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中班數學教育活動以培養幼兒對數學知識的感知能力為目標,通過點數、認識圖形、實踐應用等方式,為幼兒未來的學習做好充足準備。文章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思維發展特點,對數學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現狀展開探討,從“教師的教”與“幼兒的學”兩大視角出發,提出幾點教育建議,以供教師參考。
【關鍵詞】中班幼兒;數學教育;師幼互動;策略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包括“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兩個方面。培養中班幼兒對數學的感知能力,對其未來的學習發展有良好的奠基作用。數學教育活動需要幼兒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師幼間的共同探討與互動,幼兒能與教師一同感知生活、自然以及社會中的數學,從而提升數學素養。就當前的中班數學教育活動而言,師幼間的互動效果不夠理想,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較低,對課程質量造成了不良影響。筆者結合多年的教育經驗,對中班幼兒數學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展開探討。
一、中班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師幼互動現狀
數學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班數學教育活動中,教師主要通過直觀的教具、生動的圖片、趣味性的元素引導幼兒感知數學的獨有魅力,為其后續的理科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當前的中班數學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方面,教師常常忽略幼兒的主體地位,這導致幼兒失去自由探索、自主建構數學知識的機會;另一方面,部分數學知識難度過高或過低,導致幼兒在面對不感興趣的數學活動時不能主動地與教師溝通互動,無法達成理想的教育效果[1]。
二、中班幼兒數學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策略
(一)突出教師的語言引導作用
1.通過導入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導入是課程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激發幼兒探索興趣的抓手。4—5歲的中班幼兒具有較強的探索意識,在學習活動中能主動與他人溝通交往,并能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元素大膽展開探討。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選擇趣味性導入,突出語言引導的作用,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保證師幼互動的有效性,為后續的數學教育活動做好充足的準備[2]。
以中班數學教育活動“我的數字鄰居”為例。幼兒已具備“1—9”的數字認知經驗,能夠準確地點數。筆者發現,幼兒對相鄰兩數關系的認知不足。因此,需要進一步強化幼兒對“數序”的認知。在導入環節中,筆者結合中班幼兒的特點創設情境“數字王國”,從而開展師幼互動。
筆者說:“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去數字王國做客,請你們想一想,數字王國里都有哪些數字寶寶呢?”
幼兒說出數字1—9。
筆者說:“哇!小朋友們說出了我們熟悉的數字寶寶。今天去數字王國做客時,每個小朋友都要和數字寶寶一起進去。接下來,老師要在小朋友們的衣服上貼上數字寶寶,讓我們一起排好隊進入數字王國吧!”
在情境的作用下,筆者和幼兒一同探索數字王國。筆者隨機在幼兒的衣服上貼一些數字,并在貼的時候創造與幼兒互動的機會。在粘貼之后,筆者說:“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衣服上的數字寶寶,按照順序排好隊,讓我們一同進入數字王國吧!”
幼兒沉浸在情境中,不僅說出了自己身上的數字,還主動地與同伴圍繞數字展開探討,嘗試排隊。
幼兒A說:“我身上是數字1,我應該排在最前面!”
幼兒B說:“我身上是數字3,我要排在4的前面!”
幼兒C問:“我身上是數字9,我應該排在哪里呀?”
……
此時,筆者與幼兒進行良性的互動,引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學習排序的數學知識。這既激發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調動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為幼兒后續學習數學知識做鋪墊。
2.通過問題激發幼兒的討論欲望
數學知識需要幼兒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在開展中班數學教育活動時,教師要給予幼兒操作、觀察以及對比的機會,并引導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幼兒在與教師和同伴的互動中,能不斷激發討論的欲望,累積知識經驗,掌握數學知識[3]。
仍以中班數學教育活動“我的數字鄰居”為例。在導入活動結束后,幼兒對“數序”產生了很強的探索欲。筆者利用幼兒的探索欲開展互動教學,通過話題激活幼兒的討論欲望。
筆者說:“數字國王告訴老師,后面的數字要比它前面的數字多一個1,而前面的數字要比它后面的數字少一個1。比如2比它前面的1多一個1,而又比后面的3少一個1,所以1和3都是2的鄰居。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身上的數字寶寶的鄰居應該是誰呢?”
幼兒D說:“我身上是數字4,少一個1應該是3,多一個1應該是5,所以我身上的數字寶寶的鄰居應該是3和5。”
幼兒C說:“我身上是數字9,我的后面沒有數字了。我數了數,我應該在8的身后,所以我身上的數字寶寶的鄰居應該是8。”
……
在師幼互動下,幼兒利用手指數數,嘗試著“+1”與“-1”,根據身上的數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有序地排好隊伍。在這一過程中,筆者給予幼兒寬松、自由的討論空間,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數序”的知識。在此基礎上,筆者再次創設師幼互動機會。
筆者說:“數字國王看見小朋友們來到城堡里非常高興,他要按照小朋友們身上的數字為大家分配房間(出示PPT)。請小朋友們觀察這些房間,說一說你的房間附近都有哪些鄰居呢?”
幼兒E說:“我是數字8,我身邊有數字7和數字9。”
幼兒A說:“我是數字1,我的房間在第一個,我身邊的鄰居是數字2。”
……
筆者說:“小朋友們都準確說出了自己的房間和周圍的鄰居,接下來請大家手拉手,回到自己的房間休息,明天我們再和數字國王一起玩游戲吧!”
通過師幼互動的方式,幼兒在情境中了解了“相鄰數”的概念,有效提升了數學素養,達成學習目標。
(二)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
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能為追求幼兒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良好的師幼互動是中班數學教育活動質量的保障。教師應在師幼互動中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其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促使其掌握數學知識[4]。
以中班數學教育活動“圖形變變變”為例。活動的目標為以下幾點。
目標一:讓幼兒在操作游戲中鞏固對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和分類。
目標二:讓幼兒大膽想象,運用幾何圖形進行拼搭創造。
目標三:初步培養幼兒觀察、比較和反應的能力,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趣味。
1.目標一
中班幼兒對圖形具有基本的認知經驗,能準確地說出不同圖形的形狀。在活動開始前,筆者用搶答的方式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創設師幼互動的機會。
筆者出示課件,并點擊不同的圖片提問幼兒:“這是什么圖形?你在圖片中看到了哪些物品?這些物品都是什么形狀的?”
幼兒A說:“我看到了正方形的餅干盒子。”
幼兒B說:“我看到了圓形的抱枕。”
幼兒C說:“我看到了三角形的巧克力。”
……
在良好的師幼互動中,幼兒鞏固了對圖形的認知,體驗到學習數學帶來的喜悅,初步達成目標一。
2.目標二
筆者融合活動目標,創設師幼互動的機會,讓幼兒針對不同圖形展開深入探討。通過良好的師幼互動,幼兒能更加積極地投入活動,激活創新思維。
筆者出示課件,提問幼兒:“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觀察畫面中的圖案,說說你看到了哪些圖形?它們都變成了什么?”
幼兒D說:“我看到了黃色的小雞,它由圓形和三角形組成。”
幼兒E說:“我看到了漂亮的小魚,它由兩個三角形組成。小魚還吐出了圓形的泡泡。”
幼兒F說:“我看到了機器人,它由好多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
……
筆者說:“小朋友們都說出了自己觀察到的圖形,那你們可以用不同的圖形拼出不同的圖案嗎?”
在筆者的引導下,幼兒再次展開探討。筆者也積極參與幼兒的討論,和幼兒一同進行合作學習。幼兒不僅能根據屏幕上的圖案區分積木塊,說出不同積木塊的形狀,還能及時和筆者互動。
幼兒G說:“兩塊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或長方形,當機器人的身體。”
幼兒H說:“可以用兩個小小的圓形當機器人的眼睛。”
……
筆者根據幼兒的講述提出問題:“為什么兩個三角形既可以拼成正方形,又可以拼成長方形呢?”
在問題的驅動下,幼兒和同伴大膽地進行嘗試、調整以及對比,一起解決問題,達成目標二。
3.目標三
為保證師幼互動的有效性,筆者選擇正確的介入方式,根據幼兒討論的內容進行正確引導,在良好的師幼互動中激活幼兒的思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講述、發現以及創作機會,為幼兒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5]。
筆者說:“小朋友們已經學會使用不同的圖形拼接出各種圖案。老師面前有一些玩具盒子,里面放著不同的圖形寶寶。請大家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拼成喜歡的物品吧!”
筆者將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活動空間讓他們深度體驗數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筆者充分發揮自身的介入作用,根據幼兒的狀態及時進行引導,保證師幼互動的有效性。
一名幼兒在拼接兔子的造型時提出質疑:“兔子應該有圓圓的身體,但是長方形的積木拼起來感覺怪怪的,這可怎么辦呢?”筆者聽后,選擇直接介入的方式引導幼兒:“可不可以調整角度試一試呢?”在筆者的引導下,幼兒調整不同的角度,最終開心地完成兔子造型的拼接。
一名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強,很快就拼出各種各樣的造型。筆者說:“你拼出的造型真漂亮,可是他們都是單獨的個體,請你想一想,怎樣能讓它們在一起玩耍呢?”在問題的驅動下,幼兒嘗試使用不同的方式將不同的造型拼接起來,最終成功將各種造型都放在同一個畫面中。
在第一個情境中,筆者發現幼兒的問題后,用直接介入的方式給予幼兒建議,幫助幼兒突破瓶頸,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在第二個情境中,筆者用間接介入的方式引導幼兒,鼓勵幼兒自主思考。在有效的師幼互動下,幼兒能積累學習經驗,體驗活動的趣味,達成目標三。
結語
總而言之,良好的師幼互動是中班數學教育活動質量的重要保障。教師要發揮引導者的作用,結合數學教育活動目標,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促使幼兒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數學學習經驗。
【參考文獻】
[1]張禎喆.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幼兒創新思維[J].讀寫算,2023(28):95-97.
[2]顧楠.小班幼兒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J].山西教育(幼教),2023(9):62-63.
[3]彭玲玲.促進幼兒數學核心經驗習得的園本實踐[J].江蘇教育研究,2023(13):72-75.
[4]楊芬.幼兒園數學教育游戲化的核心與實施路徑[J].學前教育研究,2023(6):83-86.
[5]沈亞東.信息技術豐盈幼兒數學活動[J].家教世界,2023(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