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物流公司的持續成長,物流公司對發展ESG策略的需求不斷增長,上述需求重點聚焦于雙碳戰略的政策引導、物流公司改善企業業績的需求、物流公司發展企業供應鏈的需求等領域。不過,物流公司在高速成長過程中,在ESG戰略規劃上面臨不少困難,此類問題的出現不利于物流公司的深入成長,文章就物流公司ESG成長過程中的難題加以研究,提出了物流公司根據自身狀況進行戰略規劃、政府政策指導、投資者投資引導、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強化培訓力度、形成統一的ESG信息發布規范等一系列措施和意見,以期推動物流公司ESG戰略的深入開展。
關鍵詞:物流公司;雙碳目標;績效;供應鏈;策略建議
中圖分類號:F259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6.015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Chinese logistics companies, the demand of logistics companies for developing ESG strategies is increasing. The above needs focus on policy guidance for the dual carbon strategy, the demand for logistics companies to improve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the demand for logistics companies to grow their supply chains. However, logistics companies are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in ESG strategic planning during their rapid growth, and the emergence of such problem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n-depth growth of logistics compan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llenges in the growth of logistics companies' ESG,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measures and opinions such as strategic planning, government policy guidance, investor investment guidance, increased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strengthened train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unified ESG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standards for logistics companies based on their own conditions. The aim is to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companies' ESG strategy.
Key words: logistics companies; dual carbon targets; performance; supply chain;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1" " 關于ESG的概念和物流公司ESG策略的主要內涵
1.1" " ESG的概念
ESG代表“環境、社會與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mmerance)。它是評價企業在這三個重要方面表現的一個框架,尤其在責任與可持續性方面的考慮。環保,這方面重點考慮企業的環保措施,包括垃圾處理、碳排放量、能源利用、資源使用,以及企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等,這重點關系到企業的環保責任,包括如何管理垃圾、提升資源效益、降低碳排放量、適應并處理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在這些領域表現良好的企業往往會完善其生產流程,盡量減少環境污染,同時采取相關措施積極解決已出現的環境問題。社會,這方面關乎企業的人權、勞工標準、衛生與安全,以及其與社會的關聯等,這關系著企業如何管理與雇員、供貨商、顧客及所在社會的關聯。其涉及人員權利保障、勞動條件、身體健康安全、供應鏈管理、與社會的聯系等。在社會責任方面表現良好的企業一般會重視職工權益,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尊重供應商和顧客,積極回報社會。管理,這部分重點涉及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如股東的構成、高管薪酬、透明度、道德行為及股東利益等,這也涉及企業的內部管理,如企業架構、風險管理、稅務政策、股東的多樣化、股東結構及股東利益等。在管理方面表現較好的企業一般都會建立公開、責任清晰的管理架構,尊重股東的權益,實施公正的薪酬政策,并堅持職業道德與法律規范。
這三種類型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密切關聯的。因此,良好的社會實踐有助于增強企業的信譽,提高職工的士氣,助力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商業成功。同時,完善的企業管理也可以降低經營風險,提升經營效益,進一步增加企業的長遠價值。
1.2" " 現代物流公司ESG策略的主要內涵
物流公司在開展ESG策略前,一般會考慮這樣一些重點問題。在環保領域,運輸公司將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量,通過完善運營方式、采用環保包裝材料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提升能效的方法來完成。另外,它還可以實施廢棄物處理和水質管理制度,從而降低對自然環境的危害[1]。在社會層面,物流公司或許會改善職工權益,比如創造優越的工作條件,保障員工的安全,創造職業培訓與成長平臺。另外,員工還可以參與社區服務,并保持良好的顧客與企業聯系。在企業管理領域,物流公司必須維護企業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強化公司的職業道德與職責,避免腐敗行為。此外,他們還必須保證全部的商業活動都遵循法律法規要求,并積極響應公司及其利益相關者的訴求。
2" " 物流公司ESG成長的重要性
2.1" " 對雙碳目標的政策導向
中國在2016年《巴黎協定》中提出的雙碳總體目標是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達到碳中和。這是中國21世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控制戰略。未來數十年,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將圍繞雙碳目標展開,有關舉措正積極落實。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活動實施方案》中,“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已被特殊規范。物流企業作為雙碳政策制定的重要環節,已開始探討ESG發展路徑。
中國物流產業正在蓬勃發展,2021年社會物流總額達到了335.2萬億。而規模化、迅速的發展也造成了環境、資源占用和企業管理的問題。“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已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雙碳發展的重要內涵,因此物流公司必須關注并探討這一創新發展途徑。在2022全球企業家博鰲論壇和2022中國企業ESG發展論壇北京分論壇上,由京東物流等企業組織制定的《企業ESG報告編制指南》公開發表,標志著中國企業ESG的發展理念和管理體系已經深入公司內部,這也為中國物流產業發展開拓了全新的方向。當前,物流配送領域還在拓展,快遞公司的發展水平與社會成本密切相關[2]。所以,把ESG作為物流公司的戰略規劃,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實際意義。
2.2" " 對物流公司提高運營業績的要求
物流公司可以利用ESG多渠道提高物流公司的業績。在環保表現(ES)方面,通過投資環境保護措施,包括節約能源、減少廢棄物等,公司不僅能減少長期經營成本,同時積極的環境保護行動也能改善公司的公眾形象,吸納并留住消費者,而執行環境保護法規,也能減少處罰與訴訟,降低司法風險。在社會責任表現(SS)方面,通過ESG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包括公平就業、保障職工利益、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能夠有效改善公司的社會形象,從而獲得更多消費者和投資人,而良好的社會責任表現則包含對職工的關懷,當職工覺得被認可和關懷時,員工的滿意度和生產力便會增加,進而改善公司的業績,增強其可持續性,提高公司長遠的贏利能力。在企業管理表現(CS)方面,通過ESG,公司管理層可以提升決策效能,實現決策流程的透明化,進而提高決策速度,改善公司的業績,同時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增加投資者對公司的信任度,以獲得更多資金投入,進而改善公司的資本運作效益與業績[3]。
環保表現(ES)、社會責任表現(SS)及企業管理表現(CS)都和每股收益(EPS)呈正相關。這表明物流公司提高這三個層面的成績,有助于提升其運營業績。所以,物流公司要承擔其社會使命,力求長遠發展,盡量減少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損失。另外,投資環境保護的做法也能推動健康的開發并降低成本。這有助于提高物流公司的總體業績。
2.3" " 物流公司發展自身供應鏈的要求
根據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國際化發展趨勢,跨國供應鏈管理的瓶頸現象越來越凸顯了。物流公司通過戰略規劃ESG發展,整合供應鏈流程,能夠實現運營效益最優化,通過整合更多社會資源,可以有效緩解地域或跨境運輸的瓶頸[4]。物流公司除開展綜合物流業務之外,還可以通過ESG主動介入跨境交易,與供應商各環節無縫銜接,從傳統功能型物流公司轉變為集交易、物流、金融服務于一體的供應商。在當前供應鏈深入整合的背景下,現代供應鏈管理系統已對物流公司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其職能已從物流倉儲管理、交易物流配送服務中心轉型為商流、物流配送、資金流、信息流的聚集服務中心。物流公司以物流信息化支持發展ESG,提供流程化、柔性化的物流配送業務,能夠推動供應商的建立和發展壯大,有利于形成現代物流配送服務體系的核心競爭力。
2.4" " 物流公司與國外接軌的需求
目前,歐美對中國企業ESG的需求正在逐步提高,重點表現在碳稅、準入機制、信息公開要求、融資方向和發展綠色債券等方面。上述規定促使中小企業更加強調環保、社會責任和高效的管理,要求物流公司朝著碳中和的目標發展。
作為全球物流產業的領頭羊,馬士基在ESG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其提出了全面的ESG策略,包括到2040年完成凈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加速目標。馬士基致力于在環保、社區和管理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并把ESG作為企業目標和戰略的核心。他們積極與各方利益相關者協作,與顧客、投資人、員工、監管組織及各界密切協作,共同促進可持續發展。馬士基關心的重點包括降低碳排放量、增強安全性、提高多樣性和包容性、促進可持續采購等。他們還與行業協會和機構協作,促進建立規范、發展解決方案和共同議程。馬士基已經意識到ESG風險對于經營的意義,并利用公司風險管理流程來捕捉ESG風險。馬士基的目標是利用專業和負責任的方法為顧客創造可持續的物流配送解決方案,爭取成為全球物流配送領域的領軍人物,并在達成業務目標的同時,為環保與社會服務做出積極貢獻。
3" " 中國物流公司現階段ESG發展的不足
3.1" " 現代物流公司對ESG認識的滯后
由于大部分公司對ESG理念的認知還停留在社會責任層面,因此通常將其用作對外推廣和重塑企業形象的工具。ESG理念應無界限,包含環境治理、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管理等多個內涵,不僅是對公司社會責任理論的補充,也表達了更負責任的公司態度。由于公司對ESG理念的認識與關注程度不足,造成了資源投入不夠與管控的問題,如ESG信息公開度不夠、數據分析可信度不高,以及員工無法平衡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公司常存在短期效果和中長期效果、信息公開程度和影響及內部信息保密等問題。ESG概念來源于金融投資產業,后傳導至各產業,多數產業提升ESG表現是用以增加其市場估值。物流業正在逐步引進和運用ESG技術,由于物流業的大量資源和運營投入與雙碳標準密切銜接,所以物流業還需要積極掌握和應用ESG技術。但是,在相關理念學習上,物流企業仍處在被動地位[5]。
3.2" " 公司管理滯后于歐美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興起快速、成長迅速,且供應鏈聯系密切,但其ESG管理困難。尤其在管理方面,其相對死板的方法已無法適應當前日益增長的物流配送需要,更不能給物流配送行業帶來快捷、高效的反饋[6]。這些快遞公司在經過迅速擴張之后,存在人員不足、經營管理不規范,以及風險管理與反映不準確等現象,特別是內部管理方面,這也不利于快遞公司發展ESG。例如,ESG發展策略的實施就存在問題;公司文化及經營氛圍與現實脫節;企業管理架構復雜,部分人員無直接主管或需要跨部門合作;所用信息系統較為單一,只適應行業需要,無法實現支持性數據分析或全面共享,會造成資金損失;管理層風險管控理念欠缺,無法準確、合理地評價風險等級,風險應對能力不足。企業管理是ESG的關鍵組成部分,對公司的運營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卻尚未引起管理人員的充分關注。
3.3" " 物流公司基礎設施滯后限制發展ESG
我國運輸產業起步晚,發展水平有限,運輸成本高昂,經營發展方式粗放,與發達國家區別較大。物流公司發展ESG受理念與環境的約束而發展滯后。當前,面對新形勢,我國物流業必須轉變升級,推動綠色物流發展,規劃發展ESG。物流公司的分割管理體系和多重管理機制、物流機構缺乏配合,內部連接被分割,全局規劃受到干擾,嚴重占用資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流業的發展。近年來,盡管我國完善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但成效有限,和發達國家仍存在很大的差異,無法適應發展ESG的需求。現代化物流、多種聯運設備落后,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物流園區很少,有效運輸網絡不完善,物流配送過程中的銜接、配套等問題仍然存在。與此同時,物流企業管理、技術手段滯后,缺乏公共物流信息管理網絡平臺,這也制約了物流服務水平的提高。另外,我國快遞行業缺乏掌握ESG技術的物流管理人員,從業者整體素養亟待提升,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嚴重欠缺,高等院校開設的物流學科課時少,所培養人才與企業建設ESG的需求不符。
3.4" " 缺乏健全的ESG信息發布規范
目前,中國ESG基礎理論研究仍處于早期階段,大多為面向環保、社區、企業管理方面的單一研究成果,而綜合研究成果較少。國外機構如GRI、ISO、SASB等也提出了ESG內容公開指引,MZSCI、湯森路透等評估組織均公開了有關ESG內容的主題。
GRI把可持續增長信息發布內容列為準確性、均衡性、清晰度、科學性、可信度、及時性,并指出其信息內容應具備可持續增長背景、經濟利益各方包容度、實質性和完善度。國內專家對信息發布質量特性的定義和CRI規范相似。部分學者評估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發布質量,并把評估系統運用于具體企業。也有研究者在其他視角界定ESG信息的質量特征。
相反,由于當前ESG理念實施晚,ESG信息發布內容和品質評估的研究成果主要在社會責任研究中反映,而考慮公司特點及產業特色ESG信息的研討較少,缺乏健全的ESG信息發布機制。
4" " 關于物流公司推廣ESG的措施和意見
4.1" " 公司針對自身狀況制訂戰略規劃
順豐快運制定的環境友好計劃,包括推行采用新能源車輛和航空燃油改進技術,以降低碳排放量。他們還注意改善物流裝置的效率與運用節電技術,從而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另外,順豐快運公司還加強了對職工的職業培訓,密切關注職工福利,并開展垃圾分類管理和環保活動。京東物流公司致力于促進低碳搬運和綠色包裝,他們選擇電動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以降低對傳統燃料汽車的依賴性。另外,京東快遞公司還實施了包裝減量計劃,采用可回收和可降解的物流包裝材料。菜鳥網所制定的碳中和目標,在世界范圍內促進了低碳運輸的發展。公司通過在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配送車隊中運用智慧科技,提升物流配送效能和資源效率。菜鳥網還成立了綠色供應鏈合作項目,和企業聯合開展可持續經營與環境保護行動[7]。
在發展計劃ESG策略時,現代物流公司必須著眼于自己的現實狀況,充分利用、整合已有資源,健全供應鏈,實現可持續發展,以促進雙碳目標的達成,并完成企業的戰略目標。
4.2" " 優惠政策指導物流公司發展
要確保物流公司ESG的發展,還需要政府及相關機構的宏觀調節。歐美部分發達國家開始引進碳稅機制,即對碳污染征收稅收,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逐漸降低碳排放量并繳納一定的稅收。政府為了維護本地環境和推動綠色經濟發展,也可以制定準入機制。因此,歐盟的“碳邊界稅”規劃意在對進口商品征收碳排放稅,以保證進口商品符合自身的環境標準。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加大了對公司ESG信息公開規定的執行力度,公司必須向股東公開與環保、社會和管理有關的信息,以及涉及環境投資、員工福利和董事會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和數據。
4.3" " 通過投資決策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投資人在開展融資活動時會注意企業的ESG因素,并把ESG列入投資的考量因素,利用ESG評分做好投資組合篩選,剔除一些未達到ESG標準的企業。另外,還可以發展綠色債券市場,籌集資金以支持環境友好項目的建設,并規定發行人在項目執行與經營階段需遵循規范的環境標準,并進行透明的ESG披露。
4.4" " 完善基礎設施工程
政府要充分運用已有的基礎設施,合理進行綜合布局并發揮其作用,提高基礎設施的效益,充分發揮設施的作用。建設基礎設施時,應考慮宏觀協調與功能整合,考察其是否滿足現代物流公司發展ESG策略的要求。政府部門應從全局的角度制訂運輸計劃,理順關系,協調區域施工和物流建設計劃,減少重復施工和用地浪費。同時,政府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對高速公路、鐵道、水運、航空運輸和城鎮布局等領域的建設投入。政府也要擴大投資、融資途徑,吸引社會資金以協同模式投入基礎設施的建設經營。最后,政府部門還應強化各種交通運輸手段的互聯互通,健全交通網絡,開展多種貿易。
4.5" " 強化培訓力量
高校是培育高級物流人才的重要場所,為了適應當前社會對物流人才培養的需要,高校要根據各自優勢和經濟社會發展對物流人才培養的現實需要,調整人才培養模式,使人才培養任務設置、課程體系設置和培養方式等更具特色。物流管理人員必須是復合型人員,既需要了解物流信息技術與經濟理論,又要掌握供應鏈全過程的物流管理技術,同時還需熟悉軟件編程與電商技術,以及貿易、海關清關、倉儲物流、財務成本管理系統、安全管理和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高級管理人員更要有接受最新管理思想的意識,具備系統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優秀的領導能力、完整的領導技能和良好的交流意識及應對問題的勇氣。
4.6" " 健全ESG信息發布體系
目前,由于中國物流產業的ESG信息公開標準尚不完善,也沒有統一的信息公開規范,因此各企業的側重點和表達方式也各不相同,無法確定其優劣。所以,物流產業應該針對產業發展狀況,構建物流產業ESG信息發布的內容架構,并按照GRI標準,把信息發布質量指標確定為完整性、可理解度、可信度、實質性、可比性、平衡性、時效性等維度,制定發布定量數據的計量或計算方式,以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和可信度。另外,還應進一步拓寬第三方鑒證領域,并采取報告內容的全面真實性承諾和第三方評價,以增強信息的準確性。同時,報告中還應加強內部管理信息的公開,以平衡ESG信息公開內容。
5" " 結" " 論
隨著中國物流產業的持續發展,ESG(環保、社會和治理)戰略對物流公司發展的重要意義也越來越突出了。為適應雙碳發展、提高效益、提升企業供應鏈與國際接軌領域的挑戰和機會,本文建議物流公司制訂有利于自己的ESG策略,以促進其可持續經營。政府部門和投資人也應該利用政策導向和投資促進ESG的發展。同時,指出了當前物流公司在ESG理念理解、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和ESG信息公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合理運用和布局物流基礎設施、強化培訓及健全ESG信息公開機制等措施。
參考文獻:
[1] 喜崇彬.我國綠色物流新生態建設趨勢與發展[J].物流技術與應用,2023,28(8):67-69.
[2] 楊涵,田雪瑩.雙碳背景下物流企業ESG發展路徑探析[J].物流科技,2023,46(6):52-55.
[3] 劉潔.物流企業環境可持續效率與驅動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21.
[4] 陳智,馮慧,楊金鳳,等.快遞業ESG信息披露質量評價——以順豐控股為例[J].財會月刊,2022(12):120-127.
[5] 曹湛.基于供應鏈視角的區域航運金融中心發展對策研究[J].金融經濟,2013(22):71-73.
[6] 劉妤.關于國內外綠色物流發展文獻綜述研究[J].時代金融,2017(26):285-286.
[7] 王筠,趙丹青.國內外綠色物流發展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J].物流技術,2018,37(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