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艷平
【摘? 要】? 初中階段是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學生在這一時期的數學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易錯點,這些易錯點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如何針對這些易錯點進行提前干預,可幫助學生有效避免錯誤,是初中數學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 初中數學;易錯點;提前干預
初中數學是學生們邏輯思維和基礎數學能力培養的關鍵階段.初中數學的基礎知識包括算術、代數、幾何等.學生們應該對這些基礎知識進行深入地學習和理解,尤其是對于那些容易出錯的點,更要加強練習.然而,在這個階段,學生們往往會遇到一些易錯點,這些錯誤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和自信心.為此,文章提出了一些高效的教學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數學學習效率.
1? 初中數學易錯點的分類
1.1? 概念理解錯誤
這類錯誤通常是由于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不準確或不完全而導致的.例如,對平方、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等概念的理解不清,或者對各種圖形的性質和特點記憶混淆.
例如? 許多學生常常將平方與平方根的概念混淆.平方是指一個數的二次方,而平方根是一個數的二次方的根.例如,,而4的平方根有兩個,即2和-2.算術平方根是指一個非負數的正的平方根.許多學生常常忽視這一點,認為所有的正數都有平方根.實際上,只有非負數才有算術平方根.例如,16的算術平方根是4,而-16沒有算術平方根.
1.2? 運算錯誤
這類錯誤主要是由于學生在進行數學運算時粗心大意或對運算法則理解不透徹而導致的.例如,對乘法和除法的運算法則理解不清,初中數學中,乘法和除法是基本的運算規則,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然而,有些學生可能會混淆兩者的運算法則,導致計算結果錯誤.例如,對于乘法中的“乘以一個數等于除以這個數的倒數”,有的學生會誤解為除以這個數的本身,導致結果出現錯誤.
1.3? 邏輯推理錯誤
在初中數學中,邏輯推理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解題方法,但學生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常常會出現一些錯誤.這些錯誤通常是由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不牢固,或者在解決問題時沒有正確地分析和運用這些知識,導致推理出現錯誤.
例如? 等腰三角形是一種非?;A的幾何圖形,它有一個重要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這個性質的證明方法有很多種,但對于初中生來說,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來進行邏輯推理.首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和HL.其中,前四種方法都涉及角的相等或者互補,而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因此可以通過ASA(角角邊)來證明兩個底角相等.具體步驟如下:
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根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SA,可以得到△ABC≌△ABD全等,其中AD是AB的延長線;因此,可以得到,即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但是,有些學生在證明這個性質時,會犯一些邏輯錯誤.例如,有些學生會試圖通過SSS(邊邊邊)來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但這種方法在這里并不適用.因為即使三條邊的長度都相等,兩個三角形的角不一定相等,因此不能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此外,還有一些學生會試圖通過角角邊(AAS)來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但這種方法也不正確.因為在角角邊的情況下,只證明了兩個角相等并不能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
2? 初中數學課前干預的類型
2.1? 環環相扣型
在數學教學中,針對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行精心設計,以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思考和探究,通過問題設計和鼓勵學生提問,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規律和結論,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 以“勾股定理”的講解為例,讓學生回憶起在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的結論.然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問題,比如在Rt△ABC中,已知,,則c等于多少.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并且通過計算驗證教師的判斷無誤.接下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比如有學生可能會質疑c一定表示斜邊嗎.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通過討論,學生可能會發現c可能表示斜邊,也可能表示直角邊,從而得出c的值.
2.2? 探究型
探究性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被動的知識傳授者,而是轉變為主動的教學引導者.通過結合具體的教育需求,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地進行科研探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力.在探究型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和課外活動,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3? 初中數學易錯點提前干預的具體策略
3.1? 以學生為主,時刻注意學生學習情況
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始終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為指引,要主動地研究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學生在學習中犯的錯誤.在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感覺到有些簡單的數學知識很好地被理解了,但是在實踐中,他們很難很好地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從而造成了易錯或者是錯誤比較多的情況.因此,中學數學教師需要緊密地注意到學生們在教室里的學習情況,然后根據這個情況來進行自己的教育,對易錯點進行強調,從而使他們能夠對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有效地運用.
3.2? 注重知識講解,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如果教師直接將概念和公式呈現給學生,學生很難理解并掌握這些知識.所以,在教學的時候,要把一些比較難懂的公式、概念等,給他們具體地解釋,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所學到的知識,從而更好地應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如果學生對某個數學知識有了較深的了解,就能更好地把它運用到解決問題中去,這樣既能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又能防止出現錯誤的情況,進而使數學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
例如? 以“等邊三角形”的學習為例,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借助等腰三角形的知識引出等邊三角形,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教材的分析,總結歸納出如何判定一個三角形是不是等邊三角形.在此基礎上,教師給出幾個例子,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判斷等邊三角形的各種方法.這樣,同學們就能對等邊三角形的確定方法有很深的了解,從而在做選擇題時,也能很好地解決與此有關的判斷題、論證題.這樣既能改善學生解決問題的技巧,又能有效地防止出錯.
3.3? 教師重視備課,提煉歸納,做好提前預設
要提前干預易錯點,教師要提前預習,對課堂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提前預測.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是確保課堂秩序和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所以,教師可以采取“集中備課”的方法,針對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發揮優勢,頭腦風暴,對學生可能會犯的一些錯誤進行合理的預先設置;其次,教師要對同學們常見的一些錯誤加以總結和提煉,把這些問題歸類,標注容易出錯的地方,把它們一個個地解決掉,然后再做一些針對性的訓練.
例如? 在教授“事件的概率 頻數與頻率”時,有些學生無法正確理解頻率與概率的關系.在對學生的易錯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時,教師就應該把這個問題放在第一位.可以舉例說明.例如,扔一個骰子,用的概率扔出一個“1”.許多學生都以為,6下中必有一個“1”,但是經過試驗,卻不能得出這樣的結果.接著,又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分別是50次和100次之后,得到了這樣的結論:如果一顆色子被反復地拋了很多次,那么拋出去的次數就會增加,出現“1”的頻率就越趨近于,并且穩定在附近.
3.4? 使用輔助工具,提升學生知識識記能力
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因素是對知識的掌握不夠,同時也是因為對某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沒有很好地了解,所以在答題的時候采用了不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當然就會出錯.在這種狀況下,數學教師在向學生解釋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的同時,也要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把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清楚地展示,讓他們自己區分兩個方面的內容,從而加強其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 學習“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時,可以用順口溜的形式來幫助學生識記.比如:“兩數和乘兩數差積化和差變兩項完全平方不是它”這些順口溜能夠體現出兩者的不同之處.此外,在上課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多媒體,通過圖表的方式,把兒歌和公式用圖表的方式顯示出來,讓學生可以把兩個公式準確地區別開來,從而學習如何運用這兩個公式來解題.同時,在課堂教學中,也要加強對所學內容的掌握與記憶.在訓練中,要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改正和有針對性的指導,要讓他們形成一種善于總結錯題的習慣,這樣才能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好地應用那些方程來解決問題,從而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效率.
此外,教授易混淆知識點時,應該注重方法的運用并且借助多媒體等輔助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點.同時,還需要督促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并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以便于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進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3.5? 強化訓練,進行反思
課堂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減少解題錯誤,教師可以在易錯專題課堂上進行專題講解和強化訓練.首先,對于計算錯誤,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常常因為粗心或基本功不扎實而犯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在課堂上選取一些計算題目進行集中訓練,并強調正確的計算方法和步驟.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反思:“我為什么會出現這次錯誤?我應該如何避免類似的錯誤再次發生?”這樣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采取措施改進;其次,對于審題錯誤,學生往往沒有認真閱讀題目或理解題意而導致錯誤.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可以在課堂上選取一些易混淆的題目進行對比分析,幫助學生明確題目要求和條件.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反思:“我為什么沒有理解題意?我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題目要求,減少審題錯誤的發生;最后,對于知識錯誤,學生可能因為對某些概念或公式掌握不牢固而出現錯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在課堂上選取一些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深入講解和鞏固練習.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反思:“我為什么沒有掌握這個知識點?我應該如何加強自己的基礎知識?”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彌補知識漏洞,提高解題正確率.此外,要求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本,將自己出現的錯誤分類整理并時常翻看.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總結自己的問題并采取措施改進.通過這些方法和措施的落實和堅持,學生的錯誤率會逐漸降低,數學成績也會相應提高.
4? 結語
總之,學生在做題時常常會出現一些共同的錯誤,在教師的高度關注和細心輔導下,學生能夠正確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題,有效避免錯誤的發生.這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的關注和輔導,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進而在數學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鐘琳.初中數學易錯點的提前干預的研究[J].好日子,2021(07):77.
[2]竇崢.初中數學"易錯點"提前干預教學探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21(20):101-102.
[3]汪慶.終日學終日誤,終日誤終日學——摭談初中數學部分易錯點的歸類分析與策略摸索[J].新課程(教研版),2021(2):92-94.
[4]王梅芳.初中數學易錯點提前干預對策論述[J].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3(9):43-45.
[5]戴冠蘭.初中數學易錯點成因分析及提前干預策略[J].愛情婚姻家庭:上旬, 2021(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