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文章深入探索掌中木偶戲《衣衫換江山》在技術創新與舞臺表演方面的獨特魅力,以期為掌中木偶戲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新的思路,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實地調查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掌中木偶戲的歷史淵源與發展現狀。通過實地調查,觀看演出《衣衫換江山》,感受其舞臺魅力。深度訪談《衣衫換江山》的演員及觀眾,收集第一手資料,全面分析該作品的技術創新與舞臺表演特點。結果:《衣衫換江山》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該劇通過引入現代科技手段,如LED燈光、投影技術等,給觀眾帶來了震撼的視覺體驗。在舞臺表演方面,演員們精湛的技藝與獨特的表演風格賦予了木偶角色鮮活的生命力,使整個演出充滿了藝術感染力。該劇劇情設計巧妙、表現手法新穎,吸引了大量觀眾。結論:掌中木偶戲《衣衫換江山》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注重細節、舞臺呈現技術迭代升級、劇情與表現手法創新三個方面。文章從演員技藝與表演風格、舞臺表演策劃與實施、舞臺效果的營造與展現三個方面,論述掌中木偶戲《衣衫換江山》的舞臺表演。《衣衫換江山》技術創新與舞臺表演的意義在于更好地繼承與發展傳統木偶戲,豐富與拓展當代舞臺藝術,推動文化交流與傳播。
關鍵詞:掌中木偶戲;? 《衣衫換江山》;技術創新;舞臺表演
中圖分類號:J8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8-000-03
0 引言
木偶戲《衣衫換江山》是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在傳統木偶戲《再興復國》的基礎上重新創作演出的劇目,講述了王昆篡位,江山崩壞,太子司馬再興被追殺,帶著與母親訣別時唯一所贈御寒衣裳逃離皇宮,流落民間,歷經坎坷最終復國的傳奇故事[1]。
1 掌中木偶戲《衣衫換江山》的技術創新
1.1 注重細節
《衣衫換江山》在形象設計與細節處理方面精益求精。其劇情富有傳奇色彩,很適合用掌中木偶來展現。掌中木偶比較靈活,上天遁地,來去自如。在《衣衫換江山》中,每一個木偶角色都經過精心設計,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各具特色、形象鮮明。制作團隊在細節處理上也下足了功夫,從服飾紋理到面部表情,都刻畫得非常精細。角色的服裝設計更是融合了傳統元素與現代審美,既體現了角色的身份特點,又展現了制作者的匠心。
1.2 舞臺呈現技術迭代升級
掌中木偶戲迭代升級的舞臺呈現是其吸引觀眾的重要元素。在《衣衫換江山》的舞臺呈現中,燈光與音響技術起到了關鍵作用。精心設計的燈光營造出一種豐富多彩、氛圍濃厚的環境感受,光影的變換更是強調了情感變化,使舞臺表演更具張力和層次感。而高質量的音響設備則能夠將聲音清晰傳遞至每一個角落,無論是悠揚的唱腔還是激昂的配樂,都能讓觀眾更好地沉浸在掌中木偶戲的世界中[2]。
多媒體技術與投影技術的融合為《衣衫換江山》的舞臺呈現帶來了變革。通過投影技術,精美的畫面可以被直接投射在舞臺上,營造出逼真的場景效果。而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將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元素融合在一起,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和立體的視聽體驗。不同技術的運用不僅使舞臺表演更加生動和形象,還能為觀眾帶來更加強烈的情感體驗。
道具創新設計是《衣衫換江山》舞臺呈現技術提升的重要體現。制作團隊在道具設計上下足了功夫,通過精心挑選材料和巧妙構思,打造出了既符合劇情需要又充滿藝術美感的道具。這些道具不僅能為表演提供必要的支撐,還能為觀眾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提升其審美品位。
1.3 劇情與表現手法創新
在掌中木偶戲《衣衫換江山》中,技術創新為劇情與表現手法的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觀賞體驗。
新穎的情節構思與敘事手法為這部作品注入了活力。《衣衫換江山》通過復雜的情節設置和多元的敘事角度,構建了一個充滿懸念和轉折的故事世界。在情節方面,作品巧妙結合歷史背景與現代元素,為觀眾呈現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在敘事手法上,作品采用了多線索交織、倒敘、插敘等多種方式,使故事內涵豐富、引人入勝。
《衣衫換江山》實現了角色塑造與情感表達的創新。每一個角色都有獨特的性格和命運,他們的情感表達也十分細膩。作品通過精心設計的臺詞、動作和表情,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樂,進而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3]。
《衣衫換江山》還采用了懸念設置與高潮推進的技巧。其通過巧妙的懸念設置,讓觀眾始終保持緊張感和期待感。同時,高潮的推進也恰到好處,既讓觀眾感受到了故事的緊張和刺激,又讓觀眾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和釋放。
《衣衫換江山》在劇情與表現手法的創新上,并沒有徹底摒棄傳統元素,而是將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既保留了傳統木偶戲的韻味和特色,又注入了現代藝術的氣息和活力。這種傳統與創新的結合,使作品在保留傳統精髓的同時展現出全新的藝術風貌。
2 掌中木偶戲《衣衫換江山》的舞臺表演
2.1 演員技藝與表演風格
在掌中木偶戲《衣衫換江山》的舞臺表演中,演員技藝與表演風格是核心要素。演員們通過精湛的操控技巧、充沛的情感表達,以及團隊之間的默契配合,生動呈現出木偶角色的喜怒哀樂,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
第一,表演情感的投入與表達。演員們通過深入理解角色,將自身情感融入表演,使木偶角色在舞臺上展現出了豐富的情感變化。演員們主要通過細微的操控和表情變化,將角色的情感傳遞給觀眾。這種情感的投入與表達,不僅增強了角色的感染力,也更容易引發觀眾共鳴,使其感受到劇情的魅力。
第二,團隊協作與默契配合。掌中木偶戲表演往往需要多個演員共同操控一個木偶角色,這就要求演員擁有極高的默契度和較強的協作能力。在這部作品中,演員們相互呼應、默契配合,使舞臺表演整體流暢、自然。團隊協作與默契配合,不僅提升了演出的整體質量,也為觀眾帶來了更加愉悅的觀賞體驗。
2.2 舞臺表演策劃與實施
掌中木偶戲《衣衫換江山》的舞臺表演策劃與實施,是一項需要精心設計與周密安排的工作。它涉及表演節奏的把控以及文化內涵的呈現與傳播,旨在打造出一場既具有藝術價值又富有觀賞性的演出。
第一,戲服是木偶身上的一大亮點。戲服可以凸顯人物的身份、地位、個性和心境,展示戲劇的歷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點,區別人物的主次。在劇目《衣衫換江山》中,布袋木偶的形象和服裝的設計極具特色,與舞臺美術風格協調統一。
第二,可視性窗口從3.6米擴展到5.6米,縱深開拓為三層表演空間,和天幕視頻相結合。視覺效果上,更接近人戲的表演空間層次。這三層表演空間又用幾處大布景的設計,再度拓展第四層表演空間,極大地豐富了木偶表演調度的可能。另外,掌中木偶的腿部表演細節較少,筆者在三層空間上增加了木偶腳的落腳平面,在部分段落刻意突出木偶手腳并用的動作,讓布袋木偶腳上生根,使角色更加栩栩如生。
第三,把控與調整表演節奏。在《衣衫換江山》中,表演節奏的快慢經過精心策劃,以符合劇情發展的需要和觀眾的心理預期。演員們通過控制木偶的動作和表情,以及調整臺詞的語速和語調,使整個表演張弛有度。燈光音效等元素的配合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它們與表演節奏相互呼應,共同營造出一種和諧統一的舞臺氛圍。
第四,呈現與傳播文化內涵。《衣衫換江山》以傳統文化為背景,以木偶戲的形式展現了歷史變遷和人物命運。在演出過程中,演員們注重深入挖掘和精準呈現文化內涵,使觀眾在欣賞表演的同時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設計服裝道具的過程中融入文化元素,與表演內容相呼應,能豐富作品的文化內涵。
2.3 舞臺效果的營造與展現
在掌中木偶戲《衣衫換江山》的舞臺表演中,舞臺效果的營造與展現不可或缺。依托精心設計的視覺效果、聽覺效果及綜合藝術效果,這部作品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讓人們沉浸在精彩紛呈的演出之中。
視覺效果的創意設計為《衣衫換江山》的舞臺表演增添了無盡的魅力。運用LED背景屏,制作團隊為觀眾呈現出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讓觀眾仿佛置身于故事背景中,與角色共同經歷跌宕起伏的人生。在《衣衫換江山》中,舞美設計構思以衣裳和江山的舞臺呈現為基礎,演出空間用一件繪有山水圖的大衣裳投影覆蓋整個舞臺,以“臺外是衣裳,臺內是江山”的傳奇意蘊疊化組成各個場景,呼應故事主題,尋求對傳統木偶戲舞美樣式的突破。
聽覺效果的渲染與強化也為《衣衫換江山》的舞臺表演增色不少。精心選擇的音樂、音效,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聽覺盛宴。在戰斗場景,激昂的音樂激蕩人心;在抒情段落,悠揚的旋律打動人心。音效的運用更是恰到好處,無論是風吹草動還是電閃雷鳴,都能給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演員們通過精湛的演技為角色注入靈魂,臺詞生動且富有感染力。其中一個表演章節用到的“八卦陣”要七八個人在底下站臺,雨聲、雞叫聲、口哨聲都靠演員配音。演員們齊心協力,生動展現了神話傳說與現實生活相呼應的狀態,具有濃郁的傳奇色彩。
綜合藝術效果的呈現是《衣衫換江山》舞臺表演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這部作品將視覺效果、聽覺效果以及其他藝術形式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觀眾在欣賞表演的同時,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綜合藝術效果的呈現,不僅提升了演出的觀賞性,也讓觀眾對掌中木偶戲這一傳統藝術形式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3 《衣衫換江山》技術創新與舞臺表演的意義
3.1 繼承與發展傳統木偶戲
《衣衫換江山》在繼承傳統木偶戲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與發展,為這一古老藝術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繼承傳統方面,《衣衫換江山》深入挖掘傳統木偶戲的藝術精髓和文化內涵,將其與現代審美觀念相結合,創作出了一部既具有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需求的作品。作品在角色塑造、情節安排、配樂等方面都充分體現了傳統木偶戲的特點,使觀眾在欣賞表演的同時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衣衫換江山》通過創新的舞臺表演形式,為傳統木偶戲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衣衫換江山》的演員們將木偶角色演繹得栩栩如生,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創新性的舞臺表演形式不僅提升了傳統木偶戲的觀賞性和吸引力,也讓木偶戲的未來發展擁有了更多可能。
3.2 豐富與拓展當代舞臺藝術
《衣衫換江山》作為一部掌中木偶戲作品,在技術創新與舞臺表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豐富與拓展了當代舞臺藝術的內涵。
《衣衫換江山》的舞臺表演形式為當代舞臺藝術帶來了新的啟示。《衣衫換江山》在劇情和角色塑造方面展現出了獨特的魅力。作品通過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和歷史故事,將復雜的情感和人物關系展現得淋漓盡致。其對劇情和對角色的塑造,不僅提高了作品的觀賞性,也讓作品更具深度和內涵。當代舞臺藝術可以借鑒這種創作理念,注重劇情和角色塑造,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豐富作品的文化內涵。
3.3 推動文化傳播與交流
《衣衫換江山》作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較大藝術價值的掌中木偶戲作品,其技術創新與舞臺表演不僅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的視覺盛宴,而且在文化傳播與交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衣衫換江山》通過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和歷史故事,呈現出中華文化的精髓。觀眾在欣賞表演的同時,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從而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這種文化認同感的強化,有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保護文化多樣性。
《衣衫換江山》的舞臺表演形式為文化傳播與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徑。通過掌中木偶戲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作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打破了文化交流的壁壘。這種跨文化的藝術形式,不僅能夠吸引國內觀眾的關注,也能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中華文化的魅力,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理解。
《衣衫換江山》的技術創新為文化傳播與交流提供了技術支持。良好的視聽效果能夠使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作品的觀賞性和吸引力,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
4 結語
《衣衫換江山》作為一部掌中木偶戲作品,在創新與舞臺表演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通過提升舞臺呈現技術以及創新劇情與表現手法,該作品成功將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同時,演員精湛的技藝、巧妙的表演策劃以及豐富的舞臺效果營造,都使這部作品更具魅力。《衣衫換江山》不僅繼承了傳統木偶戲的藝術精髓,而且豐富了當代舞臺藝術的表現形式,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播與交流。這部作品無疑為掌中木偶戲的當代發展樹立了新的典范,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齊偉.衣裳疊化江山的傳奇意蘊 掌中木偶戲《衣衫換江山》舞美設計構思[J].福建藝術,2023(8):28-29.
[2] 尤天相.布袋戲《衣衫換江山》的角色塑造[J].福建藝術,2023(6):36-37.
[3] 金文娟.父母教養方式對初中生網絡成癮的影響:學習自主性與數字閱讀動機的鏈式中介作用[D].揚州:揚州大學,2023.
作者簡介:李云鋒(1987—),男,福建晉江人,專科,三級演員,研究方向:南派掌中木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