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麗麗
摘 要:高效課堂與深度學習是教育領域中備受關注的話題。構建一個高效的課堂環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學科思維、創新能力和實際應用技能。初中化學作為自然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其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效課堂與深度學習之間的關系,強調了高效課堂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然后,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與反思,思考高效課堂的實施路徑。研究指出,通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優化師生互動、整合多媒體資源和培養自主學習技能等一系列的路徑,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化學素養,為他們的未來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深度學習;反思;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03-0139-04
初中化學是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對學生未來的化學學習和職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興趣的關鍵。高效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促進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際應用技能,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科興趣,實現知識的持久性聯系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文章探討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實施路徑,為初中化學教學提供參考。
一、 高效課堂與深度學習的關系
(一)高效課堂的概念
在教育領域,高效課堂被廣泛認為是一種成功的教育實踐,其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參與度。高效課堂不僅僅關注課程內容的傳遞,還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互動和主動參與。這種教育方式強調了教師的角色,要求他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習過程的引導者和激勵者。
(二)深度學習概念
深度學習是一種更加細致入微的學習方式,追求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應用。與表面性的學習不同,深度學習強調知識的內化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它要求學生不僅要記住事實,還要理解事實背后的原理,能夠將知識應用于不同情境,并提出有深度的問題。
(三)二者的關系分析
高效課堂和深度學習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首先,高效課堂為深度學習提供了基礎。在一個積極互動的課堂環境中,學生更容易產生興趣,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這有助于他們深入探索和理解知識。其次,高效課堂的方法和策略可以促進深度學習。例如,鼓勵學生提問、討論和合作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培養批判性思維。教師的引導和反饋也是高效課堂的關鍵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
最重要的是,高效課堂不僅關注知識的傳遞,還注重學生的參與和反思。這些元素對深度學習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從而更好地實現深度學習的目標。
二、 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初中化學是學生接觸化學學習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成果不僅會影響學生未來的化學學習,也會影響他們對科學學習的態度。因此,構建一個高效、有興趣、有深度的化學課堂對初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提高學生參與度與深度學習
一個高效的化學課堂是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能夠積極提問、主動思考、大膽實驗,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參與感。積極參與的學生更容易深入理解化學概念和原理,他們通過參與討論、提問問題以及與同學合作,積極地探究知識。這種參與性的學習過程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主動探索更深層次的知識。
(二)培養科學思維與實際應用技能
構建高效的初中化學課堂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度學習,還能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和實際應用技能。通過積極參與和探究,學生將更容易發展出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他們學會提出實驗假設、設計實驗、收集數據并分析結果,這些都是深度學習和科學思維的關鍵組成部分。
(三)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與學科興趣
高效課堂的另一個關鍵特點是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這對初中化學課程尤為重要。積極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使他們更愿意參與學科學習。通過鼓勵學生分享觀點、尊重不同意見和互相支持,可以建立一種團隊合作的文化,使學生感到安全和受到鼓勵。
(四)實現知識的持久性聯系與綜合能力培養
構建高效的初中化學課堂還有助于實現知識的持久性聯系。通過積極參與和深入探究,學生更有可能記住和理解所學知識,并將其與相關概念和主題聯系起來。這種深刻的理解有助于知識的長期保留,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學習和實踐中應用所學。
三、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案例與反思
(一)教學案例——“化學反應的表示”
教學目標:
1. 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 掌握化學方程式的讀寫和配平方法;3. 能夠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反應速率和反應條件。
教學任務:
1. 通過講解和演示,讓學生了解化學反應的表示方法;2. 通過實驗和互動,讓學生掌握化學方程式的讀寫和配平技巧;3. 通過實例分析和討論,讓學生能夠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反應速率和反應條件。
教學過程:
1. 引入:通過一個簡單的化學反應實驗,引導學生思考化學反應如何表示。2. 知識講解:介紹化學反應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讓學生了解化學反應的規律和技巧。3. 實驗操作: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加深對化學反應表示方法的理解。4. 互動環節: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通過互相交流和分享,進一步鞏固化學反應表示方法的知識點。5. 實例分析:通過分析具體的化學反應實例,讓學生掌握化學方程式的讀寫和配平技巧,并能夠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反應速率和反應條件。6. 課堂總結: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加深學生對化學反應表示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
(二)教學結果分析
1. 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操作和互動環節,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2. 通過講解、實驗和互動等多種教學方法,學生較好地掌握了化學反應的表示方法和相關技巧;3. 通過實例分析和討論,學生能夠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反應速率和反應條件,提高了他們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反思
1. 成功之處
本節課通過講解、實驗、互動和實踐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同時,課堂氛圍積極,學生之間的互動和討論良好。
2. 不足之處
在實驗操作環節,部分學生的實驗技巧不夠熟練,需要教師加強指導。此外,在實例分析環節,部分學生的討論不夠深入,需要教師引導他們進一步思考。
(四)教學啟示
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掌握基本的實驗技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培養,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討論和提問。
通過本案例的反思,我們可以看到構建高效化學課堂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際應用技能,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科興趣,實現知識的持久性聯系和綜合能力培養。
四、 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實施路徑
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興趣的關鍵。以下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四個路徑。
(一)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的重要手段。通過設計有趣的問題、實驗或者實際案例,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中,可以讓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以下設計具體的教學案例,說明如何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案例:神秘的催化劑
在講解催化劑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故事情節,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中。
首先,教師準備一些實驗器材,如催化劑、試管、燒杯等,以及一些帶有顏色的液體,如紅墨水、藍墨水等。接著,在課堂上,教師告訴學生,自己有一種神奇的催化劑,能夠讓液體瞬間變色。教師拿出一支試管,倒入一些紅墨水,然后加入一些催化劑,迅速搖晃試管,讓墨水瞬間變成藍色。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并引出催化劑的概念和作用。
通過這個實驗情境的創設,教師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催化劑的相關知識。
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情境類型和設計方法,讓學生在情境中積極思考、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和化學素養。
(二)優化師生互動,培養積極學習氛圍
優化師生互動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以下設計具體的教學案例,說明如何通過優化師生互動來培養積極的學習氛圍。
案例:實驗探究與討論
在講解化學實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并與他們共同討論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和問題。
首先,教師在“酸堿鹽的性質”實驗課上,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啟發性的實驗。其次,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探究,并引導他們觀察實驗現象和記錄實驗數據。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實驗過程中的問題和現象,引導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分享一些實驗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探究精神。
通過實驗探究與討論的方式,教師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時也可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氛圍和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優化師生互動時,應該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和學生的情感需求,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手段,讓學生在互動中主動探究和學習,實現知識的深度掌握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整合多媒體資源,增強學科體驗
整合多媒體資源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形象化、生動化,增強學生的學科體驗。以下是設計的具體教學案例,說明如何通過整合多媒體資源來增強學生的學科體驗和學習效果。
案例一:動態圖像展示
在講解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時,教師可以利用動態圖像來展示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解、原子重組的微觀變化,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化學反應的原理。
首先,教師準備一些動態圖像,如化學反應中分子與原子的微觀變化動態過程等,并準備好相關講解資料。其次,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動態圖像,并配合講解資料,引導學生觀察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最后,教師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和討論,并組織小組討論和交流,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化學反應的原理。
通過動態圖像的展示,教師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增強學生的學科體驗,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案例二:實驗視頻教學
在講解化學實驗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時,教師可以利用實驗視頻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實驗過程。
首先,教師準備一些實驗視頻,如化學實驗的操作過程、實驗結果的展示等,并準備好相關講解資料。其次,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實驗視頻,并配合講解資料,引導學生了解實驗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最后,教師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和討論,并組織小組討論和交流,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實驗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通過實驗視頻的展示,教師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化學實驗的過程和實驗結果,增強學生的學科體驗,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教師在整合多媒體資源時,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合適的多媒體形式,讓學生在形象化、生動化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同時,教師也應該注重多媒體資源的更新和優化,保持與學科發展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
(四)培養自主學習技能,提升學習效率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技能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核心。通過教授學生自主學習技能,可以讓他們更加高效地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以下設計具體的案例,說明如何通過培養自主學習技能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案例:自我歸納總結
在講解化學元素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元素的分類、性質和用途,并讓他們通過歸納總結來掌握這一知識點。具體步驟如下:
1. 學生自主查閱資料:教師讓學生在課前或課內閱讀相關教材或參考資料,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分類方法。
2. 學生自主歸納: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元素的相關知識,并將重點內容記錄在筆記本或學習卡片上。
3. 學生自主分享:教師鼓勵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的歸納總結成果,并組織小組討論和交流,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和理解不深入的地方。
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他們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讓他們更加高效地學習化學知識,促進自我發展和成長。
五、 結論
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興趣的關鍵。通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優化師生互動、整合多媒體資源和培養自主學習技能等實施路徑,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學科體驗和學習效率,從而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際應用技能,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科興趣,實現知識的持久性聯系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吳汝志.弱壓提質——“雙減”背景下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22(5):76-78.
[2]葉月珠.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研究[J].讀與寫:上旬,2021(7):202-203.
[3]鄔宛茹.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創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J].世紀之星-初中版,2022(11):82-84.
[4]張金霞.互動式教學在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中的價值探討[J].今天,2022(24):191-192.
[5]羅燕梅.在“雙減”背景下打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23):122-123.
[6]周天宇.基于核心素養背景的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J].文理導航,2022(8):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