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在新課改的持續推動下,小學科學學科對教學、學習以及評價活動提出新要求、新期待。小學科學教師以“教學評一體化”展開教學,不僅能讓課堂教學環節得到進一步細化,構建高質量教學課堂,更對落實核心素養、實現學科育人有積極影響。本文主要探究新課標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的價值和策略,希望能為教師更好地運用并發揮“教學評一體化”優勢,提升教學質效、促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科學;新課標;“教學評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8" " 019-021
“教學評一體化”是一種將評價貫穿于教育教學和學習活動中的動態育人模式,以落實核心素養為目標,推動教學優化與完善,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對小學科學學科教育發展具有獨特價值。教師以“教學評一體化”展開教學,不僅能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教學評價活動產生積極促進作用,更對強化學生科學知識的內化吸收、提高科學綜合素養大有裨益。小學科學教師應在新課標導向下,對“教學評一體化”進行深入解讀,充分發揮其優勢和價值,不斷優化教學行為,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為構建高質量小學科學教學課堂、打造教學新樣態注入強大動力。
一、新課標背景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價值
(一)有利于解決教學難題,推動新課向縱深發展
“教學評一體化”在小學科學課堂上的運用,不僅能讓教師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和思維,更能助其突破以往教學桎梏,使其在科學教學中獲得新思路、新方法,對其解決教學問題、提升教學質效有積極促進作用。同時,“教學評一體化”的應用還能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新的課堂教與學體系,為打造教學新樣態、提高教學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二)有利于突出學生主體,促進核心素養發展
新課標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要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并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小學科學教師積極探索“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策略就是踐行新課標的具體表現,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在此模式下,教師會將課堂主權還給學生,并積極探索有助于激發學生內動力和積極性的教學活動。這不僅可改變科學課堂教學模式,更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權利和責任,使其真正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人,改變其被動、從屬型學習狀態,提高其參與度和學習成效,為打造高效科學課堂、推動科學教學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例如,在《水到哪里去了》一課教學中,教師運用“教學評一體化”展開教學,不僅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導整個實驗過程,更能激發學生主人翁意識,使其化被動為主動,掌握科學探究主導權,對激發其自主實驗熱情,提高課堂活躍度有積極影響。同時,在教學中,教、學、評的運用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課程教學創新,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新思路、新方法,讓教師在新的教學方法中繼續推動科學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效。
二、新課標背景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策略
(一)以明確的教學目標培養和激活學生學習動力
明確的教學目標能為科學教學過程提供方向指引,是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活動、保證教學實效性的重要前提。對此,小學科學教師首先可以新課標為導向,以學生學情和學習需求為參考,制定針對性、明確化教學目標,為師生開展科學教與學提供參考。其次,教師可以教材為載體,通過橫向拓展、縱向挖掘,深入解讀教材內涵,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學情,設定符合現階段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目標。最后,教師可以聯系學生實際生活,設定學生易于完成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基礎上順利完成任務,使其真切感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和成就感,激發其自信心和興趣,提高其學習熱情。
例如,在《我們關心天氣》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想實施“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首先要制定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為教學活動提供方向引領,確保教學方向的精準性。對此,教師首先可以分析學生學情,了解三年級學生對天氣的了解情況,然后以此為基礎,結合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天氣變化,并關注天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如,教師可以制定這樣幾個教學目標:了解不同天氣的概念和特征,并對其進行記錄、描述;了解不同天氣現象與我們生活的聯系,并根據天氣情況做出正確行為的選擇。
在這兩個教學目標導向下,教師更易設計出符合學情的學習活動,并能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為優化教學環節、提高師生教與學實效性提供助力。教師還可以當天的天氣情況為引導,制定簡單化教學目標,由淺入深地促進學生展開深度學習。這樣不僅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科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更能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其科學知識運用能力,培養其科學素養。
(二)以合理多元化學習活動促進教學目標實現
1.以教學目標為引領創設教學情境
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可以教學目標為引領設計學習活動和教學規劃,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科學知識,理解科學知識本質和內涵,提高其學習成效。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多元化情境來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其高階思維發展,使其在思維碰撞和認知沖突中產生主動探究科學世界的興趣和意愿,激發其學習動力。
例如,在《食物中的營養》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制定好的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并在情境中導入科學探究,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科學世界,了解科學知識,構建科學知識體系,提高其對科學知識的內化吸收。教師首先可以出示一張食物記錄卡,然后布置學習任務:了解我們每天所食用的食物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怎樣的好處。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經驗和知識回答問題,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回答了解其學情,評價其學習態度和成果,激勵學生,使其產生足夠的激情和興趣完成接下來的學習活動。其次,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設定幾個更高層次的探索問題,并為其創設適宜的情境,引導其在情境中完成學習活動。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學習活動:用實驗的方法確定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并記錄下來;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成分;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成分……學生在教學目標導向下,分組展開實驗探索,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完成情況予以指導和評價,幫助其更好地掌握科學知識。如,在辨別食物淀粉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操作行為和態度等予以評價,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完成任務的表現,為其調整學習思路、培養科學探究思維提供參考。
2.以教學教材打造高效科學課堂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在實施“教學評一體化”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打造高效科學教學課堂。這樣才能確保教學實效性,才能推進“教學評一體化”在科學課堂上的有效融合應用。首先,教師可以以教材為中心設計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和理解科學知識內涵和本質,為后續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基礎;其次,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見的實物或場景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從生活化角度理解科學知識,解決科學問題,提高科學素養;最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高階思維探索活動,拔高教學難度,增加科學知識探索的挑戰性,促進教學目標高效完成。
例如,在《模擬安裝照明電路》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教”的角度出發,制定明確教學目標,然后以此為參考,確定“學”的內容。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小電工”工作情境,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給自己安裝一個閱讀燈和照明燈。其次,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制定學習活動,如,設計電路設計圖、模擬安裝電路、測試和展示電路。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借助希沃白板等信息技術設計電路圖,然后進行組內討論,并在聽取他人意見基礎上修改、優化方案。其間,教師可以適時予以指導和評價,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理解教材,為學生提供正確方向引領和參考,確保其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在完善設計圖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電路圖安裝電路。在開始前,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些提示。如,要明確電路施工流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數(可以參考教材流程);小組分工要明確,要盡可能讓每一位成員都參與其中;注意安全,完成后先進行自評和組內互評。通過教材指導,學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法,對其完成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成效有積極推動作用。同時,教師還能借助其更好地實施教學流程,保證“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的實效性。
(三)以教學評價優化教學目標和學習活動
恰當的教學評價能幫助教師更快、更好地了解學生學情,并對教學過程查漏補缺,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同時,教學評價亦對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有積極推動作用,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鞏固學習成果、提高學習成效的重要助力。對此,小學科學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評價來完善、優化教學目標和學習活動,促進小學科學教與學完美融合,提高教學實效性。首先,教師可以通過過程性評價來了解學生學情,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目標和方法,確保其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借助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手段來豐富學生課堂獲取成果,彌補實際成果與預定目標之間的差距,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科學知識的快樂和成就感。其次,教師可以通過總結性評價來考查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對科學實驗探究的結果和能力,為其調整和優化教學目標和教學環節提供參考。
例如,在《磁鐵與方向》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通過隨堂測驗來考查學生基礎知識,了解其對《磁鐵與方向》這節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根據學生基本學情調整學習活動。如,教師在測驗中發現,有少部分學生對磁鐵的基本知識掌握不夠牢固,對此,在設計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這部分學生適當增加一些鞏固基礎知識的內容,幫助其鞏固基礎,保證其不掉隊。其次,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在實驗中的表現展開過程性評價。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驗結束之后,自評在實驗中的優秀之處和不足之處,并讓學生聆聽他人匯報成果,學習其他同學更為合理、更加精準的實驗方法和學習方法,為其自我改進提供參考。最后,在自評、互評完成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整體表現進行總結性評價,判斷學生是否完成學習目標,并為其指出可以改進的地方。如,在本節課中,有的學生在搜集資料方面表現很好,在實驗探究方面表現不積極,教師可以從其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實踐探究、學習目標完成情況等方面展開評價,為其提供精準的、中肯的評價,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改正。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保證教學質量,更對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大有裨益,是教師優化教學環節、學生提高學習活動效率的重要保障。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學評一體化”對小學科學教學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和影響。小學科學教師將其運用到教學課堂中,不僅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更能推進學生學習活動的良好發展,對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實現課程育人有積極作用。教師應在新課標引領下,有機整合課程內容,精心設計學習活動,貫穿應用教學評價,充分發揮該模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價值,為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推進學生學科能力發展和落實核心素養提供有效助力。
參考文獻:
[1]洪偉.核心素養視域下科學課堂“教—學—評”一致性實例探討[J].天津教育,2023(9):103-105.
[2]席燕霞.小學科學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2(16):40-42.
[3]張媛.新課標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2):107-109.
[4]馬南,張珊珊,焦廣萍,等.大概念背景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設計與評價[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2(1):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