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梅
關鍵詞:自我關懷;自我評價;積極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4)11-0025-03
【活動理念】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情緒情感豐富,在學業、人際關系等方面容易遇到挫折,產生壓力。面對挫折,大多數學生會討厭當下的處境,還會因為深陷逆境而懷疑、否定自己。在日常輔導中,心理教師發現很多學生常會因為一些諸如“與同學發生矛盾”“沒有考好”等困境而自責,產生“我不好”“我沒用”等負性想法,導致自我評價和自我接納降低。
在積極心理學背景下,美國心理學家克里斯延·內夫提出了“自我關懷”這一概念,它是一種能夠保護個體遠離自我批評、反芻思維的積極的自我認知態度。自我關懷包含三個核心內容,分別為靜觀當下(平和地看待自己的痛苦思想和情感)、人性共通(將自己的經歷看作所有人共同經歷的一部分)、善待自己(理解和善待自己)。自我關懷是一種可以學習、培養的能力,能增強自我力量。
本課以自我關懷為主題,借用隱含溫暖、關懷的“大白”這一形象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做自己的“大白”,感受自我關懷的力量,掌握自我關懷的方法,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關懷自己。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自我關懷的三個成分,發現自我關懷的積極影響。
2.情感目標:樹立自我關懷意識,感受自我關懷的力量。
3.技能目標: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掌握自我關懷的方法。
【活動重難點】
面對生活中的困境,能主動運用自我關懷的方法善待自己。
【活動方法】
講授法、認知改變法、小組合作學習、繪畫。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課堂活動單。
【活動對象】
八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階段:初識大白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卡通人偶,猜猜它是誰。(生:大白)下面我們一起觀看關于它的一段視頻。
播放《超能陸戰隊》視頻片段。
視頻內容:
大白是個充氣機器人,當阿宏胳膊受傷時,大白給他貼心地護理;當親人意外去世,阿宏傷心難過時,大白陪伴在他身邊,安慰他,給他溫暖的擁抱;當阿宏遭遇危險時,大白勇敢地保護他。
師:影片中的大白何時會出現在阿宏身邊?
生1:當阿宏受傷、情緒低落以及遇到危險時,大白會陪伴在他身邊。
師追問:它有哪些特點,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生2:大白很可愛,懂得體貼、關心人。
生3:大白摸起來軟軟的,給人一種溫暖、安全的感覺。
師小結:大白外表呆萌,有一顆善良、體貼、溫柔的內心。在阿宏情緒不好時,大白會默默陪伴他,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在阿宏遇到危險時,大白能挺身而出。
同學們,當你遭遇困境,情緒不好時,想不想要一個這樣的大白?這節課,我們學習自我關懷——做自己的“大白”。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初識大白,感受大白帶給人的溫暖與支持,同時導入主題。
二、轉換階段:覺察體驗
師:“自我關懷”指人在遭遇困難、感到痛苦時,能充滿耐心地陪伴、理解、寬容自己。生活中,我們常以“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為處世準則。那面對困境,自我關懷和自我苛責帶給我們的影響一樣嗎,誰會成為改變的動力?下面一起來探索。
假如你很想考個好成績證明自己,并已經努力了兩個月,但是接連兩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
師:遇到這樣的困境,你會有什么感受,內心可能出現怎樣的自我對話?
生1: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我會傷心、難過;內心會覺得自己很差勁,很失敗,會懷疑、否定自己,感覺沒啥希望了。
生2:我也會情緒低落,難過,但會告訴自己,一兩次沒考好并不代表以后就考不好;再堅持努力一下,下次考試肯定有進步。
師點撥:同學們分享了這種情況下內心會有的對話及想法,其中有像“大白”一樣寬容、安慰、鼓勵自己的自我關懷,也有批評、不滿自己的自我苛責。
師:不同的自我對待方式會帶來什么不同的影響?哪種方式更可能讓你采取積極行動?
生3:當我說些安慰、鼓勵自己的話時,會感覺放松、溫暖,沒有那么難過,會覺得自己還是有價值的,更有可能思考接下來怎么學習并投入其中。
生4:面對考試失利,如果我們苛責、批評自己,很容易產生更強的不良情緒,會覺得自己沒用,自我評價降低,不利于采取積極行動。
師:感謝兩位同學的分享。有同學可能提出疑惑,面對失敗,寬容、理解自己不就是自我放縱嗎?下面我們觀看一個心理學實驗,看看是不是這樣呢?
播放視頻《自我關懷的力量》。
師小結:看來面對困境,自我苛責與自我關懷會帶給人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與結果。自我苛責會讓我們陷入內疚、羞愧,易喪失信心,反復的自我苛責甚至會演變成自我厭惡。而像“大白”一樣的自我關懷則讓我們理解、接納自己的痛苦,更容易采取有效行動,達到預定目標。
設計意圖:通過案例分析及視頻引導學生認識兩種自我對待方式:自我關懷與自我苛責。進一步感受兩者的不同,從而樹立自我關懷意識,并為后面學習如何進行自我關懷做鋪墊,有助于突破情感目標。
三、工作階段:大白發聲
現在同學們已經對“大白”、對自我關懷有了更好的認識。那你在什么時候特別需要“大白”的關懷呢?
(一)需求時刻
師: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寫出一個讓你印象深刻,最需要大白陪伴的困境。當時你有什么感受,試著不否定,也不夸大地在活動單上寫出來。
當時,(發生了什么) ,感覺 (情緒感受) 時,我需要大白。
組內分享。
生1:當我中段考沒考好,成績下滑,被父母批評時,我需要大白。
生2:有一次我被別人嘲笑,說我是胖妞,我很氣憤、難過,那時我需要大白。
生3:當時我被好朋友誤解,一氣之下與她鬧掰,感到后悔、難過,我需要大白。
生4:物理課上,我有點聽不懂,感覺很焦慮,這時我需要大白。
(二)繪制大白
師:在活動單上畫出你的“大白”,并寫上“××的大白”。它是專屬于你內心的“大白”,非常懂你,能接納、寬容你的一切。
(三)大白發聲
師:面對此困境,你的“大白”可能說些什么話溫暖、關懷、鼓勵你呢?請寫在大白身上。
學生分享。
生1:沒關系,一次沒考好而已,相信自己,下次努力,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生2:雖然我有點胖,但我很樂觀,我是個可愛的人。
生4:雖然有些聽不懂,但一直沒有放棄,為自己點贊。
(四)大白行動
師:除了關懷的語言,大白可能還會鼓勵你做些讓自己感覺放松、愉悅的事,如聽音樂、運動等。給你的大白加一個能量袋,把這些事情寫在里面。
教師指導學生組內先分享,再選出一個最溫暖、關愛、有力量的“大白”在班內分享。
師小結:通過書寫探索,我們覺察并接納了自己當時的情緒——靜觀覺察;在分享中,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和不如意——人性共通;最后,學習從語言、行動兩方面寬容、理解和關愛自己——表達善意,這便是自我關懷的三個成分,也是“大白”身上所隱藏的關懷技能。
設計意圖:借助需求時刻、繪制大白、大白發聲等引導學生探索和掌握自我關懷的方法,澄清自我關懷和自我放縱的區別,感受自我關懷的力量,進而突破認知目標與技能目標。
四、結束階段:召喚大白
師:請注視活動單上自己的“大白”,溫柔地讀一讀它說的話,用心品味、感受它帶給你的溫暖與力量。
然后,再設計一個動作:當我們需要大白時,你會用什么姿勢或動作從內心召喚它出來,給自己善意和關愛呢?
學生分享。
師:下面老師說321,我們一起召喚出自己的大白并定格5秒,感受被關懷的感覺。
學生做出動作。
師總結:自我關懷給予我們善意、溫暖和力量,讓我們更好地善待自己。自我關懷需要提醒,也需要練習。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試著作自己的“大白”,成就最美的自己!
設計意圖:通過與大白互動,激發學生的自我關懷動力,樹立關懷意識;當困境來臨時,能夠回歸身心的內在安全中。再次點題,并進一步突破情感目標。
【活動反思】
本課以自我關懷為主題,將“大白”這一形象貫穿全程,引導學生學習自我關懷。熱身階段,通過觀看視頻初識大白,感受大白帶給人的溫暖與支持,同時導入主題。轉換階段,通過一個挫折情境引導學生認識自我關懷與自我苛責對人的不同影響;借用科學實驗,澄清自我關懷與自我苛責,認識關懷的重要性。工作階段,巧妙設置,層層遞進,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自我關懷的方法,感受自我關懷的力量。結束階段,感受大白帶給自己的溫暖與力量,與大白互動。整堂課學生參與積極性高,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克里斯廷·內夫. 自我關懷的力量[M]. 劉聰慧,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李志艷. 像對待好友一樣對待自己[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2(17):29-33.
[3]張瓊芳,余彬楊,向海蓉. 自我關懷的力量——高中生自我關懷主題心理活動課[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3(31):46-48.
編輯/張國憲 終校/孫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