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鹿
【摘? 要】本文探討敘事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首先介紹敘事學的基本概念和意義,強調了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接著提出基于敘事學視域的教學實施策略,包括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運用敘事策略、教師指導學生敘事分析和評價策略等。這些策略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的故事理解能力、提高表達和寫作質量,并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最后,總結了敘事學視域下的高中語文教學的意義和未來發展的前景。
【關鍵詞】敘事學;高中語文;教學探究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敘事學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視角和工具。通過敘事學,學生可以深入理解文本的結構和故事線索,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角色轉變,理解敘述語言和情節的關系。同時,敘事學也對學生的寫作和創作有著積極的影響,能夠提高學生的敘事技巧和篇章結構,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視角和敘述方式,并增強他們的受眾意識和情感表達能力。因此,將敘事學納入高中語文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敘事學基本概念
敘事學是研究敘事現象和故事結構的學科領域,其廣泛運用于文學、語言學、媒體研究等領域。它關注故事中的敘事結構、角色塑造、情節發展及敘述方式等因素,從而幫助我們理解并分析不同類型的敘事作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敘事學視域下的教學探究旨在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文本的敘事特點,并培養他們分析、表達和創作的能力。通過敘事學的應用,學生可以加深對文學藝術的認知,提升文學素養,也為他們的綜合能力和思維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因此,將敘事學融入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二、敘事學的重要性和應用價值
敘事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和應用價值。其一,通過敘事學的視角,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敘事結構和故事線索,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角色轉變,理解敘述語言和情節的關系。這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把握文本的主旨和核心思想,提升他們的理解和閱讀能力。其二,敘事學也對學生的寫作和創作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學習敘事學的相關知識和技巧,學生能夠更好地構建自己的篇章結構,選擇合適的視角和敘述方式,并增強他們的受眾意識和情感表達能力。同時,敘事學也能夠拓展學生的審美視野,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和藝術欣賞能力。其三,基于敘事學的教學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培養他們的批判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通過分析和評價不同的敘事策略和效果,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自主思維能力。
由上可見,敘事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它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提升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審美情趣和綜合能力。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敘事學視域進行探究是一項具有積極意義和廣泛應用前景的教學實踐。
三、敘事學視域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實施策略
(一)設計基于敘事結構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故事理解能力
敘事結構是指故事中發生事件的有機組織方式,包括故事的開頭、發展、高潮和結局等要素。設計基于敘事結構的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邏輯和內在關系,提升他們的故事理解能力。
以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為例,這是一篇以敘事方式展開的文章,其敘事結構精巧且引人入勝。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故事分析、故事拆解、故事還原和敘事圖表等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故事的敘事結構。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故事的背景、人物,以及情節發展。通過討論和交流,學生了解故事中人物間的關系,厘清故事的情節起伏。接著,教師可以將故事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拆解,讓學生分析每個重要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厘清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通過拆解故事,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情節發展和敘事線索。然后,要求學生根據已拆解的故事要素重新歸納和還原故事的完整結構。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共同整合故事要素,幫助他們培養整體把握和綜合理解的能力。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使用敘事圖表(如時間軸、故事結構圖等)呈現故事的敘事線索和結構特點。學生歸納總結,以圖表的形式展示故事的時間順序和重要情節,提升他們的圖示表達和組織能力。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故事的敘事結構,加強他們對故事主題和情節的理解,培養他們對文本分析和綜合思考的能力。同時,通過比較分析不同敘事結構的作品,學生也能夠擴展他們的文學視野,提升文學素養和審美欣賞能力。
(二)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敘事策略,提高表達和寫作的質量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敘事策略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表達和寫作質量。教師可以從以下教學思路入手,教授基本敘事結構—多樣化敘事形式—情境模擬與角色扮演—對比與分析—反思和修改。
《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是對袁隆平先生的生平和成就進行敘事的文章,在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敘事策略的同時,提高表達和寫作質量。首先,通過講解敘事結構,學生能夠充分理解這篇文章的邏輯框架,包括引子部分介紹袁隆平的背景和影響,主體部分描述他的科研經歷和成就,以及結尾展示袁隆平等人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對國家和人民的貢獻。其次,學生可以通過運用多樣化的敘事形式使文章更有特色。例如,可以使用比喻描述袁隆平追求科學的激情和研究稻谷的熱情像千重浪濤一樣洶涌澎湃。這樣的修辭手法能夠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并使作品更加生動有趣。進一步地,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從袁隆平本人、他的同事、旁觀者等不同角度敘述他的經歷和成就。通過模擬真實場景,學生將更好地理解并深入思考其中所涉及的價值觀念和人性。最后,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與分析。通過與其他敘事作品的比較,學生能夠看到袁隆平的敘事在傳遞信息和感染力方面的優勢。同時,學生也可以發現自己在表達方面的不足之處,并根據反饋進行修正和改進。總結而言,通過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敘事策略,教師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和寫作質量。《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的案例表明,通過深入學習和實踐,學生將能夠培養出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敘事技巧,同時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三)教師如何運用敘事分析方法指導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
敘事學是一種研究敘事結構和敘事方式的學科,提供了一種思考文本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學作品的結構、人物、情節和主題等要素。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敘事分析方法,指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的理解。
一方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的敘事結構和要素。通過介紹敘事元素包括情節、角色、時間、空間和主題等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整體框架和發展脈絡。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選擇一個代表性的文本示例,如《紅樓夢》的課外閱讀,進行敘事分析的指導。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的分析工具或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文本中的敘事結構和敘事手法。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小說中的主線和支線情節、角色形象的塑造以及情節的變化和高潮等。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形成小組或伙伴合作,共同進行文本的敘事分析。學生可以就不同的角度和問題進行討論和思考,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觀點和發現。通過合作和碰撞,學生能夠拓展自己的視野,深入理解文本的多重意義和文學價值。例如,在《紅樓夢》的課外閱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情感關系,并通過敘事分析方法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學生可以根據小說中的情節、人物形象和語言表達,逐步分析出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愛戀之情、他們所受到的制約和家族壓力及這種情感關系對整個故事發展的推動作用等。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指導,學生能夠應用敘事分析方法,逐漸掌握對文本的深入理解技巧,提升對文學作品的感知和品位能力。敘事分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發現文本背后的意義和內涵,還能夠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學鑒賞能力。
(四)基于敘事學視域的評價策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評價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更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促進他們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基于敘事學視域的評價策略可以幫助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全面展示他們的理解、表達和創作能力。
例如,(1)故事分析評價。要求學生對一篇文學作品進行故事分析,并通過書寫分析文章、口頭演講或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評價。評價時,可以關注學生對敘事結構、人物形象和情節等方面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他們是否能準確把握故事的主題和核心思想。
(2)敘事寫作評價。要求學生根據一段素材或主題,展開自己的敘事寫作。評價時,可以關注學生是否能運用敘事技巧和策略,構建完整的篇章結構,有效選擇視角和敘述方式,以及是否能夠吸引讀者并表達情感。(3)敘事演講評價。要求學生以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口頭演講。評價時,可以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情感表達能力和聲音語調控制等方面,并結合敘事結構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評價其演講效果。(4)創意敘事評價。要求學生運用敘事技巧和創意思維,創作自己的敘事作品。評價時,可以關注學生的創意程度、表現力和獨特性,并通過作品的敘事結構、情節發展和形象塑造來評價其創作成果。敘事學視域的評價策略能夠真實評估學生的敘事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反饋和建議,幫助他們進一步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敘事技巧,并激發他們對文學創作的熱情和興趣。同時,這樣的評價策略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能力,鼓勵他們在評價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改進和創新的思路。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空間和鼓勵,尊重學生的價值觀和創作風格。同時,注重對學生的正向引導和積極肯定,以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這樣的評價策略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在語文學習中的自主性和創新精神。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敘事學視域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在理論框架和實踐操作上為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敘事學的概念和策略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提高寫作和創作質量,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綜合能力。然而,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教師深入研究和探索,適應學生的需求和現實情況,不斷完善教學實踐,才能促進高中語文教育的發展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未來,敘事學視域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將繼續得到關注和拓展,并為學生的文學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學東.敘事學視野下的高中語文小說教學分析[J].課外語文,2018(8):102.
(本文系南平市“十四五”中小學學科教學帶頭人培養對象課題“敘事學視域下的小說閱讀教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