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峰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設計與實施.首先,通過文獻綜述,總結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數與代數”大單元的教學要點和重點,并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和進展進行分析.接著,提出教學策略設計的原則和思路,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和歸納,確定基于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在理論基礎和選擇依據的支持下,制定了相應的教學策略.然后,通過實施教學策略并評價其效果,驗證教學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體包括教學策略的實施步驟和方法、教學材料和資源的準備與運用、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角色和學生參與度等方面的探討.最后,通過案例研究和分析,展示教學策略的具體效果.本文的討論與結論部分分析了教學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其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和啟示.同時,總結了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并歸納了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之處.最后,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教學策略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標準在我國教育領域廣泛推行,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一背景下,初中數學作為初中學生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和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數學水平和發展潛力.因此,設計和實施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優質數學教學策略,是當前教育工作者應關注的重點之一.
在過去的研究中,有關初中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現有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已無法完全適應新的教學需求和要求.因此,有必要進行針對性的研究,以促進數學教學策略的更新與創新.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設計與實施.通過對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數與代數”大單元的教學要點和重點進行分析和總結,旨在開發出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優質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1].
1.2? 研究目的和問題
本研究的目的是設計和實施適應新課程標準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并通過實驗評價其效果.具體目標如下:分析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數與代數”大單元的教學要點和重點;基于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要點,設計出符合教學實際的數學教學策略;實施教學策略,并通過實驗評估其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本研究將探索以下問題: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數與代數”大單元的核心教學內容是什么?基于新課程標準,如何設計符合教學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教學策略的實施對學生學習效果有何影響?
2? 教學策略設計與理論基礎
2.1? 教學策略設計的原則和思路
教學策略設計是指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需求制定的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方法.以下是教學策略設計的原則和思路.
學生主體性原則: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積極學習,倡導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求,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教學內容導向原則: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層次,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數與代數”大單元中,可以采用問題解決和探究式學習的策略,引導學生通過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培養其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樣性原則:在教學策略的選擇和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多樣性需求.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風格,教師應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漸進性原則:根據學生的學習進程和能力發展情況,設置合適的教學步驟和難度.教學策略應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基于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基于新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和要求是教學策略設計的關鍵.在“數與代數”大單元中,可以設定以下教學目標和要求:
掌握數的基本概念和運算規則,理解正數、負數、零的意義和應用;
熟練運用代數式的基本運算法則,能夠列寫代數式并進行運算;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能夠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
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應用,能夠解答簡單的平方根方程;
培養幾何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能夠分析和計算與幾何圖形相關的問題,理解直角坐標系的概念和應用[2].
2.3? 教學策略的理論基礎和選擇依據
教學策略的選擇應基于教學理論和教育心理學原理.針對“數與代數”大單元,在教學策略的選擇上可以參考以下理論基礎.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教師的角色是引導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學策略應注重學生的思維活動和自主探究,如問題解決、探索式學習等.
基于協同學習理論:協同學習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互動,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和共享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策略設計中,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交流能力.
基于情感教育理論:情感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在教學策略設計中,可以設置情境教學或引入有趣的教學資源,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認同和積極性.
3? 教學策略實施與效果評價
3.1? 教學策略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方法
教學策略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下面將詳細介紹在“數與代數”大單元中,教學策略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方法.
3.11? 導入階段
(1)引發學生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具體問題、引用有趣的數學故事或謎題等方式,激發學生對待學習數學的興趣.
(2)激活學生已有知識:通過復習前一課時的內容,讓學生回顧已學的數學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
3.1.2? 知識擴展階段
(1)給予直觀經驗:通過具體的實物、圖片、視頻等教具,幫助學生直觀感受數與代數的關系,例如使用數軸來描繪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2)啟發式問題解決:提出符合學生日常生活背景的啟發性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和實踐,試圖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
3.1.3? 知識鞏固階段
(1)提供示例和練習:給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易于理解的例子,并設計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積極參與解題過程,鞏固所學的數與代數知識.
(2)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鼓勵他們互相討論、合作解題,共同解決難題.教師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探討,共同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法.
3.1.4? 綜合應用階段
(1)探究式學習:提出綜合性問題或情境,激發學生運用所學數與代數知識,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并與同伴分享歸納結論.
(2)個性化擴展: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水平,提供個性化的拓展學習任務,使學生進一步挑戰自我,深化對數與代數的理解和應用[3].
3.2? 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角色和學生的參與度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和學生的參與度對于教學效果起到關鍵的作用,以下是在“數與代數”大單元中教師角色和學生參與度的關注點.
3.2.1? 教師角色
(1)引導者: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提問、提示、解釋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獨立探索能力.
(2)講解者:在適當的時候,教師可以對數與代數的概念和運算規則進行講解,解答學生的問題,確保學生理解正確.
3.2.2? 學生的參與度
(1)主動參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小組合作等活動,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問題,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2)合作學習: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相互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3.3? 教學效果的評價方法和指標
教學效果的評價需要采用科學可行的方法和指標,以下是在“數與代數”大單元中教學效果的評價方法和指標的建議.
知識理解和應用能力:通過階段性測試、小組合作作業等形式,考查學生對于數與代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設計一些綜合性的問題或情境,要求學生運用數與代數知識解決問題,考查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策略運用情況.
學習興趣和參與度: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可以通過課堂觀察記錄、學生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相關數據,評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業成績和表現:通過日常作業、小測驗以及期末考試等方式,綜合評價學生在數與代數方面的學業成績和表現[4].
4? 案例研究與分析
4.1? 教學案例的選擇和說明
在“數與代數”大單元中,我們選擇了一個關于正數和負數概念的教學案例進行研究和分析.該案例旨在幫助學生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培養學生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
4.2? 教學過程的具體展示和分析
4.2.1? 導入階段
(1)引發學生興趣:教師通過提出有趣的問題,“如果你借給朋友10元,這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呢?”來引發學生對學習正數和負數的興趣.
(2)激活學生已有知識:教師讓學生回顧前一課時學習的數軸概念,復習正數和負數的表示方法,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
4.2.2? 知識擴展階段
(1)給予直觀經驗:教師使用數軸模型,將正數和負數的概念可視化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和理解數與代數之間的關系.
(2)啟發式問題解決:教師提出具體情境的問題,如“小明向前走了5步,這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實踐,嘗試解決問題.
4.2.3? 知識鞏固階段
(1)提供示例和練習: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例子,如“溫度上升20攝氏度”,要求學生判斷這個數是否為正數,并解釋原因.然后安排相關練習題,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積極參與解題過程,鞏固所學的數與代數知識.
(2)小組合作學習: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分發卡片,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給出的情境,互相提問、回答關于正數和負數的問題,共同解決難題.教師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探討,共同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
5? 結語
通過本研究,我們深入探討了數與代數的教學策略,并進行了案例研究和分析.根據教學過程中的觀察和學生反饋,教學策略在提高學生數與代數知識水平、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師以引發學生興趣、激活已有知識為導入,給予直觀經驗、啟發式問題解決為知識擴展階段,提供示例和練習、小組合作學習為知識鞏固階段.這些階段相互銜接,形成了一個循序漸進、富有啟發性的教學過程.通過對正數和負數概念的講解和練習,學生對數軸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得到了提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得到了培養.因此,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構建了一個有效的教學策略框架,為數與代數教學提供了可行的指導.
參考文獻:
[1]謝銀玲.試論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數與代數”的教學方法[J].高考(綜合版),2014(01):10.
[2]李羲.淺談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數與代數”的教學方法[J].中學時代,2013(23):51.
[3]張金戰.初中數學新課程中數與代數教學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6.
[4]董燕燕.新課程標準下優化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10):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