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江蘇省實施新高考方案以來,閱讀在英語高考試題中的比重日益增加,閱讀理解、7選5、完形填空和讀后續寫等題型的總分值高達90分,約占英語單科總分的60%。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有效地進行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是困擾大多數英語教師的難題。文章從教師和學生面臨的問題出發,探討如何幫助學生,尤其是學困生順利度過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階段,為學生接下來的英語學習之路打好基礎。
【關鍵詞】新高考;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學困生
作者簡介:孟瑩瑩(1991—),女,江蘇省徐州市礦大實驗學校。
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體現在學生對課內文章、課外文章和名著閱讀的梳理與把握。扎實的英語閱讀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完成高考,更有利于學生閱讀外國優秀文章、實時新聞、經典名著,學習國外先進理念與先進技術,讓學生在面對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與發展時,能夠增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奮斗[1]。
一、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對班級的優等生關愛有加,而容易忽略學困生。一般而言,如果學困生愿意努力,是能夠在成績方面取得一定突破的。筆者認為,作為教師,應該主動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況,通過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尤其是閱讀能力,調動班級整體的學習氛圍,構建共同進步的班集體,為學生的進一步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初中升高中階段至關重要。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耐心對學生,尤其是對學困生進行恰當的學習引導,為英語銜接教學做好鋪墊。目前,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已經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工作。
初高中英語教材在難度上有一定的差異。雖然江蘇省目前的初高中英語教材均為譯林版本,在單元學習模塊的設置上有一定的連貫性,但是相對于初中時期的英語學習,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明顯力不從心。因此,解決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刻不容緩。
閱讀是英語高考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銜接教學是英語整體銜接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此外,英語閱讀不僅存在于初高中階段,它亦能夠對學生的繼續深造產生深遠影響。
部分學困生因為無法理解英語文章,對英語學科產生畏難的情緒。因此,筆者關注學困生,深入探討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策略。
二、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中的問題
(一)初高中英語教材差異大
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以對話為主、短文為輔,語法相對簡單,因此分析文章主旨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比較簡單。此外,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文章字數呈現逐漸遞增的趨勢,從初一階段的50詞左右逐漸增加至初三階段的200詞左右。初中畢業生要求掌握的詞匯量大約為1500詞。
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以說明文為主。在高一階段,文章字數為500至800詞;高二、高三階段,文章字數逐年遞增。高中畢業生要求掌握的詞匯量大約為3500詞。
高中的英語文章篇幅長度明顯增加,生詞與長難句數量所占比重增多,類型從較為簡單的記敘文轉變為復雜的說明文、議論文。在教授高中英語教材的知識內容之前,教師需要進行有效的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
(二)教師對學生的英語基礎知之甚少
據筆者了解,部分高中英語教師沒有初中英語教學的經驗,很難在高中初始階段的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中把握好教學的難度,無法做到有針對性地英語閱讀講解和訓練[2]。
筆者在初中學段授課5年后進入高中學段,經常會接受同事的咨詢:某些單詞在初中是否學過?學到什么程度?某些語法在初中是否講過?當時講了這一語法的哪些具體用法?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對教師的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困擾,他們不確定講解某一單詞或某一語法時需要補充哪些內容,亦不確定需要花費多少時間。課堂的時間是十分珍貴的,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從而提前進行合理規劃。
教師都希望能夠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技巧,但是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英語基礎知之甚少,往往會無意識地在授課的過程中做一些無用功,這可能會導致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失去興趣。
(三)教師過于注重詞匯與語法的教學
受以往英語高考試題的影響,部分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仍然以詞匯、語法的講解為主,在此基礎上穿插部分的閱讀教學。筆者認為,詞匯、語法的講解仍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基礎,但是考慮到學生需要理解的文章篇幅較長,除了語法基礎,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與技巧。因此,教師必須在高中初始階段,即學生夯實基礎的階段反復強調基本的閱讀策略與技巧,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的英語閱讀。此外,對于學困生而言,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理解和消化這些閱讀策略與技巧。教師從初高中銜接教學階段開始教授閱讀策略與技巧,能夠保證學困生有充足的時間適應和鞏固所學內容。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適當地調整詞匯、語法基礎教學與閱讀策略、技巧教學的比重。
(四)教師容易忽視學困生的心理問題
初中階段,學困生的英語基礎雖然較為薄弱,但是他們與優等生在英語成績方面的差距不會過大,不存在無法理解文章的情況[3]。到了高中階段,面對文章中頻繁出現的生詞和長難句,學困生可能會出現無法理解文章的情況,進而影響學習心態,無法集中注意力完成英語學習任務。長此以往,學困生與優等生之間會產生難以彌補的差距。
新高考英語科目的分值為150分,其作為高考主科之一,對學生的高考成績有重大影響。學困生如果在英語科目上遇到挫折,就可能懷疑自我,喪失學習的內驅力,從而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這一消極氛圍一旦形成,教師很難再轉變。因此,教師應該及時關注學困生在學習英語時出現的問題和心理落差。
三、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教師進行大循環輪崗
教師輪崗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已經成為促進教育公平的重大舉措之一。實行教師輪崗制度,有利于實現教育公平化,縮小城市教育與鄉村教育之間的差距,優化教育資源。一方面,發達地區的優秀教師能夠將自己積累的寶貴教學經驗和先進教學理念傳遞給偏遠地區的教師,讓偏遠地區的教師和學生能夠領略優秀教師的教學風采;另一方面,參與輪崗的教師通過進入一個嶄新的教學環境,可以再次激發自己的教學靈感和教學熱情,并可以與其他地區的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并學習該地區的優秀教學理念和教學制度[4]。
雖然目前的教師輪崗制度大多停留在義務教育階段,但是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進行跨初高中學段的大循環輪崗。大循環輪崗不僅可以保障教育公平,還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在充分了解初高中的英語教學內容后,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從而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初高中銜接教學。此外,教師可以通過輪崗了解初高中學生心理發展的不同特點,在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能夠進行及時的溝通與疏導,避免學生心理問題的進一步惡化。
(二)教師將英語經典名著作為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資料
目前,市面上提供的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資料良莠不齊,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資料。此外,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資料使用的時間較為短暫。學生開始學習正式的高中教材后,銜接資料則被閑置。
筆者認為,準高中生,尤其是學困生可以利用中考結束后的暑假和高一階段閱讀英語經典名著。“書蟲”系列和“黑布林”系列等書籍非常適合即將進入高中學習的學生閱讀。一方面,這些書籍能夠讓高一新生,尤其是學困生提前適應篇幅較長的英語文章,幫助他們養成查閱詞典、積累課外詞匯和長難句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學困生通過閱讀這些書籍,能夠了解主人公的勵志故事和奮斗精神,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此外,名著閱讀這一措施響應英語課程標準的“整本書閱讀”要求,能夠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閱讀任務,培養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意識,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師培養學困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由于初中階段的英語文章篇幅較短、難度較小,在課堂上,教師會將更多的時間安排在詞匯、語法的教學上,對英語閱讀解題策略講解較少。因此,學生初中畢業進入高中后,面對高中英語教材中的長篇說明文和試卷上的閱讀理解題可能會感到一頭霧水、無從下手。作為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在剛入學時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標注文章的段落,根據段落內容將文章分成若干部分。其次,常備英語工具書,在遇到文章中的生詞時先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再在閱讀全文后查閱工具書確認猜測是否正確,并將重要的生詞記錄在課外詞匯整理本上;閱讀和查單詞切忌同時進行,這一行為會打斷閱讀思路,影響對全文內容的整體理解與把握。最后,將泛讀與精讀相結合,快速了解全文主旨。
基本的英語閱讀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通過瀏覽文章標題、插圖和首尾段推測文章主旨。其次,通過瀏覽文章每一段的首尾句找出段落的主要觀點以及作者的態度。最后,在進行閱讀練習時,先標注題干的關鍵詞,再根據順序法、同義詞復現法和排除法回到文章中按順序找出題干關鍵詞原詞或近義詞,一一排除錯誤答案。
教師應在高中英語教學的初始階段反復強調上述英語閱讀習慣和閱讀策略。學生如果能夠在初高中英語銜接階段培養和掌握上述英語閱讀習慣和閱讀策略,就可以大大節約閱讀文章的時間,提高做題的效率和正確率。此外,基礎相對薄弱的學困生也能夠通過不斷培養和掌握英語閱讀習慣和閱讀策略,縮小與優等生之間的差距,進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四)教師及時關注學困生的心理健康
教師除了要關注學困生的英語學習習慣和學習成績,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初中相比,高中的新環境、新同學、新教師以及巨大的競爭壓力都會使學困生感到迷茫,甚至會使學困生懷疑自我。這時,作為學困生的引路人,教師有責任了解他們的心理情況并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教師需要在課堂上仔細觀察學困生的一舉一動,并在課下和相對比較沉默的學困生聊一聊。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教師都可以仔細傾聽學困生的心聲,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開導。
此外,教師可以主動走近學困生,拉近與學困生之間的距離,成為學困生可以信賴、依靠的師長,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高中初始階段,為今后的高中學習鋪平道路。
結語
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初高中銜接階段,還對學生繼續深入學習某一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更應注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如教材問題、教師授課內容是否合理問題、學困生心理壓力問題等。然而,筆者堅信,通過大循環輪崗、閱讀英語經典名著,培養學困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關注學困生的心理健康等策略,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營造積極的英語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肖志堅.弱勢生源條件下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知識文庫,2018(6):119.
[2]楊玲莉.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銜接:基于羅杰斯的有意義學習理論[J].海外英語,2018(6):28-29.
[3]胡金花.淺談初高中英語銜接: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亞太教育,2015(7):52-53,49.
[4]黃樹生.完善教師流動機制促進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J].江蘇教育,2012(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