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平
摘要:全面推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不僅是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舉措,也是不斷提升區域教育教學質量的現實訴求。本文主要從現代文教學、文言文教學和整本書閱讀優化課堂教學三個部分進行闡述,從個例到整體論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 現代文教學 文言文教學 整本書閱讀教學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落實核心素養成為廣大教師不斷探索的問題。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科核心素養,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堂教學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陣地。統編語文放歌新時代,課例探路新課堂。新時代呼喚新教育,新教育確立新課堂,新課堂鎖定新語文。在初中學段,滲透核心素養需要教師落實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部分。
一、現代文課例核心素養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我在執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的《背影》時,課堂注重學生的朗讀與思考,對文本進行大膽取舍,明確教學目標,聚焦反復手法的體悟,在文本創設的情境中,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切身體悟,感受文本的言語特色。學生學得有聲有色,讀得入情入境,在讀中悟寫,讀中學寫,在教師的逐步引領和讀寫支架的搭建之下,順暢自然地實施讀寫轉化,對解決讀寫結合教學中遇到的困惑也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在課堂中關注學生學習探究的過程,注重學科思維的建構,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給聽課教師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授課結束后,老師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針對性地進行了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下的評課,并提出了具有爭議的思考。在思維的碰撞中,老師們逐漸明晰了大單元教學的核心內涵以及核心素養課堂的關注點,剖析了當下語文課堂存在的不足,同時結合如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建構課程體系,創新課堂教學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二、文言文課例核心素養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我在執教七年級下冊《賣油翁》時,運用“解題,知背景”“通讀,知文意”“趣讀,品人物”“想象,講故事”四個教學環節達成了教學目標,訓練了學生朗讀、表達、想象、思維等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中我不時向學生滲透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結合注釋,聯系上下文,借助插圖,查閱資料等,讓學生于無形中習得了品味文言的方法。“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讓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并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帶領學生進入文言文的美妙意境,領悟了文言藝術之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的課堂上的亮點很多,一人智短,眾人智長。博采眾長,才能把我們的教學推向新的高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無止境。根據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關鍵詞: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我們制訂了文言文教學的具體策略。[1]
策略一:關注語用,落實語言的建構與運用。
策略二:教給方法,實現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策略三:讀文悟道,滲透審美的鑒賞與創造。
策略四:閱讀鏈接,促進文化的傳承與理解。
三、整本書閱讀課例核心素養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我在執教《朝花夕拾》的分享課時,學生們暢所欲言地分享書中自己喜愛的篇章,從作者童年、少年、青年的經歷了解時代背景,研讀魯迅的每一次離開,感知先生的“民族魂”,大家沉浸在課堂中,也撿拾起生命中的落花,化作前行路上的底氣與力量。學生們交流自己喜愛的人物,長媽媽是魯迅童年生活的暖色,藤野先生是魯迅青年時期的亮色,兩人共同構成了魯迅生命的底色。
教學是永恒的藝術,文言文教學亦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藝術之花。一路觀賞,一路探索。文言文教學,任重而道遠,且教且研,且研且思,且思且學!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讓雅韻傳承文明,讓經典浸潤課堂,讓中華傳統文化之魂根植于學生內心。
四、幾點建議
一名真正的教師需要從教育情懷、專業素養、實踐藝術、批判精神等多個角度來定義。每個教師的專業成長都會經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學習模仿階段,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獨立性階段,最后轉型成“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的創新型階段。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在語文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真真切切教本色語文。語文教學要有原汁原味的語文味。
(二)踏踏實實教大語文。語文教師要有“大語文”的教學觀。語文教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與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2]
(三)每個教師都要與時俱進,認真讀、認真研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版)》,用它來指導我們的教學。[3]
(四)教師要多讀文本,深挖教材,創造性使用文本,讓它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楊若男.語文核心素養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2]顧之川.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J].中學語文教學,2016(03).
[3]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