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農村兒童發展事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留守兒童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能否持續實施。目前,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存在不足之處,如留守兒童面臨多重困境、志愿服務帶有不主動性、民間志愿服務尚未普及以及未形成志愿服務促進機制等突出問題。主要原因是志愿者文化水平有限、志愿服務參與意識不強、志愿服務專業資源有限。本文提出,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建設需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意識、志愿服務能力建設,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機制,以完善的機制確保志愿服務體系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社會工作;留守兒童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绷羰貎和青l村振興穩健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留守兒童是不可回避的話題。作為外出打工的主要勞動力,留守兒童的家長是改善家庭經濟條件的主要力量,對鄉村經濟的振興、民族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1]據教育部統計,2023年我國共有1 550.56萬名農村留守兒童,其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身體安全、學習情況、法律意識和家庭教育都應得到廣泛關注。要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建構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意義尤為重大。[2]基于此,社會工作應立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運用專業化知識探索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構建的現實路徑,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一、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的重要性
(一)概念界定
1.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生活在農村且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無法與父母共同生活的,由其他祖輩親屬照料的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3]
2.志愿服務
我國學者將志愿服務界定為一種無償服務,認為志愿服務就是對社會的公益事業做出貢獻,而不求回報。[4]本文中志愿服務是指志愿者主動、自愿地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
3.志愿服務體系
在學者看來,體系是一個在某一區域中根據某種有序和內在的關系,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有機的整體。[5]本文中的志愿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意識,增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能力建設,健全對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機制,使其長期有序地運作。
(二)社會工作介入的重要性
第一,有助于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全面發展。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引導留守兒童參與志愿活動,培養能力和信心,幫助提高自身的價值感和自我認同。同時,還可以利用周圍的環境和資源,開發農村留守兒童內心潛能。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不僅有助于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自身素質,而且有助于培養留守兒童主動地與其他成員進行協作和溝通的能力,便于擴大自身的人際關系,從而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第二,有助于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的深入研究。近年來,有關鄉村振興的研究不斷涌現,學者從多個視角展開了多層次的探索,而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環,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建設也逐漸被關注。[6]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有助于推動志愿服務向專業化方向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第三,社會工作參與到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系統的建設中,可以將專業的人力資源連接起來,營造更濃郁的志愿服務氣氛。社會工作的介入不但可以培養農村留守兒童所需的各項能力,同時也為農村地區創造了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
二、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現狀與原因
(一)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現狀
1.農村留守兒童面臨多重困境
學者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調研后發現,目前農村留守兒童面臨多重問題。首先,多數農村留守兒童的祖輩不具備良好的教養能力,由于缺乏相關知識,他們不知道如何正確地關心和愛護子女;其次,農村留守兒童通常接收到來自政府的物質上的救助,其心理健康、情緒變化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關注;最后,農村地區中小學教師資源存在短缺,留守兒童部分學習、社交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2.關愛保護志愿服務帶有不主動性
大部分鄉村地區的志愿服務都是由政府與社區工作者來進行。但是由于基層工作人員緊缺,除非有強制的行政任務需要,社區工作者較少會主動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
3.民間志愿服務尚未普及
由于一些村民不了解,甚至對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導致參與志愿服務的人數較少。只有一小部分認識到了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志愿服務并且有想要從事志愿服務的人參與,但由于農村地區缺乏及時高效的平臺和途徑,使這部分人也有心無力。[7]
4.未形成志愿服務促進機制
要想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還需要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務促進機制。當前大部分農村地區都缺少高效的志愿服務推動機制,其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缺少對志愿者的獎勵機制。盡管志愿者不計報酬,也不求名利,但是,如果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激勵和報酬體系,志愿者僅憑自己的情感力量難以持久地進行志愿活動。二是志愿者的登記、注冊制度不健全。學者對鄉村地區的志愿者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在A地區,有47.4%的志愿者沒有在國家志愿服務體系中登記,這說明有將近半數的志愿者不是正規的志愿人員。缺少正規的志愿人員必然導致支付服務的減少,也會制約該地區的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服務建設。三是農村地區志愿者缺乏必要的訓練。在農村,志愿者稀缺和志愿者受教育程度較低,導致大部分的志愿者不知道怎樣與兒童交流。若志愿者對服務對象的認識不夠,就會在活動過程中產生一些負面現象,影響志愿者的信心,導致志愿者的資源損失。四是缺少對已完成志愿服務的登記。學者通過調查發現,農村地區許多志愿者在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之后,僅對參與活動的農村留守兒童做了簡單的登記,并未對其詳細情況進行登記,致使缺乏農村留守兒童參與活動的詳細信息,無法形成追蹤性檔案。[8]
(二)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問題的成因
1.志愿者文化水平有限
文化素養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集中體現,是通過不斷學習而提高的。由于農村地區青壯年外出務工,留下的都是一群沒有太多文化的中老年人,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對于一些不熟悉的事物在短期內很難理解和接受,對于新興的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存在認知偏差和誤解,導致鄉村的志愿服務工作很難進行下去。
2.志愿服務參與意識不強
農村地區居民對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認識不足,是導致志愿者工作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農村地區居民信息的不通暢使其對于志愿者和志愿者服務的了解非常有限,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意識也不強。當然,每個人的主觀思想認知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由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生活習慣、環境條件等限制,導致當地的農村留守兒童對志愿服務的了解并不深。
3.志愿服務專業資源有限
完善的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機制有利于志愿服務的開展。缺乏專業的組織機構、專業的項目規劃、專業的志愿服務隊伍,難以構建完善的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農村地區各方面因素都存在不足,能夠使用的社會資源也十分有限,這也阻礙了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的發展。[9]
三、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路徑探析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應著重提升群眾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懷和服務意識,組建專業隊伍,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不斷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機制,促進農村留守兒童茁壯成長。
(一)提升對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意識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聯動各方資源。因此,社會工作者要始終站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做好宣傳、教育、引導工作,使更多人認識到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重要性。在農村地區,大部分村民參與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意識不強,因此,加強相關方面的宣傳教育尤為重要。社工要充分發揮引領作用,鼓勵更多群眾成為參與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主體。此外,社工要積極引導社會各界持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建設,用 “三農情懷”激發他們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愛心和參與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積極性,持續增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使兒童得到更全面細致的關注。在此環節中,社工要認識到社會工作作為鄉村振興的一股新興力量,在推動鄉村振興中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10]
(二)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能力建設
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建設,在學習中發現、在實踐中探索,及時回應不同農村留守兒童的需求。社工要做到服務專業化。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社工要認清自己的服務邊界,確定自己的角色定位,認真高效地實現自身設立的目標。社工可與其他服務主體進行有效協同,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聚集專業力量和專業人才,打造一支專業化的服務隊伍,提升專業服務能力。[11]社工要做到服務精細化。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關鍵是要做到細致入微。社會工作應該以科學調研為基礎,定期梳理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需求,精準全面地了解掌握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困境以及造成此現象的因素,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介入服務。社工在制訂服務方案時,要根據農村留守兒童的個性化需求,因人施策,確保關愛保護服務的精準化。在此過程中社工把工作做到細致入微,并且深入到底,形成全過程的關愛保護服務體系。[12]
(三)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機制
構建健全的運作機制是保證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有效運作和長期發展的關鍵。第一,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要加強制度的建設。在機制的設計上,必須要將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定位與社會工作的使命價值相融合。第二,責任體系必須明確。建立一套操作性強、科學合理、運作規范的保障機制,對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實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三,要進一步優化志愿者激勵機制。農村留守志愿服務的建設中離不開志愿者的參與和支持,專業高效的志愿者團隊有助于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的順利進行。因此,需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定期給予志愿者精神上的激勵和物質上的獎勵,使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有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獲得持久的工作動力,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中去,從而保持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建設蓬勃發展。第四,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要建立科學的督導評估體系。社工要妥善運用督導評估機制,對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發現,總結經驗,調整規劃,推動發展。[13]要做到獎懲分明,責任明確,反饋及時,整改到位,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成效。
四、結束語
鄉村振興是當前我國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務。構建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要求社會工作者提升群眾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懷和服務意識,引導社會各界持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同時要精準識別農村留守兒童需求,組建專業隊伍,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志愿服務的能力建設,不斷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機制,持續優化,以適應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的發展需求,從而達到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系統長期發展的深刻變革。
參考文獻:
[1] 陳琳.鄉村振興視域下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3,34(12):171-173+200.
[2] 周靜.社會工作介入農村志愿服務建設研究[D].荊州:長江大學,2023.
[3] 馮凌菲,李丹,馬林芳.農村志愿服務動員的社工行動策略研究:以廣州市X鎮社工站為例[J].中國志愿服務研究,2022, 3(03):46-73+218.
[4] 傅歆.高職校園文化中的志愿服務體系構建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
[5] 沈潔.志愿者組織的運行機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 2008.
[6] 雷杰,蘇振浩.關系與資源鏈接:志愿服務組織參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研究[J].廣東青年研究,2022,36(03):89-98.
[7] 柯新華.關愛留守兒童的鄉村志愿服務開發路徑探索[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03):109-111.
[8] 董曉絨.論鄉村振興視域下高校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服務體系的構建[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22(02):6-10.
[9] 王婷義.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體系建構實踐[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21.
[10] 何萍.精準扶貧背景下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自我關愛能力培養研究[J].社會與公益,2021,12(02):77-79.
[11] 盧雅靈.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現狀探析[J].社會福利(理論版),2020(10):45-51.
[12] 劉伯旸.鄉村振興戰略下欠發達縣深化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0.
[13] 劉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建設的社會工作參與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