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和層次分析法等方法,基于OBE理論構建了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充分發揮了評價的預測、診斷、反饋、導向、激勵的整體功能。能夠發揮導師團隊潛能,不斷促進導師團隊的發展,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使導師團隊自我創新和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
關鍵詞:OBE理論;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導師團隊
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System of Sports Graduate Tutor Team Curriculum Based on OBE Theory
Zhang Zhengze,Pang Xuelin,Su Qingfu,Wang Yongmei,Wu Junm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150001)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t interview,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construct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sports graduate supervisor team courses based on OBE theory. It fully utilizes the overall functions of evaluation in prediction, diagnosis, feedback, guidance, and motivation. Being able to unleash the potential of the mentor team, continuously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unleash i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and enhance the team's ability for self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OBE theory;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建立健全多維度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效考核評價體系,將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納入“雙一流”建設監測與成效評價、學科評估、本科教學評估、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專業認證、職業教育“雙高計劃”評價、高校教學績效考核等評價考核中[1]。
體育碩士研究生是我國高層次體育人才,是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力量。導師是研究生的直接培養者,決定著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在學科交叉背景下,導師負責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導師團隊培養模式是體育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形式。研究生導師團隊是由知識互補又相互關聯,為實現特定培養目標且承擔相應責任的若干研究生導師組成。這種培養模式有利于發揮導師團隊成員不同專業特長,培養研究生在交叉學科領域的研究興趣。尤其在綜合類院校,按學生興趣跨院系組間導師團隊有利于體育專業研究生在不同交叉學科領域發展。研究生導師團隊是提高體育研究生培養質量和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一種有效形式,也是體育研究生導師進行學術緊密合作和跨學科交流的一個平臺。研究生導師團隊培養模式在培養過程中也急需建立有效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完善激勵機制、考核機制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環節是建立一個相對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能夠準確地反映出導師團隊課程思政的實效,這樣才能引導導師團隊的工作方向,激勵導師團隊不斷提升培養質量。本研究在建立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體系過程中引入了OBE理論。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縮寫為OBE)最早出現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基礎教育改革方案中,其實質為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2]。利用OBE理論,我們以學生培養目標為導向,反向推導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可以使評價體系有效控制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本研究是基于OBE理論對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評課程思政評價體系進行研究,通過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發揮預測、診斷、反饋、導向、激勵的整體功能。從而發揮導師團隊潛能,不斷促進導師團隊的發展,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使導師團隊自我創新和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
1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則和依據
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評價體系必須能科學有效、全面準確地對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進行評價。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評價體系能夠及時有效地發現問題,能夠綜合準確地引導導師團隊改進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構建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評價體系必須遵行一定的原則和科學的依據。
1.1目標導向原則
目標導向采用的是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教學評價。目標導向原則是指評價主體把教學目標作為標準,審查學生的學習和行為,以判斷其目標完成程度,并作出相應的價值判斷。這個原則包括兩層含義: 一是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作出價值判斷; 二是根據教學目標做好學習情況的反饋,根據教學目標達成情況改進教學[3]。《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立德樹人成效不僅是檢驗高校工作的根本標準,也是檢驗研究生導師團隊工作的根本標準。因此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指標體系的重要維度。
1.2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要求,構建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要從本專業的教學規律、學科特點、學生特點以及人才就業方向等客觀實際出發,制定的評價體系要客觀反映出本專業的教學規律,能夠客觀反映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和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體育專業的研究生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質特征為:以體育及其現象為研究對象、以體育學為學科基礎的專業性教育;帶有學術性和應用性雙重色彩的時代性教育;推動人類健康發展和文化進步的精英性、創新性教育[4]??梢?,體育專業研究生除了具備廣博的知識,還要具有實踐操作能力。因此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也要考慮到這一客觀情況。
1.3多元性原則
由于研究生導師團隊培養研究生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有專業課學習、專項實踐還有教學實習、科研實踐等各項教學活動。因此,其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必然也呈現多元性。主要體現在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時間多元化、評價方法多元化和評價結果多元化[5]。多元性原則強調評價主體不唯一,多主體評價會更加客觀準確反映評價對象的真實性。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可以從不同側面反映評價對象的工作實效,避免了唯結果論。評價時間多元性強調過程評價,在研究生導師團隊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不同結點都要有評價。這樣才能客觀準確反映出研究生導師團隊不同階段的工作實效。
2構建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體系
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是評價研究生導師團隊立德樹人實效的重要參考依據。體育研究生是體育專業高質量人才,越是高質量人才越要重視修身立德。導師團隊是要始終牢記“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問題,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根據目標導向原則、客觀性原則和多元性原則構建了5個一級指標和23個二級指標體系(見表1)。
3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特點
課題組構建的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是基于OBE理論,以目標為導向,包括5個主要方面的23項指標。基本涵蓋了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各個方面,較為全面地描述了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育人的基本形態。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體系以現代的教育發展觀為指導,在定性與定量指標的指導下,促進導師團隊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術、能力各方面全面發展。尤其促進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能力和方法得到快速發展,促進導師團隊學習掌握大量的課程思政素材,是科學的評價方法。首先,評價者不再只是主管領導,而是由領導、教師本身、研究生、同事、同行專家等共同組成的評委。這樣從不同角度的評價才能客觀準確地反映出導師團隊的課程思政實際效果。其次,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完善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育人的方法和效果。再此,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強調過程評價,在研究生培養的各個階段都會及時給予課程思政評價,出現課程思政培養的缺漏或者偏差可以及時調整,避免了無可挽回的局面。
4結語
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是教育評價工作中的難點,操作又較為困難。但是它卻關系到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的發展,是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各級高校教學管理部門要根據各自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具體目標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評價體系,包括具體的考核評價標準、考核內容等,便于開展對課程思政建設的各種相關評價。所以,體育研究生導師團隊課程思政評價不僅要做,而且要做好。針對課程具體內容和教學實際對象的不斷發展變化進行教學調整,精心布局,積極圍繞立德樹人總體要求,建立促進思政的主題體育體驗、情境體驗、冒險體驗、團隊體驗,在體育課程中互動與互補,推動體德雙修、體智雙優的全面發展聯動機制。這樣才能提高導師團隊思政育人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本研究以立德樹人為出發點,以課程思政需求為重要方向,研究體育研究生導師團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為課程思政評價提供可以借鑒的范例,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是以人才培養為切入點,嘗試探索體育學科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建立課程思政效果的評價方法,是一種全新思維的評價方法。構建這種評價體系是以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為方向,實現教育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1-1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晉 芳,宋俊磊等.基于OBE理論的研究生導師團隊建設機制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3):27-29.
[3]張懷滿.試論教學評價的目標導向原則及實施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9):44-46.
[4]張瑞林.我國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質特征研究[J].體育科學,2009,(5).
[5]龐雪林,張正則.基于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發展性體育教師評價體系研究[J].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專題報告(學校體育分會),2022.3:4898-4900.
[6]李在軍,劉美,趙野田.課程育人:高校體育類專業課程思政特征、難點及應對策略[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1,40(3):18-24.
[7] 錢俊偉,錢永健.立德樹人視域下紅色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路徑[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1,44(6):15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