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科目是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科目,在初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營造英語交流環境,促進學生加強互動,增強學生語言交流的意識及能力。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較為被動,師生互動交流明顯不足,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積極探尋互動教學法的應用價值以及應用路徑,從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展開,分析梳理互動教學法的應用優勢,尋找行之有效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法;核心素養;課堂評價
作者簡介:馮蓉(1981—),女,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田家炳中學。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語不僅是世界人民交際的重要工具,也成為當下我國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各項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初中英語教學工作需要不斷創新和升級,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交際能力。但分析當下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可以發現,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明顯不足,甚至存在“啞巴英語”的問題。為解決這一難點,教師有必要深入探索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路徑,保證課堂教學互動成效。
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在傳統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通常會采用口述加板書的教學方法,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方法不僅使得學生缺少交際機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較為被動,課堂氛圍較為沉悶,還會影響學生整體思維品質的發展。同時,由于部分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積累不足,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上互動交流的成效不佳。此外,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部分學生過于注重英語成績的提升,而忽略了英語的互動性功能,沒有把握機會開口表達,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較差。這樣不利于課堂良好氛圍的營造以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也難以充分發揮英語這門語言學科的應用價值。面對新課改提出的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初中英語教師不能再依賴傳統教學模式,而要積極探索新型教學方式和教學路徑,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完善與優化教學模式。
二、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價值
(一)促進師生交流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互動教學法能夠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的完善和升級,實現新課改提出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充分拉近師生的距離,促進師生交流。在這一新型教學模式下,教師轉換教學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想方設法增加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進一步掌握學情,并提供針對性、個性化的指導,能幫助學生減輕英語學習壓力。在以生為本的課堂上,學生能夠放下心理戒備,全身心參與互動性教學,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教師、同學交流學習經驗及學習方法,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這樣一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將貫穿整個課堂,從而形成亦師亦友的和諧師生關系[1]。
(二)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初中生缺乏足夠的知識積累以及學習經驗,他們在面對英語語言學習目標時,容易出現畏難心理。若教師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機械地背誦,會影響學生的思維認知,制約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將逐漸削弱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是一切學習行為的原動力,在互動教學模式下,學生可獲得不一樣的英語學習體驗,在課堂中與教師和同學共同探討、共同學習,使課堂氛圍輕松活躍,課堂趣味性顯著上升。這樣的課堂能自然而然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學習效果[2]。
(三)提高教學效率
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引下,英語教學工作既要保證教學質量,也要提升教學效率。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機會不足,難以實現深度學習目標,學習英語知識的效率較低,從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互動教學法的融入可改變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不足,落實素質教育提出的師生良性互動目標,打造更為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能主動表達自身學習感受,教師也可根據學生學情特點靈活調整課堂教學方向,聚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給予學生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及時彌補短板,穩步發展,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得到提升。
三、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路徑
(一)課堂導入互動,提升教學趣味
基于互動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價值,教師應積極探索互動教學法的應用路徑,找準切入點及突破口,將其合理融入教育工作的各個階段,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課前導入環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互動教學法融入課前導入環節,可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更為高效的課堂[3]。具體而言,教師應根據學生真實學情,從學生學習興趣出發,設計具有吸引力的課前導入互動話題或互動內容,促使學生產生互動的熱情。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1 My name's Gina的主要內容是自我介紹,結合班級學生處于期待認識新同學、新朋友的階段特點,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識內容為學生創造交流機會,制造交流話題,組織互動活動,激發學生的口語交流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同桌間互相問候,使用“Hello/Hi!”“Nice to meet you.”“My name is...”“How are you?”等語句,鍛煉口語能力。然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語法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及表達能力。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在課前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大家一同思考討論,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課前導入環節的教學互動可有效提升課堂趣味價值,激活學生學習動機,使其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課堂學習任務。
(二)聯系生活互動,激發學習動力
教師在英語課堂中應用互動教學法時,要注意聯系學生日常生活,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并使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加深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面對新課改提出的素質教育目標,教師需要積極探索英語教學的高效辦法,將英語語言知識融入生活,進行深層次講解,以完善和升級課堂,提升整體教學效率。而想要加強英語知識與生活的關聯度,教師要深入解讀教材,挖掘其中的生活元素,再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篩選課上互動交流話題,用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4]。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時,教師應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確定口語交際的主題,拉近英語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確保學生有話可說。如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談論與居家生活相關的內容,從而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增強學生口語交際的意識;可以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運用“Where's the baseball?”“Where are his keys?”“I need my hat.”等句式進行對話,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生活化互動有助于增強學生深入學習英語的熱情,讓學生愿意主動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交流目標。
(三)小組學習互動,促進全面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是互動教學法的一種常見形式。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合理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方案,以提升互動教學的整體質量。在小組互動學習中,學生之間平等交流,能夠勇敢表達自身觀點和意見,這是傳統教學模式所無法比擬的[5]。學生在小組學習互動活動的引導下,能夠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語言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意識等,在英語課堂中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Unit 6 It's raining!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及情景對話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本課要求學生學習如何表達各種天氣狀況,學會用語言描述人們在做什么,并在此基礎上寫一篇作文。對此,學生可以先在小組中共同探究詞匯知識,包括單詞的多種形態等。如rain表示雨水,rainy表示下雨的,“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表示正在下傾盆大雨。學生在組內學習基本的詞匯知識后,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口語交際,為后續寫作做鋪墊。教師可以為學生預留課后交流時間,鼓勵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反復練習情景對話,并互相閱讀作文,指出作文的優勢及不足,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課堂評價互動,鞏固培養效果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部分,借助教學評價了解課堂教學質量,對于教師總結和反思有重要意義。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學評價需要積極改革。與時俱進地完善評價體系以及評價方法,方能有效提高整體教學質量,達到素質教育目標。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容易忽略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而引入互動教學法后,教師在課堂評價環節需要注重互動成效,逐步完善和升級教學評價體系,讓整體評價更為科學全面。教師可針對教學評價指標,適當引入學生作為評價主體,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以及組內互評,增加教學評價的互動性。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向學生講解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讓學生更重視課堂教學評價,鞏固課堂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時,根據本單元帶領學生領略人際交往的藝術,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自行總結重點詞匯和重點句型,再在組內互相考查對詞匯及句型的掌握情況,以完善學習框架。在掌握詞匯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寫英文書信。在寫作結束后,設置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兩個環節,每個學生完成自我評價后,將評價表交給組內的其他成員進行評價,評價時要注意寫信日期、寫信人的地址、信件格式等是否正確。最后,教師做總結性評價,由此實現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性交流互動,有效鞏固課學教學成效。
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新課改提出的教育目標,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學科教學工作時,應積極探索互動教學法的應用價值及應用策略,革新傳統教學模式,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賴淑萍.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華夏教師,2022(24):79-81.
張歡歡.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海外英語,2021(24):227-228.
梅根華.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證研究[J].英語廣場,2021(22):134-136.
梁冬賢.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探析[J].科技資訊,2020,18(16):142.
潘存軍.初中英語教學中互動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探究[J].海外英語,2020(10):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