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20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工匠精神視域下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JDSDSF209)。
[摘 要] 培育工匠精神是當代教育對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全新要求。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間接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校的整體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弘揚工匠精神,抓好師德師風建設,讓學校教師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本文從工匠精神對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入手,嘗試提出工匠精神視域下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 工匠精神;高職院校;師德師風
[作者簡介]王美娟(1979—""" ),女,江西安福人,江西財經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能反映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個人品質。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高職院校普遍重視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傳承。因為,工匠精神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支點,教師只有具備工匠精神,才能夠引領學生不斷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一、師德師風建設對高職院校教師的重要性
(一)幫助教師更好地認知自我
師德師風建設要求高職院校的全體教師有更好的自我認知,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是要為學生和學校做貢獻。師德師風建設強調的教師職業道德和責任感,可以幫助教師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大使命。教師通過反思自己的行為,能夠明確自己的教育責任和使命,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專業素養。當教師能夠更好地認知自我,整個學校的教師團隊必然也會朝著更好的方向前行。
(二)幫助教師更好地提升自我
師德師風建設旨在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明確職業定位和職業目標,做到“教書育人,德藝雙馨”。通過不斷反思自己的職業行為和職業素養,教師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進而更好地提升自我。教師提升自我是一個永不止步的過程,這也是工匠精神的要求。教師應該有所追求,力求在未來遇見更好的自己,力求讓自己更加完美。這是一個主動成長的過程,既包含專業知識水平的提高,也包含個人素養、道德品質的提高。高職院校提供相應的條件,教師就能不斷攻克難題,不斷總結經驗,最終實現業務素養的提高和自我價值的提升。
(三)幫助教師嚴格地要求自我
學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為了讓教師擁有更高的職業追求,這與工匠精神的內涵相吻合。教師擁有工匠精神,就可以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他們會注重教育教學的細節,以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要實現這個目標,教師需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及時調整。因此,在這樣的師德師風建設中,教師更愿意去嚴格要求自我,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這樣,他們會不斷地閱讀專業書籍,參加各種教育教學研討會等學術交流活動,與同行交流經驗和探討問題,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嚴格要求自我是成功的第一步,嚴格要求自我也是自律的一種表現,教師是在嚴格要求自我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的。這就好像,教師在要求學生做什么時,首先要問一問自己是否能做到。這種自我的嚴格要求最終會促進教師職業素養的提升。
總之,嚴格要求自我是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師只有嚴格要求自我,才能不斷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四)幫助教師更好地規范行為
行為規范往往是一所學校的重要標志,師德師風建設對于規范教師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幫助教師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為人師表,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和榜樣,他們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職業操守,如此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為學生的成長發揮積極的作用。
師德師風建設可以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職業操守,才能夠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通過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可以更加深入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因此,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教師應該以身作則,注重自身行為舉止規范,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發揮積極的作用。教師只有自身的行為規范了,才能更好地去要求學生。教師自身的行為必須符合一名高職院校教師的要求,這既是師德師風建設所要求的,也是教師加強自身工匠精神建設的基礎。
二、工匠精神視域下的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策略
(一)鼓勵教師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高職院校教師需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素養和業務素養,需要對自己的職業有清晰的認識,能夠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了解國家和社會發展趨勢。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教學服務。因此,鼓勵教師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是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一環。政治理論學習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必須進行的自我教育活動,在工匠精神視域下,教師通過政治理論學習可以發現自身的不足,不斷進步、不斷成長。這樣也就會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師德師風,這種師德師風也是眾多高職院校所追求和崇尚的。這樣的師德師風符合黨和國家對高職院校教師的要求。
高職院校應該建立政治理論學習平臺,讓教師有機會了解、學習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教育規劃等相關知識。學校還應該組織政治理論學習,組織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為教師進行授課,以提高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例如,高職院校可以組織專家宣講會,聘請權威專家到學校為教師解讀當前的教育形勢和國家教育方針;還可以為教師開設專業提升培訓講座,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建議。
(二)要求教師堅守職業道德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評判一名教師的第一標準,要求教師堅守職業道德是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師的職業道德影響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如教學科研、師德師風、學術誠信、師生關系等。教師堅守職業道德,可以為學生傳遞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工匠精神視域下,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提高教師職業道德,因為它涉及方方面面,會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有些教師可能面臨金錢的誘惑,有些教師可能面臨權力的腐蝕,但有了職業道德作后盾,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各種誘惑和腐蝕。學校必須為教師設定一定的職業道德標準,定期考核。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制定職業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加強職業道德的宣傳和教育,引導教師自覺遵守職業道德。
總之,付諸相關的行動總會收到效果,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才能落到實處。
(三)完善相關教師制度考核
工匠精神的核心內容是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在工匠精神視域下,完善教師考核制度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制度性考核是對教師職業行為的規范和評價,是對教師工作成果的考查,也是對教師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的指揮棒。完善制度考核不僅可以有效地推動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還可以落實師德師風建設的要求,促進教師職業行為的改善。完善教師考核相關制度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該體系應當包括教學質量、科研成果、教師日常行為等多個方面,以便全面客觀地對教師進行考核評價。在設計考核評價體系時,要盡量避免單一指標,以免教師只關注單項指標,而忽視其他方面。
其次,加強考核評價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考核要發揮其作用,就必須確保公開、公平、公正,不受任何無關因素的干擾,同時要加強考核評價結果的公示和通報,讓教師能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最后,加強對考核結果的利用。考核評價的目的不僅是對教師進行評價本身,而且是要利用評價促進教師的職業發展。因此,在考核評價結果出來后,校方應當及時制定具體的改進方案和培訓計劃,幫助教師彌補自身不足,提升自身素質和職業能力。
在工匠精神視域下,高職院校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專業技能水平以及其他業務能力勢必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在要求教師完成額定的教學任務之外,還要求教師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以期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學水平、學習能力、專業素養等各方面都進行綜合評價。例如,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教師已經完成了相關教學內容的講授,學生也都已經完成了相應的課時任務,但是下課鈴還沒有響,學校的考核制度(如教學督導制度)就會要求教師必須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而不是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堂任務就匆匆離開。這樣,教師以身作則,學生就會主動遵守校紀校規。
總之,當學校完善了相關考核制度之后,教師就有了職業規范和職業方向,就會根據評價指揮棒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
三、結語
工匠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化,在這種精神的驅使下,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堅守自己的崗位,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高職院校為建設良好師德師風,工匠精神必須放在第一位。教師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其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重視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學術研討會、職業培訓等,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教師擁有了工匠精神,就會有更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會將學校當成是自己揮灑熱血的天地,將講臺當成是自己事業的舞臺。
參考文獻
[1]駱郁廷.論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規律[J].思想理論教育,2017(12):85-90.
[2]穆惠濤,張富國.新時代我國教師隊伍師德內化的突破口與實現路徑——基于教師職業責任分析的視角[J].現代教育管理,2019(4):91-95.
[3]呂狂飚.警惕從崇高師德簡單轉向底線師德[J].中國教育學刊,2018(11):84-88.
[4]莊西真.多維視角下的工匠精神:內涵剖析與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17(5):92-97.
[5]姜漢榮.勢之所趨:工匠精神的時代意義與內涵解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1):9-12.
[6]黃淑敏,劉曉麗,楊科,等.工匠精神視域下高職院校教師培養有效性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