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新時代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主要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難度增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滯后于時代的發展需求、對高校思政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應對這些挑戰,高校應深刻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性;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時代特征;以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實效性。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師
中圖分類號:G711"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4)03-0008-04
0"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大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良好道德情操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我國歷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但隨著高校擴招以及以計算機、互聯網、智能電子技術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諸多挑戰[1]。本文基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以問卷調查、訪談法為研究方法,以筆者所在學校師生為調查研究對象,對新時代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進行調查分析,并依據調查分析結果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與方法,以期能夠為新時代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鑒。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學校各專業學生500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182名,女生318名,年齡18~21歲,均為高考統招生;隨機選取學校思想政治教師8名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教師3名,女教師5名,年齡35~48歲。所有研究對象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調查學校各專業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滿意度。調查共分為四個維度20道題項,分別調查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課程安排以及教師執教水平的滿意度,滿意度以五點計分法計分,“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分別計分“5、4、3、2、1”,分值越高表明學生的滿意度越高。調查問卷共計發放500份,回收問卷500份,問卷回收率100%,剔除其中回答有漏項、作答連續性一致超5個題項的問卷15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48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7%。
1.2.2" 訪談法
隨機選取學校思想政治教師8名作為訪談對象,根據自行設計的訪談提綱,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中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訪談,訪談問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為:一、您認為當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難點問題有哪些?二、您認為當前學生的思想動態有哪些新情況、新問題?三、您認為當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四、您認為當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有哪些?根據訪談記錄,分析整理得出訪談結果。
2" 研究結果
2.1"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生滿意度調查在各個維度上的結果均在中值附近,教學內容維度上的平均得分最低(2.85±0.36),最高為教學課程安排,得分為(3.58±0.28),整體上來說,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滿意度不是很理想。
2.2" 教師訪談結果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實效性不理想,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受互聯網影響,學生的信息獲取途徑增多,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被削弱、權威性受到質疑;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創新、與時代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在學生當中的認可度不是很高,這不但導致教學難度增大,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不顯,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地位產生重要影響。
3" 新時代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
臨的挑戰
3.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增大
從對學校思想政治教師的訪談結果可以看出,在新時代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相較以往明顯增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3.1.1" 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被削弱、權威性受到挑戰
在當前的時代環境下,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明顯增多,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智能電子設備的大范圍普及,大學生“不出校門也可以知天下事”,某種程度而言,他們對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接受、運用程度甚至要優于大多數的教師,這使得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在傳統的教育環境下,大學生的信息來源單一,思想政治教師掌握著絕對的教育話語權,學生大多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信息,教師的權威性較大;但在當前的時代環境下,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增多,極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話語權,簡單的知識信息“搬運式”教學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的權威性受到挑戰,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增大。
3.1.2" 學生思想動態日趨復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受到挑戰
當前的時代是一個開放、交融、多民族文化交流碰撞日益頻繁的時代,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世界文化交流、交融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態勢。大學生在多元價值觀的沖擊下,思想觀念日趨復雜,而一些不良思潮如消費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無政府主義等借助互聯網對大學生群體進行侵蝕,使得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加重、難度增大[3]。此外,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大大增強,客觀上也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滯后于時代的發展需求
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生滿意度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對于當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總體上不是很滿意,尤其是在教學內容維度上的評分最低,可見當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滯后于時代的發展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滯后于時代的發展需求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高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是重要的因素,這在教師訪談中得到了佐證。雖然在長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高校形成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缺乏與時俱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高校過度地追求學科教育、知識與技能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被邊緣化,思想政治教師地位降低,創新動力不足,進而導致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滯后,與時代脫節[4]。此外,在教師訪談中,也高頻率出現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時代特征、創新不足、學生認可度不高的觀點,可見新時代環境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方法等諸多維度上提出了新挑戰。
3.3" 對高校思政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前時代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教師。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執行者,教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被邊緣化,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地位下降,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出現下滑,教師的執教能力受到質疑[5]。
在本文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師的執教水平學生滿意度平均得分僅為3.05,略高于中值水平,是除教學內容外得分最低的維度;而在教師訪談中,創新不足、理念落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實效性有待提高等觀點的頻繁出現也從側面說明了教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存在不足。事實上,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說,無論是教學內容的更新還是教學方法的創新等,都與教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有著重要的關系。由于學校整體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不足,導致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成為整個體系的薄弱環節,教師年齡普遍偏高、教學思想和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等成為教師層面制約大學生思想政治成果輸出的重要因素。從學生層面來說,當前時代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比以往大為提升,亟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實效性,此消彼長下,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教師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挑戰十分嚴峻。
4" 應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戰的相關對策
4.1" 深刻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性
在當前的時代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成長和發展環境比之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復雜,雖然他們擁有了更為豐富的物質生活和成長、發展的基礎支撐,但在精神和思想層面,卻面臨著來自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沖擊、影響,亟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指引其思想發展和精神成長。因此,無論是高校的教育管理者還是一線的教師,都應該深刻地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大學生思想和精神領域的塑造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尤其是在當前的時代環境下,虛擬的互聯網世界突破了國家之間界限,各國文化與文化之間、思想與思想之間的較量集中體現在對大學生群體思想與精神的影響方面,某種程度而言,對大學生思想、精神成長和發展的影響決定著未來的國際話語權,思想政治教育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戰略性,其重要性已經不容忽視。
4.2" 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時代特征
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思維、新理念形成了鮮明的時代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故步自封,必須與時俱進,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融入時代特征,才能契合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真正走進大學生的思想和精神世界,發揮引領作用,應對時代挑戰。具體來說,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面,應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吸收百家之長,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理論基因,夯實理論基
礎;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方面,應注重貼近當代現實生活實際,與大學生產生共鳴,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認同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方面,應積極地推陳出新,采用契合當代大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更是重中之重,是彰顯思想政治教育時代特征、獲得學生認同的關鍵所在。
4.3" 以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意義重大,是應對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諸多挑戰的基礎性工作,尤其是在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實效性方面,教師隊伍建設是重中之重。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現狀,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加強。
1)要優化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老中青教師結構要比例合理,重點引進培養中青年骨干教師,尤其是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復合型人才。
2)要加強對現有思想政治教師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訓,要采用科學有效的考核評測方法,對現有師資水平進行摸底,在此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方案設計,形成教師培訓的長效機制,以持續提升其綜合素質與能力。
3)要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實效性的評估考核,并將此作為思想政治教師績效考核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要改善傳統的教師績效考核辦法,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考核要注重教育實效,摒棄形式主義的單純知識考試,從而促進教師執教水平的提升。
5" 參考文獻
[1] 盛香芬.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難點和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2,44(S1):71-73.
[2] 張睿,吳志鵬,黃楓嵐.“00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及行為傾向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21(6):93-99.
[3] 王海建.“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點與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8(10):90-94.
[4] 沈壯海,肖洋.2016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108-113.
[5] 駱郁廷,魏強.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文化話語權[J].教學與研究,2012(10):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