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小銜接階段培養幼兒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幼兒形成責任意識、獨立意識、規劃意識,從而讓幼兒為進入小學學習生活做好準備。文章討論了在幼兒園教育中培養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意義和影響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發展的因素,并據此分析了以助力幼小銜接教育為目標、以培養大班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為切入點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大班幼兒;幼小銜接;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簡介:任天晴(1996—),女,江蘇省南通市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幼兒園。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個人在不同場景中有效管理自身情緒、思想和行為的能力。在幼兒教育階段,自我管理能力可以理解為幼兒在認知水平、能力范圍內對與自己相關的事的管理能力。在幼兒階段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能使幼兒在不同的場景中運用認知經驗調適個人情緒、思想和行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為進入小學學習和生活做好積極準備。
一、在幼兒園教育中培養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意義
(一)有利于幼兒形成責任意識,適應集體生活
幼小銜接階段的教育旨在培養幼兒適應小學生活所必備的能力、品質、價值觀念。責任意識是學生在小學生活中應當具備的意識,能使學生順利適應小學的集體生活模式。而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能使幼兒逐漸萌生責任意識,變得愿意為集體做事,也為集體的成績感到高興。
(二)有利于幼兒形成獨立意識,提升自理能力
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對幼兒獨立能力的要求存在顯著差異,在幼小銜接階段,幼兒教師應當幫助幼兒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培養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幼兒獨立處理事務,促使幼兒逐步習慣于自我反思,有效積累成長經驗。在發展自我管理能力的過程中,幼兒會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幼兒的自理能力會得到提高,他們也會逐漸能夠做到獨立自主。
(三)有利于幼兒形成規劃意識,養成良好習慣
具備規劃意識的小學生做事有條理,生活更規律,能積極、自律地完成學習與發展任務。培養幼兒的規劃意識,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會讓幼兒有能力應對小學學習生活中的挑戰。在培養幼兒自主管理能力時,教師需要引導幼兒規劃時間、規劃任務,這對于幼兒形成規劃意識十分有益。
二、影響幼兒自主管理能力發展的因素
(一)教育指導因素
在培養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過程中,教育者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是影響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家長和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為幼兒提供科學、有效的教育指導,使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生活實踐因素
自我管理是一種持續發生的行為、一種生活習慣,培養幼兒自我管理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任務。在幼兒學習自我管理技巧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將自我管理技巧付諸生活。幼兒在生活實踐中的表現,顯示了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發展情況。而引導幼兒將自我管理技巧付諸生活,可以使幼兒在做中學、化知為行。
(三)自我發展因素
幼兒同樣有較強的自我發展需求,且其發展需求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愈發具有差異性。自我管理意識的萌生,源于幼兒對成長與進步的需要。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需重視幼兒對于自身進步、發展的隱性需求,關注幼兒的進步與成長,為幼兒的自我發展提供助力,使幼兒逐步形成自我管理意識,并自覺發展自我管理能力。
三、以助力幼小銜接為目的,培養大班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在幼兒教育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活動引領幼兒積極反思,使幼兒關注行為帶來的后果,逐漸能夠自我監督、自我指導。
(一)提升幼兒自我監督能力
具備自我監督能力的幼兒會有意識、有目標地觀察、記錄自身行為,并據此進行思考、總結。培養幼兒自我監督能力的重點在于引導幼兒完成觀察和記錄這兩個行為。教師可以通過讓幼兒擔當管理角色、建立完善激勵制度的方式培養幼兒的自我監督能力,讓幼兒了解行為產生的后果,逐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1.讓幼兒擔當管理角色
在培養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初期,教師可以讓幼兒擔當管理角色,使幼兒形成自我監督意識。為此,幼兒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游戲或模擬經營游戲,鼓勵幼兒輪流擔當管理角色、觀察他人行為,并由此開始逐漸觀察自身行為。這樣培養自我監督能力的教學活動不僅能逐步提升幼兒專注力,還能使幼兒在日后行動時想到不同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從而選擇正確的行為[1]。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在午餐環節輪流擔任“小老師”,逐一觀察其他幼兒的就餐情況并進行記錄。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需要認真觀察他人的就餐行為,他們會在腦海中形成對就餐行為好壞的判斷,也會對就餐規則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幼兒教師可以為“小老師”提供記錄表,方便幼兒用叉號、圓圈等符號簡單、快速地記錄其他幼兒的就餐情況。在參與這樣的活動之后,幼兒自己也會在就餐時更加注重就餐的規則,積極地進行自我管理。
2.建立完善的激勵制度
在幼兒逐步具備自我監督意識之后,教師應該讓幼兒在此基礎上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存在的問題以及明確自己的目標,引導幼兒結合目標進行自我提升。這一階段的培養重點是用情感驅動幼兒,使幼兒萌生想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情感。為此,幼兒教師可以嘗試以物質、積分、榮譽等激勵手段來增強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驅動幼兒自我提升。在這個階段,幼兒教師還需關注幼兒行為和情感上的變化,及時指導、提示或鼓勵幼兒,使幼兒保持向上的情感狀態,積極地進行自我強化[2]。
例如,在“我的時間我做主”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設計計劃表,按照計劃表做事,改掉做事拖沓、磨蹭的毛病,積極、專注地完成每日任務。此后,幼兒教師可以設計配套的激勵制度,如果幼兒順利完成每日任務,他們將獲得積分。幼兒獲得的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物質獎勵,如文具、玩具、繪本或獎狀等。在激勵機制的影響下,幼兒會更加關注自己是否做好時間規劃,他們的自我監督能力也會逐漸提升。
(二)提升幼兒自我指導能力
為了幫助幼兒通過自我管理實現自我提升,教師還應培養幼兒的自我指導能力,確保幼兒在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后能夠進行自我指導,調整自己的行為,做出有益于自身和集體的選擇。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自我陳述訓練、情緒管理訓練、情景模擬訓練引導幼兒逐步增強自我指導能力。
1.自我陳述訓練,引導幼兒梳理思緒
自我陳述訓練的重點在于引導幼兒以語言表達的方式梳理思緒,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幼兒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結合活動進行自我陳述,將思緒以語言的方式呈現出來。周期性的自我陳述訓練能提升幼兒的思考能力,讓幼兒積累有益的自我管理經驗[3]。
例如,組織“收納小能手”活動后,為提升活動效果,幼兒教師可以組織自我陳述訓練,指導幼兒對自己完成玩具收納、日用品收納、衣物收納任務時的表現進行反思,讓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為了確保幼兒順利地進行反思、陳述,幼兒教師需要給幼兒提供一定的表達支架,如“我認為我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好/一般,在參與活動時,我做了XX事,順利地完成了玩具收納、日用品收納、衣物收納任務”。在陳述的過程中,幼兒會逐漸認識到自身的進步,明確努力的方向,知道如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2.情緒管理訓練,強化壓力應對能力
情緒管理訓練的目標是引導幼兒調節負面情緒,強化幼兒的壓力應對能力。幼兒教師可以在教育活動中設計壓力場景,幫助幼兒掌握在面對壓力時調節悲傷、委屈、憤怒、焦慮等情緒的方法。通過這樣的訓練,幼兒能逐步提升對壓力源的忍耐力和處理能力,從而提升抗壓能力,并逐漸掌握靈活應對突發狀況的技巧,知道如何積極地做出自我調整[4]。
例如,在組織情緒管理訓練時,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幼兒學唱《寶寶巴士兒歌啟蒙 好情緒好品格》中的多首兒歌,讓幼兒認識多種負面情緒,并指導幼兒通過唱兒歌的方式調節負面情緒,讓幼兒正視競賽、競爭帶來的壓力,積極進行自我調節。
3.情景模擬訓練,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情景模擬訓練旨在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升入小學后,幼兒需要面對新的生活環境、新的人際關系、新的學習模式,這會給幼兒帶來學習和生活壓力。培養幼兒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使幼兒逐漸習慣于在面對新情況時有計劃、有選擇地進行嘗試從而逐漸找到正確答案,可以避免幼兒在面對小學學習生活的挑戰時無所適從。為此,教師可以組織情景模擬訓練,引導幼兒在情境中討論相關問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讓幼兒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幼兒在解決問題時的表現,指導幼兒發散思維,將解決問題的方法遷移至解決其他類似問題上[5]。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小銜接主題活動“一日小學生”,為幼兒創設小學學習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行自我監督、自我提升,逐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在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先提出如下問題:“今天,我們成了‘小學生。大家認為在教室里參與活動時,我們要遵守哪些活動規則呢?”此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展現自己理解的小學生活和自己認為小學生應該遵守的規則。為了增強幼兒的體驗感,幼兒教師應當準備上課鈴聲、下課鈴聲以及課本等道具。在參與活動的初期,幼兒的表現可能缺乏秩序感,他們或許無法意識到升入小學后自己不能在課堂上自由走動、隨意發言。幼兒教師不需要在此時打斷幼兒,而應該在幼兒參與活動后,請幼兒共同討論一部分行為是否合適。在幼兒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法后,幼兒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再次進入情境扮演“小學生”。在經過反復訓練后,幼兒會逐漸明白,升入小學后,自己需要在上課時克制自身行為,做到安靜、專注地學習。
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小銜接階段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意義,而影響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發展的因素包含教育指導因素、生活實踐因素和自我發展因素。在設計教育活動時,幼兒教師應該結合幼兒的身心發育特點加強對幼兒的指導,使幼兒具備良好的自我監督能力和自我指導能力,并從思想意識層面認識到自我管理的價值與意義,在行為層面積極地進行自我管理。
【參考文獻】
[1]潘紅.自主計劃自然銜接:幼小銜接視角下大班幼兒自主計劃的思與行[J].幼兒100(教師版),2022(11):32-35.
[2]余婉兮.“金牌”小管家:幼小銜接視角下的大班幼兒班級管理實踐[J].山西教育(幼教),2022(6):33-36.
[3]謝冬英.大班幼兒幼小銜接中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22(5):136-138.
[4]黃慕毅.幼小銜接中培養大班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J].幸福家庭,2022(1):31-33.
[5]李靜.幼小銜接背景下的大班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現狀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1(24):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