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提升有限、部分教師英語教學方法單一這兩個問題的分析,提出了以讀促寫教學策略的實踐應用方法:通過選擇恰當的語篇以及探索主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語篇內容;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幫助學生挖掘語篇中的語言知識;鼓勵學生模仿寫作,獲取靈感,創新內容;組織小組合作寫作活動,幫助學生融合不同的觀點,拓展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以讀促寫;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應用
作者簡介:李桂玲(1974—),女,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改河初級中學。
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要求,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中要掌握一定的語言能力,學會規范、流暢地表達。在這樣的背景下,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而近年來,以讀促寫教學策略逐漸在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深入閱讀優質的英文文章,學生可以學習豐富的語言知識,培養語感,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從而更好地進行寫作[1]。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進行深入理解、批判性思考后,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與寫作,寫出的文章往往更有深度和思想。
一、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分析
(一)學生寫作能力提升有限
部分初中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將更多的精力投入聽、說、讀這三個方面,而不注重寫作訓練,導致寫作能力比較弱。部分初中生對英語寫作存在畏懼感,覺得自己的詞匯量不夠,且擔心語法使用不當、文章結構不清晰等。這種畏懼心理可能源于學生過去的失敗經驗,也可能因為缺乏有效的指導和反饋。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側重于對詞匯和語法的講解,而忽視了寫作教學[2]。部分初中英語教師用于開展寫作教學的時間比較少,也較少要求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即使開展了寫作練習,也多以填空、改錯等形式進行,而較少要求學生進行完整的作文創作,導致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受到限制。此外,與聽、說、讀方面的學習相比,寫作是一個更需要創意和思考的過程,然而,在目前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很少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
(二)部分教師英語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部分初中英語教師開展的寫作訓練以要求學生模仿例文或按照固定模板寫作為主,而忽視了對以讀促寫策略的運用,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閱讀教學的開展不僅可以為學生創設豐富的語境,提供相關詞匯和句型,使其學習,還能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3]。然而,目前的教學存在閱讀和寫作割裂的問題,部分教師缺乏讀寫結合教學的意識。在課堂上,部分教師多講解語法規則和詞匯,很少給學生提供英語寫作的機會,導致學生雖然學會了語法規則,但在實際應用中感到力不從心。此外,在寫作教學中,部分教師只告知學生需要完成什么寫作任務,而很少指導學生組織內容、選擇合適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增強文章的連貫性等。還有一些教師過于依賴教材,只要求學生模仿教材上的文章進行寫作,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創作能力。
二、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選擇恰當的文本與開展主題探索
選擇恰當的文本來開展英語寫作教學不僅能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而且能為學生后續的寫作提供寶貴的素材和靈感。而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文本主題,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從而在寫作中更加得心應手[4]。
英語教材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接觸最多的材料。教材文本往往經過專家精心挑選,旨在給學生提供系統而完整的語言素材[5]。通過深入解讀教材文本,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結構,學習其中的句型和詞匯,從而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僅依靠教材文本是不夠的,閱讀課外文本同樣重要。引入與教材內容契合的課外文本,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真實、生動的語言材料,而且這樣的文本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有助于讀寫教學活動的開展。對此,教師既可以選擇傳統的文本,也可以選擇故事、漫畫、歌詞等形式的文本[6],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而在主題探索方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為了確保學生能從文本中獲取更深層次的信息,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問題,鼓勵學生思考。例如,在教學冀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中“Lesson 14: Happy Memories”的內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文化背景、情感思想、價值觀念。對此,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認為文章中的回憶為什么對主人公如此重要?你有哪些與文章中相似的美好回憶?”這樣的問題可以鼓勵學生深入思考,使其將自己的經驗與文本內容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反思能力,幫助學生為后續的寫作活動做好準備。此外,這種主題探索活動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主旨以及其中蘊含的情感,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靈感和素材。
(二)深入閱讀文本,引導學生挖掘語言知識
深入閱讀不僅在于對文本內容的深度理解,還在于對作者的觀點、文中的情感以及背景文化的剖析,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體架構和邏輯關系[7]。通過深入閱讀,學生可以對文中的具體信息、細節和例證進行有效的挖掘和總結。此外,引導學生挖掘文本的語言知識也是深入閱讀的策略,通過對文本詞匯、句型等進行剖析,學生可以系統地學習和掌握這些語言知識,從而將其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例如,在教學冀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的“Lesson 10: Touch the World”中的“Helen Keller Dies at 88”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與學生討論海倫·凱勒的生平經歷,幫助學生了解她。這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文本背景信息,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閱讀活動。針對文章中的關鍵詞,如deaf、blind、teacher、university等,教師可以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掌握這些詞的意義與用法。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文中表現海倫·凱勒人生轉折點的重要事件,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海倫·凱勒的人生歷程。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文章中的特定詞匯、句型和修辭手法。例如,對于文中的“She will be greatly missed.”一句,教師可以解釋“be missed”的語法結構以及這句話蘊含的情感。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識別和模仿文中的復雜句和連接詞,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更好地組織寫作思路。在學生理解了文章內容和掌握了關鍵語言知識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寫作活動,如要求學生基于海倫·凱勒的生平寫一篇議論文,討論面對困境時的堅持和努力的重要性,或要求學生選擇文中提到的關于海倫·凱勒的某一事件或人生階段,進行更深入的描述或創意寫作。
(三)鼓勵學生模仿寫作并進行創新
在以讀促寫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閱讀中獲取靈感后模仿文本的某些部分,在融入自己的思考的基礎上創造新的內容。模仿在學習初期尤為重要,通過模仿,學生可以學習范文的結構、風格和寫作技巧,從而掌握英語寫作的基本方法。模仿有助于學生明確寫作目標,掌握更多寫作技能[8]。然而,僅僅模仿是不夠的。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跳出范文的框架自主思考,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觀點,展現獨特的創意。
以冀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Lesson 18: Friendship Between Animals”的教學為例,教材上展示了Danny和Li Ming的書信往來。這兩封書信為學生提供了非常實際且富有啟示的書寫模板。Danny和Li Ming在信中的互動輕松、自然、真實,比較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并分析這兩封信的結構、開頭、結尾以及風格,鼓勵學生模仿這兩封信的寫作結構和風格,幫助學生掌握書信的寫作技巧,比如,如何開始和結束一封信,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以及如何使信件內容既有條理又有深度。除了鼓勵學生模仿教材范文,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融入自己的想法,幫助他們逐步形成獨特的寫作風格。當學生掌握了書信的基本結構和寫作技巧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新詞匯、新短語、新句型等豐富自己的表達。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還可以組織一個信件分享會活動,鼓勵學生閱讀并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創作過程中的經驗和感受,并給學生提供指導建議,鼓勵他們互相評價。
(四)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寫作活動
在學習的過程中,基于不同的經歷,不同學生有不同的理解,而在小組合作中,學生之間可以進行觀點分享,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思考。這種多角度思考的方式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其寫出內容更豐富和深入的作文。與單獨寫作相比,小組合作寫作能為學生提供即時反饋的機會,因為學生可以直接向小組成員詢問意見,以得到對方的建議和評價,從而及時地調整和改進自己的作文[9]。此外,小組合作寫作活動還能增加寫作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寫作動力。
例如,在教學完冀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Lesson 11: Lily learns about China!”后,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使每個小組有4至5名學生,要求每個小組自行決定探究活動的主題,如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的民族文化、中國的地道美食等,在課后利用圖書館、互聯網或其他可用的渠道,搜集關于所選主題的信息,并合作寫一封信給Lily。對此,學生不僅需要閱讀大量文本,還要學會篩選和整理關鍵信息[10],同時結合Lily對中國的了解需求,用引人入勝的方式介紹相關內容。在這樣的合作活動中,小組的每個成員都需要參與信件的創作,共同決定信的內容和結構。在初稿完成后,學生可以將本組的信件交給另一個小組評估,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從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作品,還可以學習如何給出建設性的反饋。拿到反饋后,小組成員應共同討論并進行修改。在信件完成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讓每個小組在班級中展示自己的作品,派出代表進行匯報,描述其所在的小組如何選擇主題、如何搜集信息、在寫作過程中遇到了什么挑戰以及如何克服困難等。之后,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總結,引導學生討論在這個活動中學到了什么,以及如何將所學的技巧和策略應用到其他學習活動中。
三、總結
對于初中生而言,進行英語寫作不僅是展示學到的語言知識的方式,還是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渠道[11]。基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基本要求,教師要探索以讀促寫教學的有效路徑。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選擇恰當的文本和引導學生進行主題探索,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獲取寫作靈感;通過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挖掘文本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體架構和邏輯關系;通過鼓勵學生模仿寫作,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寫作活動,拓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寫作技巧。總之,有效的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為學生打開一個了解世界、表達自我的窗口。
[參考文獻]
呂敏敏.讀寫結合視角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探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44(5):27-31.
李秀榮,牛鵬躍.以讀促寫 提高初中學生英語讀寫能力:以The Golden Touch文本改寫教學為例[J].遼寧教育,2021(17):94-96.
曾雴,章倩妮.語篇分析理論在初中英語讀寫教學中的運用:以Unit 6 Section B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閱讀課為例[J].英語教師,2022,22(3):153-158.
李珊珊,祝俊紅.基于主題閱讀的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實踐研究:以《科林英語》分級閱讀為例[J].英語教師,2023,23(6):43-46.
潘文玲.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踐探究:以Unit 4 Natural disasters為例[J].英語教師,2022,22(19):116-120.
陳玉灼.基于主題語境的以讀促寫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5 Topic3 SectionC為例[J].校園英語,2022(36):70-72.
吳萍.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以讀促寫”課堂教學實踐研究:以人教版八上Unit 8 Section B 2b教學為例[J].新教育,2022(5):64-66.
李琪.初中英語“以讀促寫”下單元整體設計的寫作教學研究[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第六屆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五).廣州: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2023:396-398.
關務蘭.基于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初中英語閱讀素養課教學設計的思考[C]//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21年度學術討論會暨第十七屆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論壇論文選(二).廣州:廣東教育學會,2021:1231-1237.
謝蓓.立足文本,以讀促寫: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的研究和探討[J].校園英語,2021(37):193-194.
蘇赟.以寫促讀,讓思維可視化:學習共同體視域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策略探析[J].校園英語,2023(18):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