林苗圃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筆者從園林苗圃學課程思政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園林苗圃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舉例、園林苗圃學課程思政教學思考等方面,從學生需要達到的德育效果出發,介紹了OBE教學理念下思政元素與園林專業課程相融合的方法和路徑,以期為本科院校園林相關專業在OBE理念下的課程思政教學提供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1 園林苗圃學課程思政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深度挖掘和尋找專業課程知識點中的德育元素,將思政內容融入教學中,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觀塑造緊密融合,從而實現對學生全員、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格局,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體到園林苗圃學課程,就是把思政目標作為OBE理念的教學目標之一,從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將園林苗圃學根據課程內容分為7個模塊,分別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表1),以實現園林苗圃學課程思政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
“園林苗圃學緒論”模塊,在園林苗圃學的內容、任務及學習方法上植入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理念,重點強調實踐操作的重要性,引導大學生樹立吃苦耐勞、知農愛農的意識和信念,完善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增強農業現代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園林樹木種子生產及品質檢驗”模塊,在講授影響種子生產的內外因素時植入非洲島國毛里求斯的國鳥渡渡鳥被歐洲殖民者捕食而滅絕,造成其國樹大顱欖樹的果實沒有渡渡鳥取食和經消化道消化過程,無法發芽,瀕臨滅絕的案例,說明大自然中生態系統各個組成部分即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缺一不可,引導學生要從生態的角度看問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進而證明黨中央提出的樹立生態理念的重要性和前瞻性。
“園林樹木種子繁殖”模塊,在種子繁殖的意義部分植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事跡,使學生樹立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信念,增加學生服務“三農”、服務鄉村振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創新人才。
“營養繁殖育苗技術”模塊,在扦插繁殖部分植入早在三四千年前,先民就探索了扦插技術的案例,如公元前6世紀,《詩經·齊風》中即有“折柳樊圃”語句,引導學生領悟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和時代價值,從而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弘揚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
“園林樹木的大苗培育”模塊,在移植苗撫育中耕除草部分植入唐李紳所著《憫農》,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是要培養學生吃苦和奮斗精神,使學生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思想道德素養和專業素質;二是要培養學生形成“大國三農”情懷,引導學生形成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的使命感,促使學生“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最終培養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苗木質量評價與出圃”模塊,在出圃質量部分植入出圃苗木要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督促學生熟悉行業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針,引導學生關心現實問題,深入社會實踐,培養學生養成經德法兼修、誠信服務的職業素養。
“園林苗圃建立”模塊,在苗圃防護林帶的設計中植入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案例,引導學生樹立生態文明意識,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同時認識到中國能夠集中力量干大事的體制優勢,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心。
2 園林苗圃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舉例
在園林苗圃學課堂教學中要抓住課前、課中、課后3個教學環節,做到課前引導學習、課中知識內化、課后拓展提升,將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融入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圖1)。以園林苗圃學“園林樹木種子生產及品質檢驗”模塊為例,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2.1 課前引導學習
首先建立線上平臺學習群(如微信學習群、釘釘學習群、雨課堂學習平臺等),在課程開始前,于學習平臺發布課程相關內容(課程學習目標和任務、課程案例、資料視頻等),學生根據目標任務提前預習,銜接隨后的課堂學習。在課程開始前將毛里求斯國鳥渡渡鳥被歐洲殖民者捕食而滅絕,造成其國樹大顱欖樹瀕臨滅絕的案例文檔發送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獨立閱讀和思考。
2.2 課中知識內化
提問環節:學生在課前完成對學習資料的閱讀,教師在課中提出相應問題。例如,通過對本課程案例的學習,你有哪些啟示或收獲?請結合案例,談談如何從生態的角度看問題。
討論和總結環節:學生帶著問題分組展開討論,挖掘案例的深層次內涵,如通過閱讀案例,了解到大顱欖樹果實沒有渡渡鳥取食和消化過程,無法發芽,說明生態系統中的各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缺一不可。
2.3 課后拓展提升
根據課程和案例的內容,制定測試題,讓學生在課下完成課后作業。通過課程小結的形式,讓學生體會黨中央提出的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延伸到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應該樹立生態理念,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先決條件下發展經濟,將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各個小組分別完成任務并將成果提交至學習平臺。教師通過審閱學生答案后,針對學生在測試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更正、解答,通過微信、釘釘或QQ的方式與學生進行線上的互動交流,當接收到學生的反饋時,及時進行在線指導(圖1)。
3 《園林苗圃學》課程思政教學思考
3.1 修訂“課程思政”課程教學大綱,增補教學目標,凝練課程思政元素
根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在課程大綱中增補思政元素,同時根據OBE 理念,用教學目標達成度來構建課程構架,在保持科學知識、問題分析、專業綜合能力、科學研究等方面內容基礎上,還要增加愛國主義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憲法法律意識、生態文明情懷、職業規范等課程思政內容。教學目標在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外,增補思政目標,課程教學不僅要達到教育成才目標,更要達到立德樹人目標,而成人更在成才之上。
3.2 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方案,把握課程思政映射點,有機融入思政內容
根據專業培養方案、社會人才需求和課程思政要求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細心揣摩教學方式方法,尤其是在教學中尋找并凝練能將德育內容與專業教育內容有機融合的地方,而不能生搬硬套。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中,要重新梳理課程內容,深度挖潛課程的思政元素,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思政案例,建立思政教育資料庫和案例庫,將德育元素有計劃、有步驟,潛移默化地有機融入相關章節教學中,讓課程思政聽起來能“解渴”,學起來引“共鳴”,品起來有“回味”,從而不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達到課程教學的知識目標、情感目標、素質目標和思政目標。
3.3 探索“課程思政”教學方法,積極提高任課教師教學水平
為體現OBE以成果產出為導向的教學理念,根據園林專業的專業特色和園林苗圃學課程特點,課程團隊教師在教學中要摒棄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采用案例式、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以及現場調查法、演示法、點評與總結反饋法,結合提問、舉例、比較、論證以及講授法,將課程思政目標和德育元素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有機融入整個課程教學過程。管理就是教育,在課堂上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往往就是思想教育的重點、契機和著力點[10],因此要在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基礎上,增加有機融合德育元素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同時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藝術。此外要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將教學資料通過平臺發送給學生,采用線下線上混合教學模式,適應各種教學環境。
3.4 培育“課程思政”教學團隊,積極提升團隊素養
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11]。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是教學主體之一,也是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一面鏡子,是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打造兼有德育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師資隊伍,來夯實課程思政的基礎條件。提升教學團隊思政教學素養的方法,具體而言,一是統一思想,培養團隊重視“課程思政”的意識,積極挖掘課程思政內容,強化對學科和專業的德育價值的認同,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在教學中不僅注重“授業、解惑”,更重視“傳道”;二是不斷加強學科交流,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以及教學研討、觀摩學習,及時把握當前科學研究動態,增強團隊成員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使命感和責任意識 ;三是提高“課程思政”的教學能力,揣摩教學藝術,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到課程教學中去,增強“課程思政”的有效性。
3.5 優化“課程思政”考核方式,保障“課程思政”成效
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是在OBE理念下進行思政教學的關鍵保障制度和長效機制,課程思政的考核標準采用全方位評價體系,主要體現在教學目標達成度、學生學習獲得感、思政元素融合效果3個方面,在考核中不僅側重定性評價,而且體現定量評價。具體評價方法包括:首先教學目標達成度采用“N+1+1”考核模式。其中N是包括出勤情況、上課紀律、課堂筆記、課堂提問和討論、課后作業等多種形式的過程考核;第1個“1”是結合專業和課程特點的實驗實踐教學的考核;第2個“1”是課程期末考試。其次學習獲得感由學生自評方式來取得;最后思政元素融合效果采取教師評學、學生評教、同行評價等多元化評價方式,由校外同行(實習實踐單位或特邀的相關專家)、課程教學團隊和學生分組進行打分,從而保證全面客觀評價課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爍.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教高〔2020〕3號[EB/OL].(2020-06-01)[2023-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薛桂琴.高校課程思政的實踐哲學意蘊[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6):25-32.
[4] 童麗麗,管兆昶,許曉崗,等.OBE理念下思政元素在園林專業英語雙語教學中的設計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23):265-267.
[5] 馮美,張寧,姚文孔,等.OBE理念下果樹栽培學課程教學大綱設計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18):278-279,282.
[6] 謝丹.基于“課程思政”的大學英語教學設計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31):151-152.
[7] 李志瑩.基于OBE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33):128-129.
[8] 俞佳君,袁尚會,黃知榮,等.基于OBE的課程考核與評價體系的設計與實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22,42(4):127-134.
[9] 胡強.基于慕課教育的園林專業教學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26):160-161.
[10] 陳德祥.會計教學中如何融入思想教育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4(4):153-154.
[11] 習近平.習近平給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5點希望[N].光明日報,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