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
【摘? 要】閱讀素材是調動學生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內容。在數學教學中,能否合理應用閱讀素材,構建趣味的閱讀活動也成為了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本文基于趣味閱讀在小學數學中的作用,從選擇合適閱讀素材,引導自主閱讀;積極設計趣味問題,引導正確探究;布置課后閱讀任務,促進減負提質三個方面對小學數學趣味閱讀教學的策略展開探究。旨在以趣味閱讀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能力和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閱讀;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實施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活動,倡導學生的學習應當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而教師則應該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模式,做好學生動力的調動工作。同時,如今的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由知識的學習逐漸轉變為能力和素養的培養——這同樣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參與度。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否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成為了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激趣教學中,趣味閱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就需要通過多種方法提高趣味閱讀環節的效果,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一、趣味閱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在過去的教學中,為了高效地完成課上的教學任務,教師往往都不重視應用相關的閱讀材料,認為其是可有可無的內容,這使得學生很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自身自主閱讀能力。實際上,趣味閱讀素材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素材,有著很強的可讀性。通過趣味的閱讀素材,教師一方面能引導學生一定程度上了解本課需要學習的內容,另一方面也能高效地調動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興趣,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數學的學習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有效培養學生的素養和能力。
二、小學數學高質量趣味閱讀策略
(一)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引導自主閱讀
在數學教學中,趣味閱讀承擔著導學激趣功能,而能否有效調動學生興趣,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趣味閱讀素材效果的發揮。在自主閱讀中,學生興趣與閱讀素材本身的內容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段和學生學習特點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引導學生高效地進行自主閱讀。
1.結合學生興趣,引入趣味故事素材
如今的教學重視學生中心地位的突出,而閱讀素材的充分應用本身就有著調動學生興趣的考量。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否導入足夠有趣的素材相當重要。故事素材是深受學生喜愛的一種素材。通過有趣的童話、歷史故事,教師能有效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自主閱讀活動中,這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本課學習的知識點,切實培養數學能力和素養。例如,在“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這一課,教師就可以引入關于數學王國的趣味故事素材,在故事中,數學王國有很多數字,大家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但有一天,突然從外面來了一只兇殘的怪獸。他一張嘴,先把2和5吃了下去,25也在劫難逃。數學王國的宰相1建議國王0派出魔術師72探查怪獸的弱點。到了怪獸面前,72使出自己的絕技——七十二變,先變成了2和36,怪獸撲向2,又變成了4和18,怪獸撲向4,最后變成了8和9,這一次,怪獸就對他不感興趣了。72將怪獸的弱點告知了國王,國王勇敢地進入怪獸的肚子,救出了大家。這一故事最后的問題為“你們知道國王是如何救出大家的嗎?”這一故事跌宕起伏,有著很強的趣味性,而在閱讀過程中,教師也發現大多數學生都表現得較為積極。
2.基于學生能力,選擇合適難度素材
生本主義理念要求充分落實學生中心地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而趣味的閱讀能力不僅對學生數學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樣對學生語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數學教學中,導入閱讀難度過高的閱讀素材,教師不僅不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還會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這對于學生充分參與課上的自主學習與探究活動是相當不利的。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學段導入難度恰當的閱讀素材,更好地發揮閱讀素材的激趣效果。例如,在“時、分、秒”這一單元,結合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較差的狀況,教師就可以引入《到點啦,麥克斯!》這一繪本的片段讓學生閱讀。這一片段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展現了麥克斯的一天,一方面閱讀難度較低,另一方面,圖文結合的形式也有助于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而在高年級“圓周率”知識的學習中,結合學生閱讀能力得到了有效成長,并通過語文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一定了解的情況,教師可以導入有關祖沖之的閱讀素材。這樣,通過難度恰當的閱讀素材,教師能有效提高學生在自主閱讀活動中的積極性,通過教學觀察,教師同樣發現學生學習動力更足。
(二)積極設計趣味問題,引導正確探究
在如今的教學中,構建情境化、活動化、探究化的課堂成為了教師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否創設合適的情境成為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情境創設中,趣味閱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有效提高趣味閱讀的效果,讓學生深入探究閱讀素材中的數學知識是相當關鍵的。這就需要教師結合閱讀素材設計合適的問題,開展相應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高效探究。
1.結合數學知識,合理設計挑戰情境
在趣味閱讀素材的應用中,能否引導學生深入探究閱讀素材中的知識,在閱讀中更好地培養學生能力和素養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效果。在如今的探究式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開放性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以全面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而在趣味閱讀所創設的情境中,通過一系列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教師能引導學生對閱讀素材進行深入探究,從而更好地提取故事中的數學知識,培養自身能力,切實增加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收獲。例如,在“包含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這一知識點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引入趣味的閱讀素材。在這一閱讀素材中,加法、減法與乘法、除法發生了爭執。加法和減法認為,應該自己先算,因為自己在前面,應該講究先來后到。而乘法與除法也認為自己應該先算,因為自己有權限更高的通行證。在這一故事中,數學法庭的審判官左右為難。在閱讀故事之后,教師就可以結合本課所學內容提出有挑戰性的探究問題,即“你認為誰說得對?為什么?”“如果你覺得這樣不公平,要改變判決的結果,應該怎么做?”這樣,結合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了趣味閱讀中的數學知識,更好地在趣味閱讀中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
2.開展扮演活動,引導學生展開對抗
要充分發揮趣味閱讀素材的作用,讓學生深入思考趣味閱讀中的數學知識,教師需要切實提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積極性,而這不僅需要教師注意素材的選擇,還需要教師注意采取合適的活動方法。游戲活動是小學階段調動學生興趣相當重要的一種活動,而角色扮演則是與閱讀聯系相當緊密的一種。通過扮演,教師能讓學生代入故事情節展開對抗,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游戲和探究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合理結合所選閱讀素材開展扮演活動,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性更高。例如,在“有余數的除法”這一課,教師就可以導入“搶30”相關的趣味閱讀素材。在這一素材中,小雞和小松鼠開展了一個游戲,從1開始,每個人報一到兩個數,但在幾次游戲中,小雞都輸了。素材閱讀后,教師就可以詢問:“你認為為什么會這樣呢?在大家都掌握了規律的情況下,你認為誰會贏呢?”引導學生分別扮演小雞和小松鼠,進行對抗。而這樣,代入趣味故事中的情境開展游戲,教師有效提高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高效地了解了閱讀素材中蘊含的數學知識,充分發揮了趣味閱讀的作用。
(三)布置課后閱讀任務,促進減負提質
課后作業是課上學習的重要補充,有著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進一步發展能力的作用。在課后布置趣味閱讀任務,教師能有效提高學生在作業練習中的參與度,更好地做到減負提質。但在過去,學生對課后閱讀不夠重視,同時,一部分與所學知識關聯不大的素材也不利于教師有效減負。這就需要教師注意課后趣味閱讀素材的選擇與課后閱讀過程的評價,以高質量的課后閱讀有效促進減負提質。
1.結合學習主題,合理布置閱讀任務
課后拓展閱讀是深化學生認知的重要方法,通過課后的趣味閱讀,教師一方面能進一步調動學生對本課學習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展開進一步的探究;另一方面也能一定程度上導入后續相關的知識,做好承上啟下,落實單元整合的教學理念。這要求教師一方面重視所選素材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考慮閱讀素材與所學數學知識的聯系。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習主題,精選閱讀任務,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后自主閱讀活動中的收獲。例如,在“小數乘法和除法”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布置《猴子買桃》的趣味閱讀任務。在這一閱讀素材中,猴子們向花狐貍買桃,花狐貍想多賺錢,就故意將小數點向后挪了一位,在猴王要付錢之際,一只無尾猴提醒了猴王,最終戳破了花狐貍的陰謀。故事中滲透了小數乘法和除法正確的計算方法,而且編成了順口溜,更便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對于在課后作業中有效落實減負提質理念有著重要的意義。
2.重視成果評價,創設合適展示平臺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倡導探索激勵學生和改進教學的評價,要充分落實這一理念,結合教學的目標和方法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充分落實教學評一體化的理念是相當必要的。但在過去,對學生課后作業的評價往往以題目的正確率為主,缺乏高效評價閱讀的方法。成果展示是評價的重要方法,通過相應的實踐和成果展示活動,教師能有效提高學生在閱讀環節的積極性,這對于進一步發揮趣味閱讀的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年、月、日”這一課的教學中,結合本課的學習內容,在課后作業布置中,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閱讀“歷法的故事——陰歷”這一趣味素材。在閱讀之后,教師則可以利用合適的方法讓學生展現自己的閱讀成果。當然,結合本課學習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制作掛歷的小組合作任務。而結合學科融合理念,教師可以對這一任務提出額外的要求,不僅需要學生做到日期正確、結構結實、造型美觀,還要求學生在每一頁加入“歷法小知識”的內容。在任務完成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作品展示在教室后方。這樣,借助合適的方法,教師為學生展現自身閱讀成果提供了優質的平臺,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課后閱讀的動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趣味閱讀活動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習效果。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一方面需要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另一方面則需要將趣味的閱讀內容與探究活動以及課后作業結合起來。也只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各個階段充分發揮趣味閱讀素材的作用,教師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小學數學中的學習效率,滿足如今教學理念對學生參與度和學生能力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左哲嵐.閱讀讓數學課堂生花——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理科愛好者,2022(5):199-201.
[2]徐慧琴.小學數學趣味閱讀有效策略探究[J].小學生(中旬刊),2018(9):3.
[3]仇廣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趣味閱讀中的運用探究[J].名師在線,2018(1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